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通向帝國巔峰之路
    ——大英帝國的政治邏輯

    2024-01-22 15:13:14俞可平
    關鍵詞:大英帝國殖民地帝國

    俞可平

    (北京大學中國政治學研究中心,北京 100871)

    大英帝國既是世界帝國的頂峰,也是人類帝國歷史的絕響。雖然人類歷史上有過眾多著名的帝國,它們都對本地區(qū)甚至整個世界歷史進程產(chǎn)生過深刻的影響,但就其對現(xiàn)代世界的影響來說,沒有任何其他帝國超過大英帝國。大英帝國全盛時期的面積達到3550萬平方公里,整個帝國體系管轄的人口超過4 億,無論是領土規(guī)模還是人口規(guī)模,均占當時世界總量的近四分之一。更重要的是,大英帝國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近現(xiàn)代的世界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格局。憑借大英帝國的巨大影響力,英國人創(chuàng)造的自由貿(mào)易體系和代議民主制度,成了現(xiàn)代世界最普遍的經(jīng)濟和政治制度,英國的語言、教育、宗教和科學技術(shù)標準,也成為現(xiàn)代世界的流行范式。正如《大英帝國史》的作者所說:在19 世紀和20 世紀的大部分時間里,英國人統(tǒng)治著一個幅員遼闊的帝國,它覆蓋了北美洲的大部分、加勒比海廣大地區(qū)、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大片土地、整個印度次大陸、澳大利亞、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qū),甚至曾一度控制著中東的大部分地區(qū)。大英帝國對現(xiàn)代世界的巨大影響不僅體現(xiàn)在地緣政治、經(jīng)濟貿(mào)易和人口移民上,而且廣泛體現(xiàn)在政治體制、語言文字、宗教信仰、科學技術(shù)、教育模式、市鎮(zhèn)布局、文化品位、音樂體育和消遣娛樂等不同方面。①〔英〕P.J.馬歇爾主編:《劍橋插圖大英帝國史》,樊新志譯,史鑒校譯,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8 年,第1、2 頁。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了大英帝國無與倫比的輝煌,又是什么原因?qū)е铝恕叭詹宦涞蹏弊罱K的瓦解?毫無疑問,個中原因是復雜而且多方面的:既有帝國體系內(nèi)部的原因,也有帝國體系之外的原因;既有英王朝本土的原因,也有殖民地外圍的原因。本文無意對此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分析,僅從統(tǒng)治和治理的角度,揭示大英帝國崛起和衰落的政治邏輯,既為帝國的研究者提供一個新穎的分析視角,也對帝國的逐夢者提出若干重要的警示。

    一、帝國的巔峰

    英王國究竟何時開始成為英帝國,一直是個模糊不清的問題。一般認為,大英帝國的形成要晚于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國等其他歐洲列強。從已有的大英帝國研究成果來看,關于帝國的起始日期,主要有三種代表性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大英帝國從1603 年開始,那一年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James VI)繼承了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伊麗莎白(Elizabeth)的王位,成為整個大不列顛聯(lián)合王國的國王詹姆斯一世(James I),同時也成為“大不列顛帝國”(the Empire of Great Britain)的國王。②尼古拉·肯尼(Nicholas Canny):《第一英帝國:大西洋帝國與英王的人民1603-1815》(The First British Empire: Atlantic Empire and the People of the British Monarchy,1603—1815),載彼得·F.邦等編《牛津世界帝國史》第二卷《帝國的歷史》,牛津:牛津大學出版社,2021年,第884頁。第二種觀點認為,應當從1707 年算起,因為那一年英國國會通過了《1707 年聯(lián)合法令》(Act of Union 1707)。這個聯(lián)合法令是指英國兩條國會法令:由英格蘭國會通過的《1706 年與蘇格蘭聯(lián)合法令》(Union with Scotland Act 1706)和由蘇格蘭國會通過的《1707年與英格蘭聯(lián)合法令》(Union with England Act 1707)?!?707年聯(lián)合法令》的通過,標志著英格蘭和蘇格蘭兩個原為共主邦聯(lián)的國家合并成單一的王國“大不列顛王國”。第三種觀點認為,應當將大英帝國的起始年定為1878年,因為那一年英國國王被正式冠以“皇帝”的稱號。還有一些學者將大英帝國分為兩個階段,即“第一英帝國”與“第二英帝國”。有的學者認為“第一英帝國”是指1707 年到1783 年,而“第二英帝國”是指1783 年之后;有的學者則認為“第一英帝國”是指1603年至1815年,“第二英帝國”指1815年之后。③魯賓·溫克斯(Robin Winks)和羅吉爾·路易斯(Roger Louis)編《牛津大英帝國史》第五卷《歷史學》(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ume V: Historiography),牛津:牛津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43-54頁。

    其實,關于大英帝國起始年份和發(fā)展階段的這些區(qū)分并不太重要,它只是表明大英帝國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時間過程,人們可以根據(jù)各自的標準截取其中的某個時間節(jié)點作為帝國的開始。關于大英帝國的形成過程及開始日期,德國歷史學家于爾根·奧斯特哈默有過一個很好的解釋:大英帝國的存在并非始于“創(chuàng)建”,它并不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建國行動所帶來的結(jié)果,而是在世界各地的眾多舞臺上經(jīng)由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形成的,既沒有一場有時間記載的“大裂變”,也沒有任何核心機構(gòu)在對其進行操控。在19世紀,英國并不需要建立帝國,因為帝國很久以來便已存在。它“也無須清楚地解釋,其存在究竟是由何而來。在19世紀中葉之前,幾乎沒有人意識到,那些零零散散的王室領地和其他由英國人通過移民和殖民所占據(jù)的領土將會聚合在一起,共同構(gòu)成一個完整的‘帝國’。直到19世紀70年代,在人們的觀念里,那些被英國自視為其‘母國’的移民殖民地,仍然不同于另外一些和英國沒有‘母系’關系,而更多是一種嚴厲的教化式父權(quán)統(tǒng)治關系的殖民地”。①〔德〕于爾根·奧斯特哈默:《世界的演變:19 世紀史》Ⅱ,強朝暉等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 年,第778頁。

    如果僅從正式的名號來看,英國到了1878 年才冠以“不列顛帝國”之名,那一年維多利亞女王以繼承莫臥兒王朝的法統(tǒng)為名,正式加冕為皇帝。然而事實上,不列顛王國從14—15 世紀就開始進行海外殖民探險,至遲在16 世紀晚期和17 世紀初已經(jīng)開始其帝國的征程。1584 年,英國人拉雷(Walter Ralegh)就奉伊麗莎白女王之命在紐芬蘭宣布建立英國的殖民區(qū)。1585 年和1587 年,拉雷先后兩次在美洲的北卡羅來納海岸建立英國的殖民點。1607 年,總部在倫敦的一個財團,首次成功地在美洲的弗吉尼亞建立了一個英國的殖民點。②〔英〕約翰·達爾文:《未終結(jié)的帝國:大英帝國,一個不愿消逝的擴張夢》,馮宇等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年,第17、18頁等。17 世紀50—70 年代,英國通過對荷蘭的三次戰(zhàn)爭,迫使荷蘭接受《航海條例》,將荷蘭從英國及其殖民地之間的海上航行中排擠出去。18 世紀,通過“西班牙王位繼承戰(zhàn)爭”和“七年戰(zhàn)爭”,英國與歐洲其他國家結(jié)盟,打敗了法國,控制了直布羅陀海峽,占領了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大片北美洲領土,并成為印度的實際統(tǒng)治者。1793—1815 年間,在對拿破侖帝國的戰(zhàn)爭中,英國進一步奪取了馬耳他、毛里求斯、錫蘭、好望角等大片領土。1854年,英國通過對俄國的克里米亞戰(zhàn)爭,控制了土耳其,并開始涉足巴爾干和西亞地區(qū)。1874—1894 年間,英國侵占了馬來西亞,并將印度支那半島納入自己的勢力范圍。1875 年,英國從法國人手中取得了蘇伊士運河的實際控制權(quán)。1887 年開始,又相繼侵占了埃及、蘇丹、尼日利亞、肯尼亞和黃金海岸等大片撒哈拉以南非洲。在英國徹底戰(zhàn)勝法國和俄羅斯后,名副其實的“英國世紀”才真正到來。這時,英國終于不僅足以稱霸歐洲,而且可以稱霸全球。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夕,大英帝國的殖民地已遍及世界各大洲?!懊娣e已達到3350 萬平方公里,相當于其本土面積的130 多倍,是全球陸地面積的1/4 左右。殖民地人口達3.935 億,是其本土人口的8 倍多,占世界總?cè)丝诘?/4 左右?!詹宦涞蹏_到了鼎盛時期?!雹凼┭┤A:《當代世界各國政治體制:英國》,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16-21頁。

    在人類帝國發(fā)展史上,大英帝國建立了最為完整和最為發(fā)達的全球殖民體系。在這個迄今規(guī)模最廣大的全球殖民體系中,英國不僅是經(jīng)濟、貿(mào)易、生產(chǎn)的中心,也是政治、軍事和行政的中心,更是文化、科學和技術(shù)的中心。領土面積和人口規(guī)模通常是衡量帝國強盛的主要表征,對于大英帝國而言,盡管其領土和人口規(guī)模在世界帝國歷史上也首屈一指,但其對世界歷史的深遠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政治、經(jīng)濟、科技、語言、文化、教育和宗教等各個方面。

    在政治上,大英帝國創(chuàng)造了與眾不同的統(tǒng)治模式,帝國的權(quán)力廣泛地覆蓋了全部海外殖民地,其政治影響力甚至超越了帝國的時空范疇。在名義上,所有英帝國的領土都是英王的屬地,所有帝國內(nèi)的居民都是英王的臣民。英國的君主不僅是英國本土的國家元首,也是所有殖民地和海外屬國的最高元首,所有殖民地的人民與本土國民一樣都有義務效忠英國的君主。英國的國王曾經(jīng)是世界近四分之一人口和土地的君主,這在整個人類的政治發(fā)展史上是空前絕后的。18世紀前,大英帝國的海外殖民地只與英王有關,由英王直接派駐總督或通過在樞密院的近臣對殖民地實行統(tǒng)治;18 世紀后,英國議會開始對海外殖民地行使更大的權(quán)力,特別是行使對殖民地的立法權(quán)。與海外殖民事務相關的部長要向議會負責并報告工作,議會有權(quán)對殖民地的違法官員追究法律責任。比起行政管理權(quán),立法權(quán)更能體現(xiàn)國家的意志,從而也更為帝國統(tǒng)治者所重視。在帝國存續(xù)期間,英王和議會可以讓渡其他所有權(quán)力,但從不放棄帝國的立法權(quán)。即使在自治領,殖民地立法會議通過的法律也要獲得英王和英國議會的批準?!霸谛轮趁竦氐挠泼褚舶延钠胀ǚ◣У搅水?shù)亍M瑫r,被征服地區(qū)民族原有的法律經(jīng)過英王批準,也可得到保留。殖民地的立法議會制定的法律要通過樞密院得到英王的認可”。①〔英〕P.J.馬歇爾主編:《劍橋插圖大英帝國史》,第160頁。大英帝國的政治影響力不僅體現(xiàn)在帝國存續(xù)期間,而且更深遠地體現(xiàn)在帝國解體之后。英王在大英帝國崩潰后仍然是眾多英聯(lián)邦成員國的象征性元首,英國在殖民期間所推行的責任政府制度、代議民主制度和立法司法制度,大量被獨立后的原殖民地保留下來,成為新獨立國家的基本政治制度。

