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鯤
摘 要:要想演唱獲得預期的效果,演唱者需要清晰了解美聲作品處理的主要形式,并且扎實掌握美聲作品處理的常用方法。本文對美聲作品處理的主要形式進行研究,包括整體布局、分段對比以及突出高潮,以幫助演唱者更好地把握美聲作品處理的本質。另外,本文還對美聲作品處理的常用手法進行研究,包括速度處理、力度處理、聲音處理、情緒處理等,以幫助美聲演唱者更準確地表現(xiàn)作品。
關鍵詞:美聲;作品處理;形式;手法;音樂表現(xiàn)
中圖分類號:J6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3)31-00-03
美聲演唱過程主要包括作品分析、作品處理、作品表現(xiàn)三個環(huán)節(jié)。作品處理是美聲演唱過程中的中間環(huán)節(jié),發(fā)揮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美聲作品處理既有理論層面的形式問題,又有實踐層面的手法問題。當前,一些美聲演唱者對美聲作品處理的形式、手法存在認識不到位的問題,直接影響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的作品表現(xiàn)。鑒于此,本文對美聲作品處理的主要形式和常用手法進行研究。
一、美聲作品處理的內(nèi)涵以及原則
所謂美聲作品處理,是指演唱者在美聲作品分析的基礎上,對美聲作品進行的進一步藝術加工,是對后續(xù)作品表現(xiàn)(即正式演唱)做的進一步安排。作品分析、作品處理、作品表現(xiàn)都是演唱者對美聲作品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的活動。美聲作品處理處于美聲演唱過程中的中間環(huán)節(jié),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美聲作品處理形式和美聲作品處理手法是美聲作品處理研究的兩個重要內(nèi)容。美聲作品處理形式研究,有助于幫助演唱者更好地理解美聲作品處理的本質;美聲作品處理手法研究,有助于演唱者順利獲得預期的美聲作品處理效果[1]。
進行美聲作品處理時,演唱者需充分了解美聲作品處理的原則,以保證美聲作品處理的規(guī)范性、有效性。美聲作品處理原則有三:一是尊重原創(chuàng)原則,要求演唱者應根據(jù)美聲作品內(nèi)容、情緒、意境的需要,以作曲家和詞作家的創(chuàng)作本意為出發(fā)點,理解旋律、歌詞的本意。二是二度創(chuàng)作原則,要求演唱者把美聲作品中的旋律、歌詞與自身的感情結合起來,用自己獨特的感受詮釋作品,產(chǎn)生獨一無二的藝術效果。三是統(tǒng)一原則,要求演唱者進行美聲作品處理時,要對作品的演唱基調、演唱風格、演唱意境進行一種平衡處理,同時對作品的重點段落、高潮段落、結束句等進行一個完整的布局安排。四是對比原則,要求演唱者進行美聲作品處理時,對作品中的不同的內(nèi)容、情緒、曲式結構、調式、調性、旋律線條等進行比較處理。美聲作品中的對比關系有:抑與揚、柔與剛、緩與急、明與暗等。
二、美聲作品處理的主要形式
形式是事物內(nèi)容的組織結構、表現(xiàn)方式,而內(nèi)容是事物本質的核心。和流行音樂作品、民族音樂作品相比,美聲作品具有獨特的組織結構、表現(xiàn)方式。在作品分析的基礎上,演唱者充分認識美聲作品處理的形式,有助于準確把握美聲作品的內(nèi)容,進而深刻理解美聲作品的本質。美聲作品處理的主要形式是什么?筆者認為,至少包括整體布局、分段對比、突出高潮三種[2]。
(一)整體布局
整體布局是美聲作品處理最明顯的形式。美聲作品處理的整體布局具體包括統(tǒng)一形式、統(tǒng)一風格、統(tǒng)一唱法三個內(nèi)容。
