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2024年5月20日就職後,明顯秉持的是「左衝右撞」路綫,左邊「衝擊」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底綫;右邊對大陸猛踩「臺獨」油門,「撞擊」大陸反「臺獨」底綫。曾自封爲「務實臺獨工作者」的賴清德,真的能靠他的「左衝右撞」「衝出一條臺獨道路嗎」?恐怕連賴清德自己都不會相信。
問題是,明知不可爲,賴清德爲何要爲之?陳水扁説,是因爲賴清德的固執(zhí)性格;蘇起認為,是賴清德的好鬥本性;郭正亮說,是賴清德看起來沒有想像的那麼強;蔡正元直言,這是賴清德獨裁專斷性格......
不管怎樣,賴清德「新官上任三把火」明確地把火燒向了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和大陸的「反臺獨」底綫以及掀起臺灣政壇「內鬥」。
賴清德真的敢得罪美國老闆?
先看賴清德燒向美國的「一把火」——不睬或者不屑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將會帶來怎樣的後果。
美國向來被認爲是臺灣的老闆,不管是蔣家的威權時代,還是李登輝從威權向選舉過渡的時代,乃至從陳水扁到馬英九再到蔡英文的所謂民主政權時代,有哪一個臺灣領導人不是以美國人馬首是瞻?陳水扁上臺時一度想在「一個中國」問題上試探美國,結果被美國猛打一巴掌定性為「麻煩製造者」,從此,陳水扁就老實了,甚至在某個公衆(zhòng)場合卑躬屈膝地想和美國總統(tǒng)肯林頓(Bill Clinton)握手時,克林頓連眼角都不撒他一下,在背後向陳水扁伸下手,搞得陳水扁非常狼狽和不堪。
馬英九執(zhí)政後,知道美國想要什麼,於是就用「不統(tǒng)、不獨、不武」政策維持現(xiàn)狀,在海峽兩岸與中美之間取得平衡,雖然執(zhí)政八年下臺後只獲得9%的臺灣人認同,但客觀上來説,馬任內在推動兩岸交流與和平發(fā)展方面還是做了很多事的,在他任內兩岸簽署的23項合作協(xié)議,為臺灣的經濟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2016年民進黨的蔡英文上臺後,對美國完全是「投懷送抱」,凡是美國決定的,她都堅決執(zhí)行;凡是美國要求的,她都一概滿足?;哆@樣一個「一邊倒」的政策,蔡英文從不敢挑戰(zhàn)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充其量只是「打打嘴炮」、「玩玩文字遊戲」,搞什麼「中華民國臺灣」之類「嘴巴爽」的小動作。八年任內,規(guī)規(guī)矩矩地在美國人為她劃的綫內活動,從不敢違逆美國意旨。
而賴清德則不同,上臺後就在「就職演説」中不鳥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不僅做實了一直傳説的「白宮疑賴論」,而且華府在賴清德就職演說之後,對於賴清德和民進黨政府的疑慮又增加。並且還導致了美國撤換美國在臺協(xié)會(AIT)處長孫曉雅(Sandra Oudkirk),並立刻換上精通日語、中文且非常瞭解臺灣政治生態(tài)的現(xiàn)任美國在臺協(xié)會副處長的谷立言(Raymond Greene)上場。
美國沒想到會被賴清德擺一道
谷立言上場後「打鐵趁熱」,於2024年7月10日履新後立刻前往拜會賴清德。有備而來的谷立言當然不是約賴清德閑聊的,而是汲取賴清德520就職講話「教訓」,當著賴清德的面,重申美國對臺灣的支持,以及符合美國長年以來的「一個中國」政策。出乎意料的是,賴清德在公佈會見內容時,卻把谷立言強調的「一個中國」政策中的「一中」兩字刪掉了,對美國派到臺灣的「監(jiān)軍」毫不留情,大玩「選擇性公開」的小動作,不僅相當失禮,鴕鳥心態(tài)更展現(xiàn)無遺。歷練老道的谷立言也不是省油的燈,立刻在美國在臺協(xié)會的網站上公佈了他和賴清德談話的「原文」與「全文」。谷立言下一步會如何做,相信向來對臺灣政客指手畫腳的美國絕不會對賴清德的肆意妄爲善罷甘休。
儘管美國可能在某些方面支持或容忍賴清德,但美國官方立場仍然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這意味著美國對賴清德的信任程度將會受到這一原則的限制。衆(zhòng)所周知,美國不僅需要在支持臺灣和維護與中國關係之間尋找平衡,而且美國也不希望賴清德的兩岸政策過度偏離美國的戰(zhàn)略利益。
有臺灣學者認爲,谷立言此次特意強調賴清德要遵循美國的「一中政策」,但賴清德卻有意忽略這一旨意的重要資訊,已經表明了賴想推行的「新兩國論」與美國的「一中政策」產生了衝突。在面對賴清德公然挑戰(zhàn)兩岸現(xiàn)狀,正在破壞臺海和平穩(wěn)定,以及明確挑戰(zhàn)美國「一中政策」底綫的情況下。接下來值得觀察的關鍵,是美國是否有有效的約束賴清德的行動,以及採取何種實際措施來管理和對賴清德進行反制。
此時有三個訊息值得注意:一是臺灣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最近改口稱,臺灣和中國大陸本來就是「兩岸關係」;二是美國中國問題智庫葛來儀(Bonnie Glaser)於7月2日在《Foreign Affairs》發(fā)表文章,強調臺灣應該要和北京溝通,最好能有一些非正式管道;並且還特別提到,美國應該私下向北京承認,賴清德就職演說偏離前幾任總統(tǒng)的一些主張。三是下臺後一直沒有露面的蔡英文在2024年7月21日缺席民進黨全代會情況下,選擇7月23日與美國智庫進行視訊會議,和國際專家學者交流討論臺灣與區(qū)域未來所面臨的挑戰(zhàn)。臺灣一些評論認爲,這是蔡英文對賴清德她的「心腹」鄭文燦表達的不滿。以上兩則資訊是巧合嗎?
