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油菜新品種秦油185 的選育

    2023-09-20 06:18:28李會民賈戰(zhàn)通邢彬楠茍建鵬
    農(nóng)業(yè)科技通訊 2023年9期
    關鍵詞:角果父本母本

    李會民 賈戰(zhàn)通 邢彬楠 史 瑩 茍建鵬

    (咸陽市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院 陜西咸陽 712034)

    秦優(yōu)185 是咸陽市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院利用化學誘導雜種優(yōu)勢方法自主選育的甘藍型雙低兩系油菜雜交種,于2016 年育成,親本組合為N16-1016×N16-2230。 該品種于2022 年12 月30 日通過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非主要農(nóng)作物品種登記[登記編號:GPD 油菜(2022)610424]。 該品種具有生長勢強、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含油量較高、早熟、抗倒性較強等優(yōu)點,適宜在陜西陜南地區(qū)和長江下游浙江、上海及江蘇、安徽淮河以南的油菜主產(chǎn)區(qū)秋季種植。

    1 品種選育過程

    1.1 親本來源和選育過程

    1.1.1 母本N16-1016 選育來源及系譜圖 N16-1016 由咸陽市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院油菜中心通過雜交、系統(tǒng)選育、自交的方法育成。2001 年用雙低黃籽油菜保持系6192B 為母本、 雙低保持系6113B 為父本進行雜交;2002 年種植F1(系號22-8001),從中選株;2003-2009 年種植F2~F8,從中選株并進行品質檢測;2010 年選擇花期早、抗倒性較好的F9(10-9399)株系進行自交;2011-2012 年繼續(xù)針對早熟性和抗倒性進行選株自交和品質分析;2013 年發(fā)現(xiàn)F12(系號13-1042) 株系符合目標性狀;2014-2015 年對該株系進行自交提純;直到2016 年F15株系(系號N16-1016)綜合農(nóng)藝性狀穩(wěn)定一致,品質符合要求,遂將其定名為N16-1016(圖1)。

    圖1 母本N16-2016 選育系譜

    1.1.2 父本N16-2230 選育來源及系譜圖 父本N16-2230 由咸陽市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院油菜中心2012 年從浙江引進的油菜常規(guī)種M417 通過系統(tǒng)選育、自交的方法育成。 2012 年種植F2,發(fā)現(xiàn)其春性強、花期較早且較整齊, 隨即進行了套袋自交;2013-2014 年種植F3~F4,從中選株自交,并進行品質檢測;2015 年種植F5,對較為整齊一致且符合品質標準的(系號15-3761)株系繼續(xù)自交提純;到2016 年F6株系(系號N16-2230)綜合農(nóng)藝性狀穩(wěn)定一致,品質符合要求,遂將其定名為N16-2230(圖2)。

    圖2 父本N16-2230 選育系譜

    1.2 雜交種的選育

    2016 年咸陽市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院油菜中心利用自主選育的雙低自交系N16-1016 和雙低自交系N16-2230 組配成雜交組合秦油185;2017 年在單位試驗田進行品比試驗,發(fā)現(xiàn)其生長勢強,抗凍性強,豐產(chǎn)性突出, 且抗倒性強;2018-2019 年參加陜西省陜南灌區(qū)油菜區(qū)域試驗;2019-2020 年參加國家長江下游區(qū)油菜區(qū)域試驗;2022 年12 月通過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非主要農(nóng)作物品種登記。

    2 品種特征特性

    2.1 生物學特性

    該品種為甘藍型雙低油菜兩系雜交種。 半冬性,子葉啞鈴形,葉較大,裂葉3 對,葉緣鋸齒狀,蠟粉中等,花瓣圓、側疊,花色中等黃色,生長勢強,抗倒性較強。 勻生分枝,莖稈綠色,角果中大,黑籽。 全生育期218.3 d。 密度為2.5 萬/畝時,一般株高169.18 cm左右,有效分枝數(shù)8.65 個,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384.1 個,每角粒數(shù)22.79 粒,千粒重4.51 g 左右。

