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婷 袁學哲
[摘 要]高中生正處于人格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培育其健全人格乃時代所需。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高中思政課在培育學生健全人格方面具有天然獨特優(yōu)勢。要在高中思政課培育學生的健全人格,應巧設活動,串聯培育主線;強化辨析,抓住培育契機;創(chuàng)設情境,提供培育空間;善用資源,拓寬培育平臺;走出教室,開闊培育天地。
[關鍵詞]高中思政課;健全人格;價值;路徑
[中圖分類號]? ? G633.2? ? ?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3)19-0049-03
高中生正處于人格發(fā)展的關鍵期,要培育其健全人格,就要使其健康、和諧、穩(wěn)定地發(fā)展,具備正確的思想觀念、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探索高中思政課培育高中生健全人格的價值與路徑,旨在落實素質教育。
一、培育高中生健全人格的必要性
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塑造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部分教師在培育青少年健全人格時會將初高中生一概而論。高中生與初中生相比有其特殊性,因此在培育高中生健全人格時不能采用針對初中生的那套辦法。新時代背景下,培育全面發(fā)展的時代新人是黨和國家教育方針的真諦,因此,對高中生這一群體進行健全人格塑造是時代所需、使命召喚。
(一)高中生群體的特殊性
高中生一般指15—18歲的青少年,作為即將成年的未成年人,其可塑性較強,培育其健全人格正當其時。與初中生相比,高中生的生理迅速走向成熟,在心理和行為上表現出更強的自主性,但有的高中生由于不能適應學習、生活和人際等方面的變化,產生了落差感、緊張感,這就需要教師對高中生的人格發(fā)展狀況給予積極關注和正確引導。從所處人生節(jié)點來看,高中生面臨著高考升學的巨大壓力,承載著來自父母、老師及自身的多重期許,能否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養(yǎng)成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獲得協(xié)調的身心發(fā)展、建構和諧的適應機制對于其能否跨越高考大關具有重要意義。高中生群體的特殊性要求必須對其加強健全人格培育。
(二)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需要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正處于“拔節(jié)孕穗期”的高中生,必須堅定理想信念、堅守道德情操、協(xié)調身心發(fā)展、適應社會需要、塑造健全人格。因此,培育高中生健全人格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需要。
二、高中思政課培育高中生健全人格的價值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的責任重大。思政課是塑造學生健全人格的重要平臺,利用高中思政課來培育高中生健全人格具有重要價值。
(一)高中思政課的課程目標勾勒培育高中生健全人格的理想輪廓
高中思政課在高中課程體系中居于重要地位,其課程目標與培育高中生健全人格有高度一致性。通過高中思政課的學習,學生應具備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主要體現為:堅持黨的領導、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心,增強政治認同;以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為指導,發(fā)揚科學精神;崇尚社會主義法治,樹立法治意識;積極參與民主生活實踐,實現公共參與有序化。因此,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彰顯了對高中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培育學生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過程能助推學生人格的完善。
(二)高中思政課的學科特性體現培育高中生健全人格的應有之義
高中思政課是一門充滿科學性、思想性和時代性的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其擁有較高的政治站位和思想站位,其自身的性質和特點決定了其不僅僅是一門傳授理論知識的學科,更是一門德育學科,承擔著鑄魂育人的使命。正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所言,“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它與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校思想政治理論等課程相互銜接……共同承擔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樹人的任務”。因此,高中思政課站在育德第一線,致力于為黨為國家培育時代新人。高中生要成為黨和國家所需要的人才,就必須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具備健全人格。
(三)高中思政課的內容具有培育高中生健全人格的天然獨特優(yōu)勢
高中思政課的內容具有育人性,蘊含著豐富的德育資源,其中的許多資源可用來培育高中生健全人格。筆者梳理了統(tǒng)編高中思政課教材四個必修模塊中可以用來培育高中生健全人格的內容,詳見表1。