據(jù)瞭解美臺關係運作的人士稱,這不只是美國在背後下的「指導棋」,也是美國對賴施壓邁出的第一步。一方面透過蔡英文出面向賴傳遞訊息和試探賴的後續(xù)作爲,另一方面,也是在培育「制衡」賴的力量(這是美國最擅長的政治手段),因爲目前在民進黨內,於公於私,都只有蔡英文還「有力量」、「有意願」、「有手段」對賴有所制衡。特別不可忘記的是,蔡英文除了有閨蜜蕭美琴(也代表美國)在賴身邊擔任「近身看守」外,蔡英文早在下臺前就已經把另外一兩個「心腹」安排去了美國,與美國保持密切的接觸與聯(lián)絡。
美國開始對賴反擊
知情者說,如果賴仍不知收斂,接著就會有美國的「知名中國問題專家」出面對「臺海關係」發(fā)表「意見」(如葛來儀等);如果賴還不懂得「歸位」,再接下來,就會有美國國會議員「造訪」臺灣,當面對賴進行「指教」;賴若再不知趣,美國就會對他採取更為嚴厲的「教訓」。包括賴想出訪「借道美國」不得其門而入,或者用蔡英文「訪美」壓制賴並給賴以顔色看等等,直至賴採取一些行動,協(xié)助美國管控兩岸風險爲止。
「衝撞」大陸也得不到任何好處
用臺灣「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的話說,賴清德這樣做,對臺灣絕對有弊,臺灣現(xiàn)在跟大陸也鬥、民進黨跟在野黨也鬥、賴清德自己在民進黨內部也鬥,臺灣面臨外鬥跟內鬥,美國現(xiàn)在又是臺灣唯一的靠山,臺灣有可能好到哪裡去?
賴清德在「衝撞」美國「一個中國」政策底綫的同時,對大陸的「反臺獨」底綫也是「狂踩」。自520以來,他已在不同場合至少5次説過「兩岸互不隸屬」,除此以外,他還多次對中國大陸喊話,要大陸「尊重臺灣人選擇」。這一表述被認為是在間接表達其對堅持「臺灣獨立」的立場。
大陸對賴清德所作所爲的「應對」也與過去有所不同,除了繼續(xù)「喊話」和「規(guī)勸」外——諸如明確表示「臺獨是死路一條」;無論打著什麼幌子、什麼旗號,「臺獨」分裂活動都不會得逞等等。也同時採取了一些「必要手段」,包括軍事的和法律的。
大陸2024年5月23日開展的「聯(lián)合利劍—2024A」「圍臺軍演」,不僅僅在練聯(lián)合海空戰(zhàn)備警巡、聯(lián)合奪取戰(zhàn)場綜合控制權、聯(lián)合精打要害目標等科目,更重要的是透過艦機抵近臺島周邊戰(zhàn)巡、島鏈內外一體聯(lián)動,增加對「臺獨」分裂勢力謀「獨」行徑的威懾,和對外部勢力干涉挑釁進行嚴重警告。
與此同時,每天都要在臺灣周邊「打卡」的「機艦戰(zhàn)巡」(據(jù)説只在「凱米颱風」7月25日開始橫掃臺灣時暫停),不僅每天有不同的「機艦」組合,每次也在臺灣不同的方位呈現(xiàn)。剛開始時,臺灣軍方還表現(xiàn)的「熱情十足」,每次派F16起飛「陪伴」,再後來,連這些表面動作也不做了,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改變?yōu)橹粚ν馔▓蟠箨憽笝C艦戰(zhàn)巡」訊息了,即便如此,有臺灣軍界人士稱,臺灣軍方公佈的只是大陸「機艦戰(zhàn)巡」能讓臺灣看到的部分,對那些臺灣無法掌握的「隱身」「機艦戰(zhàn)巡」,到底有多少架次?不是臺灣軍方「隱藏」起來不想說,而是根本就「不知道」而「無法報」。
大陸「機艦戰(zhàn)巡」常態(tài)化就是在展示主權
熟悉大陸軍事的臺灣軍事將領們都很清楚,大陸日復一日在臺灣周邊的「機艦戰(zhàn)巡」「打卡」,除了落實「機艦戰(zhàn)巡」常態(tài)化以外,再就是彰顯對臺灣的主權。從這一點來説,任由賴清德怎麼蹦躂,也蹦躂不到哪裡去。臺灣的地位和主權,並不是賴清德們說「互不隸屬」就互不隸屬的,僅大陸「機艦」常態(tài)化「戰(zhàn)巡」,就已經昭告世界:「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人想把臺灣從中國分離出去,都是癡心夢想」。
大陸應對臺海局勢的另一個重要變化,就是在大陸對臺「全面掌控」的情勢下,開始「謀定而動」的佈局。
