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華
在長沙市的中心城區(qū),營盤路與蔡鍔路交會處,綠化叢中立著一塊并不起眼的石碑,上書“湘綺樓故址”,石碑雖然因市政建設多次移動,但可以肯定的是,大名鼎鼎的湘綺樓就曾經屹立在附近。
光緒二年(1876)秋,王家接手營盤街陳魯詹家祖宅,稍作修葺,并將后屋改建為樓房。改建只請了木匠,當是木樓,半月即完工。王闿運循舊居命名曰“湘綺樓”,作《湘綺樓銘》,由長女無非作篆。王家門生故交、族親姻戚和社會名流,或敘舊,或問學,或求事,文酒詩會、喜慶悲吊、魚雁往還,幾無一日間斷,湘綺樓一時聞名遐邇。
王闿運的妻妾、子女及三弟一家,二十余人聚居于此,地面是日?;顒又?,樓上是讀書作文、看月聽風、游目遠望之所?!皹侵?,俯臨荒園,曠望三方,上作重臺,目送湘帆?!逼鋾r樓房很少,湘綺樓上視線無礙,遠處湘江如席、麓山如帶,極享登臨之樂?!耙估纂姶笥?,子女并登樓看電光,奇采炫耀,更甚于江湖夜泊時。”王闿運樂觀、幽默、重情,女兒、男兒一樣平等對待,非常重視家庭教育。他每日親自教子女識字作文,課余攜往城隍廟、天妃宮、雷神廟看戲,于定王臺看早梅,浩園看新柳,荷花池看紫荊??吹洁従有』镒臃偶堷S,也帶著兒女試放之,并感嘆“引線亦頗有遠趣”。每逢節(jié)日,與妻妾子女玩斗牌、天九、攤錢游戲,雞鳴始散,王闿運興致很高,常在日記里記錄輸贏。四個兒子、七個女兒均通經史詩畫,廣有聰慧之名,長女無非、四子代豐尤其優(yōu)秀。王無非能作盈尺大字,篆書最見功力,求字者眾多,亦常為父親代筆;又善繪圖,《湘軍志》的地圖就多出自她之手。王代豐最受父母器重,功課最優(yōu),又長于應對,經常代表父親接待客人。
湘綺樓經常高朋滿座。“與余游者莫不登焉”,常來者有朱雨田、李次青、鄧彌之、曾昭吉、僧笠云、僧紫云等。朱雨田是著名的富商、慈善家,后參與維新新政;李次青、鄧彌之均有湘軍經歷,詩文名聲甚高,此時流連詩酒,有百戰(zhàn)歸來再讀書的感慨;曾昭吉是“王門三匠”之一的銅匠,后為著名武器專家;笠云、紫云是詩僧,通佛經更通詩文?!跋Φ菢强从?,招次青、彌之、黼堂、佐卿、笠云來賞春,斗詩牌??椭烈涯海O飠追餅,至亥散。”顯貴者如彭玉麟、楊昌濬、朱肯夫、夏敬觀等,也偶爾光臨。“雪琴從江南還,遣送方物,并約來談。午初來,看非女作字。未初客去?!迸碛聍霝橥蹶]運故交,詩書來往頻繁,多次來訪并贈送物品。楊昌濬慕名而來,其時因“小白菜”案罷官,坦然承認自己雖然罷官但仍有官氣,讓王闿運頗為激賞:“不及峴莊而大勝希庵矣?!敝炜戏蛐氯魏蠈W政,特意到湘綺樓拜訪,禮賢之意十分真誠。夏敬觀是湘省糧道,江西派詞人、畫家?!暗菢?,作書寄筠仙,并詩一章,大意言宜化夷為夏?!惫誀c出使歐洲,王闿運開明視之且持續(xù)關注,不過畢竟沒有身臨其境,所以最終難以理解:“松生送筠仙日記至,殆已中洋毒,無可采者?!迸笥阎g有事皆來相托,小事如借錢,大事如撈犯禁之人,例如:“際云取一倡女,而為善化役隸所持,求解于余。”王闿運重義輕利、辦事爽快,又文名卓著,門生故舊居要津者不少,所以湘綺樓人氣興旺。
