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 迪
隨著紀檢監(jiān)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走讀式”談話已成為紀檢監(jiān)察機關開展執(zhí)紀審查過程中的常用手段和重要方式。由于每一個“走讀式”談話對象的思想、性格、閱歷不同,因而各自呈現(xiàn)的態(tài)度、思維、表現(xiàn)也不盡一致,在開展“走讀式”談話時,深入分析掌握談話對象的心理狀態(tài),精準運用談話技巧,迅速掃清談話對象的心理障礙,是實現(xiàn)談話突破的關鍵。紀檢監(jiān)察辦案人員只有充分掌握和運用好有效的辦案策略和靈活的談話技巧,方可贏得與談話對象面對面交鋒的勝利。
做到“兩個吃透”。首先是對案件總體情況要吃透。談話人員要弄清案件的來源、進展、現(xiàn)狀和需要重點核實的問題,明確談話的目標和方向,為制訂談話方案、確定談話策略提供依據(jù)。要全面熟悉案件材料,每個情節(jié)、每個證據(jù)都應認真審查分析,做到心中有數(shù)。其次是談話對象涉案情況要吃透。在開展談話前,應綜合分析每個涉案人員在案件中的角色,找準他們之間的關系,可以因事找人、也可以因人核事;明確哪些問題已經掌握了確鑿證據(jù)、哪些問題還需要向其本人進一步核實,哪些是重點問題、哪些是次要問題,這樣才能做到臨場不亂。
做到“兩個掌握”。首先要掌握談話對象個人的基本情況,對談話對象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人際交往等各方面情況多了解、多掌握,對談話中可能發(fā)生的突發(fā)情況或者不利因素進行綜合研判,提前做好應對準備,做到有備無患。其次要熟練掌握黨紀條規(guī)、法律法規(guī)和相關專業(yè)知識,談話人員要對談話對象涉嫌違紀違法問題所涉及的紀律、法律條款和其工作領域的專業(yè)知識做足功課,必要時向專業(yè)部門咨詢,以減少溝通障礙,避免談話時說外行話。
講明講透政策。講政策有兩方面,一是“?!?、二是“壓”。在“?!边@方面,要告知談話對象寬嚴相濟的政策,明確告知其作為證人的權利和義務,幫助其認清形勢,使其相信組織、依靠組織,積極配合加快辦案進程。在“壓”這方面,要告知談話對象紀委監(jiān)委查處腐敗問題的決心和能力;要充分利用談話對象供與不供的矛盾心理,告知其說假話、作偽證所要承擔的紀律和法律責任。關鍵時刻由領導親自宣講政策,可以對談話對象產生更大的心理震懾。
適當給予出路。談話人員針對談話對象涉及的違紀違法問題適當給予出路,有助于案件調查工作的推進。在給予出路方面,一方面可以利用談話對象知曉的其他涉案人進行教育,向談話對象列舉主動配合、如實交代涉案問題而從輕、減輕和沒有被追究黨紀法律責任的例子,使其懂得主動配合調查可以爭取從輕、從寬或免于處理,打消其畏罪畏罰的心理。另一方面,也要適當列舉因為拒證而受到黨紀國法嚴懲的案例,通過對比,突出態(tài)度的重要性,使其懂得“態(tài)度影響結果”的道理,讓其在權衡利弊之后選擇配合審查調查。對談話對象的試探性問話,在領導沒有明確指示之前,不能隨便答復,更不能給任何許諾;有時可以釋放出“你的態(tài)度不錯,對今后的處理是有好處的”信息,促使談話對象看清形勢、盡早說清問題。
以誠相待建立信任。談話過程中,充分尊重談話對象的人格,平等交流、平等溝通、以誠相待,從語言和態(tài)度上與談話對象拉近距離,努力搭建起相互信任的平臺。在談話過程中,談話人員要保持一身正氣、注意言行舉止,要坐姿端正、目光正視、語氣和緩。有時,談話人員也可以適當進行換位思考,站在談話對象的角度告知其也是違紀違法行為的受害人,也可以策略性地對其表示同情,讓其感受到談話人員設身處地為自己著想、真心實意地幫助自己,以此促動其如實交代問題。
