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宜
摘 ?要: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yǎng)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小學英語教學的理念也在不斷地發(fā)展,逐漸從傳統(tǒng)的活動化教學轉變?yōu)橐詥卧獮檎w來進行設計與教學。在小學英語學科教學設計中,教師應從單元整體考慮,本著“學用結合、課內外結合、學科融合”的原則,有意識地開展英語綜合實踐教學,既能讓學生在課堂上獲得語言知識,也能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核心的素養(yǎng),促進其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英語綜合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4)02-0031-04
單元整體設計目標充分考慮語言學習的漸進性和持續(xù)性,是小學英語課程的基本理念[1]?!靶W英語學科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是指小學英語教師依據英語學科的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明確小學英語教材的單元功能、話題特點之后,從教材自然單元出發(fā),在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的基礎上,圍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資源等一系列設計要素所進行的整體設計[2]。為了避免傳統(tǒng)活動化教學隨意性、片面性的不足,教師在實際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時應重視單元以及教材的整體性、關聯性,并進行有效的整合優(yōu)化。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義務教育英語課程體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具有基礎性、實踐性和綜合性特征。在教學中應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tǒng)領,基于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要求,遴選重要觀念、主題內容和基礎知識,設計課程內容,增強內容與育人目標的聯系,優(yōu)化內容組織形式,設立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加強學科間相互關聯,帶動課程綜合化實施,強化實踐性要求”[3]。教師在教學設計和實踐時,既要考慮單元的整體性,也要適時結合單元主題和內容,開展英語綜合實踐教學。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在英語學習與體驗中獲得的能夠適應學生終身發(fā)展需要的能力和品格,主要包括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等四個方面[4]。結合小學綜合實踐課程的特征: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自主性[5],教師應基于單元整體設計為課程目標,以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為基礎,以與學生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現實性和實踐性問題為內容,有意識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主動參與和探究主題意義的情境和空間,讓學生綜合應用語言知識、技能和策略并在實踐活動中解決實際問題,更好地開展英語綜合實踐教學,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文章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將英語的綜合實踐活動融入英語教學活動中。文章將以PEP人教版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6 In a nature park”第三課時“Making a photo video of Chongqing”為例,開展單元整體教學理念下的小學英語綜合實踐教學。
一、明確單元目標,整體創(chuàng)設單元教學設計
(一)單元整體教學目標
該單元是PEP人教版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6 In a nature park”,話題是“人與自然”。重慶作為一個山水之城,其獨特的地理形態(tài)與本單元的主題相符合,故增修家鄉(xiāng)板塊,見表1。通過學習Mr Jones的家鄉(xiāng)的相關內容,以任務“Making a photo video of Chongqing”介紹自己的家鄉(xiāng)為驅動,讓學生的學習更貼近生活,了解和介紹自己的家鄉(xiāng)文化。
(二)本課時教學目標
本課時為第三課時,話題為“Making a photo video of Chongqing”。學生通過豐富的多媒體資源初步感知重慶的特色,通過對文本的深度學習更進一步了解重慶的特色,形成一篇屬于自己的Photo video of Chongqing。在任務設計中,教師讓學生選擇、分組和介紹照片等。學生圍繞具體任務進行學習,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運用所學知識和自己特有的經驗解決問題、完成任務。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求知欲被激發(fā),學習能力得到提升,不斷地獲得成就感,見表2。
表2 ?本課時教學目標
■
二、創(chuàng)設語境,綜合實施本課時教學設計
(一)分析學情,了解學生的共同基礎
本單元授課對象是五年級的學生,經過幾年的英語學習,學生有一定的語言積累,并且愿意與同伴進行合作學習,分享學習的快樂。同時班級中的部分學生有一定的課外英語使用經歷,對英語學習的熱情高漲、興趣濃厚,上課時發(fā)言積極,善于表達,樂于交流。尤其有一部分學生的英語功底較為扎實,英語詞匯量豐富,且語音語調比較流暢優(yōu)美,常常能根據教師所給的話題運用正確的詞法、句法進行連貫的表達,表達內容豐富且有一定的質量。
本單元要求學生通過 Is/Are there? Yes,there is/ are.../No,there isnt/arent...來詢問公場所的基本信息。在學習本單元內容之前,學生現有的知識與技能儲備為知曉場所類單詞、常見的方位介詞、常見的與能力有關的動詞與動詞詞組(there be句型,can句型),能根據具體活動進行介紹與描述。在這些內容中,除了語音和語篇的學習是學生從未接觸過的新內容外,詞匯、詞法及句法對學生來說,都在以前的學習中接觸過。因此,本單元內容對于學生來講是比較熟悉和容易接受的。
(二)研讀教材,整合設計教學內容
在仔細研讀本課時的目標與內容后發(fā)現,學生能輕松達成教學目標,故本課時內容可適當整合和補充,增加宣傳家鄉(xiāng)的視頻制作任務,將其作為一個英語綜合實踐活動來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在整合補充文本后,學生能夠有條理地表達重慶的基本信息,學生對于家鄉(xiāng)重慶有一定的了解,又在課堂上感受重慶的悠久歷史和現代繁華,進而會對重慶這座城市產生更深刻的熱愛之情。
