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小正
靜物是什么?靜物就是不會說話、不會做任何動作的物品,主要指學(xué)習(xí)用品、生活用品、食品、玩具、工藝品、建筑物等靜止不動的物品,植物也屬于靜物。怎么描述它們呢?看看同學(xué)們的描寫———
我的書桌上放著一個存錢罐,它是一個小女孩的造型,戴著白帽子,穿著黃裙子。
我有一個小鬧鐘,是藍(lán)色的,方方正正的,放在我的書桌上。
我的小雨傘是粉色的,上面有一些小花,很漂亮。
…………
這樣的描寫比較平淡,無法將靜物的突出特點(diǎn)表現(xiàn)出來。怎樣才能把靜物描述得生動、鮮活呢?這就需要運(yùn)用擬人的修辭手法。
擬人,就是根據(jù)想象把物當(dāng)作人來敘述或描寫,使物具有人一樣的樣貌、言行、思想和情感。簡單來說,擬人就是用寫人的詞句去寫物。這種手法又叫作“人格化”。
具體來說,這三招兒教你把靜物寫活———
第一招兒:讓靜物有樣貌
寫物品的外形時,把它描述成人的長相、身材、打扮,既能生動形象地寫出它的特點(diǎn),又有了擬人化之后特有的具象效果。
陀螺(節(jié)選)
(統(tǒng)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
我的陀螺個頭兒小,卻頑強(qiáng)得出奇……它圓頭圓腦,好像上下左右都能找到支撐點(diǎn)似的。
“個頭兒小”“圓頭圓腦”讓陀螺小巧、靈活的形象躍然紙上。
以“我有一個存錢罐”為例,讓存錢罐有樣貌,你會怎么寫呢?
我有一個存錢罐,它是一個小女孩的造型,紅彤彤的臉上長著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睛,嘴角上揚(yáng),好像在對我笑。她戴著一頂鑲嵌著黃邊的白帽子,穿著黃裙子,可漂亮了!
以“鬧鐘”為例,小試身手———
我有一個小鬧鐘,它穿著一件淡藍(lán)色的衣服,端正地站在書桌的一角,“嘀嘀嗒嗒”地提醒著我要珍惜時間。
將物體的外形描寫擬人化,能增添特有的趣味,也能把物體寫得形神畢現(xiàn)、栩栩如生。
第二招兒:讓靜物有動作
靜物沒有動作,就給人生硬的感覺。要想把靜物寫生動,可以加上一些動詞,靜物的形象就會惟妙惟肖。
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節(jié)選)
(統(tǒng)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
細(xì)雨如絲,一棵棵楊梅樹貪婪地吮吸著春天的甘露。它們伸展著四季常綠的枝條,一片片狹長的葉子在雨霧中歡笑著。
“吮吸”“伸展”“歡笑”這些動作寫出了楊梅樹在細(xì)雨中拼命汲取養(yǎng)分、繁茂生長的狀態(tài),生機(jī)盎然。可見,靜物也可以像人一樣,有動人的故事、豐富的情感。這樣描寫會給人以深刻而鮮活的印象。
現(xiàn)在,我們來給存錢罐加上動作———
我有一個存錢罐,它是一個小女孩的造型,紅彤彤的臉上長著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睛,嘴角上揚(yáng),好像在對我笑。她戴著一頂鑲嵌著黃邊的白帽子,穿著黃裙子,可漂亮了!它每天都靜靜地待在書桌上,看著我學(xué)習(xí)、玩耍。
當(dāng)我拿著零錢向她走過去時,她笑得可開心了?!爱?dāng)”的一聲,她將零錢“吞”進(jìn)肚子里,圓溜溜的眼睛笑意滿滿。
