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慧穎
【摘要】一般認為,“捏”在現(xiàn)代漢語中是動詞,常常組成“拿捏、捏造、扭捏”等詞。而在當下的網(wǎng)絡語境中,“捏”常常作為語氣詞用于網(wǎng)絡互動交際中,且使用頻率非常高,互動特性顯著。本文在互動語言學視角下,選取“捏”作為語氣詞出現(xiàn)的微信聊天記錄和BCC中對話語料作為研究語料,采用會話分析法和語料庫研究法,探究網(wǎng)絡新興語氣詞“捏”的句法分布、語用功能以及形成動因。
【關鍵詞】互動語言學;捏;句法分布;語用功能;流行動因
【中圖分類號】H146?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35-012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5.039
互動語言學是語言學界近年來非常關注的一個研究方向?;诱Z言學強調語言的語義、語法、功能在語言交際的過程中產(chǎn)生和變化。兀瑾(2020)在互動語言學視角下,對網(wǎng)絡語氣詞“噠”進行形式和意義上的分析,并得出“噠”句型與語境具有相互塑造的互動關系。孫文晴(2022)在互動語言學視角下考察漢語語氣副詞,運用會話分析法,分析出語氣副詞“不見得”作為話語標記語時,在互動交際中具有的功能。黃晶(2022)從互動語言學視角對沅江方言句末語氣詞進行考察和分析,對其語用功能進行全面的描寫和分析,以此探索語氣詞的功能是如何受到語境的影響。由此可見,學界對語氣詞的研究突破了以往對其靜態(tài)、孤立地分析,而是從互動語言學的視角考察具有動態(tài)性和主觀性特點的語氣詞。
在當前的網(wǎng)絡語境中,一系列新興語氣詞應運而生,例如“哈”“噠”“咩”“捏”,這些語氣詞頻繁地出現(xiàn)在網(wǎng)絡互動交際中,并且展現(xiàn)出區(qū)別于傳統(tǒng)語氣詞的獨特意義和語用功能。在現(xiàn)代漢語中,“捏”是動詞,有“虛構;握;用拇指和別的手指夾;用手指把軟的東西弄成一定的形狀”等義項。但近年來,“捏”常常出現(xiàn)在網(wǎng)絡交際中,作為語氣助詞。最初,日本某虛擬主播把“ne”說成“捏”。后來,虛擬偶像女團A-SOUL成員嘉然在直播中說出“都怪你們捏”,因其帶“捏”后語氣變嗲,用法新穎,受到其大量粉絲的模仿。這一用法又在嗶哩嗶哩、微博等平臺進行傳播,推動“捏”作為語氣詞在網(wǎng)絡交際中被高頻使用。
一、語氣詞“捏”的句法分布研究
根據(jù)搜集到的“捏”作為語氣詞的語料,研究發(fā)現(xiàn)語氣詞“捏”既可以放在陳述句、感嘆句中,又可以放在特指疑問句、選擇疑問句、正反疑問句等疑問句中,并且都分布在句尾。從表1中可知,在句類上,語氣詞“捏”大多出現(xiàn)在感嘆句,占比為34.6%;其次是特指疑問句,為23.8%;最少是正反疑問句,僅為8.8%。語氣詞“捏”在陳述句、特指疑問句尾,起到緩和語氣的作用;在感嘆句句尾,有增強感情色彩的效果,相當于“啊”等語氣詞;在選擇疑問句尾,有完句功能。從句法分布以及語氣意義上看,“捏”與“呢”的特點相近。
(一)“捏”在陳述句中的句法分布
根據(jù)搜集到的“捏”作為語氣詞出現(xiàn)在陳述句的語料,研究發(fā)現(xiàn)“捏”用在陳述句句尾。
(1) A:“今晚經(jīng)過你們宿舍下面誒?!?/p>
B:“我不在學校捏?!?/p>
(2) A:“我就需要會化妝的,你行不?”
B:“不行,我還想讓你給我化妝捏。”
(3) A:“你到底是在哪工作呢?”
B:“還沒工作,我還在迷茫捏?!?/p>
當“捏”作為語氣詞出現(xiàn)在陳述句中時,位于句尾。并且通常都是在對話中,陳述句本身沒有需要聽話者回應的要求。在例句中,B的句尾去掉“捏”后,并不影響對A的回答,但是加上語氣詞“捏”后,語氣變得柔和。如例(2)B加上“捏”后委婉表達不會化妝,并且希望對方給自己化妝的想法。因此,“捏”作為語氣詞在這里是起到緩和語氣的作用,使得語氣更加委婉,而不是凸顯回應功能。
(二)“捏”在感嘆句中的句法分布
(1)“這泳衣蠻好看捏!”