(三)創(chuàng)設語境,達成課時目標語用
在分析單元內容與要求的基礎上,教師將本單元整體設計為三個課時。在第一課時中,教師結合Miss white和學生一起去探望住在Nature Park的語境,了解Nature Park的周邊環(huán)境,學生初步學習與理解核心語言。在第二課時中,教師結合house的話題,創(chuàng)設熟悉的語境,即Mr Jones和Miss White討論各自住所,了解社區(qū)周邊的設施環(huán)境。學生進一步學習與理解核心語言。在第三課時中,教師結合Making a photo video of Chongqing的話題,創(chuàng)設開放的語境,即幫助Mr Jones制作一份關于重慶的photo video。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現場教師準備的材料,完成制作一個photo video的綜合實踐任務,主動去感知、學習、體驗重慶的魅力,綜合運用核心語言進行交際和表達。在前兩個課時的基礎上,學生在第三課時成為信息的整理者和傳遞者。具有連續(xù)性和遞進性的語境創(chuàng)設,為學生的語用輸出提供了更多的邏輯支持和更豐富的內容支撐,從而能更好地幫助學生達成教學目標。
(四)分解任務,層層聯動推進
在本節(jié)課中,設計主任務Making a photo video of Chongqing,即幫助課文中的Mr Jones制作photo video,并向他人介紹宣傳重慶。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將主任務分解為三個分任務推進,見圖1。
■
圖1 ?任務路徑流程圖
這三個子任務活動緊緊圍繞本課時的主任務“Making a photo video of Chongqing”,互相關聯、層層遞進地展開,任務活動難度逐漸遞增。這樣的任務設計,正是教師基于單元整體設計為課程目標,有意識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主動參與和探究主題意義的任務所進行的一個分課時的英語綜合實踐教學活動。學生通過綜合應用語言知識、技能和策略在實踐活動中解決實際問題。教師在進行語言整體輸出的同時,不僅能升華學生的情感體驗,還能逐步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和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五)積極評價,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
學生在本課時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師結合本課時的目標和內容,以口頭、實物等多元的方式積極將評價貫穿于整個課堂,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有效提高課堂的效率。
三、積極反思,促進課堂教學設計的完善與提升
在講解第三課時內容時,教師緊緊圍繞本單元的主題進行教學設計,有機融合教材內容、目標、學情等,有意識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主動參與的任務“Making a photo video of Chongqing”,啟發(fā)學生主動探究如何使用App制作照片視頻,并根據照片進行相關的英文表達,從而實現整體單元教學設計下的一個分課時的英語綜合實踐教學。通過課堂實踐發(fā)現,明確任務和跨學科的任務體驗能推動和促進英語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開展。
(一)清晰而有層次的任務推進,有利于幫助學生的語言學習與多元化發(fā)展
在本課時中,學生通過完成三個互相關聯、層層遞進的子任務活動,逐步達成最終本課時的主任務“Making a photo video of Chong Qing ”。每個子任務圍繞本課總任務設計,目標指向性強任務指向下的語言活動目的都直接指向教學目標的達成。學生的語言操練和運用都包含一定的實際任務,對幫助學生獲得語用體驗和提升交際能力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學生在進行語言整體輸出的同時,不僅能升華自己的情感體驗,激發(fā)語言學習的能力,還可以逐步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其多元發(fā)展。
(二)跨學科的綜合實踐任務體驗,有利于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學生要通過合作學習,借助語言框架和關鍵信息嘗試“photo video”制作,這就需要學生將語言知識和技能結合起來,并且要調動使用其他學科知識的綜合能力來完成任務。例如利用美術的色彩等相關知識選擇制作video的照片;利用音樂的相關知識選擇合適的音樂;利用語言藝術有感情地朗讀和介紹video的文本等。這些相關的跨學科知識的使用需要學生具備必要的思維能力和相關的審美能力來協調處理。因此本課時制作video這個主任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獲得語言知識,還能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調動跨學科的知識和綜合能力來完成任務,這對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有積極的作用,有利于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四、結語
本課時是在英語整體單元教學設計下,結合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特征,以任務為驅動開展的一個分課時的英語綜合實踐教學活動。雖有收獲,但在實踐中也有不足與困惑。如語言學習與綜合任務達成無法有效兼顧,語言學習與任務完成的時間規(guī)劃比例把握不好等。這些不僅是本課時會遇到的問題,也是以后思考和改進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吳俊芳. 小學英語課程與教學論[M].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8:7.
[2] 朱浦,祁承輝. 單元整體教學的設計[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1:4.
[3]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1.
[4] 李文萱. 聚焦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課堂教學[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146.
[5] 何杰,張建,趙衛(wèi)菊.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M].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35.
(薦稿人:蔡敏,重慶工商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院長,教授)
(責任編輯:淳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