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學校不僅要向學生傳遞學科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在當前教育背景下,基于主題意義的大單元閱讀教學是一種新的英語閱讀教學方法,教師通過設置主題,整合教學內容,打破常規(guī)的英語單篇閱讀教學模式,可較大地提升教學的靈活性。文章對基于主題意義的初中英語大單元閱讀教學展開分析,指出了基于主題意義開展英語大單元閱讀教學的意義、原則及其當前存在的問題,而后從多個方面對教學策略進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主題意義;初中英語;大單元;閱讀教學
作者簡介:陳琳(1989—),女,江蘇省昆山市花橋中學。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英語學習具有漸進性和持續(xù)性等特點,學生需要循序漸進地積累英語知識和學習經驗。學生應該具備能夠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這是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宏觀上的要求,是學生實現(xiàn)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發(fā)展的集中表現(xiàn),為教師開展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提供了明確的指導?;谥黝}意義開展英語大單元閱讀教學,可以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幫助學生循序漸進地提高英語學習能力,強化學生未來發(fā)展和終身學習的動力。
一、基于主題意義開展初中英語大單元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英語教材以單元進行編排,明確的單元主題可以推動閱讀教學的順利開展。首先,基于主題意義實施大單元閱讀教學,可為教學創(chuàng)新注入持續(xù)的活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主動探究新知識的欲望,讓學生在課堂中做學習的主人[1]。其次,基于主題意義的大單元閱讀教學可打破傳統(tǒng)的單課時或單篇教學模式的束縛,有利于教師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理解新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最后,基于主題意義的大單元閱讀教學有助于教師拓展教學,落實實踐教學。教師可以依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生活經驗開展相應的單元主題活動,讓學生在自主學習或者小組合作探究中激活思維,掌握英語學習方法。
二、基于主題意義進行初中英語大單元閱讀教學的原則
初中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課程,閱讀教學在其中處于重要地位,開展有效的閱讀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主題意義背景下的大單元閱讀教學是指教師對單元主題進行宏觀把握,整合教材中的知識內容,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同時始終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以激發(fā)學生的思維[2]。此外,教師還需要提升教學品質,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基于主題意義的初中英語大單元閱讀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遵循以下教學原則。
(一)堅持學生主體原則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英語是一門人文性學科,教師要通過有效的教學活動,拓寬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生活和學習經驗,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因此,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明確自身的引路人角色,將學生置于課堂的主體地位。在制訂教學策略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發(fā)展特點和已有的知識水平,設計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教學主題,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使學生能夠取得進步,實現(xiàn)英語課程的教育作用。
(二)堅持實踐性原則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英語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英語課程的基本特點。英語與人們的社會交往活動息息相關,更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服務。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通過與學生互動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內容,同時注重開展實踐活動,在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的同時,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堅持系統(tǒng)性原則
主題意義下的英語課程的總體設計思路在于設計一個以學生為本、系統(tǒng)而持續(xù)漸進的主題。教師應以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為出發(fā)點,遵循育人規(guī)律以及平等原則,堅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設計原則來進行主題和教學方案的設計。教師還應對英語教材進行綜合分析,優(yōu)化教學設計,依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來傳授英語知識,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只有通過系統(tǒng)性的教學,教師才能幫助學生找到合適的學習方式,實現(xiàn)授人以漁的目標。
三、基于主題意義的初中英語大單元閱讀教學的主要問題
(一)課堂教學低階,缺乏主題意識
在基于主題意義的大單元閱讀教學中,部分英語教師的教學方式主要是將課文從頭至尾給學生翻譯一遍,并未基于主題整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只能理解英文文本的意思,但其語言技能、文化意識、思維品質等都難以獲得提升。部分英語教師雖然會強調一些重點詞句,為學生進行深入講解,但是這樣的教學方式會導致語篇和語境相脫離,進而導致學生難以理解語篇的主題意義,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受到限制。
(二)教學設計較亂,缺乏主題效果
傳統(tǒng)的單篇閱讀教學活動和單課時教學具有明顯的孤立性,導致不同課時的教學內容缺乏關聯(lián)性、綜合性,學生接受新知識的效率受到影響。部分教師仍舊受單篇教學或單課時教學模式的影響,即便明確了大單元主題,在實際教學中,仍舊進行內容孤立的課時教學,教學設計比較亂,主題教學效果比較低,這不利于學生建立起新舊知識之間的關聯(lián),難以取得舉一反三的學習效果。
1.導入環(huán)節(jié)脫離主題語境
在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部分教師會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來引導學生認識新單詞,但是他們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和單元主題存在脫節(jié)的問題,導致教學內容與主題缺乏連貫性、統(tǒng)一性。這樣一來,學生就無法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學到新單詞,并將之與語篇閱讀內容結合起來。
2.理解應用和遷移環(huán)節(jié)脫離主題意義
在結束了大單元語篇教學之后,教師應為學生設計相應的活動,幫助學生鞏固所學,學會遷移和運用知識。但是,部分教師設計的活動與大單元主題的關系不大,甚至沒有任何關系,還脫離了教材內容,導致學生的學習過程欠缺系統(tǒng)性和規(guī)劃性,嚴重影響了學生的鞏固效果,導致他們難以實現(xiàn)知識的遷移和應用。