    2.2 抗性

    2018-2020 年參加陜西陜南灌區(qū)油菜聯(lián)合試驗,經(jīng)油菜菌核病田間鑒定, 菌核病田間發(fā)病率8.54%,病圃誘發(fā)鑒定為低感。

    2019-2021 年參加國家長江下游區(qū)油菜試驗,經(jīng)田間鑒定,病毒病田間發(fā)病率1.67%,病情指數(shù)1.00;菌核病田間發(fā)病率16.34%,病情指數(shù)9.66,病圃誘發(fā)鑒定結果為低感。

    2.3 品質性狀

    2018-2020 年參加陜西陜南灌區(qū)油菜聯(lián)合試驗品質分析,芥酸含量0.28%,硫苷含量18.88 μmol/g餅,含油量44.73%。

    2019-2021 年參加國家長江下游區(qū)油菜試驗品質分析,芥酸含量0.15%,硫苷含量23.8 μmol/g 餅,含油量46.44%。

    3 產(chǎn)量表現(xiàn)

    2018-2019 年參加陜西陜南灌區(qū)油菜聯(lián)合試驗平均畝產(chǎn)218.74 kg, 比對照灃油737 增產(chǎn)1.93%;2019-2020 年參加陜西省陜南灌區(qū)油菜聯(lián)合試驗平均畝產(chǎn)181.90 kg,比對照灃油737 增產(chǎn)5.36%。 2 年平均畝產(chǎn)200.32 kg,比對照灃油737 增產(chǎn)3.65%,共16 個試驗點,其中11 個點增產(chǎn),5 個點減產(chǎn)。

    2019-2020 年參加國家長江下游區(qū)油菜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chǎn)212.77 kg,比對照秦優(yōu)10 增產(chǎn)4.5%;2020-2021 年參加國家長江下游區(qū)油菜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chǎn)191.29 kg,比對照灃油737 減產(chǎn)0.8%。2 年平均畝產(chǎn)202.03 kg, 比對照增產(chǎn)1.9%, 共23 個試驗點,其中13 個點增產(chǎn),10 個點減產(chǎn)。

    4 品種主要優(yōu)缺點

    該品種生長勢強,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含油量較高,早熟,抗倒性較強,低感菌核病。 該品種無明顯缺陷,初花期及時噴施咪鮮胺等殺菌劑防治菌核病。

    5 栽培技術要點

    5.1 適宜區(qū)域

    該品種適宜在長江上游生態(tài)區(qū)陜西陜南地區(qū)和長江下游生態(tài)區(qū)浙江、上海及江蘇、安徽淮河以南的冬油菜區(qū)種植。

    5.2 播種期

    9 月15-25 日與當?shù)赜筒送诓シN,機械精量播種可適當晚播,一般晚播3~5 d。

    5.3 播種量

    一般播量每畝0.2~0.3 kg,機械精量播種播量控制在每畝0.2 kg。

    5.4 種植密度

    根據(jù)播期早晚每畝留苗1.5 萬~2.5 萬株, 早稀晚密。

    5.5 施肥

    油菜植株高大,需肥量多,應重視底肥的施用。底肥不足,幼苗瘦弱,進而影響植株的生長乃至油菜的經(jīng)濟產(chǎn)量。 底肥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為油菜生長期需肥打好基礎。 一般每畝施有機肥2 000 kg,控制氮肥施用量, 增施磷、 鉀肥, 一次性施足底肥, 根據(jù)土壤缺硼情況補施硼肥, 當土壤有效硼含量<0.5 mg/kg 時就會導致花而不實, 這時就需要補施硼肥。 中等肥力地塊一般畝施尿素15 kg、過磷酸鈣50 kg、氯化鉀5 kg 或尿素10 kg、磷酸二銨15 kg、氯化鉀5 kg。 缺硼土壤一般畝施硼肥0.50~0.75 kg。施肥方式:結合耕翻整地將有機肥、化肥與硼肥一次性深施,切忌施肥過淺,以免造成油菜中后期脫肥。

