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活教育理念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應用兼顧人文性、實用性與大眾化特征。以生活教育理念指導幼兒課程設計,能切實提升幼兒園育人實效,促進幼兒人格培養(yǎng)與個性發(fā)展?;诖?,文章以優(yōu)化幼兒園課程品質為目標,以生活教育理念作為創(chuàng)新課程設計的切入點,從生活化課程的材料、情境、內容、環(huán)境和參與方式五個維度出發(fā),力求創(chuàng)設豐富有效、貼合生活的課程內容,拉近幼兒教育與生活的距離,助力幼兒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生活教育;生活教育理念;幼兒園;生活化;課程設計
作者簡介:張穎(1989—),女,江蘇省如皋市如皋高新區(qū)實驗幼兒園。
生活教育理念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線和重要基石,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薄敖虒W做合一”三個方面。生活教育是一種大眾化的、行動派的、貼合實際價值的教育模式,對幼兒融入實際生活、教育融入現(xiàn)實生活具有重大的意義。在實際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教師需遵循生活化教育理念,讓幼兒教育為生活服務,引導幼兒深度探索社會、家庭與生活,開展緊扣生活實際的教育活動。
一、生活教育理念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應用特點
(一)人文性特點
生活教育理念具有鮮明的人文性特征?!叭宋摹笔撬枷胗^念、制度規(guī)則和精神內涵的總和。生活是孕育人文的主陣地。遵循生活教育理念設計幼兒園課程內容,能在教育活動中植入大量人文要素,培養(yǎng)幼兒人文精神,使教育活動呈現(xiàn)鮮明的人文性特征。人文性教育能幫助幼兒更深入、更細致地認識社會生活,了解生活的本質。
(二)實用性特點
生活教育理念的融合滲透,使幼兒園教育活動中蘊含豐富的生活要素。生活教育理念要求教師在創(chuàng)設課程活動時以生活中真實的場景、人物、事例、材料為設計依托。遵循生活教育理念設計的課程,使幼兒能在活動中接觸真實的生活資源,在教育指導與密切接觸真實生活資源的過程中,獲得真實和更具實用價值的生活體驗和認知經(jīng)驗。因此,實用性特征是生活教育理念指導下幼兒園課程活動必要存在的特征。
(三)大眾化特點
生活教育理念是面向大眾的教育思想,其教育目標在于爭取大眾解放、民族解放。因此,遵循生活教育理念創(chuàng)設的幼兒園課程具有大眾化特點。教師在設計教育內容時需從大眾化角度加以考量,以大眾視角為教學切入點,以大眾思想、大眾利益、大眾案例作為選材依據(jù),開展緊扣人民群眾的幼兒教育活動。
二、以生活教育理念指導幼兒園課程設計的意義
(一)提升幼兒園教育實效
以生活教育理念指導幼兒園課程設計,能有效提升幼兒園的育人實效,提升幼兒對生活的認知理解能力、參與適應能力。以生活教育理念指導幼兒園課程設計,能使幼兒在課程活動中收獲更多與生活常識、生活技能、生活觀念有關的學習收獲。這些學習收獲能遷移、應用于幼兒實際生活中,成為指導幼兒有序參與社會生活的認知依據(jù)。學以致用是教育的最終目標。生活教育理念的融入能使幼兒園課程育人效果獲得顯著性提升。
(二)追求幼兒個性化發(fā)展
將生活教育理念植入幼兒園課程活動中,能使幼兒個性獲得充分培養(yǎng)。當前,個性發(fā)展成為教育的重要目標和價值導向。在幼兒園階段滲透生活教育理念,能使幼兒擁有更多與生活問題、生活場景深度接觸的機會。幼兒能以實踐的方式檢驗思考的正誤,以實踐認識世界、思考世界。在個性化實踐過程中,幼兒的能力品質、精神品格將獲得個性化發(fā)展。
(三)重視幼兒人格的培養(yǎng)
生活化教育理念重視幼兒人格的培養(yǎng)。陶行知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睂W會做“真人”,讓幼兒展開對個人、對人生的深度思考與探索,是生活教育的目標之一。人格教育是“學做真人”的必要路徑。以生活教育理念指導幼兒園課程建設,能在幼兒人格塑造、品格培養(yǎng)方面搭建成長階梯。
三、以生活教育理念指導幼兒園課程設計的策略
依托生活教育理念設計幼兒園課程,可以從生活化活動材料、生活化主題情境、生活化教育內容、生活化教育環(huán)境和生活化參與方式等角度入手。整合多元化教學要素,能幫助幼兒感受生活的樂趣,向幼兒普及生活常識,深化幼兒的生活體驗,為幼兒積累有益的生活經(jīng)驗。
(一)生活化活動材料,助幼兒感受生活樂趣
活動材料在幼兒園課程活動中可作為觀察對象、探索工具存在。恰當選擇活動材料,能活化課程活動設計,豐富幼兒活動參與體驗。在生活教育理念指導下,幼兒園課程活動材料可以從活動主題、真實生活兩方面進行選擇。首先,教師可以結合活動主題選擇適合的選材區(qū)間,確保材料投放的實用性與契合性;其次,教師可以在選材范圍內盡量選擇生活化物品和材料,或在教具材料中融入生活化要素,使活動材料具有鮮明的生活特征。生活化活動材料的投放能使幼兒關聯(lián)生活經(jīng)驗,在物品探究過程中獲得親切感。貼合幼兒生活的活動材料更易激發(fā)幼兒活動參與的動力,深化幼兒活動認知能力[1]。