四、基于主題意義開展初中英語大單元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整合單元內容,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閱讀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是極為重要的部分,對學生來說也存在較大的難度,閱讀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快速收集與整理信息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篇目的內容和文化價值,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3]。在新時期教育背景下,若要有效開展英語大單元主題閱讀教學,教師就要轉變教育理念,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制訂大單元主題閱讀教學計劃時,教師要先根據(jù)大單元閱讀教學的主題,站在學生的角度,整合教學內容,而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以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作用。
例如,譯林版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 5 Let's celebrate!的內容比較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教師在基于主題意義開展大單元閱讀教學時,可采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帶著以下幾個任務開展學習:一是查閱字典,學習celebrate、dress、as、festival、have a guess、dress up、on that day、enjoy the moon等單詞和短語的含義;二是借助網絡,了解課文涉及的節(jié)日及其習俗;三是與同學交流,談論自己喜歡的節(jié)日。在設計了科學合理的大單元主題閱讀任務后,教師可以將其融入不同的課時中,讓學生以任務為指引自主學習,掌握相關句型、短語以及單詞的用法,強化學生對單元閱讀知識的把握,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標注出不懂的單詞、語法,然后和同伴交流探討,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思維,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初中階段的學生身心發(fā)展尚不完善,認識能力正處于發(fā)展時期,教師要客觀認識學生之間的差異,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指導,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進步。
(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深入研讀文本
在大單元主題閱讀教學模式下,教師在制訂教學計劃時要結合教學要求,以學生的實際需求為出發(fā)點,設計不同的閱讀任務,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學習。小組合作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還有利于學生內化知識,提高學習效率。新課改的要求之一就是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與這一要求十分契合。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可以發(fā)揮自主性,高效完成學習任務,提高學習能力。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8 Natural disasters時,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組織學生在小組內進行交流探討,厘清教材文本——“The Taiwan earthquake”的基本信息,合作探究文章的結構,掌握陳述事實性信息的方法。在詞匯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初步掌握shake、mind、natural disasters等詞的含義和用法,為開展深度閱讀做好準備。教師可以將“shake”一詞進行拓展補充:shake既可以作名詞,也可作動詞,意為搖動、震動,動詞過去式為shook,短語“shake hands with somebody”的意思是與某人握手,“shake one's head to…”的意思是對某人搖頭。在展示了這樣的單詞學習方式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按照這樣的方式學習其他的單詞。而后,教師可以將單詞教學和閱讀拓展教學結合起來,將詞匯知識與語篇教學結合起來,提升教學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制訂閱讀學習任務時,教師要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和基于大單元主題意義,在鉆研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凸顯重難點,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依據(jù)大單元主題,開展實踐活動
為了落實大單元主題閱讀教學的目標,教師不能忽視實踐活動的重要作用。英語作為一門工具性較強的語言學科,其育人價值的發(fā)揮需要在相應的語言活動中實現(xiàn)。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學生可更好地理解所學的知識,鍛煉自身的交流能力,提高學科核心素養(yǎng)。在設計活動時,教師要注重以單元主題為引領,促使學生在掌握語言知識和技能、語篇內涵的基礎上,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開展活動,鞏固所學和進行知識的遷移運用。
例如,在譯林版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 6 Food and lifestyle的教學中,在完成各項教學環(huán)節(jié)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以主題為“Food and lifestyle”的英語演講比賽,要求學生圍繞單元主題,自己選取合適的角度撰寫演講稿,并給予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一定的獎勵。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學習,讓學生在組內分享自己對于“Food and lifestyle”的觀點和看法,而后派小組代表到講臺上展示組內交流成果。演講比賽和分組交流的方式不僅能夠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夠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使他們在交流的過程中鍛煉口語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主題意義開展大單元閱讀教學,有利于構建高效的教學課堂模式。閱讀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部分,也是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方法。當前教材中的英語閱讀文本一般有其特定的主題,為教師進行大單元主題教學提供了條件。為了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對學生的思想觀念進行塑造,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遵循教育規(guī)律,注重基于一定的主題優(yōu)化整合大單元教學內容,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張紅英.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初中英語大單元閱讀探索[J].知識文庫,2022(22):166-168.
魏惠,程曉堂.初中英語單元教學目標設計的理念與實踐[J].課程·教材·教法,2022,42(8):137-144.
鄒曉君.主題意義下初中英語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探究[J].新教育,2022(4):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