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明輝
摘? 要:體育作為眾多學生喜愛的學科,受到了許多學生的追捧。在體育課程中,學生能夠盡情地釋放自己的能量,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進行運動,以提高自己的運動能力,強化自己的身體素質。體育課程中不僅具備了運動教學的內(nèi)容,也具備了文化精神教學的內(nèi)容。新時期的體育教學,教師需要綜合體育教學的多面性,培養(yǎng)學生強健的體魄,增強學生的體育精神?;诖?,文章簡要闡述小學體育中立德樹人教育的方式,讓體育教學具備更高的品質,以實現(xiàn)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體育;立德樹人;體育教學
自教育發(fā)展以來,文體不分家,良好的身體素質能夠支撐難度更高的學習,從而促進學習的發(fā)展。立德樹人作為一種必然的教學內(nèi)容,對學生的發(fā)展將產(chǎn)生幫助作用,對學生學習將產(chǎn)生促進性的作用。將立德樹人教育滲透到體育教學中,對教師教學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直接改善了教師教學的不足點,讓教師為學生構建出多維度、多方向的教育方式,能夠起到多樣的教學效果,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各項能力。由此,體育教師需要重視立德樹人教學,充分發(fā)揮立德樹人育人的功能。
一、立德樹人下體育教學意義及目標
(一)立德樹人下體育教學意義
1. 規(guī)范學生的運動思維
小學生因年齡認知性的問題,在體育課程中認為自己可以隨心所欲地進行運動,缺乏科學的運動理念,缺乏專業(yè)的運動方式。這種情況下,可能會導致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受到傷害,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所以,在正式引導學生進行體育運動之前,則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運動思維,培養(yǎng)學生嚴謹、認真的運動風格,以保護學生的身體安全。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融入,旨在培養(yǎng)學生優(yōu)質的品德思維,以德行為先,有助于約束小學生的運動行為,規(guī)范小學生的運動思維,讓小學生在安全的環(huán)境中運動。
2. 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體育課程中少不了競賽教育,學生通過競賽能夠了解自身運動的不足,改善自身的運動方式,從而在體育學習中取得更大的成就?,F(xiàn)階段,一些學生因心理素質較差,在正式競賽的過程中,總出現(xiàn)發(fā)揮失常的現(xiàn)象,不僅影響了體育學習的信心,也影響了自身能力的增強。在教學中注重立德樹人,恰好能夠幫助這類學生,引導學生重塑信心,讓學生在積極、放松的狀態(tài)下進行競賽,從而取得應有的成績。立德樹人教育中蘊含了對學生素質教育的內(nèi)容,學生通過不斷提升自身的精神素養(yǎng),便有助于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力,進而從容應對體育競賽。
(二)立德樹人下體育教學目標
1. 通過體育鍛煉,讓學生享受運動的樂趣
小學階段是學生接觸和學習體育的開始階段,也是小學身體和精神成長、發(fā)育的核心階段。為了小學生未來體育能力的發(fā)展,教師需要培養(yǎng)小學生運動的興趣,讓小學生認知體育運動的樂趣。立德樹人背景下,教導小學生運動技能,其關鍵在于實用性與趣味性,只有讓學生享受到運動的樂趣,才能夠對學生進行高效、準確、有序的教學,促進學生運動能力的發(fā)展。
2. 增強學生體質
增強學生體質是立德樹人課程開展的最直接的目標,是需要教師重點思考的教學內(nèi)容。新時期,學生文化思想雖得到了良好的發(fā)展,但是在身體體質方面卻存在了問題。所以,教師在立德樹人教學中需要根據(jù)學生身體的情況,對學生展開增強體質的教學內(nèi)容。
3. 健全學生人格,錘煉意志
在運動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感受到力量與速度的極限,感受到團隊運動的力量,感受到意志力的存在??茖W的體育教學,可以彌補學生性格方面的缺漏,培養(yǎng)學生積極、陽光等品質,提高學生的精神境界。同時,在不斷地訓練中,當學生突破自己體能的極限時,則可以有效錘煉意志,改變自身的思想,追求卓越,從而可以為未來的發(fā)展提供良好基礎。
二、現(xiàn)階段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缺乏運動的積極性
新時期,信息技術領域高速發(fā)展,衍生了各類的電子游戲,對小學生的生活產(chǎn)生了極大的沖擊。許多小學生沉迷于電子游戲,放假期間難以進行運動游戲,對體育運動認知不足,缺乏學習體育課程的積極性。除此之外,部分家長教育理念過于偏差,過度重視學生的文化課程,導致學生逐漸失去了運動的積極性。缺乏運動的興趣,是影響學生運動能力發(fā)展的基礎原因,為解決此問題,需要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
