【摘要】目的 分析經(jīng)氣道導管注入右美托咪定對單肺通氣肺葉切除術患者生命體征指標、不良反應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3年
1月至2024年2月淮安市第五人民醫(yī)院收治的80例行單肺通氣肺葉切除術的患者,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40例,氣道插管+經(jīng)靜脈泵注右美托咪定)和研究組(40例,氣道插管+經(jīng)氣道導管注入右美托咪定)。觀察對比兩組患者麻醉誘導即刻(T1)、單肺通氣30 min(T2)、恢復雙肺通氣30 min(T3)及術畢(T4)時的血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平均動脈壓、心率,圍手術期指標,以及術后72 h內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 T1~T4時兩組患者血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平均動脈壓、心率均先升高后降低,與對照組比,研究組患者血氧分壓均更高,二氧化碳分壓、平均動脈壓、心率均更低;與對照組比,研究組患者拔管期間嗆咳評分、鎮(zhèn)靜 - 躁動評分(SAS)均更低,術后胸管留置時間、術后自主呼吸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均更短;與對照組比,術后72 h內研究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更低(均P<0.05)。結論 經(jīng)氣道導管注入右美托咪定有助于維持單肺通氣肺葉切除術患者生命體征的穩(wěn)定,減少患者嗆咳與躁動癥狀,有利于患者恢復,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
【關鍵詞】單肺通氣 ; 肺葉切除術 ; 右美托咪定 ; 麻醉 ; 生命體征
【中圖分類號】R65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4.14.0023.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14.008
肺葉切除術是一種臨床常見的胸外科手術,主要針對于肺癌等嚴重病癥。單肺通氣技術是手術中維持通氣和氧合常用的技術,具有保證兩肺分隔,防止患側肺分泌物、血液流入健側肺等優(yōu)點,但會導致術后急性肺損傷,造成肺組織缺氧、炎癥反應和應激反應升高。單肺通氣胸腔切除術需要全身麻醉,隨著時間延長,在患者蘇醒過程中鎮(zhèn)痛效果和各類刺激的耐受性逐漸減弱。右美托咪定是臨床常用的麻醉藥物,有鎮(zhèn)痛和鎮(zhèn)靜的作用,有助于患者在手術過程中保持清醒的同時消除疼痛感,具有模擬自然睡醒過程,無呼吸抑制,易喚醒等優(yōu)勢[1]。經(jīng)氣道導管注入右美托咪定,可使其直接在肺部吸收,使肺部具有較高的濃度,可抑制單肺通氣過程中的氧化應激和炎癥反應,減少氣道因機械刺激引起的嗆咳反應[2]。鑒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經(jīng)氣道導管注入右美托咪定對單肺通氣肺葉切除術患者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淮安市第五人民醫(yī)院收治的80例行單肺通氣肺葉切除術的患者,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40例)和研究組
(4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
年齡20~75歲,平均(43.61±5.73)歲;BMI 19.98~
24.75 kg/m2,平均(22.58±1.24) kg/m2;美國麻醉醫(yī)師協(xié)會(ASA) [3]分級:Ⅰ級18例,Ⅱ級22例;通氣部位:左單肺通氣17例,右單肺通氣23例。研究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齡19~76歲,平均(43.59±5.68)歲;BMI 19.72~24.61 kg/m2,平均(22.64±
1.19) kg/m2;ASA分級:Ⅰ級17例,Ⅱ級23例;通氣部位:左單肺通氣16例,右單肺通氣2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⑴符合《原發(fā)性肺癌診療指南(2022年版)》 [4]中肺癌的相關診斷標準;⑵通過影像學、病理學等臨床綜合檢查確診;⑶符合肺葉切除術手術指征。排除標準:⑴術前長期使用鎮(zhèn)靜鎮(zhèn)痛藥;⑵肺癌轉移;⑶長期使用激素和非甾體抗炎治療;⑷合并其他惡性腫瘤;⑸意識障礙及凝血功能障礙。本研究經(jīng)淮安市第五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麻醉方法 術前給予兩組患者靜脈注射0.2 mg的鹽酸戊乙奎醚注射液[遠大醫(yī)學營養(yǎng)科學(武漢)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23751,規(guī)格:1 mL∶1 mg],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常規(guī)監(jiān)測其心率、血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指標,同時對患者的腦電雙頻指數(shù)進行監(jiān)測。入手術室后監(jiān)測心率、血氧及腦電雙頻指數(shù),兩組患者均采用全憑靜脈麻醉,依次靜脈注射丙泊酚中/長鏈脂肪乳注射液(四川國瑞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143252,規(guī)格:20 mL∶0.2 g)1.5~2.5 mg/(kg·min),枸櫞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國藥集團工業(yè)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國藥準字H20203712,規(guī)格:1 mL∶50 μg(按C22H30N2O2S計)]