    5.6 加強田間管理

    在幼苗生長過程中需要隨時監(jiān)控生長情況,及時對其進行管理。3 葉期前及時疏苗,防止密度過大,5 葉期定苗,間定苗時留下大壯苗,出現(xiàn)缺苗可就近帶土帶水帶肥在4~5 葉期移栽補苗。 及時培土中耕和防治病蟲害,培土、松土可改善土壤的透氣性能,有利于油菜植株的正常生長。6 葉期后根據(jù)氣溫情況觀察苗情,若有旺長現(xiàn)象,每畝可用50 g 多效唑兌水成0.15%溶液在植株葉面均勻噴施,以抑制植株過快生長,促進植株矮壯,防止旺長并提高抗凍性。 開春后做好抽薹初期和終花期莖象甲、 蚜蟲、 菌核病防治。 葉面噴施硼肥、 磷酸二氫鉀和2%的尿素等,增角、增粒、增粒重。 合理灌溉與排水是保證油菜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的重要措施,因此必須根據(jù)油菜的需水特點,因地制宜,及時灌溉與排水。

    5.7 適時收獲

    油菜成熟應適時收獲,收獲過早,角果發(fā)育不成熟,收獲過晚,角果過熟,果殼易炸裂,籽粒散落,造成浪費。全植株的角果有2/3 變黃時是油菜收獲的最佳時期, 此時收獲能獲得油菜最高含油量與最高產(chǎn)量。 角果80%左右成熟時進行人工收獲,及時割曬,防止發(fā)霉變質, 或角果95%左右成熟時用機械聯(lián)合收割機一次性收獲,及時晾曬保存。大田收獲的油菜籽不能作種子用。

    6 保持品種種性和制種技術要點

    6.1 保持品種種性

    親本要進行提純復壯。 親本繁殖要嚴格按照雜交油菜親本繁殖規(guī)范進行操作, 親本原種要在網(wǎng)室進行隔離繁殖。

    6.2 制種技術要點

    6.2.1 選擇制種基地

    (1)隔離區(qū):采用自然屏障隔離,選擇四面環(huán)山的丘陵、 盆地或沙洲, 以大山、 樹林、 房屋、 江河等作隔離; 平原地區(qū)制種田要求隔離帶空間距離在2 000 m 以上,以種植其他作物等作為隔離。 隔離帶區(qū)域內(nèi)無自生油菜和其他十字花科作物, 若發(fā)現(xiàn)應及時清除。 隔離帶內(nèi)也可種植制種父本作為緩沖帶。

    (2)制種田:在隔離區(qū)域內(nèi)選擇土壤肥力中上、肥力均勻、 地勢較平坦且前茬作物未種植過油菜或十字花科作物地塊作為制種田。

    6.2.2 父母本行比 父母本按照1∶2 的行比進行種植。 父母本行距50 cm,母本行距40 cm(圖3)。

    圖3 雜交油菜制種父母本行比

    6.2.3 播種期 9 月15-25 日播種,機械精量播種可適當晚播3~5 d。 要根據(jù)當?shù)貧夂蛱攸c確定適宜播期,父母本開花期相同,故父母本同期播種。

    6.2.4 播種量 在父母本行比1∶2 時每畝播父本75 g,母本125 g。 父母本分田或分廂定量均勻播種。播種深度在2~3 cm, 播種時每塊地的邊行必須播上父本,嚴格分清父母本行,做到行直不交叉,不重播、漏播。

    6.2.5 去雜 至現(xiàn)蕾期進行1~2 次田間去雜, 根據(jù)親本典型性狀,除掉非典型雜株,即去掉優(yōu)勢株、異形株、早花株。 花前一定要檢查隔離區(qū)和制種田,徹底清除隔離區(qū)和制種田內(nèi)自生油菜及十字花科植物,確保制種純度。

    6.2.6 化殺除雄 雜交種子生產(chǎn)要嚴格按照化學誘導雜交油菜種子生產(chǎn)規(guī)范操作, 要重點關注化學殺雄劑、藥劑濃度和化殺時間的選擇,嚴格管理化學殺雄操作過程,保證化學殺雄效果,以提升種子純度?;瘜W殺雄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1)藥劑選擇:建議用合格的油菜專用化殺劑。