    從19 世紀初到19 世紀末,大英帝國的經(jīng)濟總量和生產(chǎn)力水平遙遙領先于其他所有國家,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經(jīng)濟強國。英國是工業(yè)革命的發(fā)源地和人類社會現(xiàn)代化的先驅(qū),工業(yè)革命促進了整個生產(chǎn)體系和經(jīng)濟體系的根本性進步,工業(yè)現(xiàn)代化則開啟了人類社會的現(xiàn)代化進程。馬克思曾經(jīng)說過:蒸汽和機器引起了工業(yè)生產(chǎn)的革命。現(xiàn)代大工業(yè)代替了工場手工業(yè),大工業(yè)建立了由美洲的發(fā)現(xiàn)所準備好的世界市場,世界市場使商業(yè)、航海業(yè)和陸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發(fā)展。這種發(fā)展又反過來促進了工業(yè)的擴展?!八纳唐返牡土畠r格,是它用來摧毀一切萬里長城、征服野蠻人最頑強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們不想滅亡的話——采用資產(chǎn)階級的生產(chǎn)方式;它迫使它們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謂的文明,即變成資產(chǎn)者。一句話,它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chuàng)造出一個世界?!雹凇豆伯a(chǎn)黨宣言》,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6頁。這一經(jīng)濟發(fā)展的邏輯,最典型地體現(xiàn)在大英帝國的經(jīng)濟擴張上。正是由于工業(yè)革命,英國才建成了當時世界上最發(fā)達的紡織工業(yè)、冶金工業(yè)、煤炭工業(yè)、機器工業(yè)和交通運輸業(yè),并在短短幾十年內(nèi)就由一個落后的農(nóng)業(yè)國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頭號工業(yè)強國和著名的“世界工廠”。1852 年,在世界出口的200 萬噸鋼鐵中,英國占到一半以上,其鋼鐵總產(chǎn)量比其他所有國家加在一起還多。1861 年,英國生產(chǎn)的紗錠有3100 萬個,而美國僅有550 萬個,德國只有200 萬個,奧地利只有180 萬個。③〔美〕菲利普·李·拉爾夫等:《世界文明史》下卷,趙豐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第232-258頁。在1760 年到1830年期間,英國的工業(yè)產(chǎn)值約占歐洲工業(yè)增長值的2/3,占世界工業(yè)生產(chǎn)總額的9.5%;30年后,這一數(shù)字上升到19.9%。1860 年前后,英國的經(jīng)濟達到鼎盛時期,其生鐵產(chǎn)量占世界的53%,煤產(chǎn)量占世界的50%,消費的原棉占世界原棉產(chǎn)量的50%?!罢际澜缛丝?%和歐洲人口10%的聯(lián)合王國,其現(xiàn)代工業(yè)的生產(chǎn)能力相當于世界工業(yè)生產(chǎn)潛力的40%~45%,歐洲工業(yè)生產(chǎn)潛力的55%~60%”。④〔美〕保羅·肯尼迪:《大國的興衰》,蔣葆英等譯,北京:中國經(jīng)濟出版社,1989年,第188-189頁。當時的大英帝國不僅是世界制造業(yè)的中心,也是世界貿(mào)易、金融和投資業(yè)的中心。截至1860年,英國占有世界貿(mào)易額的20%和制造產(chǎn)品交易額的40%?!笆澜绺鞯氐馁Y金從四面八方涌入倫敦金融市場”,“倫敦是全球資金流與商品流的控制中心”。⑤〔德〕于爾根·奧斯特哈默:《世界的演變:19世紀史》Ⅱ,第874頁。

    強大的軍事力量,是帝國擴張和興起的首要原因,大英帝國也不例外。帝國的輝煌,首先來自其軍事上的輝煌。無可匹敵的軍事力量,是支撐大英帝國宏偉版圖和無比輝煌的強大支柱。經(jīng)濟的繁榮和科技的進步,使得大英帝國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英國發(fā)明了在兵器發(fā)展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弗格森步槍和馬克西姆機槍,先進的武器裝備大大提高了其陸軍的戰(zhàn)斗力,“使得兵力上不占優(yōu)勢的英軍能夠擊敗裝備落伍的亞非軍隊”。與陸軍相比,大英帝國的軍事優(yōu)勢更體現(xiàn)于海軍。1588年,英國海軍在格瑞福蘭海戰(zhàn)(Battle of Gravelines)中戰(zhàn)勝了曾經(jīng)不可一世的西班牙“無敵艦隊”,從而逐漸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在與其他列強的軍備競爭中,英國海軍一直維持著海上霸權(quán)的地位。1815—1885年間,“英國海軍的實力已相當于其他三個或四個海軍強國的總和”。20世紀初,繼法國和俄羅斯后,德國成為大英帝國的主要軍事競爭對手,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英國的海軍仍然擁有壓倒性優(yōu)勢。1900 年英國海軍預算為2920 萬鎊,其主要對手德國為740 萬鎊;1910 年英國4040 萬鎊,德國為2060 萬鎊;1914 年英國為4740 萬鎊,德國為2240 萬鎊。1905年,英國開始建造噸位大、裝甲厚、速度快的“無畏級”戰(zhàn)列艦。這種新型軍艦的特點是取消了所有中口徑火炮,一律改裝大口徑炮,火力比1906 年海上任何一艘戰(zhàn)列艦都要強一倍。①〔美〕小戴維·佐克、羅賓·海厄姆:《簡明戰(zhàn)爭史》,軍事科學院外國軍事研究部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年,第225頁。1900 年,大英帝國的艦隊總噸位超過100萬噸,兩倍于所有其他列強的噸位總和,而且可以憑借其眾多的海外殖民地得到全球一系列軍事基地和巨大商船隊的有力支持?!暗?9世紀末,世界上沒有一條重要的航道和海峽不是在皇家海軍的勢力控制之下”。②〔德〕于爾根·奧斯特哈默:《世界的演變:19世紀史》Ⅱ,第865頁。這些獨霸天下的軍事優(yōu)勢,使英帝國在一系列爭霸戰(zhàn)爭中所向披靡,先通過英西戰(zhàn)爭、英荷戰(zhàn)爭,取代老牌殖民主義強國西班牙和荷蘭,成為海上霸主,又在1689—1697 年的圣·奧格斯堡同盟戰(zhàn)爭、1701—1713年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zhàn)爭、1740—1748年的奧地利王位繼承戰(zhàn)爭和1756—1763 年的七年戰(zhàn)爭中,打敗勁敵法國并奪取其在北美的大部分殖民地,建立起了一個名副其實的“日不落帝國”。

    英國之所以能成為工業(yè)革命和工業(yè)現(xiàn)代化的源頭,主要是因為其先進的科學技術(shù)。從17—18世紀開始,英國涌現(xiàn)出了以牛頓(1643—1727)、瓦特(1736—1819)、麥克斯韋(1831—1879)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偉大的科學家和發(fā)明家,使英國的科學技術(shù)遙遙領先于世界。牛頓是當時最偉大的科學家,他創(chuàng)立的物理學定律和科學體系,代表了當時人類科學探索的最高成就。恩格斯曾經(jīng)這樣評價牛頓的科學貢獻:“牛頓由于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定律而創(chuàng)立了科學的天文學,由于進行了光的分解而創(chuàng)立了科學的光學,由于創(chuàng)立了二項式定理和無限理論而創(chuàng)立了科學的數(shù)學,由于認識了力的本性而創(chuàng)立了科學的力學。”③〔德〕恩格斯:《英國狀況·十八世紀》,載《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657頁。瓦特則是當時最偉大的發(fā)明家,他發(fā)明了第一臺實用的蒸汽機,開創(chuàng)了人類工業(yè)化的“蒸汽時代”。由先進的科學技術(shù)引發(fā)的工業(yè)革命,使得人類第一次用機器生產(chǎn)替代人工生產(chǎn),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工業(yè)生產(chǎn)力。例如,新型紡紗機的發(fā)明,使紡紗量比手工紡紗提高200~300 倍。大量的勞動力被解放出來,1815 年英國有紡紗工人25 萬人,到1860 年只剩下3 萬人??萍几锩顺毕掠冗M的電纜、電報、鐵路、航海、醫(yī)療等技術(shù),不僅極大地提高了英國的經(jīng)濟生產(chǎn)力和軍事戰(zhàn)斗力,而且極大地增強了其海外殖民的開拓能力和統(tǒng)治能力。鐵路敲開了“黑暗”大陸的大門,醫(yī)療技術(shù)消滅了那些被視為“白人墳墓”的傳染病,電纜縮短了英國本土與殖民地之間的距離,航運技術(shù)使英國的航船可以環(huán)繞全球。正如本德·馬丁和本杰明·克蘭所說,這些新的技術(shù)對增強殖民地人民對英帝國的認同和鞏固大英帝國的統(tǒng)治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19 世紀后半期,新技術(shù)解決了距離遙遠的問題,各個分散的殖民地能夠統(tǒng)一起來,并且與英國保持密切的聯(lián)系。鐵路的發(fā)展有助于加強殖民地之間的聯(lián)絡,并推動了各殖民地組成政治聯(lián)盟。電報有效地克服遠距離的通信問題,遠程海底電纜使信息能夠在全世界瞬時傳遞;造船技術(shù)的革新意味著殖民地之間的經(jīng)濟關系也能如同情感與文化一樣得到加強;19 世紀70 年代,蒸汽船運載量有巨大提高,確保了大宗貨物可以運到任何遙遠的地方,而且運價低廉;冷凍船將澳大利亞、新西蘭和英國更緊密地連接在一起。①本德·馬丁、本杰明·克蘭:《英國移民與新的歸屬感》,載〔英〕P.J.馬歇爾主編《劍橋插圖大英帝國史》,第253、254頁。

