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毅華
(河南省南陽生態(tài)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河南 南陽 473000)
土壤是人類和動植物生存的基礎,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土壤污染特別是重金屬污染日益嚴重,已引起人們廣泛關注。目前,土壤中鉛、銅、鎘和鉻等重金屬是《土壤環(huán)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GB 15618-2018)中的常規(guī)監(jiān)測項目,人們對其危害已有較深的認識,但土壤中鉈、鈹等金屬污染還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1]。鉈和鈹作為新興材料在工業(yè)上用途非常重要,但屬于致畸性和致癌性劇毒稀有金屬元素,可在動植物內蓄積并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對人體神經系統、肝臟和心臟等造成嚴重損害。因此,準確測定土壤中鉈和鈹殘留量對保護人體健康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鉈和鈹的測定方法一般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電感耦合等離子發(fā)射光譜法和石墨爐原子吸收法等[2-5],其中火焰原子吸收法、電感耦合等離子發(fā)射光譜法測試檢出限較高,不利于土壤中鉈和鈹痕量分析;石墨爐原子吸收法和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檢測干擾少、靈敏度高,但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價格高,不易普及。本文建立微波消解-石墨爐原子吸收法測定土壤中鉈和鈹的殘留的分析方法,該方法前處理操作簡便快捷,測試結果準確,適用于土壤中鉈、鈹等重金屬殘留的分析[6,7]。
AAS8000 型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天瑞儀器公司);鉈、鈹空心陰極燈(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M3 型微波消解儀(上海屹堯科技公司);DBIVC 型智能數顯恒溫電熱板(濟南歐萊博科技公司);ML203 型電子天平(上海合測實業(yè)公司);EDL-S 型超純水機(上海和泰公司)。
100mg·L-1鉈、鈹標準溶液,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HNO3、HCl、HF、Pd(NO3)2均為分析純,上海化學試劑。
石墨爐載氣為高純Ar;熱解涂層石墨管;光譜通帶寬度為1.0nm;基體改進劑為0.5g·L-1Pd(NO3)2溶液;塞曼效應扣背景;工作參數見表1。
表1 石墨爐工作參數Tab.1 Working parameters of graphite furnace
將采集的待測土壤樣品自然風干后,用瑪瑙研體研磨使其通過100 目篩網。稱取0.2g 左右土壤樣品于微波消解罐中,加入3mL HF、4mL HNO3和3mL HCl 后旋緊內蓋,放入微波消解儀中進行消解處理,工作條件見表2。將消解冷卻的消解液轉移至坩堝中,經電熱板加熱趕酸后定容至50mL 進行石墨爐原子吸收分析。
表2 微波消解工作條件Tab.2 Working conditions of microwave digestion
土壤中無機鹽礦物質含量較多,基體較復雜,常采用電熱板混酸消解或微波消解進行前處理,其中電熱板混酸消解法需要酸試劑量較多,耗時長且消解過程中易造成樣品損失。微波消解法具有消解效率高、酸試劑使用少、待測樣品不易損失等優(yōu)點,已廣泛應用于環(huán)境、食品、藥品和合金等樣品前處理。采用電熱板混酸消解和微波消解法分別對Gss-28進行前處理后上機分析,考察兩種方法對樣品測試結果的影響。見表3。
表3 前處理方法比較Tab.3 Comparison of pretreatment methods
由表3 可見,選用微波消解法對土壤進行前處理,鉈和鈹的測試結果最接近標準值。
采用石墨爐原子吸收法測定土壤中鉈和鈹的過程中,測試結果受土壤基體效應影響較大,在分析過程中常加入合適的基體改進劑以提高測試結果的準確性。本文試驗了NH4H2PO4、Mg(NO3)2、抗壞血酸和Pd(NO3)24 種常用基體改進劑對土壤中鉈和鈹的測試結果的影響。實驗表明,選用Pd(NO3)2作為基體改進劑時,可有效減少樣品測試背景干擾,鉈和鈹的元素峰形尖銳,測試吸光度值最大。因此,本實驗選用Pd(NO3)2作為鉈和鈹測試的基體改進劑。
用3% HNO3溶液將100mg·L-1鉈、鈹標準溶液逐級稀釋成濃度為40.0μg·L-1的標準中間液。將濃度均為40μg·L-1的鉈和鈹標準中間液和0.5g·L-1Pd(NO3)2基體改進劑分別倒入石墨爐自動取樣杯中,通過自動進樣器配制濃度為2.00、4.00、8.00、15.00、20.00 和40.0μg·L-1的標準系列,按1.2 儀器工作條件進行石墨爐原子吸收分析。采用儀器分析工作軟件,以鉈、鈹的質量濃度對應其吸光度進行線性回歸,繪制標準曲線。采用本方法對空白試劑溶液連續(xù)測試7 次,以3 倍標準偏差計算鉈和鈹的檢出限,然后根據消解土壤量和定容體積換算成土壤樣品中鉈、鈹的最低檢出濃度[8]。結果見表4。
表4 標準曲線線性方程、相關系數和檢出限Tab.4 Linear equati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detection limit of standard curve
由表4 可見,鉈和鈹結果在2.00~40.0μg·L-1濃度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土壤中鉈、鈹的最低檢出限分別為0.003μg·g-1和0.005μg·g-1,滿足土壤中痕量鉈、鈹的檢測要求。
在空白土壤樣品中加入適量的鉈和鈹混合標準溶液后進行微波消解,配制濃度為5.00μg·L-1的樣品溶液,采用石墨爐原子吸收連續(xù)分析6 次,考察本方法的精密度,結果見表5。
表5 方法精密度實驗結果Tab.5 Precision test results of the method
由表5 可見,鉈和鈹6 次測試結果相對標準偏差(RSD)分別為1.49%和2.01%,說明本方法精密度良好。
在空白土壤樣品中加入一定量的鉈、鈹混合標準溶液,按1.3 步驟進行微波消解,配制低(0.50μg·L-1)、中(5.00μg·L-1)、高(20.0μg·L-1)3 個濃度點的加標樣品,采用石墨爐原子吸收法進行加標回收實驗,結果見表6。
表6 加標回收實驗結果Tab.6 Spiked recovery test results
由表6 可見,鉈、鈹3 個濃度點的加標回收率為90.0%~103.0%,說明本方法準確度良好,滿足分析測試要求。
采用本方法分別對暗棕壤(Gss-1)、石灰?guī)r風化土(Gss-4)、黃土(Gss-8)、鹽堿土(Gss-18)和灘涂沉積物(Gss-22)5 種不同類型土壤標準樣品進行分析,測試結果見表7。
表7 不同類型土壤標準樣品測試結果Tab.7 Test resul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soil standard samples
由表7 可見,5 種土壤標準樣品中的鉈、鈹測試結果均在定值范圍內,說明本方法適用于不同類型土壤中鉈、鈹的檢測。
本文采用微波消解法對土壤進行前處理,建立了石墨爐原子吸收法測定土壤中鉈、鈹的方法,并對方法的精密度、加標回收和不同土壤類型進行測試分析。結果表明,該方法前處理操作簡便快捷,酸試劑用量少,檢出限低,測定結果準確可靠,適用于不同類型土壤中鉈、鈹等金屬元素的痕量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