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秀
摘要:“三全育人”是“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有機統(tǒng)一體,與高職院校主題班會相結合,將人員、空間、時間、環(huán)境等育人要素協調起來組織開展主題班會,有效實現育人目標。本文通過對高職院校主題班會現狀進行調研,得出當前主題班會存在的問題,圍繞“三全育人”理念,整合學校資源和育人隊伍,提出相應的實踐策略,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關鍵詞:三全育人;高職院校;主題班會
引言
育人,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點,將立德樹人作為育人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大學生教育、教學和生活全過程。主題班會作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載體,構建“三全育人”理念指導下的主題班會實踐體系,從“全員育人”方面整合校內育人隊伍,從“全程育人”方面抓住學生不同階段的需求和發(fā)展特點,進行各階段的育人,從“全方位育人”方面整合校內不同資源,實現校內、校外有效聯動,是高職院校應對新時代大學生發(fā)展特點,提高育人質量的關鍵舉措。
一、新時代“三全育人”的基本內涵
作為高職院校,育人目標是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新時代青年人,為國家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新時代,將“三全育人”理念與高職院校主題班會相結合,將人員、時間、空間、環(huán)境等育人資源有機融合起來組織開展主題班會,高效實現育人目標[1]。
(一)“全員育人”的基本內涵
高職院校“全員”有廣義和狹義的概念之分。其中,廣義的“全員”是指由學校、家庭、社會、學生4個主體在內組成的育人共同體。狹義的“全員”是指學校內部的教育主體,其包括校內領導、教職工、學生群體等??紤]到本文主要是用“全員育人”理念指導主題班會如何開展,本文的“全員”主要采用狹義概念,保持在輔導員、思政教師、專業(yè)課教師、行政人員、企業(yè)人員、部分優(yōu)秀的學生(畢業(yè)生)、班委等在內的人員,通過以上人員合力,達成育人目標。
(二)“全程育人”的基本內涵
“全程育人”要求高職院校開展的主題班會要貫穿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包括從入學到畢業(yè)、從學期到假期、從課堂到課外、從學業(yè)到生活。而且要利用主題班會,將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素質教育等內容貫穿到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始末,要貫穿到學生從學業(yè)到生活的全部內容,包含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的內容。
(三)“全方位育人”的基本內涵
互聯網時代,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更加豐富和復雜,不僅突破了物理的校園環(huán)境,而且延伸到了虛擬的網絡世界,這對于當代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和意識有著較大的沖擊。因此,“全方位育人”要求高職院校要協調和利用各種時空、環(huán)境、網絡媒體資源,以主題班會為載體,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和價值觀念進行教化,逐步形成正確的思想和價值觀念,實現學生全面發(fā)展[2]。
“三全育人”是“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有機結合,其內涵要超越單獨的“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基本內涵。其中,育人是基本。對于高校來說,“全員育人”是首要的,即明白育人的主體是人,其次才是時間和空間的有序組織和協調。
二、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及主題班會的重要性
(一)學生價值觀念和思想認識易受影響,需要主題班會正確引導
當前網絡信息發(fā)達,學生基本每天都游走于微信、QQ、快手、抖音、小紅書等網絡媒體,此外還有網絡游戲,會收到很多不同思想和觀念。但是很多學生依賴性強,獨立思考能力差,學習能力薄弱,對于一些不正確的思想認知和價值觀念不能正確去理解和看待,從而產生不正確的自我認知,導致學生具有不正確的價值觀和思想認識。而且當代學生思想活躍,他們不喜歡循規(guī)蹈矩坐在教室聽很多的理論宣講,他們更喜歡去動手做、更喜歡身臨其境去感受和學習,如果還是一味地用傳統(tǒng)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育人效果不理想。所以,在班會的組織形式、班會主題和內容上要探索出適合當代學生的主題班會,利用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思想認識引導,學生才更容易“入腦、入心、入行”。
(二)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和意志力薄弱,需要主題班會提升學生心理建設能力