“主要是身材不好看哈哈哈?!?/p>
(2)“哇你也上線追了一次星捏!”
“人家入坑八年來第一次見面。”
(3)“哎喲身材很贊捏!”
“純圖沒P,天天在單位打球必須瘦,手臂肌肉鼓鼓滴!”
通過對在感嘆句中出現(xiàn)的語氣詞“捏”的分布進行分析,本文發(fā)現(xiàn)語氣詞“捏”位于感嘆句句尾。例句中加上“捏”后,增強了感情色彩,如例(3)中加上“捏”后,對聽話者身材贊美的感情更強烈,作用相當于“啊”。
(三)“捏”在疑問句中的句法分布
本文通過收集到的語料分別考察“捏”在特指問、選擇問、正反問中的分布情況及語氣意義。
1.“捏”用在特指疑問句中
(1)“學姐,運動會什么時候開捏?”
“應該是在4月吧”
(2)“學弟,你高中哪個學校捏?”
“智宇中學。”
(3)“來長沙打算做什么工作捏?”
“嗯,月底開始投簡歷,現(xiàn)在也不知道,有介紹嗎?”
在以上例句中,“什么”“哪個”等疑問代詞承載疑問信息、詢問時間等,如例(1)用“什么時候”詢問運動會舉辦的時間。分析可得,“捏”作為語氣詞出現(xiàn)在特指疑問句中,位于句尾,并不負載疑問信息,而是起到緩和語氣的作用,使得表達靈活,且更加客套得體。
2.“捏”用在選擇疑問句中
(1)“聽說你明天回老家,下午還是上午捏?”
“下午”。
(2)“我買了個按摩儀?!?/p>
“有用沒用捏?”
(3)“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
“簡單說,還是詳細說捏?”
通過對以上例句的考察,分析可知“捏”作為語氣詞分布在選擇疑問句句尾,并不承載疑問信息,而是起到完句功能。
3.“捏”用在正反疑問句中
(1)“你心里是不是只有狗捏?”
“當然不是?!?/p>
(2)“林平訂婚了,你愿意不愿意去捏?”
“我去看看吧?!?/p>
(3)“你吃不吃晚飯捏?”
“不吃了,我減肥?!?/p>
當“捏”用在正反疑問句中,“捏”用于句尾。同時分析可知,句尾加上“捏”后的語氣都較為緩和?!笆裁础薄澳膫€”等疑問代詞、“是……還是……”“v不v”等格式承載疑問信息。而“捏”作為語氣詞,起到緩和語氣的作用,并不承載疑問信息。
二、新興語氣詞“捏”與南寧話“捏”的對比分析
在南寧口語中,“捏”的使用頻率極高。但與網(wǎng)絡新興語氣詞“捏”不同的是,南寧口語中的“捏”不僅可以放在句末,也可以放在句前或句首。并且可以用作疑問詞,與“么”結合。研究歸納其特點如下:
(一)“捏”在句前。例如:“捏,燕子低飛,我就說會下雨?!薄澳?,我就說他是個騙子?!痹谶@里“捏”表達在說話者預期之中的意思。
(二)“捏”在句首,例如:“捏,我把你要的咖啡放在你的辦公桌上了,我放在你桌子上了”和“捏,你前天是不是把書包丟那里了?”在這里“捏”用來指示方向。
(三)“捏”在句末。例如:“看不見捏!亂呼呼的!”和“找不到捏!人找不著了!”在這里“捏”起到強調表示無能為力的作用。除此之外,“捏”用在句末時,也可以用來表示疑問。例如:“我聽說呂晨兒子今年10月1日結婚,是不是捏?”“我聽趙姐說,咱們今年績效會漲,有沒有捏?”網(wǎng)絡新興語氣詞“捏”也有這種用法。
(四)與“么”結合,組合成“么捏”,例如:“太無聊了,我可以做么捏”“今年晚上吃么捏?”此時,“么捏”的意義用法相當于普通話“呢”“嗎”等疑問詞。
三、語氣詞“捏”在互動交際中的語用功能歸納
互動語言學理念認為,語言的功能在動態(tài)的交際過程中得到不斷的形成和塑造。當某種語言現(xiàn)象存在于互動會話中,必然會具有其獨特的功能?!澳蟆弊鳛榫W(wǎng)絡新興語氣詞,常常出現(xiàn)在交際互動中,有著很強的互動作用,體現(xiàn)出獨特的表達功能,以此滿足人們的交際需求。通過對所研究語料的對比和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捏”作為語氣詞具有以下四種表達功能:
(一)強調焦點信息
句子的前段一般是已知信息,新信息大多出現(xiàn)在靠近句末處。句末處承載的新信息也稱作句末焦點。焦點是說話人最想讓聽話人知道的新信息,因此也是句子意義的重心所在。由上文分析可知,網(wǎng)絡新興語氣詞“捏”只用在句尾?!澳蟆痹诟袊@句中,可以增強感情色彩,強調語氣。在對話中,可以使聽話人將注意力轉移到未知信息。例如:
(1)我昨天去學校接葉淼的女兒,她女兒長得真可愛捏!