存錢罐是靜物,但是加上“待”“看”“笑”“吞”等人的行為特點(diǎn)后,就能生動形象地表達(dá)出作者的情感,讓讀者獲得活潑、親近的閱讀感受。
以書桌上的學(xué)習(xí)用品為例,小試身手———
我一坐到書桌前,文具們就忙碌起來。臺燈眨著明亮的眼睛;筆迫不及待地鉆進(jìn)我的手心;作業(yè)本揚(yáng)起白凈的臉,等著我書寫;修正帶在一旁候著,隨時等待我的吩咐。時鐘嘀嘀嗒嗒地走著,提醒我抓緊時間……
讓靜物有動作后,原本平淡無奇、悄無聲息的場景一下子熱鬧起來,擬人化的描寫讓語言靈動,也寄托著作者的情感。
第三招兒:讓靜物有語言
在童話中,靜物像人一樣有生命,有情感,會思考,會表達(dá)。童話以其豐富的想象、熟悉又陌生的表達(dá)深受孩子們喜愛。
月亮姑娘做衣裳(節(jié)選)
(統(tǒng)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
月亮姑娘看著那漂亮的衣裳,又望望自己圓圓的身子,不好意思地對裁縫師傅說:“不,老師傅,這不能怨您。不是您量不準(zhǔn),而是我每天都在變化?!?/p>
巨人的花園(節(jié)選)
高興的只有雪和霜兩位。他們?nèi)碌溃骸按禾彀堰@個花園忘記了,我們一年到頭都可以住在這兒啦。”
作者不寫“月亮姑娘很尷尬、很窘迫”,不寫“花園里一年四季都結(jié)霜,雪下個不?!?,而是讓物開口說話,生動形象。
生活中,只要你細(xì)心傾聽,一定能聽到靜物也有話要說,這就需要同學(xué)們展開豐富的想象。想象一下,當(dāng)你存錢時,存錢罐會說什么?當(dāng)你取錢時,它又會說什么呢?
我有一個存錢罐。
它是一個小女孩的造型,紅彤彤的臉上長著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睛,嘴角上揚(yáng),好像在對我笑。她戴著一頂鑲嵌著黃邊的白帽子,穿著黃裙子,可漂亮了!它每天都靜靜地待在書桌上,看著我學(xué)習(xí)、玩耍。
當(dāng)我拿著零錢向她走過去時,她笑得可歡了,似乎在說:“我等你好久了?!薄爱?dāng)”的一聲,她將零錢“吞”進(jìn)肚子里,圓溜溜的眼睛笑意滿滿,好像在說:“味道好極了,再來一個?!?/p>
班上的小云家境并不富裕,最近她媽媽病了,要花很多錢治病。我也決定出一份力,我準(zhǔn)備捐出存錢罐里所有的錢。當(dāng)我走到存錢罐前準(zhǔn)備取錢時,她好像知道我的心意,微笑著看著我說:“小主人,你真有愛心,你在做一件正確又有意義的事,真是太棒了!”
讓存錢罐開口說話后,它的形象變得鮮活、有溫度了,它儼然成了小作者的小伙伴。文章字里行間寄托著小作者的情感。
以“書包被放在地上,書包會和你說什么?”為例小試身手———
書包委屈道:“小主人,不要把我放在這冰冷又臟亂的地上,課桌才是我休息的地方?!?/p>
小主人滿不在乎地說:“別廢話,放地上多方便啊?!?/p>
“哎呀,好痛!小主人,你踩在我身上了?!睍劾镟咧鴾I水。
小主人挪開腳。書包的臉上留下小小的、黑黑的腳印。
書包淚流滿面:“小主人,媽媽昨天剛給我洗了澡,今天我就臟了。要是我在課桌里該多好啊,不會礙著你的腳,我也不會變成大花臉了。”
“對不起!”小主人道歉,“我這就把你送回課桌里?!?/p>
我們憑借想象力,賦予沒有生命的書包人的靈魂和情感,使讀者感受到物體更活潑、更親切。
擬人化描寫,其實(shí)就是把靜物當(dāng)作朋友來寫,讓靜物有樣貌,有動作,會說話。擬人化描寫,能讓靜的物體動起來,讓沒有生命的物體活起來。你學(xué)會了嗎?試著寫一寫某個靜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