例如,“音樂演奏會”主題活動旨在引導幼兒自制樂器,并嘗試彈奏創(chuàng)意樂器,感受生活中多元音樂要素的美,初步培養(yǎng)幼兒音樂藝術愛好。在課程活動前期,教師可以將生活化材料作為幼兒參與活動、探究音樂原理的切入點,為幼兒設計材料準備工作的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在生活中尋找適合用來制作樂器的廢舊物品,繪制創(chuàng)意樂器制作圖。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深入生活,找到易拉罐、玻璃瓶、餅干盒、風鈴等能發(fā)出優(yōu)美響聲的廢舊生活材料。在活動進行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以敲擊、觸摸等方式探究這些材料,感受不同材料發(fā)出的音色和響度,讓幼兒相互交流樂器制作靈感。最后,教師可以指導幼兒以實踐的方式制作創(chuàng)意樂器,并請幼兒嘗試彈奏、敲擊樂器,向大家展示、介紹自己的樂器。幼兒能在自由展示環(huán)節(jié)相互交換樂器,感受多元生活物品中蘊含的音樂之美。以生活化材料輔助幼兒園主題課程教學,能深度落實活動目標,使幼兒從材料探索中獲得生活樂趣。
(二)生活化主題情境,豐富幼兒生活聯(lián)想
情境是幼兒園教育活動中必不可少的設計要素,以生活化情境輔助幼兒園活動開展,能豐富幼兒對生活的聯(lián)想,營造濃厚的生活主題活動氛圍。在幼兒園課程設計中,教師可以依托教育主題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如教師可以選擇多媒體教學工具,以生活化的畫面、影像、音頻信息作為情境設計的切入點;在課程活動空間布置生活化場景,以趣味場景引發(fā)幼兒生活化思考;從生活化教具的角度出發(fā),將與主題關聯(lián)緊密的生活化物品引入活動中,深化幼兒對相關教育內容的理解和對生活的感觸。生活情境能凸顯生活教育理念在活動中的作用。幼兒能在生活化主題情境的作用下,積累生活經(jīng)驗,豐富生活認知[2]。
以幼兒園“歡度國慶節(jié)”主題活動為例。本次活動旨在向幼兒普及節(jié)慶常識,初步培養(yǎng)幼兒愛國精神。在主題活動中,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真實的國慶節(jié)情境引入課堂,為幼兒搭建多媒體情境:
1.播放微課程視頻《開國大典》片段,讓幼兒觀看影視作品,初步了解我國建國歷程,體會國慶節(jié)的含義。
2.演示文稿《國慶節(jié)快樂》,向幼兒展示全國各族人民共慶國慶節(jié)的攝影作品。
3.音樂情境工具:為幼兒播放《紅星歌》《五月的鮮花》《我的中國心》等愛國曲目,培養(yǎng)幼兒愛國情懷。
幼兒能在情境中感受愛國氛圍,萌生深厚的愛國情感;從情境中提煉節(jié)日生活常識,借助畫面信息豐富對生活的聯(lián)想。
(三)生活化教育內容,向幼兒普及生活常識
以生活化教育內容填充幼兒課程,能向幼兒普及生活常識,促使幼兒在活動中積累認知經(jīng)驗,拓寬生活視域,感受生活的多樣性。教師可以結合活動主題,借助多媒體設備展示生活化場景、介紹文化或生活常識;借助繪本工具,在閱讀活動中滲透趣味生活知識;通過實驗探究、實地考察等方式引領幼兒感受生活中看不見的自然規(guī)律、科學規(guī)則,體會生活的趣味性。多樣化生活教育內容的引入有助于幼兒認知能力的發(fā)展,深化幼兒對生活的覺知,在潛移默化中拉近幼兒與生活的距離[3]。
例如,“水的故事”主題科學區(qū)域活動旨在以繪本講述的方式向幼兒介紹生活中的水科學,使幼兒了解水汽化、液化、固化的過程,以及水、冰和水蒸氣的關系。教師可以為幼兒講述《水的故事》繪本,通過畫面描述向幼兒滲透關于水的自然常識,讓幼兒回憶生活中的水的自然形態(tài)。幼兒能在教師的啟發(fā)下想到冰、霧、自來水等水的形態(tài)。教師可以請幼兒以觸摸的方式感受冰塊的自然形態(tài);還可以向幼兒演示燒水壺燒水的畫面,讓幼兒觀察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初步了解水的形態(tài)變化。此外,教師還可以打開水龍頭,請幼兒用手接水,感受水的觸感,用語言描述水,形成對水的深層次感知。通過生活化教育內容的滲透,幼兒能夠體會生活中的科學現(xiàn)象。
(四)生活化教育環(huán)境,使幼兒深化生活體驗
