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善文
小學語文表達教學一直都是個難啃的“骨頭”,而農村小學語文表達教學更一直被視為是個落后和不足的問題,家長重成績不重過程,部分教師仍有重書面能力、輕口頭表達的老舊思想。葉圣陶曾說過:“口頭為語,書面為文?!本唧w來說,“語”指的是口頭語言,“文”指的是書面語言,口頭和書面語言相結合才是完整的語文。
一、農村小學口語表達教學現狀
當前農村小學教育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其中家長的教育觀念問題是一大難題。絕大多數家長為生活奔波,對學生的教育問題無暇顧及,還有的家長認為,把學生送進學校,教師就應該全權負責學生的教育問題。由于缺乏家庭支持和生活經驗,農村學生在語文表達能力訓練方面存在很大的阻力,尤其是口語表達。大部分農村小學為了應對考試,在教學中往往比較重視“考試重點”的教學。如在習作課堂上,教師反復強調寫作技巧,導致書面表達的教學占據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無意間削弱了學生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即使進行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大部分也是“填鴨式”教學,學生在教師固定的思維下進行交流匯報,缺少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學生所表達的內容基本重復,思路受到限制。
學生自身基礎方面也存在較大的短板。受自身生活經歷的限制,口語能力本身就偏弱,再加上閱讀量偏少,使得教學時常陷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境地。如學生在進行口語交際時,有時想要表達的主題不突出,有時又過于簡單口語化,久而久之,表達的人越來越沒有信心,聆聽的人聽得乏味且難以用心聆聽。
只有教師真正地重視口語教學,學生才能真正熱愛口語學習,筆者認為應以教師的改變?yōu)橹?,配合教師的引導,慢慢培養(yǎng)學生樂說、愛交流的口語交際能力。
二、口頭表達教學策略
教師要從思想上首先重視口語表達的教學,多閱讀有關教學專著,學習相關理論知識,為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的交際情境,開展口頭表達訓練,引導和鼓勵學生大膽表達。小學階段學生受年齡限制,生活經驗不足,認知水平也普遍存在個體差異,在開展口語表達教學時,教師應提前把握學生感情態(tài)度和知識能力的基礎,再合理設計教學計劃。如小學生更適合營造情境的教學方式,教師可為學生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使用和感受語言的魅力。
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表達能力不強,歸根到底還是閱讀量的不足,這是由于學生的知識儲備有限,在進行口語表達時所要表達的內容就會較少,即便學生敢于表達,往往也是詞不達意、內容空泛。因此,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進而更好地開展口語交際教學。
教師要巧妙把握課堂教學的契機,適時開展口語表達能力訓練。課堂提問是鍛煉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最常用的方法。精彩的、恰當的課堂提問,不僅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而且在回答問題時,學生必須組織語言“說”給教師聽,這樣能夠充分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此時,教師若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口頭表達環(huán)境,可以快速地提升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師要重視評價,激勵口語交際。交際時,教師要耐心傾聽學生發(fā)言,還要及時鼓勵他們的優(yōu)點,指出不足。每個人的內心都渴望別人賞識,小學生更是如此。小學生初習口語,特別是農村學生,往往害羞、膽怯、語無倫次,他們更需要教師用肯定和表揚的方式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激發(fā)他們的上進心。所以,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有耐心,鼓勵學生積極表達,及時表揚學生進步,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信,激勵他們進行口語交際。
口語交際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語言是人類生活和學習交流的必備工具。通過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學生思維能力可以得到全面縱深的發(fā)展。身為一名偏遠農村的小學語文教師,深知肩上的沉重責任和使命,口語表達教學工作任重而道遠,它需要語文教師進一步提高認識,準確把握教材,合理規(guī)劃和使用農村現有資源,不斷加強探究,在教學中點滴積累相關教學經驗。筆者相信,只要用心努力實踐,農村小學的口語表達教學一定會異彩紛呈。
(作者單位:臨沭縣石門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