當前高職院校的學生基本是“00 后”,這個時代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優(yōu)渥,物質環(huán)境豐富,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往往需要充分依賴家長和老師。吃苦能力不強,受過的挫折并不多,不能正確看待困難和挫折,心理承受力和意志力比較薄弱,缺乏良好的自控能力。會導致學生在進入大學以后容易迷茫,沒有目標,容易遭受挫折而自暴自棄,缺乏毅力。迫切需要高職院校利用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提升學生心理調適能力和意志力[3]。
(三)學生以自我為中心,團結協作能力較弱,需要主題班會提升學生團結協作能力
高職學生擁有強烈的個性和自我意識,由于“00 后”出生在物質條件充沛的環(huán)境中,他們多是獨生子女,不少是“6+1”的家庭背景,很容易形成所謂的“6+1綜合征”。這種情況下,學生會出現喜歡單獨行動,不愛集體活動,團結協作意識差,進入校園后,長期的宿舍生活會導致學生寢室矛盾頻發(fā)。這迫切需要高職院校主題班會引導學生提升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三、“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職院校主題班會的現狀
(一)主題班會“全員育人”體系不完善,育人隊伍不健全
根據調研結果發(fā)現,學校主題班會的主要組織者是輔導員或者班委。然而,大部分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在思想政治教育、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職業(yè)規(guī)劃與就業(yè)指導等方面缺乏相應的學科背景,他們急需思政課教師、專業(yè)課老師、企業(yè)人員、校內外專家的幫助。更遺憾的是輔導員對于班會組織者思考較少,認為只要自己按照要求完成班會就行,也沒有想要邀請其他人員參與班會的意愿。此外,學校層面在這方面也沒有過多提供渠道和支持,幫助輔導員能邀請到更多專業(yè)人員參與班會[4]。
(二)主題班會“全程育人”不系統(tǒng)不全面,班會主題和內容育人效果不理想
1.從縱向來看,班會主題和內容不符合學生的發(fā)展特點。根據調查結果顯示,主題班會內容基本是由學工部下發(fā),輔導員沒有對班會內容和主題進行拓展和衍生來符合學生的發(fā)展特點。使得每一次班會內容和主題千篇一律,沒有針對3個年級的不同發(fā)展階段學生特點制定不同的班會內容,且從學生大一到大三的班會內容并沒有形成系統(tǒng)化,缺乏針對性和系統(tǒng)性[5]。
2.從橫向來看,班會主題和內容狹窄不全面。根據調查,主題班會內容千篇一律,輔導員對于班會內容的思考較少,學生參與較少,沒有針對學生遇到的難題、學生關心的問題、當下的熱點進行設定主題和內容,內容狹窄不全面,缺乏橫向維度從學生學習到生活、行為到觀念等方面的拓展。此外,主題班會和日常事務班會混合,大大降低了主題班會的育人效果。
(三)主題班會“全方位育人”不全面,班會組織形式傳統(tǒng)單調
根據調查,學校主題班會僅僅局限于班級教室,主題班會形式不新穎,班會場地單一,采用傳統(tǒng)的講座方式來進行講解,不符合當前學生思維活躍的特點。同時,對于校內、校外空間上的育人資源,并沒有充分利用,班會組織形式單調。
(四)主題班會缺乏有效的評價反饋機制,班會效果得不到保障
根據調查,學校對于主題班會的評價反饋機制不完善和不全面,對于班會開展的主體、班會主題和內容、班會組織形式、班會效果反饋等方面并沒有進行有效的評價和考核。
四、“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職院校主題班會實踐探索
(一)完善主題班會“全員育人”機制,健全育人隊伍
“全員育人”理念要求,高職院校主題班會應該健全以輔導員為主體,以思政課教師、專業(yè)課教師、校企合作的企業(yè)人員、優(yōu)秀學生(畢業(yè)生)、班委為輔助的主題班會育人隊伍。輔導員為主體,主要是對學生進行校規(guī)校紀、傳統(tǒng)文化、安全、道德等教育,簡單的思想政治教育,解決學生的日常問題和困惑。思政理論專業(yè)教師主要解決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絡思政教育、紅色文化教育、理想信念和愛國主義、黨史內容等方面的教育。專業(yè)課教師也是不可忽視的“育人”力量,主要在專業(yè)知識學習、專業(yè)技能操作、實習技能等方面為學生答疑解惑。校企合作的企業(yè)對員工解答學生實習注意事項、就業(yè)觀念、面試技巧等方面遇到的困惑。部分優(yōu)秀學生(畢業(yè)生)和班委能很好達到一個朋輩效應,發(fā)揮榜樣作用[6]。
(二)利用“全程育人”理念指導高職院校班會主題和內容形成系統(tǒng)化、全面化
1.從縱向維度,班會主題和內容要貫穿大學3年。主題班會的內容和主題不能停留在特定的時間內,應貫穿大學生入學到大學畢業(yè)的整個大學生涯乃至就業(yè)初期。隨著學生的成長,學生各個階段的知識和技能、學習能力、心境狀態(tài)都會存在明顯的差異,思維邏輯以及觀念想法等方面也發(fā)生改變,因此每個階段應該系統(tǒng)設置不同的主題和內容以應對學生發(fā)展需求和成長。例如,對于剛剛進入大一的學生,主題班會的重點應放在入學教育上,重點開展校園文化、專業(yè)認識、校規(guī)校紀、安全教育、戀愛話題等為主題和內容的班會,引導大一新生轉變角色,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進入大二后,主題班會應圍繞職業(yè)技能、專業(yè)知識、各種能力發(fā)展、學歷提升途徑等進行引導,對未來的可能的實習單位進行講解,請大三的優(yōu)秀實習生來參加班會,給同學們傳授經驗。進入畢業(yè)年級后,主題班會應突出畢業(yè)和就業(yè)方面的內容,要將崗位責任、職業(yè)操守、就業(yè)觀念感恩母校教育、社會責任教育等內容納入主題班會中,讓學生具備感恩奮進、愛崗敬業(yè)、道德高尚的意識。
