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勝楠,楚海濤,李春朋,劉文麗,衛(wèi)曉靜
(河南省人民醫(yī)院 河南省護理醫(yī)學重點實驗室 鄭州大學人民醫(yī)院 河南鄭州450000)
腫瘤是指機體細胞異常增生導致的一類疾病,其最突出特點是在身體局部形成腫塊,根據(jù)腫瘤有無侵襲性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手術(shù)切除是治療腫瘤的重要手段,良性腫瘤在手術(shù)切除后即可痊愈,惡性腫瘤在手術(shù)切除后需結(jié)合自身情況進行化學治療或放射性治療等后續(xù)療法[1]。部分腫瘤患者在治療期間會出現(xiàn)傷口延遲愈合的情況,臨床將經(jīng)正規(guī)治療超過1個月仍無法愈合的傷口稱為難愈性傷口,如果不能及時對其進行有效護理,會逐漸演變形成慢性潰瘍、傷口多重耐藥菌感染等,形成惡性循環(huán),造成不良結(jié)局[2]。相關(guān)研究證實,提高傷口的治愈率,有助于腫瘤患者術(shù)后恢復,但常規(guī)護理無法給予患者針對性康復[3]。PHPF管理模式即“參與共治、全人護理、專業(yè)發(fā)展、反饋改進”的管理模式[4],此模式可提高患者和護理人員的自主性,進一步提升護理質(zhì)量,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zhì)服務。2021年8月1日~2022年10月31日,本研究在腫瘤術(shù)后患者難愈性傷口護理中應用PHPF管理模式,效果滿意?,F(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就診的80例腫瘤手術(shù)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年齡≥18歲;經(jīng)臨床病理學診斷為腫瘤者[5];符合腫瘤手術(shù)指征者;良性腫瘤者;對本研究知情同意且自愿參加本研究者。排除標準:心、肝、腎等器官功能不全者;其他術(shù)后并發(fā)癥者;先天性免疫性疾病者;血液性疾病者。按照隨機擲骰子法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0例。實驗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18~73(45.77±8.03)歲;受教育程度:小學及以下20例,初中和高中15例,大專及以上5例;傷口未愈合時間14~22(18.33±0.43)d。對照組男20例、女20例,年齡20~74(46.04±7.71)歲;受教育程度:小學及以下18例,初中和高中16例,大專及以上6例;傷口未愈合時間13~23(19.45±0.96)d。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相關(guān)倫理原則。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對傷口進行常規(guī)消毒處理,外層采用無菌紗布進行覆蓋;根據(jù)傷口滲液情況進行換藥處理,避免感染;對患者進行相關(guān)知識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護意識。
1.2.2 實驗組 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chǔ)上實施PHPF管理模式。①組建PHPF管理小組,每個小組由1名組長和5名組員組成,組長為一線護士,護士長擔任協(xié)調(diào)員,為管理小組提供全面支持。②護士長每周收集相關(guān)數(shù)據(jù),與小組成員共同分析存在問題,不斷完善護理流程,提高護理質(zhì)量。③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制訂個性化的護理方案,針對存在的問題做出修訂計劃,更新護理標準,提高護理質(zhì)量。④小組成員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通過音頻、視頻等多種方式幫助患者了解疾病相關(guān)知識,提高患者的疾病認識度和治療自主性。⑤濕性療法護理:傷口經(jīng)濕性治療后進行換藥處理,采用碘伏+生理鹽水清理傷口,滲液較多者采用藻酸鹽等新型敷料,腔隙性傷口采用離子水膠體油紗進行填充引流,外層敷料采用紗布或棉墊進行覆蓋,根據(jù)患者傷口周圍皮膚狀況和滲液量決定換藥頻率。⑥封閉式負壓吸引治療護理:封閉式負壓吸引治療后采用生物半透膜在泡沫敷料外部進行封閉處理,配合相關(guān)抗菌藥物,改善傷口浸漬情況。⑦監(jiān)督患者注意個人衛(wèi)生,指導其勤換衣物,注意手衛(wèi)生,避免接觸傷口。⑧飲食管理:對食欲缺乏患者給予高熱量、高蛋白質(zhì)、低脂飲食等飲食指導,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
1.3 觀察指標
1.3.1 傷口愈合時間及1個月后傷口愈合率 傷口愈合以肉芽組織形成、傷皮覆蓋、雙氧水反應陰性為愈合,愈合時間從手術(shù)當天開始記錄到傷口愈合。愈合率(%)=愈合傷口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1個月內(nèi)傷口愈合患者所需愈合時間即為傷口愈合時間,且1個月內(nèi)愈合傷口人數(shù)作為愈合率的計算例數(shù)。
1.3.2 干預前后卡氏功能狀態(tài)評分標準(KPS)評分 采用KPS評估患者干預前后的體力狀況,KPS按照10分一個等級進行評分。100分表示能進行正?;顒?無癥狀和體征;90分表示能進行正?;顒?有輕微癥狀和體征;80分表示能勉強進行正常活動,有一些癥狀和體征;70分表示生活能自理,但不能維持正常生活;60分表示生活大部分能自理,但偶爾需要別人幫助;50分表示長時間需要人照料;40分表示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特別的照顧和幫助;30分表示生活嚴重不能自理;20分表示病重,需要住院并進行積極治療;10分表示病危,臨近死亡;0分表示死亡。