在美聲作品處理中,統(tǒng)一形式具體指演唱者演唱一系列美聲作品時,采用詠嘆調、詠敘調、宣敘調、合唱、重唱、藝術歌曲中的某一種聲樂表現(xiàn)形式進行演唱。演唱者采用同一種表現(xiàn)形式演唱美聲作品,能夠給聽眾留下規(guī)范統(tǒng)一的印象,更容易使聽眾認可自己美聲唱法的專業(yè)度,從而提高聽眾對自己的信任感。另外,統(tǒng)一形式,可以降低演唱者進行美聲作品處理時的時間成本,減少二度創(chuàng)作的工作量。
在美聲作品處理中,統(tǒng)一風格具體指演唱者演唱一系列美聲作品時,按照同一種風格演唱。流行唱法和民族唱法有豐富的演唱風格,尤其是流行唱法。不同于流行唱法和民族唱法,美聲唱法的演唱風格是相對統(tǒng)一的,具體包括獨特的音色、真摯的情感表達、鮮明的歌唱氣質等。獨特的音色,體現(xiàn)在音色純凈、親切、有穿透力。真摯的情感表達,體現(xiàn)在情緒飽滿、聲情并茂,聲音有強烈的感染力。鮮明的歌唱氣質,體現(xiàn)在服裝端正、演唱姿勢挺拔、舒展,氣質佳。
在美聲作品處理中,統(tǒng)一唱法具體指演唱者演唱一系列美聲作品時,語言、聲區(qū)、發(fā)聲、呼吸等技術要求方面的統(tǒng)一。語言方面,演唱者演唱任何一首美聲作品時,都要做到咬字、吐字準確且清晰;都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誦”。聲區(qū)方面,演唱者演唱任何一首美聲作品時,都要做到聲區(qū)統(tǒng)一;真聲與假聲兼用,能夠按照音高比例的實際需要混合運用真聲與假聲。發(fā)聲方面,演唱者演唱任何一首美聲作品時,都要使聲波產(chǎn)生自然、有規(guī)律的波動,即顫音。呼吸方面,演唱者演唱任何一首美聲作品時,都要著重運用胸腹式聯(lián)合呼吸。共鳴方面,演唱者演唱任何一首美聲作品時,重咽腔共鳴;積極調動各種共鳴,以獲得混合共鳴;共鳴要飽滿、通暢,富于變化。音量方面,演唱者演唱一系列美聲作品時,都要唱得洪亮[3]。
(二)分段對比
進行美聲作品處理時,演唱者的分段對比有兩項活動:一是段落之間進行對比;二是句逗之間進行對比。
在美聲作品處理中,段落之間進行對比具體指演唱者對美聲作品中的不同段落進行比較處理,以準確把握作品的重點段落、高潮段落,進而做好歌唱技巧層面和情緒層面的準備,以更好地從整體上表現(xiàn)作品。例如,演唱者對《母親教我的歌》A樂段和B樂段進行比較處理,會發(fā)現(xiàn)兩個樂段中的旋律、裝飾音有較大差異。兩個樂段旋律、裝飾音的變化,要求演唱者具備較強的氣息控制力,同時可適當采用滑音唱法。再如,演唱者對《西班牙女郎》A樂段和B樂段進行比較處理,會發(fā)現(xiàn)兩個樂段的調式有較大差異,A樂段采用了f小調,而B樂段采用了F大調。兩個樂段的調式變化,要求演唱者演唱時注意聲音的堅實,同時注意情緒的明朗。再如,演唱者對《在我的心里》A樂段和B樂段進行對比處理,會發(fā)現(xiàn)兩個樂段中的調式存在差異,A樂段為陰柔性的小調,而B樂段為陽剛性的大調。兩個樂段的不同調式賦予兩個樂段不同的色彩,要求演唱者演唱時注意力度、速度、情緒的對比。
在美聲作品處理中,句逗之間進行對比具體指演唱者對美聲作品同一段落中不同句子之間進行比較處理,以準確把握各句子的演唱技巧,進而更好地從段落上把握作品。例如,演唱者對《西風的話》中的句子進行比較處理,會發(fā)現(xiàn)全曲僅有四個樂句組成,且四個樂句的音樂速度相差不大,均為中庸,鑒于此,演唱者演唱時需要注意呼吸與聲音的平穩(wěn)控制,同時注意音樂線條的平直。再如,演唱者對《我為偉大祖國站崗》B樂段中的句子進行比較處理,會發(fā)現(xiàn)B樂段的始句的音樂線條收窄稍快,而中間句和尾句的音樂線條拉寬稍慢。同一樂段中不同句子音樂線條存在寬與窄、快與慢的對比關系,要求演唱者演唱時注意力度和情緒漸強的控制。再如,演唱者對《大漠輝煌》B樂段中各句子進行比較處理,會發(fā)現(xiàn)始句、中間句和尾句的節(jié)奏存在較大差異。始句、中間句的節(jié)奏松散,而尾句的節(jié)奏相對緊湊。鑒于此,演唱者演唱該作品B樂段尾句時要注意情緒明顯上揚[4]。