    大英帝國的輝煌和強盛不僅體現(xiàn)在軍事、經(jīng)濟、科技等硬實力方面,而且體現(xiàn)在語言、文化和教育等軟實力上。從某種意義上說,語言文字是文化的基礎,也是形成國家認同、塑造國家形象和傳導國家力量的主要途徑。在帝國歷史上,幾乎所有統(tǒng)治者都會將自己民族的語言強加于被征服民族,成為帝國境內(nèi)的官方語言,英國當然也不例外。英國的殖民者走到哪里,就把英語帶到那里,并成為殖民地的官方語言。此外,大英帝國依靠其價廉物美的先進工業(yè)產(chǎn)品開發(fā)了廣闊的世界市場,英語也同時隨著英帝國的商品傳播到世界各地,并成為世界貿(mào)易體系的主要交流工具。信仰堅定且不畏艱難的英國基督教傳教士,緊隨著英國殖民者的步伐走向世界各地,在傳播宗教信仰的同時將英語傳向世界各地。“英語的普及加上當?shù)卣Z言的發(fā)展,使不同民族的人民進行更大規(guī)模的相互交流成為可能,也為大英帝國建立世界上最大規(guī)模的教育事業(yè)奠定了基礎。”②安德魯·波特:《帝國精神文明面面觀》,載〔英〕P.J.馬歇爾主編《劍橋插圖大英帝國史》,第177頁。英國擁有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等眾多一流大學和先進的學校教育體系,英國的大學模式也具有非同一般的影響力,為了培養(yǎng)殖民地本土的管理人才和專業(yè)人才,英國殖民者也在廣大的殖民地建立各種學校,把英國的教育體系復制到世界各地,使英式教育體系成為全球影響最廣泛的教育體系。英國先進的科學技術(shù)使得它擁有許多行業(yè)標準的制定權(quán),像格林威治子午線、英式計量單位等至今仍在使用的行業(yè)標準,都可看作是大英帝國的文化遺產(chǎn)。此外,文學、藝術(shù)、學術(shù)、出版、媒體、電影、音樂、體育、博物館、圖書館等文化事業(yè),在帝國時期幾乎都達到了各自的鼎盛狀態(tài)。例如,1753 年,英國議會頒布法令,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博物館,并于1759 年正式對公眾開放。英帝國的統(tǒng)治者將大英博物館視作帝國榮耀和文明的象征,不僅收藏了大量英國本土的珍貴圖書、手稿、文獻、文物和藝術(shù)品,而且廣泛收藏了來自大英帝國殖民地的文物、圖書、藝術(shù)品和其他各種“戰(zhàn)利品”,無論從其收藏品的豐富和珍貴,還是從其管理、保護、展覽等方面,大英博物館都成了現(xiàn)代世界各國博物館的模板。

    大英帝國的產(chǎn)生及其輝煌,將帝國主義推進到了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即帝國的殖民統(tǒng)治由以暴力控制為主,轉(zhuǎn)向以經(jīng)濟控制為主;或者說從軍事帝國主義,轉(zhuǎn)為商業(yè)帝國主義或經(jīng)濟帝國主義。在商業(yè)帝國主義模式下,宗主國與附屬國之間的關系,除了政治上的統(tǒng)治與被統(tǒng)治之外,經(jīng)濟上也形成了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經(jīng)濟上的剝削與被剝削關系主要通過兩大生產(chǎn)體系得以實現(xiàn),宗主國從事高級生產(chǎn),即負責創(chuàng)造性的資本投資、工業(yè)制造、生產(chǎn)技術(shù)、商業(yè)標準和貿(mào)易銷售,而殖民地則從事初級生產(chǎn),負責供應原材料、農(nóng)產(chǎn)品和簡單勞動力。在商業(yè)帝國主義模式下,宗主國就像一個大公司的總部,而殖民地則像生產(chǎn)車間??梢哉f,大英帝國的崛起過程,就是這種商業(yè)帝國主義的形成過程。在大英帝國的極盛時期,整個世界的財富都源源不斷地流向聯(lián)合王國,全世界似乎都成為英國的生產(chǎn)工地。據(jù)說,當時的英國首相亨利·約翰·坦普爾·帕麥斯頓(Henry John Temple Palmerston,又譯“巴麥尊”,1784—1865)曾揚揚得意地描述了一幅無比輝煌的帝國圖景:“北美和俄國的平原是我們的玉米地;芝加哥和敖德薩是我們的糧倉;加拿大和波羅的海是我們的林區(qū);澳大利亞西有我們的牧羊場,阿根廷和北美西部大草原有我們的牛群;秘魯送來白銀,南非和澳大利亞的黃金流向倫敦;印度人和中國人為我們種植茶葉,我們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種植園遍布東印度群島。西班牙和法國是我們的葡萄園,地中海是我們的果園;我們的棉花長期以來栽培在美國南部,現(xiàn)已擴展到地球每個溫暖地區(qū)。”①〔美〕保羅·肯尼迪:《大國的興衰》,第189頁。

    二、統(tǒng)治的模式

    如果說羅馬帝國是古代帝國的百科全書,那么,大英帝國則是近代帝國的百科全書。作為人類迄今最為發(fā)達的帝國體制,大英帝國包含了帝國統(tǒng)治的各種主要形式,并且把這些不同的帝國統(tǒng)治模式的效能發(fā)揮到了極致。例如,大英帝國建立海外殖民體系的途徑就包括了當時的四種主要形式:“墾殖模式”,其特點是“政府引領、商界支持和民眾參與”;“公司模式”,授予特定公司對殖民地的貿(mào)易壟斷權(quán)和統(tǒng)治權(quán);“移民模式”,由探險家、民眾、公司和業(yè)主發(fā)起,并得到政府的支持;“國家模式”,即國家全程掌控對殖民地的爭奪、占有和治理。②潘興明:《英帝國政治治理評析——差異化治理模式及效應考察》,《史學集刊》2013年第5期。實際上,英帝國的殖民統(tǒng)治體制先后有一個逐漸演變完善的過程。正如彼得·布羅斯(Peter Burroughs)所說,“與早期的歷史學家所想象的不同,大英帝國的統(tǒng)治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它沒有一個靜態(tài)的結(jié)構(gòu)和既定的憲法框架”。③彼得·布羅斯(Peter Burroughs):《帝國的制度與政府》(Imperial Institutions and the Government of Empire),載安德魯·波特和阿拉尼·羅(Andrew Porter 和Alaine M. Low)編《牛津大英帝國史:19 世紀》(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The Nineteenth Century)第三卷,牛津:牛津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170頁。在帝國的統(tǒng)治手段上,既有傳統(tǒng)的暴力和專制,也有近代的協(xié)商和民主;既有英國當局派駐官員進行直接控制,也有通過當?shù)卮砣藢χ趁竦氐拈g接管理。在統(tǒng)治形式上,既有政治和行政的強制剝奪,也有經(jīng)濟和貿(mào)易的自愿交換;既有移植英國體制的責任政府制度,也有保留殖民地本土政府的傳統(tǒng)管制制度??傊暗蹏恼欠浅6鄻踊?。在一些殖民地,英國會派遣代表進行直接管理,這往往意味著專制和軍國主義政府。但在印度,英國人試圖在政府中小心地融入當?shù)匾延械牡燃壷贫?,保全既有利益結(jié)構(gòu)及習俗”。④〔英〕杰里米·布萊克:《大英帝國3000 年》(A Short History of Britain),王揚譯,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21年,第177頁。

    大英帝國海外殖民地和附屬國的人口和領土數(shù)十成百倍于大不列顛本土的人口數(shù)量和國土面積,對帝國事務的管理是英帝國政府極其重要的職能。帝國政府雖然也有殖民事務部和自治領事務部等專門的管理部門,但與其他大多數(shù)帝國體系不同,英帝國政府的所有權(quán)力部門,從國王、議會、樞密院,到內(nèi)閣政府的外交部、國防部、貿(mào)易委員會等各個部門,幾乎都負有帝國事務的管理職責。殖民部、印度部、自治領部單獨履行帝國的專門事務,而內(nèi)閣的其他部門則對帝國的外交、軍事、貿(mào)易、行政、文化、教育、衛(wèi)生等事務履行綜合的管理職責。正如斯托克威爾所說:“帝國的事務能涉及這么多的部門就足以說明,作為海外部分的帝國事務是不能與國家的內(nèi)政、外交方針分離的,而且帝國的管理——不管是否有計劃——已經(jīng)嵌入英國政府的整體組織中了?!雹軦.J.斯托克威爾:《權(quán)力、權(quán)威和自由》,載〔英〕P.J.馬歇爾主編《劍橋插圖大英帝國史》,第143頁。大英帝國將統(tǒng)治其殖民地的技術(shù)發(fā)展到了極高的水平,不僅統(tǒng)治形式豐富多樣,而且創(chuàng)造了“自治領”“責任政府”以及隨后的“英聯(lián)邦”等獨特的帝國統(tǒng)治模式。

    第一種方式是以武力征服為基礎的帝國統(tǒng)治模式。這種模式最為普遍,也更加簡單有效。只要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和警察力量,就可以鎮(zhèn)壓殖民地人民的任何反抗,使他們絕對聽從大英帝國的號令,服從大英帝國在殖民地的統(tǒng)治。早期英帝國對廣大殖民地的統(tǒng)治,主要使用的也是這種暴力征服的方式。暴力鎮(zhèn)壓是原始也是最基本的統(tǒng)治方式,一旦殖民統(tǒng)治受到威脅,英國政府就會毫不遲疑地使用這種統(tǒng)治手段。P.J.馬歇爾說,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的大部分時間里,英國防務政策的重點主要是帝國的需要。英軍繼續(xù)扮演在19 世紀為帝國提供守備部隊的角色,部署軍隊與其說是為了阻止外來入侵,還不如說是為了控制內(nèi)部的不滿。1938 年,英國在印度、中東以及遠東駐扎的步兵營,比在英國本土的還要多。①〔英〕P.J.馬歇爾主編:《劍橋插圖大英帝國史》,第80頁。一旦帝國的統(tǒng)治秩序受到威脅,訴諸武力便是最終的解決手段。