其中包括,在賴清德上臺滿月後,大陸2024年6月21日送給他的「滿月大禮包」——由「兩高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聯(lián)合發(fā)佈的《關於依法懲治「臺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涵蓋懲治「臺獨分裂國家行為」共22條規(guī)定,最重可判處無期徒刑。這一法律檔的出臺,顯示大陸正在通過法律手段來加大對「臺獨」行為的打擊力度。
再就是,2024年7月18日公佈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公報內容説的內容,「繼續(xù)推進對臺工作」,將「完善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深化兩岸融合發(fā)展。」
臺灣島內所謂的專家學者在解讀三中全會涉臺表述時,多數(shù)認為「未來大陸更重視國內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問題,臺灣問題並不是重點」,這顯示出臺灣的「大陸問題專家」對大陸政策的認識瞭解仍然缺乏全面深入,而是帶有自我催眠和自我安撫的性質。
大陸對臺是謀定而後動
大陸重大戰(zhàn)略首先在中共全會形成正式決定,這叫頂層設計。頂層設計是經過層層情況收集、篩選、匯總,由決策高層組織專家進行嚴謹?shù)膶n}研究,提出政策建議,再返回廣泛徵求社會意見等民主流程,最後提到中共全會決定。
三中全會涉臺表述表明,大陸對臺灣問題已有戰(zhàn)略決策,現(xiàn)階段無需改動,照現(xiàn)有決策推動落實就行。說明大陸「反獨促統(tǒng)」戰(zhàn)略已成定局,統(tǒng)一的步伐不會改變,在「機艦戰(zhàn)巡」常態(tài)化的情勢下,大陸隨時可能因應臺灣情勢變化採取果然行動,無需重新研究決定。實際上,三中全會涉臺表述,不是大陸忽視臺灣問題的重要性了,而是大陸對臺灣的重要性已經胸有成竹了——既不對臺灣執(zhí)政當局抱有任何幻想,也不會對「臺獨」有任何容忍空間;既要穩(wěn)步推動「統(tǒng)一」進程,也不對美國等國際政治勢力阻礙中國統(tǒng)一掉以輕心。
臺灣已不是之前的臺灣,美國也不是過去的美國,大陸更不是以前的大陸。賴清德面臨的兩岸局勢與國際情勢都已發(fā)生了巨大變化——面對的是更複雜的國際環(huán)境和更強大的中國大陸。賴清德如果能認清這個現(xiàn)狀和事實,就不應該再踩觸大陸反對「臺獨」、謀求兩岸統(tǒng)一的紅線,否則,必招致嚴厲懲罰,加速「臺獨」覆滅進程。
賴清德走的是「兔子尾巴」道路
馬英九不久前在接受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專訪時說,賴清德曾自稱為「務實的『臺獨』工作者」,但無論他多麼「務實」,「臺獨」都不可能實現(xiàn)。馬英九認為賴清德不敢在「臺獨」道路上繼續(xù)走下去,因為這條路最終會難以為繼。「目前兩岸實力對比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大陸有更堅定的意志和更強大的能力堅決挫敗『臺獨』分裂行徑?!?/p>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大陸對賴清德的態(tài)度相當強硬、美國對賴清德的作爲有所顧忌的情況下,賴清德能選擇的空間十分有限,賴清德在「臺獨」道路上能走的路,並不取決於他個人的政治意願和策略,而是取決於國際局勢、兩岸關係、臺灣內部政治生態(tài)等多重因素。在當前複雜的地緣政治環(huán)境下,不管賴如何「左衝右撞」,他都衝不出「如來佛」的掌心,他在「臺獨」道路上永遠邁不出去。
正如王毅部長2024年7月27日在老撾很直言不諱地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所表述的那樣:「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過去不是、將來更不會是一個國家?!埂浮号_獨』與臺海和平水火不容?!号_獨』勢力每挑釁一次,我們必會反制一次,不斷壓縮『臺獨』空間,朝著實現(xiàn)完全統(tǒng)一的目標努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