(三)突出高潮
美聲作品中的高潮是情感最飽滿、感染力最強的地方。美聲作品中的高潮或出現(xiàn)在作品的前面,也可以出現(xiàn)在中間,也可以出現(xiàn)在最后,其中,高潮出現(xiàn)在作品中間和最后最為常見。美聲作品段落、句逗越多,高潮的處理越重要。
進行美聲作品處理時,演唱者處理高潮的重要形式就是“突出”。美聲作品中的高潮有段落高潮、情緒高潮等類型。演唱者突出美聲作品中高潮的方法有很多,如短節(jié)奏推進、長音展開、音量提升、力度增強等。演唱美聲作品時,演唱者突出高潮,不僅能使作品給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能使聽眾認可自己的專業(yè)度。
三、美聲作品處理的常用手法
“手法”一詞在文學創(chuàng)作、藝術創(chuàng)作中廣泛應用,可理解為創(chuàng)作的技巧。進行美聲作品處理是演唱者對美聲作品的二度創(chuàng)作,需要演唱者掌握一定的技巧。結合本文對美聲作品處理主要形式的分析,建議演唱者掌握美聲作品處理的以下常用手法。
(一)速度處理
所謂速度處理,是指演唱者進行美聲作品處理時,對作品中某處在演唱速度上進行的處理。速度處理是美聲作品處理最常用的手法。正式演唱前,演唱者需要以中板為基準,對美聲作品某段落或某樂句的演唱速度、速度變化形式進行處理。對美聲作品的演唱速度進行處理時,演唱者要對不同段落的演唱速度進行處理,使各段落的演唱富有變化。例如,前段演唱速度為散板,中段演唱速度為小快板,尾段的演唱速度為慢板。實例分析,對《美麗的樓蘭姑娘》進行速度處理時,演唱者可以在A段安排稍自由的行板,在B段安排稍緊湊的小快板,在尾段小反復處安排緊湊的快板。對《人們叫我咪咪》進行速度處理時,演唱者可以在A段安排柔板,在B段安排小快板,在尾段安排小柔板。美聲作品的段落越多,演唱者對各段落的演唱速度處理越有必要,否則會導致整個演唱十分平淡。對美聲作品進行速度處理時,演唱者要充分考慮作品中各段落、各樂句的內(nèi)容和情緒[5]。
(二)力度處理
所謂力度處理,是指演唱者進行美聲作品處理時,對作品中某處在聲音強弱上進行的處理。音樂中的力度指聲音的強弱。美聲作品演唱雖然具有聲音有穿透力的風格特征,但聲音有穿透力并不等同于聲音強。一直聲音強的美聲作品是不存在的,那樣對演唱者和聽眾而言無疑都是一種“折磨”。美聲唱法本身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而演唱者聲音強弱的變化能夠進一步增強演唱的感染力。對美聲作品進行力度處理時,演唱者可以對不同段落、不同樂句的力度進行處理,使不同段落、不同樂句層次分明,富有色彩變化。例如,對《天下黃河十八彎》引子部分進行力度處理時,演唱者可以安排弱→中弱→中強→強的力度處理,配合內(nèi)容情景,營造一種極為深遠的意境。再如,對《我像雪花天上來》各段落的力度進行處理時,演唱者可以在A段安排弱音,在B段安排強音,在尾段安排中強音。
(三)聲音處理
所謂聲音處理,是指演唱者進行美聲作品處理時,對作品中某處在聲音表達和體現(xiàn)上進行的處理。演唱美聲作品時,演唱者的聲音表達和體現(xiàn)包括音色的明與暗、聲音的連與斷、聲音情緒的收與放、聲音表現(xiàn)的抑與揚等。聲音是演唱者的“樂器”,具有非常強的可塑性。進行美聲作品處理時,演唱者靈活安排聲音,能夠使演唱呈現(xiàn)多彩的魅力。例如,對《歲月悠悠》進行聲音處理時,演唱者可以安排連續(xù)不斷的聲音,同時壓低聲音,以更好地表現(xiàn)作品離愁惜別的情感。再如,對《??!我的太陽》尾段進行聲音處理時,演唱者在“我的太陽”處安排輕柔的聲音,以彰顯我的太陽——你的美妙色彩。再如,對《你再也不要去做情郎》進行聲音處理時,演唱者可以安排頓音的演唱方法,使聲音堅定有力,彰顯作品俏皮、風趣的音樂特征[6]。