    例如,英國政府對非洲土著的反抗就毫不留情地使用了暴力鎮(zhèn)壓手段。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鎮(zhèn)壓蘇丹馬赫迪·穆罕默德(Mahdi Muhammad)的獨立運動,“1898年,英將基欽納方率軍打敗馬赫迪武裝,約11000 名非洲人戰(zhàn)死沙場。此外,非洲人較大規(guī)模的抗英行動還有黃金海岸的阿散蒂戰(zhàn)爭等,均遭到英國軍隊的鎮(zhèn)壓”。②潘興明:《英帝國政治治理評析——差異化治理模式及效應考察》,《史學集刊》2013年第5期。甚至在日常管理中,暴力也是早期大英帝國普遍的統(tǒng)治方式。許多殖民者聲稱,他們的初衷是在亞洲和非洲等落后地區(qū)傳播文明,發(fā)展種植業(yè)和工商業(yè),因此他們帶去的是仁慈而非暴力。但事實往往相反,暴力成為殖民統(tǒng)治的主要方式。正如西蒙·沙瑪所觀察到的,至少到18世紀末,殖民統(tǒng)治也還沒有朝著仁慈的方向發(fā)展:“大不列顛帝國不是遍地農(nóng)民和貿(mào)易商,反而到處是士兵與奴隸”,“只有暴力——口頭威脅或?qū)嶋H施行的暴力——才使這一系統(tǒng)得以維系運行”。他舉例說,英國殖民者對非洲女性特別殘暴,經(jīng)常動用暴力手段對女性進行體罰和性侵?!霸?765年這一年,托馬斯·西斯爾伍德(Thomas Thistlewood),這個牙買加的埃及種植園領地經(jīng)理就對13 個婦女實施了21次鞭刑,每個人被打了不下50鞭(艾奎亞諾寫道,奴隸受鞭打后還要跪下感謝主人)。無疑,成年婦女在奴隸中負荷最重,因為要她們做的事太多了——除了下地,還要做飯、照料嬰兒、修補和洗衣服,而主人和監(jiān)工對她們?nèi)魏稳硕伎梢詫嵭行郧郑灰麄儷F性發(fā)作了,隨時隨地都會:廚房、食品儲存室、洗衣房,或者在院子里和谷倉里,女奴們都只有忍受的份兒”。③〔英〕西蒙·沙瑪:《英國史(全三卷)》第II卷第六章《謬誤帝國》,彭靈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年。

    第二種方式是“自治領”的責任政府模式。這一帝國統(tǒng)治模式的本質(zhì),是建立責任政府并逐漸擴大自治。比起暴力統(tǒng)治方式來,這種統(tǒng)治模式更為先進和文明,它事實上是將宗主國的官僚體制經(jīng)過適當改造后移植到殖民地區(qū)。其主要特點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在殖民地建立自治制度,通過“自治領”的方式重新構(gòu)建宗主國與殖民地的關系;二是在被征服的殖民地建立起新的文官系統(tǒng)和責任政府制度,通過這個官僚系統(tǒng)既為殖民地提供公共服務,同時也為維系帝國秩序服務。從17世紀開始,英屬北美和西印度群島的一些白人居住地,就開始仿照英國本土的代議民主和責任政府制度,建立殖民地會議。會議由當?shù)氐陌兹诉x舉產(chǎn)生,有權(quán)制定當?shù)胤刹⒇撠煻愂帐聞铡?839 年,達勒姆勛爵(Lord Durham)率領的北美殖民事務調(diào)查團提交了著名的《關于英屬北美事務的報告》,該報告指出:英國的政治體制原則上對海外殖民地也是適用的,并建議在北美白人居住地仿照英國的威斯敏斯特體制建立議會和責任政府。即由殖民地白人居住區(qū)選民選舉產(chǎn)生本地議會和內(nèi)閣政府,當?shù)卣块L不再直接對英王派駐的總督負責,而是對民選議會負責??偠奖旧硪膊辉偈侵粮邿o上的當?shù)亟y(tǒng)治者,而須對殖民地議會負責。議會不僅有權(quán)制定當?shù)胤桑瑳Q定當?shù)囟愂盏恼魇赵瓌t,而且當政府沒有履行正當職責時,議會有權(quán)解散政府。這就是英國的所謂“威斯敏斯特體制”(Westminster System)責任政府制度。英屬海外殖民地的白人海外居住區(qū)先后推行了達勒姆勛爵建議的“責任政府”制度,因此,上述達勒姆報告被認為是“全球憲政史上最重要的文件之一,它將移民與帝國中心的利益平衡原則,納入了擁有應變力的民主體制的外殼之中”。④〔德〕于爾根·奧斯特哈默:《世界的演變:19世紀史》Ⅱ,第797頁。

    對于殖民地政府和民眾來說,責任政府制度擴大了當?shù)卣灾蔚姆秶?,使殖民地居民也能享受到與英國本土居民相似的各項權(quán)利,因而深受歡迎。對于帝國統(tǒng)治者來說,在海外殖民地推廣威斯敏斯特體制,不僅可以證明英國制度的優(yōu)越性,而且大大提高了帝國治理的有效性,因而也大受贊揚。由于責任政府制度既為宗主國所贊賞,又受到了殖民地當局和民眾的歡迎,所以,達勒姆報告后,它便在白人長期定居的英屬殖民地迅速得以推廣,到19 世紀末,大英帝國海外的主要白人定居區(qū)基本上都建立了本地的議會和責任政府。“這一制度首先在1841 年魁北克和安大略合并為加拿大省時采用;1857 年加拿大省選定了首府拜城(Bytown,即渥太華),當?shù)刈h會大樓還借鑒了威斯敏斯特新議會大廈的新哥特式風格。其他殖民地也紛紛走上了責任政府的道路:新斯科舍在1848年,愛德華王子島在1851 年,新西蘭在1852 年,紐芬蘭、新南威爾士、維多利亞、塔斯馬尼亞和南澳大利亞在1855 年,昆士蘭在1859 年,開普殖民地在1872 年,西澳大利亞在1890 年,以及納塔爾在1893 年?!雹佟灿ⅰ辰芾锩住げ既R克:《大英帝國3000年》(A Short History of Britain),第178頁。

    隨著英國海外殖民地責任政府制度的進一步推廣和完善,殖民地的自治范圍日益擴大。除了立法、國防和外交事務外,殖民地的議會和責任政府對內(nèi)部事務擁有高度的自治權(quán)。而且帝國的立法權(quán)更多也是象征性的,殖民地議會制定的法律雖然需要經(jīng)英國議會批準,但通常只是一種程序而已。因此,殖民地的責任政府制度很快便進一步演變成為更大范圍內(nèi)的“自治領”(Dominion)制度。責任政府制度和自治領制度是大英帝國統(tǒng)治模式的重大創(chuàng)新,它既增強了殖民地民族的自主性,又密切了宗主國與殖民地的聯(lián)系,極大地緩解了宗主國與殖民地的緊張關系。19世紀下半葉,英國在講英語的殖民地區(qū)開始試行自治領制度,加拿大于1867 年率先獲得自治領地位,新西蘭于1907 年獲得自治領地位,澳大利亞和南非聯(lián)邦分別在1901 年獲得自治領地位。一些學者對英帝國的自治領制度高度贊賞,認為它非常成功。在這些學者看來:“對于自治領的地位僅存的有效束縛就是對英國王權(quán)的忠誠,英國的總督就像本土的國王一樣只是一個傀儡”,“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中,所有的自治領均與其母國緊緊團結(jié)在一起”。②〔美〕理查德·E.蘇里文等:《西方文明史》,趙宇烽等譯,??冢汉D铣霭嫔纾?009年,第738頁。

    第三種方式是以英國代理人的管理為基礎的帝國統(tǒng)治模式,其特點是招募并培訓專業(yè)的殖民管理者,讓他們來管理英國的海外領地公共事務。這實際上是將英國國內(nèi)的專業(yè)化行政管理制度和殖民地本地傳統(tǒng)的政治統(tǒng)治制度相結(jié)合,由少數(shù)英國殖民統(tǒng)治者和多數(shù)殖民地本地代理人相結(jié)合,共同對殖民地事務進行有效管理。大英帝國要統(tǒng)治如此廣大的殖民地,僅靠英國派員進行直接管理是不現(xiàn)實的,在更多的情況下它必須吸納當?shù)氐拇砣藚⑴c殖民地事務的管理,從而進行間接的統(tǒng)治。英國的殖民地代理人管理制度有三個重要特色,使其相對于其他的帝國管理體制而言明顯更加有效。首先是重視殖民地官員的專業(yè)培訓,除了利用英國國內(nèi)的著名院校進行培訓外,還在殖民地建立專門的培訓機構(gòu)或?qū)W校。對殖民地官員的培訓,一方面可以將英國的制度通過代理人有效移植到殖民地,另一方面還可以極大地提高殖民地管理者的專業(yè)素質(zhì)。其次是遴選殖民地當?shù)氐纳鐣⑴c管理,這些本地精英既有廣泛的本地社會資源,也在當?shù)赜杏绊懥?,用他們管理殖民地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最后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殖民地的傳統(tǒng)政治資源,如印度的種姓制度和等級制度盡管與英國的政治價值不相符合,但適合印度的社會現(xiàn)實。鑒于這些特色,無論是對于宗主國還是對于附屬國來說,這種殖民地代理人模式的成本-效益比往往相當高,它不僅大大地提高了對殖民地的行政管理效率,而且有效地降低了管理成本。例如,對于人口大國印度的管理,“英國只用了不到1000 名行政人員,就治理了人口多達2.5億的印度”。因此,“對于很多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人來說,第三種帝國形式對英國來說更為理想,在道德上也最為可取”。①〔英〕約翰·達爾文:《未終結(jié)的帝國:大英帝國,一個不愿消逝的擴張夢》,第12-25頁。

    在這種殖民地代理人的統(tǒng)治模式中,特別有代表性的就是英帝國的東印度公司模式。東印度公司最初是在1600 年由英國國王通過特許狀設立的壟斷性貿(mào)易公司,全稱為“倫敦東印度貿(mào)易公司”(The Company of Merchants of London Trading into the East Indies),主要從事英國與印度的香料、棉紡織和金銀等商品貿(mào)易,由于享受貿(mào)易特權(quán)而獲得了暴利,利潤高達百分之一百至二百,公司“初建時僅有資金三萬零一百三十三英鎊六先令八便士,到十八世紀下半葉達三百二十萬英鎊,增長一百多倍”。②趙伯樂:《從商業(yè)公司到殖民政權(quán)——英國東印度公司的發(fā)展變化》,《華中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 年第6 期。隨著東印度公司自身實力的增強和英國對印度殖民擴張的需要,英國政府通過特許狀的形式不斷給予東印度公司各種超經(jīng)濟的特權(quán)。英王先后通過特許狀給東印度公司在印度招募士兵組建軍隊、建立軍事要塞、鑄造印度貨幣、任命本地官員、建立地方政府和法院、征收賦稅、發(fā)動戰(zhàn)爭并處理戰(zhàn)爭獲得的領土等政治、財政、司法和軍事特權(quán),從而使東印度公司逐漸成為英國在印度進行軍事擴張和政府管理的機構(gòu),而遠非一家壟斷貿(mào)易公司?!皷|印度公司得到的政治特權(quán)越多,它的政治色彩越濃。它逐漸變成了商業(yè)、政治、軍事、司法四合一的組織,既經(jīng)商,又侵略,又統(tǒng)治。這當然是公司那些冒險家求之不得的,這也正是英國國王和政府在當時對外進行殖民擴張的需要?!雹哿殖泄?jié):《英國東印度公司是怎樣從商人組織轉(zhuǎn)變?yōu)閲艺?quán)》,《南亞研究》1988年第1期。事實上,英國在印度的殖民地主要是由東印度公司通過多次戰(zhàn)爭征服或通過對當?shù)厥最I的收買而奪取的?!?757年普拉西戰(zhàn)役和吞并孟加拉省,開始逐步確立公司在印度的統(tǒng)治,標志著英國對印度的殖民侵略進入一個新階段?!雹軇⒗^興:《試論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歷史作用》,《華中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3年第6期。掠奪印度和孟加拉的大片殖民地后,英國政府又直接委托東印度公司行使殖民地的管轄權(quán)力。因此,從1773 年至1858 年間,東印度公司直接就是英國在印度次大陸的殖民政權(quán)機構(gòu),史稱“東印度公司統(tǒng)治下的印度”(Company rule in India)或“東印度公司管治期”(Company Raj)。東印度公司統(tǒng)治印度的重要方式,是組建一個由印度多數(shù)地方政權(quán)參與的附屬聯(lián)盟(Subsidiary alliance),并通過這個聯(lián)盟對印度進行有效的殖民統(tǒng)治。東印度公司承諾“保護附屬聯(lián)盟的成員,尊重他們的傳統(tǒng)和榮譽”。英帝國統(tǒng)治者對東印度公司的這種殖民統(tǒng)治方式給予了高度的贊賞,認為這種非直接的管治方式不僅治理的代價低、收益高,而且也不會帶來政治上的負面效果,還能夠得到當?shù)厝说拇罅χС?。⑤J.布朗(Judith M. Brown):《近現(xiàn)代印度史》(Modern India),牛津: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第68頁。