2.從橫向維度,班會主題和內容要涵蓋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主題班會內容和主題除了按照時間維度進行開展外,還應該形成包含“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內容,形成并開展一些特色板塊的主題班會。例如,增強傳統(tǒng)文化教育,依據國家傳統(tǒng)文化節(jié)假日開展相應的主題班會,融入相關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以紅色文化教育為板塊的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紅色文化教育,針對各種英雄人物、各種精神進行學習,使學生形成愛黨愛國的情懷。
(三)充分挖掘高職院?!叭轿挥恕辟Y源,創(chuàng)新班會組織形式
1.充分挖掘利用校內資源,創(chuàng)新開展班會形式。采用教室外與教室內相結合,讓主題班會不再局限于教室內,提倡學生要走出教室,充分挖掘和整合校內資源,讓學生走向操場、圖書館、學校大學生思政教育基地、民族醫(yī)藥展覽館、大學生反詐中心等場地,創(chuàng)新主題班會的開展形式。例如,建在校內的大學生思政教育基地是一個搭載體驗式、場景式、多元化的思政教育平臺。承擔著對學生的理想信念、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知史愛校的主題班會教育。除此外,還有建在校內的圖書館、體育館、反詐宣傳中心、大學生心理健康中心等,都是一種空間上的互動形式,每個學生都身臨其境,在育人效果上能取得很大成效。
2.充分利用校外資源,轉換班會開展空間。學院層面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外的醫(yī)院、藥店、紅色資源、校企合作基地、社區(qū)服務中心等校外與本校專業(yè)相關的實踐基地,建立合作,形成專門特色主題班會。例如,學生實習期間,班會的召開地點就在學生實習的公司、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醫(yī)院等。
(四)完善主題班會考核評價機制,保障育人效果
校級層面應當牢牢樹立“三全育人”理念,學工部要緊緊圍繞“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進行評價反饋,才能更好保障主題班會的實施。從制度上,不只要明確主題班會開展的固定內容,還應當多提倡學生和輔導員參與主題班會內容的確定,提倡除了輔導員之外的其他人員參與班會的組織。從班會場地上,要協調其他部門按照時間和順序開放校內的場地,保障主題班會的開展落到實處。要對主題班會組織者、班會內容和主題、班會開展形式、班會取得效果、學生的反饋和收獲進行多維度的評價和考核,且要有一定的獎勵方式,才能讓輔導員有創(chuàng)新班會的動力,見圖1。
結語
主題班會育人隊伍的完善、班會主題和內容的系統(tǒng)全面、班會組織形式的多樣化三者之間是一種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關系,缺一不可。同時,要保障主題班會的育人效果良好,科學的評價反饋機制也是必不可少。以上四部分內容相互作用,將“三全育人”理念融入主題班會實踐,才能很好地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本文系貴州健康職業(yè)學院院級一般課題《“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職院校主題班會實踐探索》(項目編號:2024sz01)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李沐曦.新時代高?!叭恕崩碚撆c實踐研究[D].吉林大學,2023.
[2]苑玉偉,鄧娟,鄧巧.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主題班會校本化研究[J].成才之路,2023(04):129-132.
[3]張超.新時代高校輔導員和思政課教師協同育人機制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22(21):76-79.
[4]樊琦.高校主題班會課程化建設探究——以遼寧現代服務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J].遼寧經濟職業(yè)技術學院.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23(03):137-139.
[5]鄧芳,陳興.“三全育人”理念下民辦高校主題班會實踐探索——以武漢外語外事職業(yè)學院主題班會為例[J].教師,2022(08):18-20.
[6]閆翠芳.高職院校打造精準主題班會策略研究——以聊城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J].河北能源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7,17(01):19-21.
(作者單位:貴州健康職業(yè)學院)
(責任編輯:宋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