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海燕
檢查有兩種掃描方式:一是普通掃描,即大家熟知的“平掃”,利用的是斷層掃描的原理,通過斷層掃描可以判斷病變的部位、大小以及形態(tài)等;二是增強掃描,是在CT平掃的基礎上增加靜脈注射造影劑后對可疑部位重點進行掃描的一種影像學檢查手段。增強掃描可以更好地顯示病變的血液供應情況,以及病灶與周圍組織結構的關系,對于病變的定性檢查有很好的效果。
做CT檢查,我們需注意以下幾點:
服飾 需穿著輕便、寬松、柔軟、沒有裝飾物的衣物,不配帶飾品,女性盡量穿運動內衣。如果著裝不適,進行胸部CT檢查前,應摘除頸部、胸前含有金屬的飾品、玉墜,脫去帶有亮片、拉鏈及金屬鈕扣的衣物;腹部CT檢查前需去除皮帶、手機及鑰匙、帶磁療貼的護腰、貼敷膏藥等。因為X線穿不透金屬,它會產(chǎn)生密度很高的、呈放射狀、明暗相間的黑白條紋狀硬射線束偽影,增加或減低甚至遮蓋相應區(qū)域組織結構,降低圖像質量,影響醫(yī)生對疾病的鑒別診斷,很多時候必須重新掃描,既浪費時間,又影響病情。如果有不能取出的固定金屬物恰好在檢查范圍內,應提前告知醫(yī)生。一般來說,掃描室備有經(jīng)過嚴格滅菌消毒的衣物,方便患者穿用,無需回家更換。
體位 在進行檢查時,受檢者要仰臥在CT機掃描床上,雙手舉過頭配合檢查,防止手臂骨骼產(chǎn)生偽影影響圖像質量。CT機是一個短管狀結構外加一個可以移動的掃描床,在做CT的過程中,掃描床是要來回移動的,雙手舉過頭可以減少被檢者在接受檢查時可能發(fā)生的意外傷害。如果受檢者無意識或不配合將雙手舉過頭、檢查床移動距離又較大時,受檢者很容易在檢查床移動過程中手臂垂落,發(fā)生擦傷甚至骨折等傷害。同時,做胸部、腹部增強CT時,被檢者一般以仰臥、足先進的體位被送入,檢查過程中很難觀察到受檢者是否有過敏反應。受檢者雙手舉過頭,有利于醫(yī)(技)師透過鉛玻璃窗觀察其是否有身體不適等情況。一般情況下,受檢者如有不適可以隨時揮手示意,檢查技師可以在操作室內觀察受檢者的狀況,如發(fā)現(xiàn)異常可以立即終止檢查,避免造成嚴重的后果。
呼吸 受檢者在掃描過程中不能像平常那樣隨意吸氣和呼氣,要憋住氣,同時保持身體靜止,因為呼吸運動會產(chǎn)生偽影,尤其是胸部掃描。那么,要怎樣呼氣和吸氣呢?聽CT機上的對講機發(fā)出呼吸指令。這些指令大致如下:“深吸一口氣,憋住”“吸口氣,屏住氣”“請吸口氣,屏(憋)住”等。這些話一定要照做,因為只有“深吸口氣,憋住”才能把雙肺充滿氣體,在氣體襯托下,才能夠更好地顯示肺內血管、氣管形成的“斷面”,將它和“肺結節(jié)”區(qū)分,也有助于將不充分含氣肺組織和存在間質性病變的肺組織區(qū)分。
腹部CT檢查時,也需要控制呼吸,尤其是上、中腹部距離胸部比較近,容易受較大幅度呼吸運動的影響,使上腹部器官出現(xiàn)雙邊“模糊效應”,如膽囊“雙邊”偽影會被誤診“膽囊炎”。盆腔CT掃描對屏氣要求相對小些,但是在平靜呼吸下屏氣掃描,對提升圖像質量大有益處。有人擔心會“憋壞”,其實,現(xiàn)在CT機掃描速度極快,單個部位大概憋氣4~10秒,掃描結束后,技師通過對講機或親自告知“喘氣”“呼氣”及“正常呼吸”等指令,受檢者就可以自由呼吸了。