    三、政治的邏輯

    大英帝國的興衰過程,典型地體現(xiàn)了帝國興亡的一般規(guī)律。決定帝國崛起和衰落的因素有很多,從表面上看,一個國家的軍事力量和統(tǒng)治者的素質(zhì)往往被認定是主要原因,其實更實質(zhì)性的因素在于先進的科學技術(shù)、先進的生產(chǎn)力和先進的政治制度。⑥關于帝國的興亡規(guī)律,可參閱俞可平:《論帝國的興衰》,《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年第1期。英國之所以能夠創(chuàng)造出世界帝國史的眾多奇跡,成為全球帝國史上難以逾越的頂峰,根本原因也在于其基于先進科學技術(shù)的發(fā)達經(jīng)濟體系,以及基于民主法治的先進管理制度。對于帝國興盛的軍事、科技、經(jīng)濟原因,人們關注較多,對于政治體制與帝國興亡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則相對研究較少。然而,從大英帝國的興衰過程來看,政治的邏輯恰恰顯得特別重要。正如一位英國史研究專家所說:“君主立憲制度保證了國家決策程序最大限度地體現(xiàn)國家的整體利益,從而激發(fā)了英國的潛能?!睂嶋H上,英國“只是從1688 年的光榮革命后才開始真正崛起,1763年七年戰(zhàn)爭結(jié)束,英國方成為無可撼動的世界性強國”。①計秋楓:《近代前期英國崛起的歷史邏輯》,《中國社會科學》2013年第9期。

    在人類政治文明發(fā)展史上,英國做出過許多歷史性的重大貢獻。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實行代議民主和君主立憲的國家,現(xiàn)在人們熟知的現(xiàn)代民主政治制度,如普選制度、議會制度、責任政府、自治制度、權(quán)力制衡、三權(quán)分立、法治原則、司法獨立、文官制度等,大多起源于近代英國。這些近代西方的代議民主政治,最初起源于新興的資產(chǎn)階級向國王和貴族爭取自身的政治權(quán)利,新興的資產(chǎn)階級為了擁有自由、平等、獨立等基本政治權(quán)利,他們創(chuàng)設了以自由選舉、議會主權(quán)、司法獨立、責任政府和立憲民主等為主要特征的代議民主制度,以限制君主和貴族的特權(quán),擴大自身的政治權(quán)力。1688 年,代表英國資產(chǎn)階級利益的新興貴族發(fā)動了推翻英王詹姆斯二世(James Ⅱ,1633—1701)的“光榮革命”,威廉三世(William Ⅲ,1650—1702)在同意國會的《權(quán)利法案》后成為新的英格蘭國王,英國從此進入君主立憲的代議民主時代?!稒?quán)利法案》的主要內(nèi)容包括:國王不得侵犯議會的征稅權(quán);國王無權(quán)廢止議會通過的法律;不經(jīng)議會同意,國王不得組織常備軍;人民有請愿權(quán);國王不得干涉議會的言論自由,不得因政治行為拘禁議員。不難發(fā)現(xiàn),《權(quán)利法案》的實質(zhì),就是極大地提升議會的權(quán)力,同時嚴重限制國王的權(quán)力,國王不再是帝國至高無上的統(tǒng)治者,國會則成為事實上的最高主權(quán)機關。英國在“光榮革命”后確立的這種代議民主制,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結(jié)束了個人的專制獨裁,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里程碑式的政治進步,也是人類政治文明劃時代的重大成就。

    工業(yè)革命首先發(fā)生在英國絕非偶然,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恰恰是“光榮革命”和“立憲君主制”的伴生物。立憲君主制的實質(zhì)即是西方近代的代議民主制度,或稱自由民主制(liberal democracy),其標榜的主要政治價值即是自由和平等。它所竭力倡導并在制度上得以保障的思想自由、言論自由、學術(shù)自由激發(fā)了英國知識精英階層的無限創(chuàng)造力,使得英國的科學技術(shù)迅速發(fā)展,開始領先于世界。代議民主政治的確立,代表著新興的商人階級逐漸成為英國的統(tǒng)治階級和主流精英階層,從而激發(fā)了商業(yè)精英階層無限的進取精神。代議民主政治在英國精英階層中激發(fā)出來的這種創(chuàng)造力和進取精神,是工業(yè)革命的內(nèi)在動力。因此,確實可以說:“君主立憲制的建立,內(nèi)閣制的形成和近代議會制度的確立,是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結(jié)果。它適應了英國國內(nèi)政治和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要,從而成為在英國發(fā)展資本主義和進行工業(yè)革命的根本保證?!雹谕蹉?、王薇:《英國工業(yè)革命的前提條件》,《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1期?!肮鈽s革命”后確立的英國代議民主制度,除了倡導自由、平等、博愛的政治價值外,它還倡導自由貿(mào)易、平等交換和保護產(chǎn)權(quán)的市場經(jīng)濟,從而為工業(yè)革命的產(chǎn)生提供了最合適的自由市場經(jīng)濟體制。對于代議民主與工業(yè)革命的緊密關系,就連對自由民主一向持嚴厲批評態(tài)度的著名英國歷史學家約瑟夫·湯因比也給予充分的肯定。他認為,從重商主義向自由放任主義的轉(zhuǎn)變是導致英國工業(yè)化的主要原因,而企業(yè)經(jīng)營的自由是工業(yè)革命的重要推動力。他也明確肯定民主政治與科學技術(shù)之間的邏輯聯(lián)系:“盡管與亞非人民主觀想象的那種聯(lián)系有所不同,西方的民主與西方的力量之間還是存在某種邏輯聯(lián)系。實際上,如果說民主是西方人民力量的源泉之一,那么它同時也是他們的力量能夠提供奢華生活的源泉之一。這種力量源泉是科學與技術(shù)的結(jié)合,他們之所以有機會享有民主,是由于應用了科學,從而使他們獲得充分的能力、財富和安全。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民主是一種頗有吸引力的政體?!雹邸灿ⅰ硿虮?A.J.Toynbee):《現(xiàn)代、科學、民主、宗教和生活方式》,董小川譯,《現(xiàn)代外國哲學社會科學文摘》1986年第11期。

    工業(yè)革命前,英國的綜合國力與法國、德國、西班牙等列強相比,差距并不是太大,但“光榮革命”伴隨的工業(yè)革命,則使英國經(jīng)濟迅速騰飛,在列強中脫穎而出,一枝獨秀,助其成為獨霸天下的“日不落帝國”。著名的左翼歷史學家埃里克·霍布斯鮑姆對工業(yè)革命之于大英帝國的深遠意義做出了極高的評價。他非常明確地指出,正是由于工業(yè)革命,英國才上升到了全球的領導地位,創(chuàng)造了眾多的“世界第一”,包括“世界唯一的海軍強權(quán)”,甚至是當時世界上“唯一的帝國主義者”。他在《工業(yè)與帝國:英國的現(xiàn)代化歷程》中這樣描述工業(yè)化與大英帝國的崛起:“工業(yè)革命標志著有文字記錄以來世界歷史上最根本的一次人類生活轉(zhuǎn)型。在某個短暫時期內(nèi),工業(yè)革命僅與一個國家即英國的歷史相重合,因此,整個世界經(jīng)濟都以英國為基礎或者圍著英國轉(zhuǎn)。這個國家由此上升到了足以影響并支配全球的位置,這是規(guī)模相當?shù)娜魏螄掖饲盎虼撕髲奈催_到的地位,在可預見的未來恐怕沒有哪個國家可以望其項背。世界史上曾有過這樣的時刻,如果不拘泥字眼的話,不妨將當年英國描述為:世上唯一的工廠、唯一的大規(guī)模進出口國、唯一的貨運國、唯一的帝國主義者、幾乎唯一的外國投資方,而且因此也是世界唯一的海軍強權(quán)、唯一擁有真正世界政策的國家。這種壟斷地位很大程度上得自開路先鋒的獨行無雙,既然不存在其他拓荒者,英國便是開天辟地的主人?!雹佟灿ⅰ嘲@锟恕せ舨妓辊U姆:《工業(yè)與帝國:英國的現(xiàn)代化歷程》(Industry and Empire from 1750 to the Present Day),梅俊杰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6年,第3頁。

