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超淦
春天在時間的縫隙里,只不過有時我們步履匆匆,沒有發(fā)現。當我們發(fā)現春天的時候,我們就會看見生命在風中綻放。
——題記
院子里的葡萄藤抽出新芽,一束束和煦的陽光與云朵交疊。我走出家門,習習涼風吹掉昨日的枯葉,葉子落了滿地。風在金黃色的地毯上撲我滿懷,瞬間又向別處跑去。該去哪兒轉轉呢?坐上摩托車,我慢慢想。
冬天漸漸遠去,深圳的冬天本就很溫暖,沙井的天氣更是宜人。摩托車駛過公路兩側,一棵棵榕樹和香樟掠過眼前,茂密嫩綠的樹葉遮住天空,偶爾留出一點兒空隙,一小片蔚藍剛映入眼簾就一閃而過。正看得入神時,一大片天空突然占據我的視野,眼前頃刻間明亮起來,綠蔭漸漸被甩在身后。
十字路口紅燈亮起,行人與車輛駐足等待,我默默地跟著信號燈一起倒計時??諝馇逍拢闹馨察o,一陣微風吹來陣陣果香,身旁的老伯正推著一車水果,金黃色的菠蘿和紅色的蘋果相映成趣,小巧玲瓏的草莓與圓滾滾的青棗看起來格外誘人,艷麗的色彩在陽光下像極了打翻的調色盤。
老伯正同一旁橘黃色衣服的環(huán)衛(wèi)工人攀談:“最近天氣轉暖了,春天要到了……”不等他說完,綠燈亮起,一抹色彩從我身后劃過。我回過頭,風吹起遮陽大棚傘,將繽紛的色彩定格在那里。老伯是沙井果攤的租客,常常在白鴿鳴叫的早晨推著小三輪車前往工作崗位。
老伯已推著車走遠,我的鼻尖還殘留著淡淡果香。春天有獨特的氣息,這是來自生命的呼吸,是這座城市不可忽視的生機。
摩托車載著我一路飛馳,風劃過耳畔,一幢幢房屋在一排排樹木之間展示著自己的身影。路過市區(qū),街上漸漸熱鬧起來。一家餐館正忙著招攬顧客,一戶人家準備去購物,一個小女孩牽著一只小白狗,小狗興奮地搖著尾巴。車多人也多,小小的綠道里滿是來來往往的人,頭頂的樹葉仿佛在開口說話,喧鬧無比。
路上的車與人越來越多,車已經不太好走了,不如下車散步吧。我鉆進洶涌的人潮,正想著往哪邊去時,一陣鑼鼓聲忽然從不遠處躍進耳朵,人們瞬間被吸引過去。
我跟著人群來到廣場,人們紛紛拿出手機拍照,小孩子們吵著要坐到大人肩膀上。我好不容易站穩(wěn),差點兒被歡呼聲和喝彩聲掀倒。
我伸長脖子,一只碩大的紅色獅子突然闖入眼簾,對著我眨了眨眼,接著一個后空翻,獅子瞬間站立在人群中心,好奇地左瞧瞧右看看。我還沒緩過神,鑼鼓聲就急促、激烈起來,另一只獅子也加入了表演行列。鑼鼓聲和著人們的喝彩與歡呼,一對雄獅在廣場中心旋轉跳躍,縱情舞蹈。我忽然想起多年前在老家看到的舞獅,那時同此刻一樣,鑼鼓喧天,人聲鼎沸。
時間在鑼鼓聲中流轉,表演接近尾聲。兩頭雄獅一個轉身,吐出一副對聯,人群情不自禁地鼓掌歡呼。我在獅班的謝幕聲中轉身,人群已經漸漸散開。一聲悠長的鳥鳴劃過天空,廣場上只剩下細細的交談聲。
身邊的同行者回味著精彩的舞獅表演,交談中帶著記憶碰撞間擦出的火花,微小而熱烈。深圳,沙井,早已在無數個春天中融入了無數人的回憶。
雁過留痕,風過留聲,春天真是一個引人思念的季節(jié)。
“卓悅新開了一家書屋,今天正好有時間,要去看看嗎?”身旁的路人說。
“我要去!我要去!”一個小孩子激動地回答。
“好,我們這就出發(fā)!”