1.3.3 干預前后基本生活活動能力(BADL)[6]評分 BADL共10個條目,其中進食按照0~10分進行評分,0分表示需要極大的幫助,5分表示需要部分幫助,10分表示完全獨立;洗澡按照0~5分進行評分,0分表示需要部分幫助,5分表示完全獨立;修飾按照0~5分進行評分,0分表示需要部分幫助,5分表示完全獨立;穿衣按照0~10分進行評分,0分表示需要極大的幫助,5分表示需要部分幫助,10分表示完全獨立;小便控制按照0~10分進行評分,0分表示需要極大的幫助,5分表示需要部分幫助,10分表示完全獨立;大便控制按照0~10分進行評分,0分表示需要極大的幫助,5分表示需要部分幫助,10分表示完全獨立;如廁按照0~10分進行評分,0分表示需要極大的幫助,5分表示需要部分幫助,10分表示完全獨立;轉(zhuǎn)移按照0~15分進行評分,0分表示完全依賴,5分表示需要極大的幫助,10分表示需要部分幫助,15分表示完全獨立;平地走路按照0~15分進行評分,0分表示完全依賴,5分表示需要極大的幫助,10分表示需要部分幫助,15分表示完全獨立;上下樓梯0~10分進行評分,0分表示需要極大的幫助,5分表示需要部分幫助,10分表示完全獨立??偡譃?00分,<20分為極嚴重的功能缺陷,生活完全需要依賴;20~40分表示生活需要很大的幫助;40~60分表示生活需要幫助;>60分表示生活基本能自理。
1.3.4 干預前后腫瘤病人生活質(zhì)量評分(QOL)[7]評分 QOL分為食欲、精神、睡眠、疲乏、疼痛、家庭理解與配合、同事的理解與配合、自身對癌癥的認識、對治療的態(tài)度、日常生活、治療的副作用以及面部表情12個條目,每個條目按1~5進行等級評分,總分為60分,生活質(zhì)量極差為<10分、差為21~30分、一般為31~40分、較好為41~50分、良好為51~60分。
1.3.5 干預1個月后McCloskey/Mueller滿意度量表(MMSS)[8]評分 MMSS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計分1~5分,1分表示非常不滿意、2分表示比較不滿意、3分表示不確定、4分表示比較滿意、5分表示非常滿意。
2.1 兩組傷口愈合時間及1個月后傷口愈合率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傷口愈合時間及1個月后傷口愈合率比較
2.2 兩組干預前后KPS評分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KPS評分比較(分,
2.3 兩組干預前后BADL評分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前后BADL評分比較(分,
2.4 兩組干預前后QOL評分比較 見表4。
表4 兩組干預前后QOL評分比較(分,
2.5 兩組干預1個月后MMSS評分比較 實驗組MMSS評分情況:1分3例(7.50%),2分8例(20.00%),3分9例(22.50%),4分8例(20.00%),5分12例(30.00%);對照組MMSS評分情況:1分8例(20.00%),2分10例(25.00%),3分12例(30.00%),4分7例(17.50%),5分3例(7.5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580,P=0.010)
目前臨床針對腫瘤已經(jīng)初步形成系統(tǒng)的治療方案,即采取手術(shù)治療加輔助放化療等,但部分腫瘤患者在手術(shù)治療后會出現(xiàn)難愈性傷口的情況,長時間傷口不愈合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和預后[9-13],因此,對發(fā)生難愈性傷口的腫瘤患者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PHPF管理模式是以患者為中心,提高護理質(zhì)量的一種共享干預方式,通過對患者進行個性化護理干預,達到促進患者傷口愈合的目的[14]。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實驗組傷口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1個月后傷口愈合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采用PHPF管理模式可加快患者難愈性傷口的恢復速度,提高愈合質(zhì)量。分析原因:根據(jù)患者治療方式采取針對性護理措施,有助于提高難愈性傷口的愈合速度,縮短傷口愈合時間[15-18];監(jiān)督患者個人衛(wèi)生,可有效避免傷口發(fā)生感染,提高傷口愈合率[19-21]。腫瘤患者的體力狀況在治療過程中具有重要臨床意義,患者的體力狀況越好,越能承受治療不良反應,臨床治療效果越好。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干預后,兩組患者的KPS評分較干預前均提高(P<0.01),且實驗組高于對照組(P<0.01)。說明采用PHPF管理模式能更有效提高患者的體力狀況。分析原因:PHPF管理模式對食欲缺乏或消化不良的患者進行飲食指導,提高了患者的免疫能力和體力[22]。
腫瘤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與傷口愈合速度呈正相關(guān),相關(guān)研究表明,腫瘤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提高,有助于傷口愈合[23]。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兩組干預后BADL、QOL評分高于干預前(P<0.01),且實驗組高于對照組(P<0.01),說明采用PHPF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活動能力和生活質(zhì)量。分析原因:PHPF管理模式可通過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提高其認識度和主觀能動性,從而改善生活質(zhì)量[24];PHPF管理模式可根據(jù)患者治療方式進行個性化護理干預,減少傷口感染,促進傷口痊愈,提高了患者的基本生活活動能力[25-26]。本研究結(jié)果還顯示,兩組干預1個月后MMSS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PHPF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分析原因:采用PHPF管理模式可促進患者的傷口愈合速度,并提高患者的體力狀況和生活質(zhì)量,因此患者對該護理模式的滿意度更高。
綜上所述,對腫瘤術(shù)后難愈性傷口患者采用PHPF管理模式可加快傷口愈合速度,提高愈合率,同時提升患者的體力狀況、生活活動能力和生活質(zhì)量,有利于患者的預后康復,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