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景教學方法是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有效情境,以引起學生的真實情感體驗為基礎的教學方法,其核心是學生在一種輕松自由的氛圍下更好地理解英語語言內(nèi)涵,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運用情景教學法,提升教學效果是一線教師值得研究和探討的課題。從教師角度來講,情景教學法重心為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相關的教學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從學生視角來看,重在讓學生在一種體驗式的教學環(huán)境下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只有在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下才能激活英語思維,最終能達成課堂學習目標。
關鍵詞:情景教學;初中英語;應用
作者簡介:袁道花,甘肅省永登縣第八中學。
英語學科是初中階段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英語是跨文化交際的通用語言,英語學習對語法的運用和詞匯的積累有著明確的要求。初中英語的學習偏向詞匯積累和語法理解,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基礎應用能力。就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重點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并培養(yǎng)其英語自主學習意識。而情景教學方法的應用能起到較好的推動作用,讓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
一、情景教學法的概念和發(fā)展趨勢
情景教學法是指教師將具體的教材內(nèi)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利用動畫、圖片、角色扮演、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視頻素材、詩歌朗誦、音樂欣賞以及課內(nèi)游戲等形式,構建不同的英語學習情景,讓學生在課堂上掌握英語知識和學習方法。情景教學最為關鍵的是要在課堂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然后引導學生學習。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課堂教學往往以教師為主體,教師講,學生記,這樣的教學形式會讓學生產(chǎn)生一種固態(tài)化的思維模式,雖然學生的課堂筆記很多但真正能運用的知識非常少,并且學生“說”英語和“用”英語的能力非常薄弱,更遑論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新課標著力強調(diào)英語教學要使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zhì)以及學習能力協(xié)同發(fā)展。情景教學方法的運用正好符合這一要求,適宜的教學情景更能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性,讓學生擺脫被動接受英語知識的局面,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地思考,產(chǎn)生自主學習意識,這樣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還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為更高難度的學習奠定基礎。
情景教學法自被廣泛應用到外語教學中,經(jīng)過長時間的發(fā)展,目前已經(jīng)趨于成熟。但是隨著時代在不斷改變進步,教學方法也會相應發(fā)生改變。因此情景教學方法也展現(xiàn)出不同的發(fā)展趨勢:首先,情景模式變得更加多樣化。從情景設置的角度來說,情景模擬和多媒體輔助教學工具相結合能給教師帶來多樣化的教學素材,便于教師運用圖片、視頻、幻燈片等工具將教材內(nèi)容鮮活地呈現(xiàn)出來,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其次,情景教學法能將真實的語言情景融入文化知識的學習和應用當中,更加強調(diào)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和使用。
二、情景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應用原則
第一,直觀性原則。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教學一直沿用固態(tài)化的教學模式,學生習慣死記硬背知識,導致學生無法真正內(nèi)化知識,最終喪失英語學習興趣。初中英語學習中,學生要掌握大量的語言規(guī)則、語法知識,但是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缺乏知識的實際運用場景。然而通過運用情景教學法,教師可以向學生直觀地展示一些場景,這樣不但可以讓學生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樂趣,還能讓學生找到與自身認知規(guī)律相符的學習方法,使得學生在直觀的教學情景下將復雜的知識轉變簡單的知識點。第二,交際性原則。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具有溝通和交流的作用。情景教學方法的運用和實現(xiàn)需要多個參與者,由此在情景教學中必須遵守交際性原則。教師要盡可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交際情景,便于學生在課堂上學會運用英語表達,并且還能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溝通和交流能力。第三,真實性原則。語言學習需要在真實的教學環(huán)境下進行,可事實上目前的教學資源和語言學習環(huán)境缺乏,課堂上大多數(shù)還是以理論知識教學為主。由此,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盡量創(chuàng)設與真實生活情景相貼合的語言環(huán)境,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學工具,為學生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教學情景和語言氛圍。第四,趣味性原則。教師在創(chuàng)設真實教學情景的過程中要立足于學習的趣味性,讓學生產(chǎn)生求知欲,這樣才能增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信心。比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設計多樣化的游戲,將英語知識融入游戲中,這樣可以增強教學的趣味性。第五,啟發(fā)性原則。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所設置的情景要能帶給學生啟發(fā),能引領學生思考。英語教學最重要的不是要讓學生學會多少的知識,而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樣才能保證學生能夠獲得更多的英語知識,并針對不同的知識點提出自身的見解。第六,多樣性原則。情景是豐富、多元的,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景,這樣才能帶給學生良好的學習體驗和感受。教師運用視頻、圖片等多樣化的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并讓學生在這種氛圍感的引領下融入教師創(chuàng)建的教學情景中獲得真實的情景感受。
三、情景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際運用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對話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情景對話,讓教學情景和課堂主題相對應,這樣才能更好地把學生帶入到情景氛圍當中,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對話情景的創(chuàng)設能讓學生高度集中注意力,提升課堂學習效率,只有不斷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熱情,才能加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在英語學習中,只有學生敢于說、敢于多說,才能獲得更大的進步,達到熟能生巧的目的。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開展情景對話能更好地帶領學生進入課堂情景中,讓學生在掌握詞匯含義和語法知識的基礎上,將所學內(nèi)容融入對話練習當中。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2“This is my sister”的教學中,教師要適時跳出教材內(nèi)容,可以讓學生介紹自己的姐妹?;蛘呓處熆梢宰寣W生展開對話,采用一問一答的形式,完成本課內(nèi)容的學習。在學生介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形容個人性格特點的英語詞匯、短語,幫助學生熟練掌握英語知識,對話也會更加順暢。