以生活化教育環(huán)境助力幼兒課程教育,旨在將生活化環(huán)境作為幼兒教育的主陣地,讓幼兒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感受生活、認識生活、欣賞生活,培養(yǎng)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幼兒園生活化教育環(huán)境可以簡要分為園內生活環(huán)境和園外生活環(huán)境。在園內區(qū)域開設課程活動,教師要妥善利用好園內的基礎設施和空間資源,帶領幼兒到自然園林區(qū)、教育活動區(qū)、多元功能區(qū)展開實地探索;在園外設計課程活動,教師可以從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兩個維度出發(fā),組織實地考察、參觀訪問等活動,讓幼兒在自然環(huán)境、公共社會區(qū)域中觀察、體驗、實踐、感受。幼兒能在真實的生活化教育環(huán)境中獲得深刻的生活體驗,建立正確的生活印象[4]。
以幼兒園“我是城市美容師”主題活動為例。本次活動旨在引領幼兒深入城市環(huán)境,讓幼兒感受真實的社會生活。教師可以為幼兒準備志愿者帽子、垃圾袋、金屬夾、手套、口罩等工具,讓幼兒在幼兒園附近的社區(qū)參與公益清潔活動。在活動中,教師可以為幼兒介紹社區(qū)環(huán)境中的功能區(qū)域,向幼兒詳細說明社區(qū)內設施的使用人群和價值功能。幼兒能在活動過程中積累社會生活常識,了解社會公共區(qū)域自主運轉的方式,認識生活中易受忽視的勞動者;同時,通過實踐參與社區(qū)公益活動的方式,幼兒能獲得寶貴的社會生活體驗。生活化教育環(huán)境能落實“社會即學?!薄吧罴唇逃边@一教育理念,促使幼兒將學習與生活相關聯(lián),從生活中獲得感悟與成長。
(五)生活化參與方式,為幼兒積累生活經(jīng)驗
將幼兒參與生活的方式作為課程設計導向,能幫助幼兒積累有益的生活經(jīng)驗,在生活技能、生活認知、人文思考層面對幼兒加以正確引導。教師可以結合教育主題搭建趣味生活場景,向幼兒滲透特定場景下需遵守的生活規(guī)則,如公共場合不能大聲喧嘩、亂扔垃圾等;教師還可以從工具應用、生活技能培養(yǎng)的角度出發(fā),將生活化物品引入課程中,指導幼兒嘗試操作物品、應用工具,進行簡單的技能勞動。以規(guī)則滲透、工具應用和生活技能培養(yǎng)作為幼兒參與生活的主要方式,能使幼兒在課程活動中積累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樹立生活學習觀念[5]。
例如,“大巴士搖呀搖”主題活動旨在讓幼兒掌握社會公共生活規(guī)則,了解公交車情境中投幣或刷卡、聆聽報站器、按規(guī)則上下車等正確做法。教師可以在情境課程中為幼兒搭建公交車模擬情境,請幼兒輪流扮演公交車司機和乘客角色。在規(guī)則滲透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請幼兒幫忙清理場景中的垃圾,了解“公共場合不得隨地亂丟垃圾”“公共場合要愛護公物”等規(guī)則;教師可以為幼兒指認禁煙標識,講解“公共場合不得吸煙”這一規(guī)則;幼兒在初次進入乘車情境時,教師可以指導幼兒按照正確的流程從前門上車、投幣或刷卡、在車內坐定或站定、從后門下車。在生活化課程活動中,幼兒能以實踐參與的方式完成活動任務,積累實用的生活經(jīng)驗。在幼兒游戲情境中融入生活化要素,能幫助幼兒積累生活經(jīng)驗,促使幼兒在活動中了解社會生活規(guī)則,構建基礎生活認知。
結語
綜上所述,將生活教育觀念作為幼兒園課程建設的指導依據(jù),能切實提升幼兒園教育的實效,促進幼兒個性發(fā)展與人格塑造。根據(jù)生活教育理念人文性、實用性與大眾性的特點創(chuàng)設生活化課程活動,可以從材料、情境、內容、環(huán)境、活動參與形式等課程設計要素入手。教師可以靈活調配多元教學要素,把握生活化教育目標和生活化教育主脈,使課程為幼兒身心發(fā)展、生活適應服務?;诖?,幼兒園課程教育能引導幼兒以溫和、安全、有效的方式認識世界。
【參考文獻】
[1]郜巧玲.念陶,學陶,做陶: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幼兒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亞太教育,2022(21):141-144.
[2]衛(wèi)曉萍.走近真實且面向未來的幼兒園生活教育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22(9):52-56,11.
[3]潘潔.基于生活教育理論的幼兒園勞動教育實施策略探研[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2(8):194-196.
[4]吳吉惠,王冠纓.生活教育理論視域下幼兒園課程思政建設初探[J].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22,37(4):90-95,101.
[5]孫剛成,李卉.家園和社區(qū)合力下回歸生活教育的本質:以佛山市南海師范附屬幼兒園為例[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22,36(4):8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