0.4 μg/(kg·min),羅庫溴銨注射液(廣東星昊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13778,規(guī)格:5 mL∶50 mg)1 mg/(kg·min)。腦電雙頻指數(shù)35~55時,雙腔氣道導管插入并機械通氣,潮氣量6~8 mL/kg體質量,呼吸頻率14~16次/min。兩組患者麻醉維持的具體方法為:靜脈泵注丙泊酚中/長鏈脂肪乳注射液,劑量為6~8 mg/(kg·h),同時為患者靜脈輸注注射用鹽酸瑞芬太尼(國藥集團工業(yè)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國藥準字H20123422,規(guī)格:1 mg(按C20H28N2O5計)],劑量為0.15 μg/(kg·min),同時為患者輸注羅庫溴銨注射液0.01 mg/(kg·min),根據(jù)患者的反應情況決定是否追加舒芬太尼,將患者的腦電雙頻指數(shù)維持在40~60,術中對患者應用醋酸鈉林格液,以進一步維持患者的體液平衡。插管成功后,給予對照組患者靜脈泵注濃度1 μg/(kg·min)的鹽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石家莊四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13699,規(guī)格:2 mL∶0.2 mg(按C13H16N2計)]治療,將其與0.9%的氯化鈉溶液混合稀釋至20 mL,10 min內注藥完畢,給予研究組患者氣道導管注入鹽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
1 μg/kg體質量藥物與0.9%的氯化鈉溶液混合稀釋至4 mL,左、右肺各注入一半。
1.3 觀察指標 ⑴生命體征指標。觀察對比兩組患者麻醉誘導即刻(T1)、單肺通氣30 min(T2)、恢復雙肺通氣30 min(T3)和術畢(T4)時的血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平均動脈壓、心率,使用血氣生化分析儀(深圳市理邦精密儀器股份有限公司,規(guī)格:i15)進行監(jiān)測。⑵圍手術期指標。觀察對比兩組患者拔管期間嗆咳評分[5]和鎮(zhèn)靜 - 躁動評分(SAS) [6],以及術后胸管留置時間、術后自主呼吸恢復時間、住院時間。采用嗆咳評分評估患者拔管期間的嗆咳程度,滿分為4分,分值越高代表嗆咳癥狀越嚴重;采用SAS評估拔管期間的鎮(zhèn)靜程度,滿分為7分,分值越高代表躁動程度越重。⑶不良反應。記錄兩組患者術后72 h內低血壓、蘇醒延遲、心動過緩、寒戰(zhàn)、低氧血癥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等于各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之和。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 x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生命體征指標比較 從T1~T4時刻兩組患者血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平均動脈壓、心率均先升高后降低,與對照組比,研究組患者血氧分壓均更高,二氧化碳分壓、平均動脈壓、心率均更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圍手術期指標比較 與對照組比,研究組患者拔管期間嗆咳評分、SAS評分均更低,術后胸管留置時間、術后自主呼吸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均更短,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與對照組比,術后72 h內研究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單肺通氣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屬于微創(chuàng)手術,在肺癌治療中應用較為廣泛,具有失血較少,易恢復等優(yōu)點,但術中長時間單肺通氣常引發(fā)肺部損傷,影響術后恢復。右美托咪定可選擇性作用于α2受體,產(chǎn)生鎮(zhèn)靜,鎮(zhèn)痛雙重作用,可抑制交感神經(jīng)活性,明顯改善患者蘇醒質量,降低蘇醒過程中的嗆咳及躁動的發(fā)生概率,也可以抑制肺組織炎癥反應,具有肺保護作用[7]。