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宏波,王思敏,桂高飛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附屬資陽醫(yī)院針灸一科,四川 資陽 641300)
腦卒中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具有高發(fā)病率、高致殘率和高致死率的特點[1-2]。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3-4],部分患者發(fā)病后受到疾病本身和心理因素的影響導致發(fā)生睡眠障礙。睡眠障礙不僅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還可能加重病情發(fā)展,誘發(fā)腦梗死和腦出血等。目前西醫(yī)在臨床上常使用艾司唑侖等鎮(zhèn)靜藥物進行治療,但不良反應較多,停藥后還易出現(xiàn)戒斷反應[5-6]。近年來中醫(yī)在治療失眠中具有較好效果,研究顯示,針刺療法可以促進臨床療效[7-8]。此外失眠在中醫(yī)中屬于“不寐”的范疇,主要是由于氣血失調,臟腑陰陽失和導致,而多數(shù)“不寐”患者均表現(xiàn)為心膽氣虛,即膽虛易驚、心虛膽怯、神魂不安,導致心膽氣虛失眠癥[9]。因此,筆者根據(jù)臨床經(jīng)驗,在《世醫(yī)得效方》中的十味溫膽湯的基礎上進行加減,去掉理氣健脾的陳皮,加用具有解郁、寧心、和血之功效的合歡皮進行治療,起到益氣養(yǎng)血、化痰寧心之功效。筆者對針刺聯(lián)合十味溫膽湯加減治療卒中后心膽氣虛型失眠進行臨床研究,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成都中醫(yī)藥大學附屬資陽醫(yī)院2019 年5 月-2022 年5 月接診的94 例卒中后心膽氣虛型失眠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47 例)和治療組(47 例)。對照組男28 例,女19 例;年齡38 ~67 歲,平均(50.17±3.28)歲;病程3 ~15個月,平均(8.84±1.66)個月。治療組男30 例,女17 例;年齡38 ~70 歲,平均(51.05±5.11)歲;病程3 ~18 個月,平均(9.05±1.28)個月?;€資料橫向可比(P>0.05),本研究通過成都中醫(yī)藥大學附屬資陽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1)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10]中腦卒中診斷標準者;2)影像學檢查確診為腦卒中者;3)符合《中國成人失眠診斷與治療指南(2017 版)》[11]中失眠診斷標準者;4)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2]中心膽氣虛型失眠的診斷標準者,表現(xiàn)出失眠多夢、心悸、易醒、怕聲、舌苔白、脈細弱;5)失眠癥狀發(fā)生于腦卒中后;6)病程≥1 個月;7)入選前1 周內(nèi)未使用過其他安眠類藥物;8)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導致的失眠;2)精神障礙者;3)合并青光眼;4)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炎;5)合并惡性腫瘤;6)伴有嚴重心理疾病者;7)合并自身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8)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2 治療方法 常規(guī)治療方案:對2 組患者給予心理疏導,并在睡前口服1 mg 艾司唑侖片(國藥準字H37023047,山東信誼制藥有限公司),連續(xù)服用3 周。
對照組: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進行針刺。采用0.25 mm×40.00 mm 的針刺針,消毒后分別在三陰交、足三里、神門、神庭、百會、四神聰、內(nèi)關、太沖和太溪捻轉進針,其中百會、四神聰采用平補平瀉法,三陰交采用補法,其余穴位采用瀉法,而后留針30 min,每天1 次,每周連續(xù)針刺6 d,共治療3 周。