(二)理論支持力度不夠
新時期,對學生開展體育課程,不僅需要教師具備組織與實踐的能力,還需要教師具備充足的體育理論知識,才能夠對學生展開科學的教導,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但是,一些體育教師教學理論不足,導致依舊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這既影響了學生運動與訓練的效率,也影響了學生對運動本質的理解。缺乏理論支持的課堂,不利于學生體育素養(yǎng)、體育意識、體育習慣的培養(yǎng),不利于學生發(fā)展個人的運動能力,還會影響學生身體的健康。所以,在素質教育的需求中,教師需要不斷吸收新的教學理念,構筑教學的體系。
三、立德樹人教育下構建小學體育課堂的策略
(一)利用趣味教學,啟發(fā)學生運動興趣
若想實現(xiàn)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首先需要啟發(fā)學生運動的興趣,其次才能對學生進行后續(xù)的教學與指導。培養(yǎng)學生運動的興趣,才能夠增強學生運動的熱情,改變學生運動的思維,提高學生運動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趣味教學的方式,啟發(fā)學生運動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運動的興趣。
例如,在體育課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心心相?。ū硦A球)、瘋狂的毛毛蟲、踩氣球”等帶有趣味性的運動,打開學生運動的視野,讓學生了解到體育運動的多樣性,帶給學生運動的新鮮感,以此激發(fā)學生運動的興趣。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主創(chuàng)編運動的方式,啟發(fā)學生運動的思維,增強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認知與了解等。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構建趣味運動的方式,適用于現(xiàn)階段的體育教學課堂,能夠幫助學生實現(xiàn)運動的目標,推動學生運動發(fā)展的進程。
(二)構建小組課堂,培養(yǎng)學生運動能力
小組教學是將學生分成小組的教學方式,良好的小組教學能夠彌補學生的不足,發(fā)揮學生的優(yōu)勢,增強學生的自主意識等。在體育課程的教學中,構建小組課堂,則有助于學生進行團體活動,培養(yǎng)學生團結互助的運動思維,強化學生運動的感受,從而逐漸增強學生的運動能力。在新時期教學的背景下,教師需要對學生采用小組教學的方式,提高學生運動的效率,有效培養(yǎng)學生運動的技能。
例如,根據(jù)學生的喜好,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籃球小組、足球小組、羽毛球小組、排球小組等,讓學生根據(jù)喜好鍛煉運動的能力,并對學生進行專業(yè)的指導,改變學生固有的運動思維與方式。如教師在教學籃球小組的過程中,可以教導“錯位防守(防守人站位在自己所防守的進攻人身側,阻撓他接球叫錯位防守)”“要位(進攻人用身體把防守人擋在身后,占據(jù)有利的接球位置)”等技術,讓學生掌握籃球競賽的規(guī)范后,逐漸提高學生籃球運動的能力。教師還可以定期引導運動小組進行比賽,以磨煉學生運動的技能,煥發(fā)學生運動的活力等。
(三)使用目標教學,塑造學生運動習慣
運動習慣的培養(yǎng)與終身體育意識的構建息息相關??茖W的運動習慣,能夠讓學生持之以恒地進行運動,在強化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強化學生的精神,塑造學生終身體育運動的意志力。目前,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只教導表層的內(nèi)容,導致學生難以深入認識到體育的內(nèi)涵,從而影響了對學生運動習慣的塑造?;诖?,教師在教學中可以使用目標教學的方式,為學生制訂運動的目標,讓學生在實現(xiàn)一個個目標的過程中養(yǎng)成運動的習慣。
例如,教師針對運動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為其制訂“每天跑步十分鐘,俯臥撐十個,蹲起二十個”等運動目標,以此夯實學生運動的基礎能力,提高學生身體的基本素質,為學生后續(xù)體育能力的迸發(fā)奠定基礎。針對運動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為其制訂“變速四百米、計時蛙跳、跳高”等運動目標,以此磨煉學生的運動能力,提高學生運動的技能,鍛煉學生運動的精神等,從而大幅提高學生的運動水準。此外,若有體育特長的學生,教師可以專門為其設立運動的目標,不斷強化其特長方面,以打開學生運動的大門。學生在持續(xù)完成運動任務后,能夠明顯發(fā)覺自身能力與素質的增強,在無形中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四)結合體育文化,發(fā)展學生品德素養(yǎng)