    大英帝國全球殖民體系的建立及其興旺發(fā)達,與國內(nèi)外眾多利益主體的參與密切相關。君主立憲制徹底結(jié)束了英國的君主專制,國家和整個帝國體系不再是國王一人的產(chǎn)業(yè),而是國王與國會共同的產(chǎn)業(yè)?!肮鈽s革命后英國諸多階層的利益在政府中得到了較大體現(xiàn),他們對新政府充滿了信心。”②計秋楓:《近代前期英國崛起的歷史邏輯》,《中國社會科學》2013年第9期。“光榮革命”后,帝國的海外殖民體系已經(jīng)成為英國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各個階層一個新的共同利益平臺,大英帝國的利益與英國新興資產(chǎn)階級的利益變得休戚相關,從而激勵了眾多新興的社會精英參與大英帝國對海外殖民地的開拓和管理,東印度公司就是英國的新興資產(chǎn)階級與政府合作開發(fā)和治理印度殖民地的典型。公共機構(gòu)與私人組織、官員與商人、政府與民間等多重利益主體參與海外殖民事業(yè)的開拓與治理,既是促成大英帝國海外殖民業(yè)走向巔峰的重要原因,也是大英帝國治理模式的一個顯著特征。正如斯托克威爾所看到的,“帝國的管理也沒有僅局限于通過國家機關,大量的私人組織也參與其中”。包括商人和工廠主;與本土有家庭聯(lián)系的殖民地定居者;傳教士和探險家;各種學術(shù)團體;奴隸販子、囚徒和流放者;倫敦城、威斯敏斯特、白廳,以及倫敦、愛丁堡、格拉斯哥、曼徹斯特和伯明翰;還有英格蘭人、蘇格蘭人、愛爾蘭人、威爾士人和英國漢諾威王室成員或支持者??傊?,“英國社會的各個階層都與其海外的各種集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③A.J.斯托克威爾:《權(quán)力、權(quán)威和自由》,載〔英〕P.J.馬歇爾主編《劍橋插圖大英帝國史》,第143頁。

    代議民主的政治制度不僅為英國國內(nèi)科學技術(shù)的進步和社會經(jīng)濟的繁榮創(chuàng)造了最有利的條件,從而有助于英國建立起前所未有的全球殖民體系,而且也為其海外的殖民統(tǒng)治提供了先進的制度保障。正如國內(nèi)一位研究大英帝國史的學者所感慨的,不列顛從一個西歐島國不間斷地向外擴展,最后建成版圖與勢力范圍遍及全球的龐大帝國,有力地說明了:“一旦掌握了先進的生產(chǎn)力和生產(chǎn)關系,一旦形成了先進的政治理念與制度文明,會對一個民族和國家的歷史發(fā)展產(chǎn)生多么大的影響與推動?!雹軓埍居ⅲ骸蹲杂傻蹏慕ⅰ?815—1870年英帝國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1、2頁。代議民主政治的確立,為大英帝國無與倫比的繁榮昌盛提供了多個方面的重要政治保障。第一,從根本上避免了帝國的命運系于最高統(tǒng)治者個人素質(zhì)的宿命。隨著國家的最高權(quán)力從國王轉(zhuǎn)移至國會,雖然國王本人的因素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帝國的命運,但已不再可能從根本上決定帝國的命運。這樣就可以有效保障帝國各項重大政策的延續(xù)性,不至于隨著最高統(tǒng)治者而發(fā)生顛覆性的變更。第二,帝國治理的最高準則不再是國王個人的命令和意志,而是國家的法律,特別是國會的決策,統(tǒng)治者個人的作用在帝國統(tǒng)治中不再成為最重要的因素。隨著國內(nèi)最高統(tǒng)治者的權(quán)力受到了法律的有效約束,派往海外殖民地的最高統(tǒng)治者的權(quán)力同樣受到了當?shù)刈h會的約束,以致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英國的總督就像本土的國王一樣只是一個傀儡”的說法。第三,英國最早將國內(nèi)的法治原則推廣到殖民地體系,司法獨立、法治政府,以及“尊重議會立法權(quán)、法院裁判權(quán)、人身和財產(chǎn)不受侵害的個體自由權(quán)及新聞自由”等法治國家的理念與實踐逐漸“傳播到了殖民帝國”。①〔德〕于爾根·奧斯特哈默:《世界的演變:19世紀史》Ⅱ,第1125頁。第四,將自由貿(mào)易制度擴展到全球殖民體系,率先取消了糧食關稅,大英帝國體系變成了一個“自由貿(mào)易式帝國主義”體系,客觀上有利于殖民地的經(jīng)濟發(fā)展。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國內(nèi)的代議民主政治直接催生了大英帝國的自治領制度。

    將英國本土的代議民主政治制度移植到海外殖民地的白人聚居區(qū),建立責任政府和代議機構(gòu),由普選產(chǎn)生的民意代表組成當?shù)氐淖h會,并賦予其最高的立法權(quán),同時推行司法獨立和權(quán)力制衡的原則。對于廣大的殖民地來說,這是一種全新的政治體制,它對殖民地的社會生活、經(jīng)濟生活和政治生活產(chǎn)生了革命性的影響,不僅深刻地改變了這些殖民地的歷史發(fā)展進程,而且也使得這些殖民地最終以“自治領”的形式逸出了大英帝國的發(fā)展軌道,沖破大英帝國體系而成為獨立的主權(quán)國家。特別是在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這些白人聚居的海外殖民地,引入代議民主政治后,殖民地人民的自由創(chuàng)造力被極大地激發(fā),殖民地經(jīng)濟獲得了迅速發(fā)展,先后走上了工業(yè)化的道路。民主制度追求并保障自由、平等、自主的政治價值,要求消滅任何形式的政治壓迫和政治不平等,包括民族間的不平等,這種民主制度的政治邏輯與帝國制度的政治邏輯從本質(zhì)上說是相互對立的。因此,在殖民地推行代議民主的必然結(jié)果,就是逐漸脫離宗主國的政治束縛,最終成為完全獨立的、與宗主國相互平等的主權(quán)國家。大英帝國的歷史進程正是遵循這一政治邏輯而演化的:移植宗主國代議民主體制的所有自治領,如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愛爾蘭和南非等均先后宣布獨立,成為政治地位與英國平等的主權(quán)國家。②英國政府也曾想在非洲的殖民地建立自治領制度,如加納、尼日利亞、坦噶尼喀(坦桑尼亞)、烏干達、馬拉維等,但這些非洲殖民地在確立為自治領地位后很快就宣布成為獨立的共和國,因此大英帝國內(nèi)的自治領,通常是指白人聚居區(qū)的海外殖民地。

    民主政治邏輯與帝國政治邏輯的沖突,不僅體現(xiàn)在殖民地、附屬國的政治發(fā)展最終必定背離宗主國的帝國統(tǒng)治體制,而且更深刻地體現(xiàn)在宗主國自身的政治發(fā)展最終也必定導致帝國體制的解體和崩潰。

    關于大英帝國的衰落和解體,一直是帝國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大量的研究集中在英國內(nèi)部的政治經(jīng)濟原因分析和外部的美國等新興國家的崛起以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一些學者看到了英國的民主制促成了帝國的解體,但認為這是利益集團之間的斗爭對過度對外擴張造成了制約,而且“在英帝國解體過程中,英國國內(nèi)政治發(fā)揮了重要但非決定性的作用”。③杭聰:《英國國內(nèi)政治與英帝國解體》,《學術(shù)探索》2019年第4期。另有一些學者指出,導致大英帝國解體的“關鍵的因素還應在英國國內(nèi)尋求”,“首先我們可以從英國國內(nèi)政治的角度來探討二戰(zhàn)后英國決定放棄殖民帝國的原因。盡管在促使英帝國統(tǒng)治終結(jié)的各種原因中,國際環(huán)境的壓力與殖民地民族主義情緒上升等因素都顯而易見”。④陳仲丹:《英帝國解體原因探析》,《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1999年第4期。但持這種觀點的學者進而認為,導致大英帝國解體的國內(nèi)政治因素,主要是反對帝國擴張的輿論壓力和政黨競爭。還有一些學者把大英帝國的解體歸因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美蘇兩霸開始主宰世界,認為英帝國沒有足夠的實力維系帝國體系,“老牌殖民大國英國的退場也就在所難免了”①劉明周:《英帝國的終結(jié)》,見錢乘旦主編《英帝國史》第8卷,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323、324頁。;或者歸因于美國在二戰(zhàn)后的迅速崛起,“在美國經(jīng)濟外交的強大攻勢下,大英帝國最終走向崩潰”。②趙柯:《試論大國經(jīng)濟外交的戰(zhàn)略目標——美國經(jīng)濟外交與大英帝國的崩潰》,《歐洲研究》2014年第4期。

    這些分析當然都有其一定的道理,但在筆者看來都非實質(zhì)性原因。大英帝國解體的最根本因素在于人類政治發(fā)展的內(nèi)在邏輯,這一不可阻擋的政治邏輯就是人類政治生活的民主化。英國有幸成為世界歷史上第一個代議民主國家,“光榮革命”后的君主立憲制度標志著英國走上了西方憲政民主的道路,這既造成了大英帝國的無比輝煌,也導致了大英帝國的最終解體。近現(xiàn)代以來的人類政治發(fā)展史已經(jīng)充分證明,民主政治是不可抗拒的人類政治進步潮流,是現(xiàn)代人類政治文明的集中體現(xiàn)。民主政治的邏輯從根本上摧毀了帝國政治的邏輯:帝國建立在對外戰(zhàn)爭掠奪、個人專制獨裁和民族之間的不平等之上,而民主政治的每一個進步都恰好與之相反。民主政治要求摒棄戰(zhàn)爭和暴力,倡導人類和平合作;民主政治要求人與人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的平等,反對任何形式的歧視;民主政治要求限制統(tǒng)治者的權(quán)力,實現(xiàn)立法、行政和司法權(quán)力的相互制衡。民主政治空間每一寸一尺地擴大,就意味著帝國統(tǒng)治空間每一寸一尺地縮小。輝煌無比的大英帝國成為世界帝國史上的絕響,便是對上述人類政治邏輯的最好證明:帝國內(nèi)部民主政治的發(fā)展,即使沒有附屬國或殖民地人民的強烈反抗,也必然將導致帝國體系內(nèi)部的崩潰。如果宗主國內(nèi)部的民主力量足夠強大,以致可以決定性地影響帝國的基本政策,那么,帝國體系內(nèi)部各民族和各地區(qū)之間的政治平等和民主自治,或遲或早將摧毀帝國體系賴以存在的政治基礎。

    也正是這種民主政治的邏輯,使原先的殖民地逐漸接受了自治、自由、平等、獨立的政治價值,與宗主國的政治價值日益趨向一致,從而使得大英帝國體系即便在解體之后也沒有分崩離析,更沒有導致原先的殖民地或附屬國與宗主國兵戎相見,而是和平地將帝國體系轉(zhuǎn)變成英聯(lián)邦體系。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是大英帝國由盛至衰的轉(zhuǎn)折點。雖然英國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都是勝利者,但巨大的戰(zhàn)爭傷亡和國力損耗,使英帝國大傷元氣而變得日益虛弱。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英國便逐漸喪失了世界經(jīng)濟和貿(mào)易中心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民族獨立運動風起云涌,加上美國和蘇聯(lián)作為新興霸權(quán)國家崛起,大英帝國的衰落不可逆轉(zhuǎn)。1947 年,大英帝國最大的殖民地印度宣布獨立,隨之,英王喬治六世在1948 年正式宣布放棄“莫臥兒皇帝”的頭銜,這是大英帝國走向全面崩潰的主要標志。1948 年,緬甸、斯里蘭卡宣布獨立,英國結(jié)束對巴基斯坦的委任統(tǒng)治;20 世紀50 年代后期,大批非洲國家紛紛宣布脫離大英帝國,英國還失去了對蘇伊士運河的實際控制權(quán);到20 世紀60 年代,絕大多數(shù)亞非拉殖民地宣布獨立于大英帝國,僅剩下幾個島嶼,“日不落”的大英帝國基本解體。