湘綺樓屹立在長沙風俗里。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臘八、除夕、婚喪、喬遷等,各有禮節(jié)風俗。移居湘綺樓時禮節(jié)嚴謹:近黃昏,“告三廟二祀當移居”,請木匠移神座,次日將神座安放轎中,主人步行在前帶路。立夏當日,無論大人小孩都稱體重。王闿運九十三斤,年近五十,看來矮小精瘦,大異于今天所見畫像。又酒量、飯量甚好,不挑食,身體康健,心態(tài)寬緩,長壽自然有因。皮錫瑞日記里也有立夏稱重的記錄。農歷七月初七晚,“諸女乞巧,陳新景甚雅,命設于樓。珰女投針,有圓、方、直三形,亦一奇也”。臘八日,讓女兒休學一天,命作臘八詩,未完,王闿運幫助續(xù)成:“殘雪階前尚未消,東風先暖賣餳簫。粥香酒洌催年事,未覺京華舊夢遙?!遍L子代功納征黃氏女,遵照長沙風俗備禮:“納幣首飾二合,衣裙四襲,羊豕雞鴨魚各二,禮餅二百,茶瓶一百,鹽一瓶,酒二甕,雁一,加以燭爆花紅拜書卅封?!边@只是娶妻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即隆重如此,可見上層家庭開支浩大。
湘綺樓也多有不容易之處。二十余口全賴王闿運授徒賣文收入,縱使偶有曾紀澤贈《湘軍志》潤筆銀六千兩之類的橫財,要維持體面生活還是壓力不小。王闿運曾經計算一年的食物開支:“須米五十石,肉千斤,菜萬斤,油四百斤,鹽兩百斤,煤炭三百石,茶葉百斤?!笔巢?、調料、燃料用量如此之大,加上人工費等,費用更加驚人。肉、油、鹽用量可觀,口味較重,又嗜好喝茶,與長沙濕熱天氣關系密切。王闿運應邀典試瀏陽縣,臨行時家中竟無一錢,旅費是借來的。有遠親故舊來借錢,往往傾其所有,甚至想辦法轉借。王家子女以聰慧知名,人皆以天生視之,但外人哪知道背后磨煉的艱辛。王闿運每天為子女講解詩文、批改作業(yè)、抽背功課,甚至有書法、繪圖等內容,持之以恒,十幾年如一日。厚望之余難免有失望的煩憂,“珰女讀不成聲,甚恨之”,“兩兒書不熟,笞之”。子女性格大多酷肖其母,固執(zhí)直魯,不懂處世為人之道,王闿運更加憂心忡忡:“非女書扇謬誤,反厭人求,甚乖處世之道,且應對不遜,厲責之。因促功兒書。功兒反以白扇繳擲還之,不屑教誨也。吾兒女皆謬妄,念之惘惘?!庇制捩g、母女之間關系復雜,深感調和之難,甚至大怒而廢食:“婦人之情,甚不可解,無端喜怒,了不近人?!蓖蹶]運新娶婦彭氏,長妾莫六云大吃醋:“諭之不止,威之愈怒,家人咸集勸,猶不可柔?!鄙鐣蠌V受尊敬之文豪,在家里竟然如此狼狽。所以可見,男尊女卑、父權夫權、三從四德等,并非如教科書里寫的那樣鐵板一塊。
最讓王闿運傷神的是,子女妻妾共有五人先后病逝。從湘綺樓出發(fā),王無非嫁給武岡鄧彌之之子鄧幼彌,鄧幼彌有神童美名,但婚后夫妻關系不諧,婆媳關系更同冰炭。王無非重病請歸,王闿運親赴武岡接回湘綺樓,數月后即死,年僅二十九,才高命薄令人長嘆。王代豐天賦高,最有可能承接父親衣缽,卻在旅途染時疫夭亡,多年以后王闿運還悲痛難已。“諸女適人,妻妾殂逝,始去茲樓”,王闿運前后居此約二十年,湘綺樓的月色最終以哀傷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