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十味溫膽湯加減治療。方劑包括:半夏、枳實、合歡皮各12 g,白茯苓10 g,酸棗仁、遠志、五味子、熟地黃、人參各5 g,甘草8 g。用水煎煮2 次,共得到500 mL,將藥液混合,分2 次在早晚服用,每天1 劑,連續(xù)治療3 周。
1.3 觀察指標 1)睡眠指標:統(tǒng)計2 組患者治療前后睡眠潛伏期、驚醒次數(shù)、睡眠總時長、睡眠效率,睡眠有效率=睡眠時間/臥床時間×100%。2)臨床療效:根據(jù)《中國成人失眠診斷與治療指南(2017版)》[11]中療效的評價標準對2 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評價,其中痊愈為總睡眠時間>6 h;顯效為總睡眠時間較治療前增加≥3 h,且入睡困難、多夢易醒等癥狀顯著緩解;有效為總睡眠時間較治療前增加<3 h,入睡困難、多夢易醒等癥狀有所緩解;無效為以上失眠癥狀未改善。3)睡眠指數(shù):治療前后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PSQI)對睡眠質量進行評價,該質量指數(shù)共包括7 個項目,采用3 級評分法進行評分,其中PSQI 總分是各項目得分之和,分值越高提示睡眠質量越差。4)血清學指標:治療前后,采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腫瘤壞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腦源性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BDNF)水平,試劑盒購自上??祈樕锟萍加邢薰尽?)安全性:統(tǒng)計惡心、嘔吐、便秘、皮疹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均用SPSS 23.0 版軟件分析與處理,其中計數(shù)資料用例(%)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
2.1 2 組臨床療效結果療效 見表1。
表1 2 組臨床療效結果比較(n = 47) 例
2.2 2 組治療前后睡眠指標比較 見表2。
表2 2 組治療前后睡眠指標比較(± s,n = 47)
表2 2 組治療前后睡眠指標比較(± s,n = 47)
注:與治療前比較,# P <0.05;與對照組比較,△P <0.05
組別 時間 睡眠潛伏期/min 驚醒次數(shù)/次 睡眠總時長/min 睡眠效率/%對照組 治療前 70.12±10.25 3.71±0.54 215.36±30.18 62.69±8.31治療后 61.34±8.17# 2.56±0.51# 227.31±20.17# 66.19±6.21#治療組 治療前 69.86±11.18 3.65±0.68 212.51±30.28 63.05±8.16治療后 55.62±6.30#△ 2.14±0.36#△ 239.38±22.74#△ 70.33±6.14#△
2.3 2 組治療前后PSQI 評分比較 見表3。
表3 2 組治療前后PSQI 評分比較(± s,n = 47) 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 P <0.05;與對照組比較,△P <0.05
組別 時間 睡眠質量 入睡時間 睡眠時間 睡眠效率 睡眠障礙 日間功能 PSQI 總分對照組 治療前 2.01±0.34 2.15±0.41 2.35±0.28 2.27±0.31 1.80±0.24 1.90±0.31 12.37±2.17治療后 1.52±0.36# 1.45±0.30# 1.56±0.29# 1.39±0.32# 0.98±0.29# 0.91±0.14# 7.62±1.18#治療組 治療前 2.02±0.31 2.16±0.38 2.32±0.32 2.30±0.51 1.85±0.37 1.91±0.24 12.15±2.54治療后 1.03±0.32#△ 1.12±0.43#△ 1.21±0.25#△ 1.08±0.22#△ 0.84±0.20#△ 0.82±0.17#△ 6.17±1.06#△
2.4 2 組治療前后TNF-α、IL-6、BDNF 指標比較 見表4。
表4 2 組治療前后TNF-α、IL-6、BDNF 指標比較(± s,n = 47) pg/mL
表4 2 組治療前后TNF-α、IL-6、BDNF 指標比較(± s,n = 47) pg/mL
注:與治療前比較,# P <0.05;與對照組比較,△P <0.05