通過梳理統(tǒng)編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模塊中有利于塑造高中生健全人格的內容,可以發(fā)現高中思想政治學科在高中生健全人格的培育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
三、高中思政課培育高中生健全人格的路徑
要通過高中思政課實現對高中生健全人格的培育,就要發(fā)揮人格教育的作用。所謂人格教育,是指一種關注學生心靈發(fā)展和品格塑造的教育,其致力于使受教育者的人格各要素協(xié)調發(fā)展。
(一)巧設活動,串聯培育主線
作為一門活動型學科課程,高中思政課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通過議題來貫穿框題知識,引導學生圍繞議題開展活動,在合作探究中習得知識、提高能力、體驗情感。高中思政教材中的“綜合探究”“探究與分享”等欄目便是通過教學活動的設計和學習方式的轉變,引導高中生在合作的氛圍中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培養(yǎng)探究思維和想象能力,從而形成健全人格。比如在教學“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課時,可以設置“憶往昔”“看今朝”“展未來”三大探究活動,讓學生跟隨中國高鐵發(fā)展的步伐,在合作中探究中國夢的本質,明確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
(二)強化辨析,抓住培育契機
高中思政課必須發(fā)揮價值引領的作用,不僅要給學生傳授科學的人格理論,還要幫助學生認同和尊崇所學的人格理論,進而形成正確的人格理念。要強化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價值引領作用,可通過開放性、辨析式的學習活動,鍛煉學生的思辨能力,增強學生的理論自覺,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進而培育高中生健全人格。比如在教學“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一課時,為了培育學生科學精神,可以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就“評判英雄的言論是否可以自由表達”“如何看待打著言論自由的旗號詆毀英雄的行為”“高中學生如何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等問題展開辨析,使學生發(fā)現自己與他人的差異,并在交流中不斷反思自我,矯正自身的行為偏差,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三)創(chuàng)設情境,提供培育空間
高中思政課教師應使課堂教學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符合學生的思想實際和心理預期,不斷探索開放、互動的教學方式。高中思政課要培育高中生健全人格,可以巧用案例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在情境中伺機對學生進行人格熏陶和培育,增強學生在情境中的感受,促進學生知、情、意、行全面發(fā)展,進而使學生形成健全人格。比如在教學“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一課時,教師可以與學生聊聊“種菜那些事”,通過“該不該擴大種菜規(guī)模”“何以變成憂心菜”“芹菜市場何去何從”三個情境的設置,讓學生了解市場秩序,明確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從而形成誠信人格。
(四)善用資源,拓寬培育平臺
高中思政課教師應善于挖掘有利于培育高中生健全人格的紅色資源、時事資源、鄉(xiāng)土資源、網絡資源,助推高中生人格的完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關注國家大政方針,關心國內國際形勢,以增強學生的政治認同感和使命感、責任感;可以在課堂中引用反面案例,如“胡鑫宇事件”,引起學生反思,幫助學生了解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性,構建和諧的適應機制,從而及時糾正不良人格傾向;可以在教學中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通過視頻播放、圖片展示,帶領學生理解相關知識,增強相關情感體驗。
(五)走出教室,開闊培育天地
廣泛的社會實踐是滋養(yǎng)學生健全人格的肥沃土壤,因此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對培育高中生健全人格具有重大意義。高中思政課教師應將社會大課堂與思政小課堂相結合,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走進社會,在社會大課堂中找尋人格教育的良機。比如在清明節(jié)組織學生去烈士陵園掃墓,使學生切身感受革命先烈的英雄氣節(jié)和民族精神,為學生塑造健全人格營造適宜的心理氛圍。
興國必先興教,為國育才、為黨育人是教育的初心和使命。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高中思政課必須承擔起鑄魂育人的重任,順應素質教育的時代洪流,將人格教育有機融入其中,以塑造高中生的健全人格,使高中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時代新人。
[? ?參? ?考? ?文? ?獻? ?]
[1]? 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J].求是,2020(17):4-16.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 陳瑩瑩.人格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課的路徑研究[D].信陽:信陽師范學院,2021.
(責任編輯? ?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