    與歷史上其他帝國不同的是,大英帝國解體后,絕大多數(shù)帝國的原殖民地既沒有與宗主國反目成仇,甚至也沒有與宗主國斷絕一切往來。雖然英帝國的殖民地獨立后變成了完整意義上的主權(quán)國家和民族國家,但它們與宗主國保持著良好的聯(lián)系,多數(shù)成為由英國主導的英聯(lián)邦(Commonwealth of Nations)成員。英聯(lián)邦以英國女王為共同元首,其成員大多是原大英帝國的附屬國、自治領、殖民地或托管地,目前共有成員單位55 個,其中包括16 個英聯(lián)邦王國(Commonwealth Realm)。這是繼帝國之后一種新型的國家聯(lián)盟形式,也是當今世界最有影響的國家間組織之一。有的西方歷史學家認為,“現(xiàn)代世界民主史最重要的發(fā)展之一,便是英聯(lián)邦的演變”。①〔美〕菲利普·李·拉爾夫等:《世界文明史》下卷,第744頁。英聯(lián)邦無疑是大英帝國的重要政治遺產(chǎn),盡管今日的英國已經(jīng)不再是英聯(lián)邦的核心,但這些原先大英帝國的成員多半聚集在英國君主的旗幟下,相互合作,繼續(xù)在國際事務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即使在今天,“英聯(lián)邦依然充滿活力。津巴布韋于2004 年、岡比亞于2013 年分別退出該組織,南非、斐濟和巴基斯坦則在20 世紀90 年代重新加入。英聯(lián)邦同樣也歡迎前英屬自治領的屬地,如薩摩亞、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和納米比亞,甚至是一些從未屬于大英帝國的國家加入。英聯(lián)邦共擁有55 個成員國,總面積達2990 萬平方公里,人口總計23億,其中10 億人會講英語,該組織的整體生產(chǎn)總值超過1000 萬兆億美元(占全世界生產(chǎn)總值的15%)”。②〔法〕蒂埃里·倫茨、帕特里斯·格尼費主編:《帝國的終結(jié)》,鄧穎平等譯,深圳:海天出版社,2018年,第356頁。

    正如當年羅馬帝國對西方文明產(chǎn)生了深刻影響一樣,大英帝國雖然最終解體了,但對西方文明,乃至對人類文明的深刻影響依然無處不在。正如約翰·達爾文所說,“當今世界起碼有1/4的主權(quán)國家是從大英帝國的版圖中分出去的。僅憑這一點,它的影響在歷史上諸多帝國里也是首屈一指的”。③〔英〕約翰·達爾文:《未終結(jié)的帝國:大英帝國,一個不愿消逝的擴張夢》,第3頁。進一步說,英聯(lián)邦今天依舊存在,“它的規(guī)模是當時帝國的繁榮程度的反映,也提醒人們英國曾對世界產(chǎn)生過巨大影響。北美的歷史以及非洲、印度、中東和遠東的大部分歷史都是英國塑造的,在這些地區(qū)中的很多地方,英語仍然是法律、商業(yè)、政府和教育使用的語言”。④〔英〕勞倫斯·詹姆斯:《大英帝國的崛起與衰落》(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張子悅、解永春譯,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18年,第615頁??梢哉f在相當程度上,當代世界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格局的形成,與大英帝國的興衰都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甚至,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發(fā)達國家之所以能夠?qū)Ξ敶澜绠a(chǎn)生如此巨大的影響,從某種意義上說也與大英帝國的興衰有著內(nèi)在的聯(lián)系。至少像馬歇爾所說的,“英語被稱為當代社會一種全球性的語言,在一定程度上無疑是美國實力的反映。但是,美國作為一個英語國家,與其他國家一樣,都是在大英帝國的影響下形成的”。⑤〔英〕P.J.馬歇爾:《劍橋插圖大英帝國史》,第1、2頁。

    總而言之,大英帝國是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帝國,無論是從領土面積、人口數(shù)量、軍事力量、綜合國力、科技水平和國際影響哪個角度看,大英帝國都達到了歷史上的帝國所能達到的巔峰狀態(tài)。導致大英帝國崛起的因素既有科學技術(shù)、生產(chǎn)力水平、軍事力量等硬實力,也有國民素質(zhì)、統(tǒng)治水平和政治經(jīng)濟制度等軟實力。其中,政治制度是大英帝國走向巔峰的決定性因素?!肮鈽s革命”后英國率先確立了近代的君主立憲制,君主的權(quán)力受到實質(zhì)性的限制,議會成為國家的主權(quán)機關,從而結(jié)束了個人專制獨裁體制。這種代議民主體制極大地激發(fā)了英國新興社會精英階層的創(chuàng)造性和主人翁精神,相繼引發(fā)了科技革命和工業(yè)革命,大大解放了社會的生產(chǎn)力,使英國成為世界歷史上最早的工業(yè)化強國,進而助其成為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國”。然而,民主政治的邏輯與帝國政治的邏輯本質(zhì)上是正相對立的,民主政治所倡導的自由、平等、獨立與帝國政治所追求的專制、等級和依附也是格格不入的。因此,在帝國體系內(nèi),民主政治的進步就是帝國政治的退卻,民主政治的發(fā)展必然導致帝國政治的消亡。大英帝國的興盛源于代議民主的產(chǎn)生,大英帝國的解體源自民主的進步。當今世界,民主法治已經(jīng)成為人類的普遍政治價值,自主平等已經(jīng)成為國際社會的基本準則,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大英帝國是世界帝國史上的絕響,任何追逐帝國霸業(yè)的夢想都與人類民主進步的潮流背道而馳,也必定被人類主流文明拋棄。①關于全球化時代帝國的命運,可參閱俞可平:《帝國新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124-164頁。