掃描范圍加大,憋氣時間大于20秒,對“指令”反應慢、年老體弱者,很容易延遲憋氣,或屏氣時偷偷“換口氣兒”再憋住,這樣產(chǎn)生的呼吸運動偽影會影響局部臟器觀察。怎么辦呢?一是事先進行呼吸訓練,有助于部分人延長憋氣時間;二是讓陪護家屬用手托起患者下頜,同時捂住他們口鼻。嬰幼兒、昏迷者因其呼吸淺平、短促,呼吸幅度小,圖像質量基本滿足診斷需要。
飲食 常有人問:做CT能吃飯嗎?事實上,單做胸部平掃可以吃飯,但是做胸部增強則需要空腹。腹部無論是平掃還是增強都需要空腹,才能得到最佳檢查效果。那么,如何才能最大限度滿足“空腹”要求?首先,檢查前日晚餐宜清淡,避免胃內存留不易排空食物,忌飲酒。其次,檢查前4~6小時不進食,“食”不僅僅是指“米飯、饅頭”之類主食,還包括水果、小食品類零食?!翱崭埂眮淼椒派淇坪?,又會遇到一個與“空腹”相悖的“醫(yī)囑”,即醫(yī)護常常會讓“喝水、憋尿”,并且還要限制喝的時間和量。這是因為喝水會讓胃腸道、膀胱充分充盈,胃腸壁充分展開后,一些胃腸黏膜褶皺病變顯露清晰。另外,充分充盈還可以清晰區(qū)分胃、腸和周圍組織、器官如肝臟、胰腺及脾的關系,區(qū)分某些疾病來源,如胰頭、十二指腸病變。充盈不佳的膀胱像一個“沒被充氣或僅有少量液體充盈的氣球”,無法和子宮、前列腺及部分盤踞腸管分辨清楚,容易誤診為“占位病變”,膀胱壁小病變,如癌前病變“息肉”,甚者較大的膀胱惡性病變也查不出。
水咋喝、尿咋憋?一般來說,上腹部CT在上掃描床前喝水500ml左右,充盈胃、十二指腸;中腹部CT,檢查前1小時喝水500~1000ml,上掃描床前再喝500ml左右,充盈胃、部分小腸;盆腔CT,檢查前2小時內分次大量飲水約1000ml左右憋尿,以“有尿意但尚能憋住”的感覺最佳。胸腹合掃或全腹部CT參照上述標準,先喝能“憋尿”的量,再喝能讓胃和中腹部小腸充盈的量即可。除了喝純水,根據(jù)病情需要,喝1%~2%的含碘對比劑水溶液也常見??吹竭@里,大家可能要問了,結(大)腸CT也需要喝水嗎?一般來說,大腸CT不需要事先喝水、清潔灌腸,大腸鏡是大腸檢查首選,發(fā)現(xiàn)病變后,想看病變向腸壁外生長情況時,才做大腸CT,在某種程度上,大腸里的“糞便”起到了腸道內“對比劑”作用,不影響觀察。但依據(jù)病情,有時候做大腸CT需要先灌腸清除糞便,懷疑腸梗阻、消化道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癥時直接做CT檢查。
其他 女性患者一定要排除懷孕可能,原則上孕期不做CT檢查,除非并發(fā)闌尾炎、結石及腹膜炎等急腹癥,依據(jù)臨床癥狀、超聲和磁共振不能明確診斷。腹部CT檢查前一周內不能做硫酸鋇劑消化道造影,因“鋇”原子序數(shù)高,不吸收X線,會產(chǎn)生嚴重的硬射線偽影,降低圖像質量。如果必須做CT,要清潔灌腸或口服緩瀉藥促使鋇劑全部排空。前1周內不服含重金屬藥物,以免產(chǎn)生偽影或被當作“病變”,前3天內不做其他腹部臟器造影,以免殘留造影劑干擾診斷。
總之,熟知CT檢查需要注意的關鍵點,是順利完成檢查的重要保障,對病變診斷有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