(二)聯(lián)系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情景
教學情景和生活實際相關聯(lián)能使得學生更輕松地融入真實的教學情景中。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在實際生活當中熟練運用英語語言知識和技能,鍛煉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比如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11“How was your school trip”的教學中,這篇課文是以實際的短途旅行為基礎的,讓學生在掌握go for a walk、ride a horse、feed chickens、grow apples/strawberries等短語的基礎上,簡單介紹自己的旅行生活。就此,針對這節(jié)課程進行情景融入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先把自身的感受表達出來,然后再與英語知識相結合,從而達到熟練運用英語知識的目標。這種情景教學方式可以在增強學生課堂體驗感的同時提高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性,從而完善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
(三)利用動畫、圖片等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
教師利用動畫、圖片等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能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促使學生積極配合教師完成教學目標,還能幫助學生開拓思維,使得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初中階段的學生處在對事物發(fā)展非常好奇的階段,利用圖片、視頻等為學生創(chuàng)造真實鮮活的教學情境能給學生帶來真實的體驗感,并讓學生在這種真實的情景中擴充自己的知識體系。將情景教學和多媒體信息技術結合也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教師創(chuàng)建的動畫情景可以是一種動態(tài)的三維立體圖形,如將世界地圖繪制成這種圖形并在播放的過程中讓學生找到我們所處的地方,當學生看到中國時,多媒體課件就會跳出一句話“China is in Asia”;當?shù)貓D顯示到鄰國日本時,屏幕上彈出了“Japan is to the south-east of China”;顯示俄羅斯時,屏幕上又彈出了“Russia is on the north of China”。動畫播放完畢之后,教師可以將以上三句話再次呈現(xiàn),讓學生進行探討,讓學生對方位詞in、on、to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四)進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可以讓學生充分感知英語情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扮演教材內(nèi)的各種角色并積極思考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初中英語學習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雙重特性。工具性是讓學生在交流和溝通的過程中運用英語與外國友人進行交流,而人文性是運用英語向世界傳達中國文化,表達我們的價值觀念。通過角色扮演的情景教學方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團結友愛的精神可以得到培養(yǎng),進而讓學生在教師的培育下不斷增進對英語知識的理解。比如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1“What's the matter?”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角色進行扮演,然后引導學生想象不同角色之間的對話場景,用英語進行對話,這樣才能讓學生把所學到的語言知識輸出,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英語思維。
在角色扮演活動中,學生在練習階段針對教材內(nèi)容的探討十分激烈,由此可見,學生對這種情景活動的參與興趣非常高,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角色扮演活動當中。但是在最終的成果展示階段,學生又會出現(xiàn)興趣不高的情況,究其原因是角色扮演和一般的情景對話有區(qū)別,角色扮演需要一定的表演力、模仿力和表現(xiàn)力。然而學生不是演員,不能保證將每個過程都演繹出來,所以在完成的過程中會有一定的心理壓力,而教師在這種時候就要加以引導,讓學生把其當作一次簡單的課堂匯報,熟練地把自己需要完成的內(nèi)容表達出來,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親身體驗角色的過程中更好地掌握英語知識。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降低語法知識的難度,先幫助學生完成心理建設,從角色扮演活動本身出發(fā),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體會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欲望,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為之后更加深入的英語學習奠定基礎。
(五)創(chuàng)設音樂情景
歡快、動聽的音樂旋律有利于學生記憶。在英語學習期間,教師可以播放比較簡單的英文歌曲,以此來創(chuàng)設音樂情景,從而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英文歌曲和英語詞匯的積極性。音樂和英語的結合可以構建綜合學習體系,讓學生在掌握英語知識的同時學習到樂理知識,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另外,學生在聽音樂的過程中也能記憶更多的英語單詞,積累大量的英語語法知識。大多數(shù)學生比較喜歡流行音樂。筆者經(jīng)常在課間休息的過程中為學生播放Baby這首歌曲,這首曲目相對而言比較簡單,學生在演唱的過程中教師還能糾正學生發(fā)音,讓學生通過音樂情景感受英語學習的樂趣。
比如,在教授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2“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時,上課伊始,教師播放英文歌曲Tree House Weekend,提醒學生歌曲和視頻中所呈現(xiàn)的內(nèi)容都和weekend密切相關,結合歌曲中人物周末的活動提出問題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學生觸景生情,教師乘勢展示英語句式 “I usually ... on weekends” 。在此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對學生進行適時提問,還要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給予及時的反饋,這樣才能讓學生體會到不一樣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相對而言,音樂情景的創(chuàng)設可以讓學生更加快速地進入課堂學習,促進學生對本課內(nèi)容的理解。
四、結語
綜上所述,情景教學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能讓教師在關注學生個人情感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在應用情景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也要關注學生的反饋情況,不斷改進教學形式和方案,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的和交流,這樣才能穩(wěn)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黃小紅.如何在初中英語情景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yǎng)理念[J].校園英語,2020(11):34-35.
[2]唐建榮.情景教學運用于初中英語課堂的探索[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2018(5):9-14.
[3]孟國林.情景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實踐[J].文理導航(上旬),2019(9):56-58.
[4]馮莉.多媒體在初中英語情景教學中的應用方法[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78-79.
[5]任仲卿.初中英語實施情景教學的探究[J].新課程學習(中學),2019(3):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