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從T1~T4時兩組患者血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平均動脈壓、心率均先升高后降低,與對照組比,研究組患者血氧分壓均更高,二氧化碳分壓、平均動脈壓、心率均更低,這提示經(jīng)氣道導管注入右美托咪定治療有助于維持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其原因分析,氣道導管直接向肺部注入右美托咪定,使得藥物能夠在肺部迅速達到高濃度并立即發(fā)揮作用,避免了傳統(tǒng)全身給藥時藥物需經(jīng)過血液循環(huán)分布全身各處后再達到肺部的延遲效應,不僅加快了藥物起效速度,還減少了藥物在全身其他組織中的分布,降低了藥物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非特異性抑制作用,有助于維持生命體征的穩(wěn)定性[8]。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研究組患者拔管期間嗆咳評分、SAS評分均更低,術后胸管留置時間、術后自主呼吸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均更短,這提示經(jīng)氣道導管注入右美托咪定治療有助于減少患者嗆咳及躁動癥狀,有利于患者恢復。分析其原因,通過氣道導管直接注入右美托咪定可能更直接地作用于氣道局部,減輕氣道反應性和炎癥反應。此外,由于減少了藥物的全身性暴露,這種給藥方式可能加速了患者的清醒過程和自主呼吸恢復,進而縮短了術后胸管留置時間、加快了整體恢復進程,進而縮短患者住院時間[9]。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術后72 h內研究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更低,這提示經(jīng)氣道導管注入右美托咪定治療有利于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分析其原因為,氣道導管直接給藥的方式,使得右美托咪定能夠迅速達到肺部靶組織,形成局部高濃度區(qū)域,進而實現(xiàn)精準的鎮(zhèn)靜和鎮(zhèn)痛效果。與全身給藥途徑相比,這種局部給藥策略極大地減少了藥物在全身循環(huán)中的分布體積,避免了藥物在非目標組織中的蓄積,降低了因藥物濃度過高而引發(fā)的不良反應風險[10]。
綜上,經(jīng)氣道導管注入右美托咪定治療有助于維持單肺通氣肺葉切除術患者生命體征的穩(wěn)定,減少患者嗆咳及躁動癥狀,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有利于患者術后恢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劉偉娜, 李娟, 汪鴻, 等. 烏司他丁與右美托咪定聯(lián)用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胸腔鏡肺葉切除圍術期血糖及免疫炎性因子的作用[J]. 河北醫(yī)藥, 2021, 43(11): 1672-1674, 1678.
高麗紅, 楊保仲, 劉思敏, 等. 右美托咪定和利多卡因對高血壓病人全身麻醉蘇醒期拔管反應的影響[J]. 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21, 19(14): 2417-2420.
陳杰,陳曉波,劉秀玲.美國麻醉師協(xié)會3~4級患者無痛支氣管鏡術安全性初探[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13, 36(12): 986-
987.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 原發(fā)性肺癌診療指南(2022年版)[J]. 中國合理用藥探索, 2022, 19 (9): 1-28.
張慶偉,董洪權, 金文杰, 等. 羥考酮有效抑制婦科腔鏡手術病人術后拔管時的嗆咳反應[J]. 安徽醫(yī)藥, 2021, 25(1): 136-139.
靳霞. 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在胸腔鏡下小切口肺大泡切除術應用中及對SAS評分影響分析[J]. 中國保健營養(yǎng), 2021, 31(4):
163.
黃卓梅, 汪飛, 高曉楓, 等. 右美托咪定氣管內給藥對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全麻蘇醒期的影響[J]. 中山大學學報( 醫(yī)學版 ), 2018, 39(1): 113-118.
孔婧, 張歡歡, 姚晶曼, 等. 單肺通氣下肺葉切除術應用氣管內右美托咪定給藥對肺癌患者肺保護、全身麻醉蘇醒期的影響[J]. 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 2023, 22(6): 662-666.
梅超, 梁倩. 右美托咪定氣道內給藥在單肺通氣肺葉切除術老年肺癌患者中的應用觀察[J]. 山東醫(yī)藥, 2022, 62(15): 72-75.
陶廣華, 吳勇, 張文龍, 等. 烏司他丁聯(lián)合右美托咪定對單肺通氣肺葉切除肺癌患者血清免疫指標影響[J].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22, 31(13): 1775-1780.
1 作者簡介:盛思玉,大學本科,副主任醫(yī)師,研究方向:胸科手術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