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丁云
能從中西合璧的葉宅三樓陽臺上欣賞北寺塔,本身就是無價風景。
白塔西路靠近人民路這一端的南側(cè),別看店面連片,文控保建筑其實也很多,一座連著一座,稍不留意就會錯過。作為名人故居來講,名氣最大的自然是吳廷琛。因歷史變遷,單憑吳宅在白塔西路80號這個點位,不熟悉的人還真不知道這座狀元故居的具體范圍。
隔壁白塔西路100號,市文保溫宅,門口墻面上還標著碩大的“古狀元宅第”字樣。這是現(xiàn)代人給設(shè)計成這樣的,應(yīng)為早年改造所為。聽說吳宅原本非常大,依照位置和歷史,此處“古狀元宅第”指吳狀元府更為合理。
店面之間有條通道,繞到80號店面背后,就是吳狀元故居“池上草堂”了。而順著通道沿西墻繼續(xù)北移,有一扇小門,終于找到了白塔西路94號葉宅。葉宅屬于吳廷琛故居的西路后兩進。這大概就是所謂的中隱隱于市了。
吳狀元府原系清代建筑,庭堂住房、大廳、祠堂占地約0.27公頃,結(jié)構(gòu)高敞、精致,有彩繪,是典型官衙大宅。然斗轉(zhuǎn)星移,時移勢遷,吳宅大部均已改建,所存東路、西路等建筑已殘破不堪,盡失原貌。
西路四進均為樓廳。后兩進,是在民國年間由吳氏后裔售歸葉氏的,因而稱葉宅。葉家在西中市經(jīng)營錢莊,于1931年將第四進改建為融合了西式風格和傳統(tǒng)民居韻味的三層樓新式房屋。據(jù)葉家后人講,新洋房建好后,當年可是蘇州古城區(qū)較高的樓,四周一覽無余,北寺塔、滬寧鐵路以及來去的火車,皆入眼底。
葉宅“再”字窗格紋,在蘇州古城獨此一家
近期,葉宅由蘇州古城投資建設(shè)有限公司對其進行修繕保護,兩進中前樓廳是4間3樓2隔廂,后樓廳是3樓3底,建筑面積680平方米,在保持其原結(jié)構(gòu)整體外觀的基礎(chǔ)上,先后完成基礎(chǔ)加固、墻面加固、木柱加固、碳纖維加固、缺陷加固、木結(jié)構(gòu)制作等一系列修繕。
至于西路前兩進,也正由蘇州古城投資建設(shè)有限公司著手修繕。
吳廷?。?773—1844)是江蘇元和(今蘇州)人,他父親吳文煃、祖父吳士楷都是太學生。嘉慶七年(1802)吳廷琛進士第一,高中狀元。因其會試、殿試皆第一,集會元、狀元于一身,嘉慶賜詩曰“雙元獨冠三吳彥”。
他后入翰林院為修撰,掌修國史。曾任職浙江金華知府、杭州知府,以及道光間的云南按察使等,因患嗽疾詔準其回籍休養(yǎng)。辭官后,吳廷琛應(yīng)邀出任正誼書院掌院,講經(jīng)傳學,并賑荒歉、濟貧困、修城垣、浚河道,倡修滄浪亭五百名賢祠等,很受當?shù)厝司粗亍?/p>
吳廷琛一生博學多識,為人孝悌,貫通經(jīng)典,文章遒雋,詩法杜甫,為政清明且多建樹,著有《歸田集》《池上草堂詩集》。
蘇州坊間將吳廷琛與吳鐘駿合稱“叔侄狀元”,吳廷琛祖父士楷與吳忠駿曾祖父士毅皆為仁昭子。吳家是蘇州望族,大儒巷德鄰堂吳氏就是吳廷琛后代,家住蒲林巷的大曲家吳梅則是吳鐘駿曾孫。這支吳姓氏族系洞涇吳氏,一世祖名吳璿,原姓沈,生于明代宣德年間,家居蘇州金閶,卒后葬吳縣至德鄉(xiāng)洞涇浜東虹橋北琵琶墳,后裔在洞涇塋旁建祠,故稱洞涇吳氏。
吳廷琛孫子吳郁生(1854—1940)也很有意思,康有為出其門下,后出任過郵傳部尚書、軍機大臣,既為清末民初時著名書法家,也是個時髦人,晚年嗜影成癖,無論什么電影,只要新放片子,幾乎場場必倒。
再來談?wù)勅~宅。古城投資公司的負責人殷銘在接受采訪時講述了更多不為人知的細節(jié)。秉承古建老宅保護修繕的大任,2018年夏,當時的蘇州文旅集團古城投資公司從葉氏后人手中,收購了這部分房屋。房子蟻患嚴重,洋房及后樓廳破損不堪,難以踏足。古城投資公司排除萬難,加固洋房,重修樓廳,恢復(fù)古井,總投入1600萬余元。
修繕加固后的葉宅保持了原有格局,依托三層主樓廳,南北各設(shè)計了一個天井,呈“H”型布局,小中見大,庭院深深。北天井墻上留存“1931”字樣,記錄建造的年代。葉宅正廳有一口古水井,是葉家翻建時候就有的,冬暖夏涼有空調(diào)之用。
葉宅內(nèi)最有特色的部分首推窗戶。“再”字紋寓意當年宅主為葉家“再”字輩,這樣的窗格紋在蘇州古城獨此一家。窗戶的裙板外嵌歐式鐵藝欄桿,窗戶鑲有彩色玻璃,格外耐看。屋內(nèi)的板壁、樓梯均為原物,樓梯上的花格為“囬 ”字。一“回”一“再”蘊含豐富。
葉宅最美的風景在三樓。人字形的屋架屬于典型的民國做法,連接處包扎了扁鐵和螺栓。打開“再”字窗,南望是吳狀元府前兩進的古老風火墻,以及白塔西路上蒼翠的樹木,北看是鱗次櫛比的老城屋瓦和巍峨俊秀的北寺塔。西式陽臺欄桿與此相得益彰,毫不違和,反倒溢出幾分活力。
為傳承狀元故居從清代延續(xù)至今的歷史文化脈絡(luò),古城投資公司在修繕時,于一樓刻制了吳廷琛的畫像、詩詞,復(fù)制了吳廷琛撰寫的楹聯(lián)和匾額,并立修繕記碑一塊。
得狀元府之雅,于古城鬧中取靜,葉宅非常適合用于創(chuàng)意設(shè)計類辦公。重修后的葉宅,古樸典雅,文譽丕顯,祥瑞滿堂。在樓頂天臺上,坐看此起彼伏的蘇式傳統(tǒng)民居黑瓦屋頂,相望北寺塔,很是風輕云淡啊。
窗戶的裙板外嵌歐式鐵藝欄桿
葉宅北看是鱗次櫛比的老城屋面和巍峨俊秀的北寺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