(四)情緒處理
所謂聲音處理,是指演唱者進行美聲作品處理時,對作品中某處在情緒變化上進行的處理。每一首美聲作品都有自己對應的情緒,或堅決,或憤慨,或興奮,或激動,或熱愛,或贊美等。對美聲作品的情緒進行處理,可以使演唱更快引起聽眾的情感共鳴,從而讓聽眾獲得更好的審美體驗。對美聲作品的情緒處理時,演唱者要根據(jù)作品內(nèi)容、情緒需要和歌詞的語氣差異,對演唱情緒進行恰當?shù)奶幚怼@?,對《眷戀》進行情緒處理時,演唱者可以在A段落安排堅定情緒,在B段落安排贊美情緒,感情漸濃,表現(xiàn)對祖國的無限眷戀。再如,對《把一切獻給黨》進行情緒處理時,演唱者可以在A段落安排溫柔情緒,在B段落安排激動情緒,在尾聲安排堅定情緒。再如,對歌劇《楊白勞》中楊白勞的詠嘆調進行情緒處理時,演唱者可以在第一段落安排低落情緒,在第二段落安排緊張情緒,在第三段落安排自責情緒,在第四段落安排悲痛情緒。
四、演唱者掌握美聲作品處理的主要形式與常用手法的要領
結合本文對美聲作品處理主要形式和常用手法的分析,建議演唱者了解以下要領,以快速、正確掌握美聲作品處理形式與手法。
其一,將美聲作品處理置于美聲作品演唱完整步驟當中,肯定該步驟對美聲作品分析的“啟下”作用、對美聲作品表現(xiàn)的“承上”作用。其二,要尊重原創(chuàng),根據(jù)作品內(nèi)容、情緒、意境等進行處理。其三,將美聲作品處理是一種二度創(chuàng)作,不能一味地強調尊重原創(chuàng)而忽視、否認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和自己的感情,用自己的真實感受進行處理。其四,美聲作品處理的整體布局強調統(tǒng)一,分段對比強調對比。其五,美聲作品處理是一種平衡處理,因此要注意各種音樂要素之間的平衡。其六,美聲作品的曲式結構越復雜、樂句越多,越要重視速度處理、力度處理、聲音處理和情緒處理。其七,美聲作品的速度處理可以使演唱生動、活躍、有趣;美聲作品的力度處理可以使演唱變得細致、有層次性;美聲作品的聲音處理可以使演唱有個性;美聲作品的情緒處理可以使演唱有情感[7]。
五、結束語
演唱者了解美聲作品處理的主要形式和常用手法,有助于美聲作品表現(xiàn)。經(jīng)研究,美聲作品處理的主要形式包括整體布局、分段對比和突出高潮;美聲作品處理的常用手法包括速度處理、力度處理、聲音處理和情緒處理。需注意的是,美聲作品處理主要形式和常用手法并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美聲唱法的發(fā)展變化而變化的。鑒于此,演唱者應不斷加強美聲唱法的學習與研究。
參考文獻:
[1]黃一銘,李娜.美聲演唱主要技巧與情感處理研究[J].藝術評鑒,2023(05):77-80.
[2]趙佳楠.談美聲表演的語言處理[J].北方音樂,2019,39(02):56-57.
[3]賈明娟.聲樂歌曲中美聲演唱的技巧分析[J].海外文摘,2022(01):49-52.
[4]焦洋.美聲歌唱語調的處理技巧[J].參花,2021(17):76-77.
[5]段英放.探究聲樂歌曲中美聲演唱的技巧與情感表達[J].戲劇之家,2022(29):87-89.
[6]袁晨,曹金.美聲歌曲的演唱技巧及表現(xiàn)力提升探索——評《美聲歌唱藝術理論與表現(xiàn)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3,43(03):封3.
[7]朱琳,楊巖.從美聲唱法與民族唱法的共融性看中國聲樂藝術的未來走向[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19(03):138-14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