    猜你喜歡
    大英帝國殖民地帝國
    恐龍帝國(6)
    恐龍帝國(5)
    恐龍帝國(4)
    新加坡殖民地自由港政策的形成(1819—1867)
    英屬北美殖民地共同文化的形成
    狗邪韓國是倭人之地——兼論任那非日本殖民地
    英布戰(zhàn)爭及其影響
    帝國的消失
    中外文摘(2018年8期)2018-11-21 22:09:40
    維多利亞統(tǒng)治時期對亞洲殖民地的文化植入
    大英帝國的海上領航者
    欧美日韩乱码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 亚洲精品久久国产高清桃花| 中出人妻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伦一二天堂av在线观看| 悠悠久久av| 午夜福利高清视频| 国产白丝娇喘喷水9色精品| 国产视频首页在线观看| 床上黄色一级片|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av| 久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 午夜精品在线福利| 男女那种视频在线观看| 美女脱内裤让男人舔精品视频 | 国产av不卡久久| 天天躁日日操中文字幕| 日本三级黄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 两个人的视频大全免费| 亚洲18禁久久av| 亚洲精品影视一区二区三区av| 干丝袜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三级中文精品| 97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在线观看| 日本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三级经典国产精品| 亚洲av男天堂| 卡戴珊不雅视频在线播放| 免费在线观看成人毛片| 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 成人毛片60女人毛片免费| 亚洲av.av天堂| 色播亚洲综合网| 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二区|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2022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我要搜黄色片| 夜夜夜夜夜久久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人妻蜜臀av| 国产极品精品免费视频能看的| 美女国产视频在线观看| 禁无遮挡网站| 99久久成人亚洲精品观看| 成人高潮视频无遮挡免费网站| 2021天堂中文幕一二区在线观| 男女边吃奶边做爰视频| 人妻系列 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人妻蜜臀av|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大全| 久久久精品94久久精品| 热99re8久久精品国产|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精免费| 全区人妻精品视频| 九色成人免费人妻av| 久久午夜亚洲精品久久| 国产午夜精品一二区理论片| 久久热精品热| 久久久久久大精品| 成年免费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不卡视频一区二区| 哪个播放器可以免费观看大片| 最近视频中文字幕2019在线8| 熟女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伦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午夜福利在线在线| 岛国在线免费视频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鲁丝片午夜精品| 成年版毛片免费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玫瑰| 99riav亚洲国产免费| 尤物成人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伦理电影大哥的女人| 美女大奶头视频| 日本免费a在线| 女人被狂操c到高潮| 国产伦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日本与韩国留学比较| 中国国产av一级| 麻豆乱淫一区二区|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黄片wwwwww|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蜜桃av| 天堂影院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女主播在线喷水免费视频网站 | 成人鲁丝片一二三区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免费版| 中文字幕熟女人妻在线| 精品无人区乱码1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 av在线观看视频网站免费| 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人|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蜜桃av| 青春草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毛片a区久久久久| 亚洲性久久影院| 爱豆传媒免费全集在线观看| 成人三级黄色视频| 26uuu在线亚洲综合色| 18禁黄网站禁片免费观看直播| 99久久精品热视频| av又黄又爽大尺度在线免费看 |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免费版| 少妇裸体淫交视频免费看高清| 啦啦啦啦在线视频资源| 在线天堂最新版资源| 日韩三级伦理在线观看| 午夜激情福利司机影院|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只有这里有精品99| 天天躁日日操中文字幕| 老司机福利观看| 大香蕉久久网| 色综合亚洲欧美另类图片| 能在线免费看毛片的网站| 国产 一区 欧美 日韩| 国产极品精品免费视频能看的| 国产成人福利小说| 极品教师在线视频| 成人特级黄色片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欧美三级三区| 午夜爱爱视频在线播放| 小蜜桃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高清|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国产色婷婷99| 亚洲av中文av极速乱|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软件|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三级|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免费看美女性在线毛片视频| 成年免费大片在线观看| 黄色日韩在线| 久久中文看片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小说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那| 亚洲精品自拍成人| 免费搜索国产男女视频| 精品国内亚洲2022精品成人| av免费观看日本| 卡戴珊不雅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人妻av系列| 1000部很黄的大片| av视频在线观看入口| 国产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夜夜看夜夜爽夜夜摸| 黑人高潮一二区|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九色| 少妇熟女aⅴ在线视频| 国产蜜桃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清纯卡通| 国产伦一二天堂av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蜜桃| 国产毛片a区久久久久| 免费电影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国产日本99.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东京热|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18| 99久久精品国产国产毛片| 美女被艹到高潮喷水动态| 欧美又色又爽又黄视频| 好男人视频免费观看在线| 男女那种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精品中文字幕电影| 午夜免费激情av| 一级毛片aaaaaa免费看小| 日本五十路高清| 欧美激情在线99| 亚洲人成网站高清观看| 婷婷色综合大香蕉|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小说 | 搞女人的毛片|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本撒尿小便嘘嘘汇集6| 国产成人freesex在线|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18| 国产片特级美女逼逼视频| 亚洲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最新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乱系列少妇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日韩三级伦理在线观看| 人妻久久中文字幕网| 精品不卡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男女边吃奶边做爰视频| 国产乱人偷精品视频| 国产女主播在线喷水免费视频网站 | 亚洲av中文av极速乱| 女人十人毛片免费观看3o分钟| 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77| 欧美日本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老妇伦熟女老妇高清| 欧美日韩国产亚洲二区| av又黄又爽大尺度在线免费看 | 别揉我奶头 嗯啊视频| 成人毛片60女人毛片免费| 天美传媒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潮喷喷水| 日本色播在线视频| 可以在线观看的亚洲视频| 人妻制服诱惑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福利小说| 级片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免费版| 欧美zozozo另类| 内地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kizo精华|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亚洲性色|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日产精品乱码卡一卡2卡三| 少妇的逼好多水|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色尼玛亚洲综合影院| 在线播放无遮挡|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有码在线看| 男人舔女人下体高潮全视频| 在线观看美女被高潮喷水网站| 国产成人aa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丰满| 黄色一级大片看看|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 床上黄色一级片| 久久久色成人| 乱码一卡2卡4卡精品| 成人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 校园春色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美女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色图av天堂| 日韩欧美精品v在线| 亚洲精品色激情综合| 亚洲av熟女| 国产精品伦人一区二区|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身体一侧抽搐| 美女黄网站色视频| 男女视频在线观看网站免费| 欧美另类亚洲清纯唯美|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 一级二级三级毛片免费看| 晚上一个人看的免费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男人天堂| 神马国产精品三级电影在线观看| 午夜老司机福利剧场| 中国美白少妇内射xxxbb| 99热只有精品国产| 亚洲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亚洲精品影视一区二区三区av| 在线国产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私拍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丝袜亚洲另类| 欧美激情国产日韩精品一区| 草草在线视频免费看| 亚洲aⅴ乱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美女午夜福利| 亚洲在久久综合| 最好的美女福利视频网| 亚洲av熟女| 亚洲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久| 搡女人真爽免费视频火全软件| 日日干狠狠操夜夜爽| 午夜激情福利司机影院| 日本熟妇午夜|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五月| 一个人观看的视频www高清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男人天堂| 99久久久亚洲精品蜜臀av| 九色成人免费人妻av| 午夜激情福利司机影院| 成年版毛片免费区| 长腿黑丝高跟| 国产美女午夜福利| 黄色一级大片看看|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va| a级毛色黄片| 婷婷亚洲欧美| 亚洲av一区综合| 亚洲丝袜综合中文字幕| 爱豆传媒免费全集在线观看| 中文在线观看免费www的网站| av免费观看日本| 一级黄片播放器| 免费观看在线日韩|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美女脱内裤让男人舔精品视频 | 欧美另类亚洲清纯唯美| 18禁黄网站禁片免费观看直播| 非洲黑人性xxxx精品又粗又长|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 午夜亚洲福利在线播放| 波多野结衣巨乳人妻|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50| 日韩三级伦理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亚州av有码|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网站| 热99在线观看视频| 成年av动漫网址| 黄片无遮挡物在线观看| 麻豆乱淫一区二区| 亚洲真实伦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网色| 在线天堂最新版资源| 欧美成人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久久| 少妇裸体淫交视频免费看高清|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九色成人免费人妻av| 国产成人精品一,二区 | 国产伦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那|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看| 乱码一卡2卡4卡精品|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 蜜桃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91aial.com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熟女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久久av| 在现免费观看毛片|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噜噜| 一本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春色校园在线视频观看| 波野结衣二区三区在线| 岛国在线免费视频观看| 白带黄色成豆腐渣| 天天躁日日操中文字幕| 小说图片视频综合网站| 午夜免费激情av| 美女脱内裤让男人舔精品视频 | 一个人看视频在线观看www免费| 丰满乱子伦码专区| 91精品一卡2卡3卡4卡| 成人特级av手机在线观看| 成人欧美大片| 一边亲一边摸免费视频| 成人午夜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哪里可以看免费的av片| 成人欧美大片| 丰满乱子伦码专区|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美女被高潮喷水网站| 欧美日本视频| 18禁在线播放成人免费| 欧美+日韩+精品| 激情 狠狠 欧美| 日韩欧美在线乱码| 18禁在线播放成人免费| 亚洲在久久综合| 日本av手机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午夜精品论理片| 黑人高潮一二区| 欧美丝袜亚洲另类| 国产极品天堂在线|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99久久久亚洲精品蜜臀av| 99在线视频只有这里精品首页| 老熟妇乱子伦视频在线观看| 91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网站高清观看| 又粗又硬又长又爽又黄的视频 | 在线a可以看的网站| 毛片一级片免费看久久久久| 三级男女做爰猛烈吃奶摸视频| 久久午夜福利片|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第100页| 国产成人a∨麻豆精品| 大香蕉久久网|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第100页| 噜噜噜噜噜久久久久久91| 99久久成人亚洲精品观看| 国产免费一级a男人的天堂| 欧美一区二区亚洲| 99久久成人亚洲精品观看| 日韩av不卡免费在线播放| 久久6这里有精品| 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看| 男的添女的下面高潮视频| 校园人妻丝袜中文字幕| 大又大粗又爽又黄少妇毛片口| 久久久久久伊人网av| 欧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躁日日操中文字幕| 成人欧美大片| 免费av毛片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网站| 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 国产成年人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片| 欧美区成人在线视频|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 性插视频无遮挡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1区2区在线观看.| 六月丁香七月|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日本深夜| 国产爱豆传媒在线观看| 久久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深夜a级毛片| 成人亚洲精品av一区二区| 久久婷婷人人爽人人干人人爱| 午夜久久久久精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 老女人水多毛片|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av| 亚洲在线观看片| 久久精品影院6| 赤兔流量卡办理| av在线天堂中文字幕| 两性午夜刺激爽爽歪歪视频在线观看| 性插视频无遮挡在线免费观看| 人体艺术视频欧美日本|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日韩二区| 亚洲真实伦在线观看| 中出人妻视频一区二区| 美女国产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偷拍熟女少妇极品色| 不卡视频在线观看欧美|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免费高清观看| 我的老师免费观看完整版| 三级毛片av免费|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 久久久久久伊人网av| 亚洲电影在线观看av|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图片| 成人毛片60女人毛片免费| 在线免费观看不下载黄p国产| 亚洲自拍偷在线| 晚上一个人看的免费电影| 日韩制服骚丝袜av| 欧美最黄视频在线播放免费| 免费看美女性在线毛片视频| 亚洲av二区三区四区| 国内精品宾馆在线| 国产极品天堂在线| 亚洲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玫瑰|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精品| 亚洲无线在线观看| 人妻制服诱惑在线中文字幕| 一本久久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青青久久久久久| 嘟嘟电影网在线观看| 色综合亚洲欧美另类图片|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精免费| 国产视频首页在线观看| 婷婷亚洲欧美| 午夜精品在线福利| 2021天堂中文幕一二区在线观|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视频6| 日日撸夜夜添| 美女被艹到高潮喷水动态| 久久综合国产亚洲精品| 网址你懂的国产日韩在线| 禁无遮挡网站| 日产精品乱码卡一卡2卡三| 午夜福利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深夜精品福利|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av毛片| 亚洲婷婷狠狠爱综合网|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在线| 日本黄色片子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观看| 国产激情偷乱视频一区二区| 天美传媒精品一区二区| 你懂的网址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av视频在线观看入口|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网站|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9| 中文在线观看免费www的网站| 国产精品三级大全| 日韩国内少妇激情av| 亚洲五月天丁香| 边亲边吃奶的免费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98|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蜜桃av| 两个人的视频大全免费| 91精品国产九色|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 人人妻人人看人人澡| 日韩av在线大香蕉|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久久|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在线观看| 热99在线观看视频|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高清视频| 天美传媒精品一区二区|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 国产高潮美女av|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app|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 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 99久久无色码亚洲精品果冻| 男的添女的下面高潮视频| 国产v大片淫在线免费观看| 爱豆传媒免费全集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亚洲二区| 日本一二三区视频观看| 村上凉子中文字幕在线| 天堂影院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成年人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久久久久久久久女| 久久这里有精品视频免费| 日韩强制内射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 一夜夜www|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青青草视频在线视频观看|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淫片久久久久久久久| 波多野结衣高清无吗| 日本黄色片子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丰满|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看| 成人午夜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性感艳星| 一个人看视频在线观看www免费| 日本爱情动作片www.在线观看| 国产毛片a区久久久久| 欧美成人a在线观看| 成年女人看的毛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特级片免费视频播放器|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宅男| 婷婷色av中文字幕| 少妇丰满av| 中文在线观看免费www的网站| 99热只有精品国产| 成人美女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男女边吃奶边做爰视频| 亚洲av二区三区四区| 午夜激情福利司机影院| 亚洲av.av天堂| 91狼人影院|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深夜a级毛片| 国产探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aⅴ乱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xxx网站| 内地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日韩强制内射视频| 成人特级黄色片久久久久久久| 成人av在线播放网站| 午夜福利在线在线| 欧美成人精品欧美一级黄| 黄色一级大片看看|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av| 黄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色哟哟·www|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 嫩草影院新地址| 免费av不卡在线播放|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大全| 12—13女人毛片做爰片一| 在线免费观看不下载黄p国产| 国产精品蜜桃在线观看 | av免费在线看不卡| 99热精品在线国产| 亚洲无线在线观看| 国产伦理片在线播放av一区 | 高清毛片免费看| 99热只有精品国产|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高清视频| 观看美女的网站| 精品不卡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简卡轻食公司| 久久99精品国语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电影中文字幕| 高清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丝袜综合中文字幕|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臀色熟女| 两性午夜刺激爽爽歪歪视频在线观看| 99久久无色码亚洲精品果冻| 国产一级毛片七仙女欲春2| 一边摸一边抽搐一进一小说| 变态另类成人亚洲欧美熟女| 亚洲av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日日啪夜夜撸| 久久人人爽人人片av| 亚洲国产精品sss在线观看| 蜜桃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国产国拍精品亚洲av在线观看| 成人永久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两个人视频免费观看高清| 人体艺术视频欧美日本|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hd| ponron亚洲| 婷婷色av中文字幕| 亚洲av男天堂| 人人妻人人看人人澡| 丝袜美腿在线中文| 人妻夜夜爽99麻豆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