    (2)噴施時期:在現(xiàn)蕾抽薹期即母本油菜50%植株最大花蕾長至2.0~3.5 mm、 花絮長至1.5 cm 左右時開始第1 次噴藥。

    (3)噴施方式:選擇霧化效果較好的機動噴霧器進行均勻噴施,噴霧器噴頭處安裝罩子,噴施時放在母本行的正上方, 將藥液均勻噴施油菜母本行植株上,要根據(jù)母本的高度隨時調整,缺苗的地方要按有苗來噴施,嚴禁跳躍噴施。 在噴施過程中,若藥液噴完,應標記好停噴的位置和方向,以免重噴和漏噴。整個噴施過程中防止化殺劑噴施到父本上。

    (4)噴施次數(shù):建議噴施化殺劑2 次,間隔15 d。

    (5) 注意事項: 一是噴施選擇晴朗無風天氣進行。 每畝噴施藥2.5 桶,每株噴施藥液量5~8 mL,以噴施霧化后植株葉面沒有水滴為宜。 二是化殺前對工作人員進行技術培訓, 由專業(yè)技術人員現(xiàn)場進行指導,提高化殺質量。 三是一定要指導工作人員分清父本和母本,以免造成損失。

    6.2.7 輔助授粉 靠自然風授粉的同時, 可以采用蜜蜂或人工輔助授粉,提高制種產(chǎn)量。

    (1)蜜蜂傳粉:噴藥后5 d 以上無藥害,可放蜂群進行輔助授粉,父本終花期及時搬走蜂箱。

    (2)人工輔助授粉:在開花期用機動噴霧器或繩子、竹竿等工具進行人工輔助授粉。 即用機動噴霧器吹風傳播父本花粉, 或取一定長度的繩子,2 人各持繩子的一端,繩子與行向平行向前移動,用繩子撥動父本達到授粉目的, 或一人手持長竹竿與行向平行撥動父本,使父本行花粉抖落在母本柱頭上。 人工輔助授粉時間晴天的上午10:00-12:00 效果最好。

    6.2.8 收獲

    (1)先收父本:制種田中父本有70%~80%角果黃熟時開始收獲,父本收獲后要進行1~2 次清行,檢查確實無父本殘枝、斷枝、漏枝后開始收獲母本行(雜交種)。

    (2)防止機械混雜:分別收獲后分場堆放,曬打,晾曬,防止父本籽粒混入種子中,影響種子純度。

    猜你喜歡
    角果父本母本
    旅大紅骨改良先鋒父本選系抗病性鑒定及穗部性狀配合力分析
    基于油菜角果長度圖像識別的每角粒數(shù)測試方法
    諸葛菜角果生長特性的研究
    甘藍型油菜抗裂角種質篩選及其相關性狀分析
    種子(2017年12期)2018-01-17 10:55:45
    三種土壤滅菌劑對香石竹母本栽培的影響
    不同母本密度對敦玉328雜交玉米農(nóng)藝性狀及經(jīng)濟性狀和效益的影響
    秈粳雜交水稻制種父本機插機收技術初探
    中國稻米(2016年5期)2016-10-28 08:46:24
    茶樹新品種“湘波綠2號”父本的SSR標記鑒定
    茶葉通訊(2014年1期)2014-02-27 07:55:32
    棉花雜交制種中如何管好用好父本
    種子科技(2012年1期)2012-01-23 08:33:52
    雜交水稻母本拋栽高產(chǎn)制種技術應用初探
    種子科技(2010年5期)2010-05-28 09:24:34
    汉中市| 聊城市| 宜丰县| 铜鼓县| 荥经县| 五原县| 夏邑县| 河曲县| 云浮市| 车致| 土默特右旗| 岳阳县| 会东县| 平安县| 苏尼特左旗| 开化县| 阳谷县| 稷山县| 广灵县| 旅游| 东莞市| 安塞县| 河池市| 马边| 临夏县| 玛沁县| 潼南县| 滨州市| 通山县| 监利县| 双桥区| 玉山县| 左权县| 桐梓县| 界首市| 襄汾县| 榕江县| 铁岭市| 湘阴县| 莱芜市| 阳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