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烽
編者按:
為弘揚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本欄推出“文物背后的黨史”專題,精選遼寧各大博物館、紀念館等場館中的革命文物,深入挖掘其背后蘊含的黨史故事,在細致入微的文物描述和古樸厚重的文物照片中,感受百年黨史的恢宏;在感人至深的英模事跡和震撼人心的歷史事件里,感受鐮刀鐵錘的永恒。
在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院落一隅,橫放著一塊由鋼筋混凝土制成的石碑。石碑下窄上寬,底部為六棱柱,上接Y字形棱柱,至頂部向外分為三叉,形狀酷似炸彈尾翼。這座粗糙堅硬的混凝土石碑,是1938年日軍為展示和夸耀其“武力”和“戰(zhàn)績”,在柳條湖爆破地點豎立的。當年,日本關(guān)東軍之所以把石碑立在柳條湖爆破地點,就是為了炫耀那場他們精心策劃并制造的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作為栽贓中國軍隊的永久“鐵證”。如今,硝煙散盡,這塊石碑也成為日本侵華、發(fā)動九一八事變的歷史罪證,永久地陳列在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廣場東側(cè),向世人昭示著永遠無法掩蓋的真相。
立下標志牌 彰顯狼子野心
九一八事變發(fā)生后,日本關(guān)東軍為了制造駐扎在南滿鐵路柳條湖附近北大營的中國軍隊無端挑起戰(zhàn)爭的假象,在北大營及附近的事件發(fā)生地下足了“功夫”。
日本關(guān)東軍先是領(lǐng)著日本國內(nèi)貴族院視察團視察了鐵路爆破地,并使其“偶然”發(fā)現(xiàn)了位于爆炸地點近處的幾具“東北軍士兵尸體”。隨后,日軍又唯恐其誣陷東北軍士兵炸毀鐵路的謊言被揭穿,便找出了兩根所謂被炸毀的鐵路枕木及破壞鐵路的中國士兵的槍支等,供國際聯(lián)盟派來的調(diào)查團參觀及核查。由于枕木不能長期露天存放,而日軍又需要做中國軍隊炸毀鐵路的標志,因此,在九一八事變后的第一時間,日軍在南滿鐵路柳條湖路段鐵道爆破地點位置東側(cè)數(shù)米處,面向南側(cè)的奉天驛(今沈陽站)方向豎立了一塊高1.8米左右的木制標示牌,寫上“九月十八日支那兵線路爆破位置”字樣,并且一度派日軍牽著狼狗站崗駐守。此后不久,日軍為了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便選用更優(yōu)質(zhì)的木質(zhì)材料,加工成高2.5米左右、三角形三面可觀的標示牌,在三面同時標注了“昭和六年九月十八日支那兵線路爆破地點”字樣,替代了原來的簡易木制標示牌。
抗日發(fā)宣言 誰為砥柱中流
日本帝國主義蓄意制造的九一八事變,激起了中國人民的無比憤慨。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國民黨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中國共產(chǎn)黨代表中華民族和廣大中國人民的利益,號召全國人民堅決抗日,把日本侵略者驅(qū)逐出中國。在民族危亡的關(guān)頭,地處東北抗日斗爭最前線的中共滿洲省委第一時間做出反應(yīng),9月19日清晨,中共滿洲省委在沈陽小西門附近召開緊急會議,決定發(fā)表《中共滿洲省委為日本帝國主義武裝占領(lǐng)滿洲宣言》。9月20日,黨中央發(fā)表《中國共產(chǎn)黨為日本帝國主義強暴占領(lǐng)東三省事件宣言》。同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工農(nóng)革命委員會發(fā)表《由于工農(nóng)紅軍沖破第三次“圍剿”及革命危機逐漸成熟而產(chǎn)生的黨的緊急任務(wù)》。22日,中共中央作出《關(guān)于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滿洲事變的決議》。30日,又發(fā)表了《中國共產(chǎn)黨為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東三省第二次宣言》。
中共中央和中共滿洲省委的抗日宣言和抗日號召,反映了中華民族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決不屈服的堅定意志,宣告了中國人民與日本帝國主義斗爭到底的堅定決心,與國民黨當局的不抵抗政策形成鮮明的對照,得到了全國人民的衷心擁護和熱烈響應(yīng)。
殘碑幾易容 永遠警示后人
1936年8月15日,日偽奉天市政府為紀念“滿洲事變”五周年,召開了偽市政府各機關(guān)負責人會議。會議決定舉行柳條湖爆破地點碑奠基典禮。于是,日軍從1936年8月開始便決定在北大營附近再次豎立一個大型的爆炸地點碑,并在同年的9月18日舉行了奠基典禮。1938年,日本關(guān)東軍在當年柳條湖爆破地點附近用堅固的鋼筋混凝土建造了一座碑,并為該碑加上了寬大穩(wěn)固的梯形基座。為了使這座石碑更加醒目,日軍不僅在基座正面刻了“爆破地點”4個字,還在石碑后數(shù)米之外立了4個碩大的牌子,分別寫上“爆破地點”四個醒目的大字,而原有的條形標示木牌也一并保留。從遠處望去,整個鋼筋混凝土碑像是扎入底座里的一枚炸彈,因此,被人們形象地稱作“水泥炸彈”或“炸彈碑”。
1945年8月,日本戰(zhàn)敗投降后,柳條湖爆破地點碑被當?shù)孛癖姶輾А?0世紀80年代,沈陽市文物管理部門在傾斜的碑體前豎立了文物保護標示牌。1991年沈陽“九·一八”事變陳列館建成后,該碑被陳列館收藏,移至陳列館南側(cè)廣場一角。1999年,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擴建完成開館后,該碑再次被移至博物館主館前廣場東側(cè),作為露天展品展出。2018年8月,該碑被評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如今,當年日本關(guān)東軍為洗清罪名費盡心機制作的“鐵證”,已經(jīng)成為日本侵華、發(fā)動九一八事變無法辯駁的歷史罪證。
歷史的硝煙雖已散去,但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外這塊沒有碑志,也沒有銘文的殘碑,早已成為血染的記憶。它是侵略者殘暴和囂張的罪證,更是中國人民奮起反抗、共同御辱的歷史見證。它永遠警示和提醒后人:勿忘國恥,振興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