組別 時間 TNF-α IL-6 BDFN對照組治療前 128.36±15.41 9 631.21±225.41 4.51±0.74治療后 100.51±10.26# 5 561.17±105.32# 5.18±0.62#治療組治療前 127.61±14.28 9 684.12±263.28 4.45±0.71治療后 91.31±7.52#△5 213.04±112.87#△5.92±0.61#△
2.5 2 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見表5。
表5 2 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n = 47) 例
卒中后失眠是卒中患者中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并發(fā)率高達95%,不僅導致患者精神沉郁、認知受阻,嚴重者會引起卒中復發(fā)。西醫(yī)一般以艾司唑侖等苯二氮卓藥物治療為主,但藥物不良反應較大且停藥后常伴有嚴重戒斷反應,不能從根本上治療失眠[13]。中醫(yī)則以針刺治療為主,部分還給予中藥湯劑進行治療,雖大大降低了不良反應,但單用針刺或湯劑療程較長,起效較慢[14]?!肚Ы鹨健分性涊d:“針灸而不藥,藥而不針灸,由非良醫(yī)也”,正說明了針灸和中藥結合使用的重要。中醫(yī)認為,失眠病機為陰陽失交,主要病位在心?!靶恼撸髦?,神明出焉”,而膽氣通于心,心膽懼怯、虛煩多夢、善驚易恐、情緒緊張、夜寐不寧,虛、驚可致心膽不足。筆者在臨床中發(fā)現(xiàn),卒中后失眠者多屬于心膽氣虛型失眠[15]。十味溫膽湯出自《世醫(yī)得效方》,主治心虛膽怯、驚悸不眠、夜多噩夢。因此,筆者根據(jù)臨床經(jīng)驗將針灸聯(lián)合十味溫膽湯加減治療卒中后失眠。
合歡皮味甘性平,入心、肝二經(jīng),可治療心神不安、憂郁失眠之癥。因此,本研究中將十味溫膽湯中的陳皮改為合歡皮,以起到寧心、安神之功。方劑中半夏為君藥,味辛性溫,具有燥濕化痰、消痞散結之功效;合歡皮和枳實為臣藥,配合半夏起到祛痰散結、通調氣機、寧心安神的作用;另佐以白茯苓、酸棗仁、遠志、五味子、熟地黃、人參,其中白茯苓味甘、淡,性平,可益脾和胃、寧心安神;酸棗仁歸肝、膽、心經(jīng),可養(yǎng)心補肝,寧心安神,斂汗,生津;遠志可安神益智、祛痰消腫;五味子可治老年心虛、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熟地黃可滋陰補血,益精填髓;人參可安神增智、補氣生津;甘草補中益氣、調和諸藥。以上諸藥合用,結合針刺三陰交、足三里、神門、神庭、百會、四神聰、內(nèi)關、太沖和太溪穴,可起到調和脾胃、寧心安神,補氣生津、調節(jié)陰陽等功效[16]。
本研究結果顯示,針刺聯(lián)合十味溫膽湯加減治療卒中后失眠的療效確切,可顯著改善睡眠質量。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顯示,酸棗仁、茯苓、黨參的水提物可以改善小鼠睡眠質量[17],另外已知酸棗仁和茯苓為主的復方飲料也可以有效改善睡眠質量[18]。三陰交可調氣血、健脾胃、調陰陽,有助于改善睡眠;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jīng)的子穴,針刺可抑心火、安神志、調氣血;神門為心氣出入之門戶;百會為調節(jié)大腦神經(jīng)元之要穴,針刺可滋陰潛陽,調節(jié)睡眠。臨床研究顯示,長期失眠患者體內(nèi)TNF-α、IL-6水平顯著升高。本研究中,治療后針刺聯(lián)合十味溫膽湯組的TNF-α、IL-6 水平低于對照組,此外負責調節(jié)睡眠和修復神經(jīng)元的腦源性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水平[19]高于對照組。早期研究顯示[20],遠志的主要成分遠志總皂苷可以提升大鼠海馬中腦源性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的表達。說明針刺聯(lián)合十味溫膽湯加減治療卒中后失眠可從血清因子水平改善睡眠。
綜上所述,針刺聯(lián)合十味溫膽湯加減湯治療卒中后失眠患者的療效確切,可以提升血清中腦源性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水平、改善臨床癥狀、提高睡眠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