隨著體育項目的多樣化,也衍生了許多的體育文化,如籃球文化、足球文化、冰雪文化等,這些對學生都具有教育性意義。結合體育文化教育學生,首先能夠讓學生了解體育文化的重要性,其次能夠增強學生對體育文化的感知力,提高學生對體育文化的理解力。從體育文化中,學生的品德素養(yǎng)能夠得到有效發(fā)展,學生的素質能夠得到有效提升。因此,體育教師需要將體育文化融入具體的課堂教育中,切實引導學生認知、理解、構建體育素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優(yōu)質品質。
例如,教師可以選擇郭晶晶、里約奧運冠軍傅海峰、鄧亞萍、張夢雪等體育健兒的故事教導學生,為學生播放體育健兒拼搏競賽的視頻,引導學生思考這些體育健兒具備什么樣的精神,并讓學生簡單說一說。學生A:“郭晶晶運動員身上具備刻苦學習、堅持鍛煉、帶傷參賽的精神,我感受到了體育堅持不懈,頑強奮斗的精神?!睂W生B:“鄧亞萍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渾身被汗水打濕,高強度的訓練讓她身體受到了損傷,但是她再苦再難也一直訓練。讓我感受到了堅持的精神,我要向她學習?!苯處熗ㄟ^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心里話,則可以讓學生增強對自己的認知。
在課后,體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繪制與體育相關的板報、在校園中宣傳體育精神,掀起體育運動之風,讓體育精神融入校園中。做到在運動中提高素養(yǎng),在培養(yǎng)素養(yǎng)中增強運動能力,讓學生在實際訓練中獲得學習的感悟,以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力,培養(yǎng)學生更多的素養(yǎng)。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布置“搜集喜愛的體育文化”作業(yè),讓學生長久地將體育文化作為學習的內(nèi)容堅持下去,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五)開展多樣活動,塑造學生優(yōu)質精神
以體育為核心的活動多樣,這些活動不僅具備了體育育人的特性,也具備了培養(yǎng)學生體育品質的特性,學生在活動中能夠感受更多的體育精神,形成優(yōu)質的品德素養(yǎng)。體育教師在開展多樣的活動時,則需要將立德樹人教育的理念融入其中,提高德育教學的占比,以塑造學生優(yōu)質的精神。
例如,教師可以開展“清掃衛(wèi)生”的活動,限定一小時時間,將班級中的學生分為三人一組,打掃學校周邊的衛(wèi)生,同時比拼學生打掃的整潔度。當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將街道變得干凈整潔后,則能夠涌起一股自豪感,體悟勞動的意義;當學生受到了來自學校周邊居民的夸贊時,將會提升勞動的自信,從而逐漸衍生勞動最光榮的思想。這種教育結果與中華傳統(tǒng)文化內(nèi)涵相契合,能夠上升教育的境界,讓學生更為有效地增強個人素養(yǎng)。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制作體育徽章,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賦予徽章體育的精神,增強學生對體育的學習參與度,同時讓學生理解到生活中處處充滿了體育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的思維。通過多樣的體育活動,學生能夠逐漸認識到更多的體育精神,增強對體育學科本質的理解,在體育學習中獲取更多的優(yōu)秀文化。
四、結語
總而言之,當前的體育教學中存在了一些問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學生的發(fā)展。但是,教師通過科學的教導,能夠避免這些教育類問題的出現(xiàn),解決學生學習的難點,使學生穩(wěn)定地學習。品德教育與體育相結合,是極為正確的教學方向,體現(xiàn)了多學科教育融合的可能性,也進一步突破了傳統(tǒng)教育的束縛,讓學生獲得了多方面的培養(yǎng),是優(yōu)質的教育方式。體育教師在開展立德樹人教育之前,需要做好教師的本職工作,發(fā)揮嚴謹科學的教育態(tài)度,結合班級學生的情況,為學生制訂科學的發(fā)展計劃,如此才能夠將“德”與“體”有效融入一起,實現(xiàn)科學的教育。
參考文獻:
[1]林沛春.立德樹人理念下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吉林教育,2021(Z4):71-72.
[2]劉朝猛.“立德樹人”視域下廣西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冰雪體育創(chuàng)新研究,2021(12):141-142+149.
[3]王淑霞.解析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做到立德樹人[J].家長,2021(18):22-23.
[4]楊黨艷.基于立德樹人背景下的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探究[J].考試周刊,2020(54):119-120.
[5]陳春艷.基于立德樹人背景下的小學體育教學策略研究[J].冰雪體育創(chuàng)新研究,2022(07):73-75.
(責任編輯:廖? 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