我聽著他們漸漸遠去的聲音,想象著他們在書屋里讀書的樣子。
風緩緩吹過,我忽然感覺自己也在讀書,讀春天的風,讀春天的城市。書韻,沐浴在春風里。
穿過廣場邊的小路,又是一個十字路口,我站在馬路邊環(huán)顧四周。汽車不斷駛過,我在公路中間的綠化帶里發(fā)現了一抹明媚的色彩。黃色的花朵靜靜點綴著沒有綠葉的枝條,每一輛車經過時它們都會頻頻點頭。我離得遠,看得有些模糊,那些花兒更像云朵身后隱約閃爍著光芒的小太陽。一輛大貨車擋住了我的視線,我只聞到春風中淡淡的花香。
我離開街市,踏入小巷,時間似乎在略顯陳舊的墻壁間放慢了腳步。
沙井真是個奇妙的地方,在車水馬龍的大都市里,歷史的心臟在歲月的流逝中煥發(fā)著獨特的魅力。
順著小道,河水在石路下潺潺流過,我邊走邊細細地看,偶爾看見一兩條小魚帶著好奇的目光朝遠方游去。小河兩側的石壁長著一層薄薄的苔蘚,一兩棵小巧的植株從水中沿著墻壁冒出,綠葉上的點點螢黃猶如夏夜的螢火。我沿著清澈的流水和平整的石板路走進了沙井古墟。
小巷很窄,窄到張開雙臂就可以觸碰到兩邊的石墻。
小巷每隔一段就設有一張長長的石椅,沒有經過機器的打磨,石塊的粗糙質地被完美保留下來。石椅上有時坐著兩個老人家親切交談,說著我聽不懂的方言;有時放著一朵小花或一輛被遺忘的玩具車,恍惚間,我仿佛聽到孩子們的嬉鬧聲。
古墟里的屋子被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包圍,在日新月異的大城市里,它們保存了歲月的聲音。我一直認為春天是它們最喜歡的季節(jié),因為一場綿綿的春雨加深了磚塊和瓦片的顏色,屋子上充滿想象力的圖畫讓它們看起來童心未泯。
微風吹來,我靜靜地聽它們講述自己的故事。
往巷子深處走,周圍栽種的紫紅色三角梅引得我頻頻回頭,榕樹遮住傾斜的陽光,斑駁的樹影映在老墻一側。再走近一點兒,我看到老一輩人時常提起的龍津石塔,八百多年的歲月在它身上留下了時光的印記,太陽斜斜地偏在石塔背后。
不到兩米高的瓦房上冒出一枝枝鮮艷動人的三角梅,比石塔還高。一位老奶奶正在燒香祈福,裊裊輕煙帶著她的愿望隨著風往天邊散去。老奶奶燒完香便走了,這時我才發(fā)現石塔前還放了一大束百合花,看來老人家們的愛也在與時俱進。
黃昏隱約探出身子,古色古香的祠堂靜靜佇立在城市的角落里,先輩的精神隨著時光流轉不斷傳承。怪不得說,春天是個生氣勃勃的孩子。
走出古墟,若隱若現的月亮已掛在天邊,玫瑰色的云朵不斷在藍白色的畫布上延伸,色彩千變萬化。我回到市區(qū),充滿人間煙火氣的夜市已經開始營業(yè),燒烤攤前早已座無虛席,生蠔與羊肉串的香氣向四周散開。賣鮮榨果汁的小攤前站滿了孩子。五顏六色的彩燈與天邊的晚霞相映成趣,人們悠閑地聊天、閑逛,在夜色中放下一天的疲憊。
該回家了,我坐上摩托車,風聲再次在耳畔響起,我循著風的方向看去,一株淺紫色中帶著淡粉色的三角梅正開得茂盛。一朵粉紅的云長在深綠的葉子中,春天就綻放在那株三角梅里。
深圳真是春天的城市,四十多年前的那陣春風吹到了現在。在春天的沙井里,我還會在別的時刻發(fā)現春天的足跡,無論是果蔬還是鮮花,人文還是歷史,春天都會賦予生命最飽滿的活力,使其盡情綻放。
春天在風中走來,我們走到春天里去。
(責任編輯/李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