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凈蛤蜊肉50克,雞蛋2個,紹酒、鹽各適量。
做法:將蛤蜊肉洗凈,焯水后放入蒸碗,打入雞蛋,倒入紹酒和少許水,加鹽,攪打均勻。蒸鍋上火燒上汽,放入蒸碗,大火蒸10分鐘即成。
功效:滋陰清熱,化痰散結(jié),用于腎陰虛所致痰咳喘促、哮喘性支氣管炎。注意:過敏性哮喘者不宜食用。
食材:薤白50克,姜粉10克,面粉250克,鹽適量。
做法:將薤白切末,與姜粉、面粉、鹽一起加水和成面團(tuán),再制成面餅生坯。平鍋上火燒熱,刷少許油,放入面餅生坯,小火烙至一面金黃,翻面再烙另一面至金黃即成。
功效:溫腸止瀉,祛邪止痢,用于水痢、赤白痢、老人腸胃虛冷、泄痢水谷不止。
食材:鯽魚1條(約300克),干姜、橘皮各15克,香菜段少許,蔥段20克,鹽、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將干姜、橘皮放入調(diào)料包,封好口;鯽魚去鱗、鰓及內(nèi)臟,清洗干凈,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煮沸,撇去浮沫,放入蔥段和調(diào)料包,小火煮20分鐘,加鹽,略煮;煮好的魚湯盛入湯盆,撒入胡椒粉和香菜段即成。
功效:溫中散寒,補(bǔ)脾開胃,理氣止痛,用于胃寒腹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虛弱乏力。
食材:西洋參、麥冬各2克,陳皮1克。
做法:沸水沖泡,溫飲。
功效:益氣養(yǎng)陰,潤肺健脾。適宜經(jīng)常熬夜勞神者,臨床表現(xiàn)為神疲乏力、咽干口燥等癥狀的人群。注意:以上配方建議在醫(yī)師指導(dǎo)下根據(jù)個人體質(zhì)加減,如有不適及時停用。
食材:黑芝麻、核桃仁、黑桑葚各30克,大米100克。
做法:將核桃仁碎、黑芝麻、黑桑葚、大米放鍋中,文火煮粥。
功效:補(bǔ)腎健腦,烏發(fā)悅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