打好心理仗。談話過程中,談話對象心理變化會經歷試探摸底、對抗僵持、猶豫動搖、交代供述、趨于穩(wěn)定五個階段。針對談話對象的心理變化,談話人員需要采取相應的方法去處理和應對。談話方法大體可以分為三種類型:一是震懾式方法,主要是針對頑固對抗的談話對象,可以進行嚴肅批評、嚴厲斥責,必要時可以采取強制措施施加壓力;二是懷柔式方法,主要是針對思想壓力大、心理負擔重的談話對象,可以適當進行心理安撫,減輕其思想包袱,幫助其產生傾訴欲望;三是謀略式方法,主要是針對心理素質較好、反調查意識較強的談話對象,可以采取虛實結合的談話策略,打亂其心理防線,促使談話對象向著有利于交代問題的方向轉變。
選擇好突破口。談話人員要善于捕捉和挖掘談話對象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突破。根據(jù)前期掌握的證據(jù)和信息,選擇留有明顯違紀違法痕跡,或者還有其他人員共同參與或知曉的問題作為突破口,通過敲山震虎,迫使其交代問題。談話人員要善于從談話對象的表情、眼神、說話語氣和語速變化等肢體語言發(fā)現(xiàn)問題、找出破綻,并抓住時機迅速向談話對象發(fā)起攻勢,促其如實交代問題。
利用好信息不對稱的優(yōu)勢。專案中“走讀式”談話對象一般都是被審查調查人或其他核心涉案人交代出來的,但具體交代了多少問題、交代了什么問題、談話人員掌握了多少情況,談話對象是不清楚的。談話人員要善于利用這些不對稱信息,并依據(jù)之前已掌握的案情信息,選擇與談話對象有關的人物或事項,聲東擊西、旁敲側擊,使談話對象不得不交代問題,甚至說出組織尚未掌握的情況。談話人員還可將同案人交代的部分內容或者無關緊要的內容,以適當方式或語氣進行模糊提示,形成“別人都交代了”的錯覺,讓談話對象重新衡量自己供與不供的利弊,促其主動交代問題。
主導談話方向。有的談話對象事先做了對抗審查調查的準備,針對這種不配合的談話對象,要對其進行嚴肅的批評教育,表明審查調查工作的嚴肅性和權威性,明確告知這種對抗審查調查的行為是黨紀國法不能容忍的,必將受到嚴懲,由此使其內心產生戒懼,在態(tài)度上向配合調查、交代問題轉變。談話中要審慎對待談話對象提出的所謂“理由”“實情”,特別是針對談話人員不熟悉的專業(yè)性問題,盡量不表態(tài),更不能不懂裝懂,或者與談話對象在專業(yè)問題上“抬杠”。針對專業(yè)性較強的問題,談話時盡量安排具有專業(yè)背景的人員參加,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控談話方向。
做好體制內人員談話。體制內的談話對象大部分是領導干部,可以多用中央懲貪治腐的方針政策作為談話切入點,喚醒其黨員意識。要注意保持高壓態(tài)勢,無論談話對象層級多高、職位多大,都要讓其感受到組織找其談話的嚴肅性,向其說明其有義務和責任配合組織審查調查工作。要保持談話的絕對權威,提醒其放下領導干部姿態(tài),對待組織談話的態(tài)度和表現(xiàn)應當符合自己的身份和職務。對于在思想上執(zhí)迷不悟的談話對象,可以從對抗審查調查產生的嚴重后果方面進行教育。
做好體制外人員談話。體制外的談話對象大部分是與國有企業(yè)有業(yè)務往來的民營企業(yè)管理人員。與這些人談話,要讓其意識到查處腐敗問題本身就是創(chuàng)造公平、良好、和諧的經營發(fā)展環(huán)境,從長遠來看對其是有利的。要告知談話對象,其交代問題的態(tài)度直接關系到自身利益,通過錢權交易獲取的不當利益和非法利益必須予以追繳,合法經營獲得的利益將受到保護。如果不配合談話、甚至對抗審查調查,不僅個人會受到法律的嚴懲,其經營的企業(yè)也會受到影響。這樣的后果對于體制外談話對象特別是那些民營企業(yè)主來說是最不愿意承受的,在審查調查談話過程中只要把這些信息傳遞給他們,基本都會收到良好的談話效果。
“走讀式”談話是執(zhí)紀審查中的基礎性工作,在談話過程中,面對不同的談話對象,只有準確把握談話對象的心理狀態(tài),靈活運用談話策略和技巧,才能促使其思想轉化,主動如實、心悅誠服地講清問題,談話也必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