例句中表達了說話者對句中葉淼女兒樣貌的欣賞與贊美,去掉語氣詞“捏”后該句依然成立。但說話者使用語氣詞“捏”,有了感嘆的意味,在表達上凸顯對葉淼女兒樣貌的贊美,也更容易使聽話者關注。
(二)緩和句子語氣
在人與人的交際過程中,交際雙方為了保障溝通的順利,需要遵循基本的社交原則,如禮貌原則、合作原則等。禮貌原則要求交流對象之間互相尊重,增進共情,謙遜地輸出自己的觀點。而在實際情況中,交際雙方在溝通中不免出現(xiàn)觀點分歧甚至對立的情況。在面對敏感尷尬話題的討論時,言談者要選擇使用合適的話術策略,化解敏感的氣氛。Brown&Levinson提出三種禮貌調控策略:使用禮貌標記詞;使用模糊限制詞語;運用語用移情指示語。本研究發(fā)現(xiàn)網(wǎng)絡新興語氣詞“捏”可以看作禮貌標記詞。交際雙方在討論敏感、尷尬話題時,或者就雙方意見出現(xiàn)分歧時,使用語氣詞“捏”,可以起到緩和語氣的作用,使交談氛圍趨向輕松,言談者可以委婉表達自己的真實觀點,并且讓聽話者更易接受。例如:
A:大侄子,你今年都35了吧,你處對象了嗎?
B:啊,我還是個單身狗捏。
在例句中,B在面對長輩詢問婚戀情況的問題時,選擇在句尾加上“捏”,來回答A提出的問題,使用禮貌標記詞“捏”,語氣更加委婉,來緩解尷尬的氣氛。
(三)推進話語交際
在對語料的分析中,本文發(fā)現(xiàn)“捏”可以在某些語境中轉換交談雙方的角色,給予對方發(fā)話的機會,引導話題轉變,推進話語交際。例如:
(1) A:我寒假去泰國玩了,這是我第一次穿夏裝過年哈哈哈。溫昕,你捏?
B:我去了雪更多的挪威過年了,也是去探親嘿嘿。
A在話尾通過“捏”與B建立一個即時聯(lián)盟。A使用“你捏?”把發(fā)話的機會給了B,轉變交談雙方的角色,使得B從聽話人轉變?yōu)榘l(fā)話人,而A從原來的發(fā)話人轉變?yōu)槁犜捜恕?/p>
(2) A:我在初中的時候數(shù)學學得特別好哎!
B:哦哦,現(xiàn)在捏?
聽話人B在了解發(fā)話人A的初中數(shù)學的學習情況后,在“現(xiàn)在”后加上語氣詞“捏”去詢問現(xiàn)階段A的數(shù)學學習情況,使A、B交際雙方的話題發(fā)生改變,時空轉移到目前,引導A去講述現(xiàn)階段的數(shù)學學習情況。
(四)彰顯個性語言風格
真田信治(2003)認為,人們會趨向使用屬于自己所屬社會集團的語言文字,而回避使用民族通用語,因為這種語言文字可以表達出使用人群特殊的思想意志以及情感態(tài)度。在網(wǎng)絡語境下,年輕網(wǎng)民回避使用民族通用語中的語氣詞“嗎”“呢”“呀”,喜歡創(chuàng)造改變,例如用“鴨”或“吖”代替“呀”,用“咩”代替“嗎”。分析可知,語氣詞“捏”與“呢”的用法相近,音節(jié)相似,很有可能是網(wǎng)民將“呢”創(chuàng)造性改變?yōu)椤澳蟆?,同時“捏”帶有可愛賣萌的語氣,可以使話語委婉。例如,在網(wǎng)絡短文“鼠鼠我呀,好開心捏”,用平淡的語氣講述告白被拒的傷心事,這里語氣詞“捏”,用看似賣萌的語氣,實際去敘說愛情失意的無奈。
四、語氣詞“捏”的形成動因探究
語氣詞“捏”廣泛流行在網(wǎng)絡交際環(huán)境中,其形成并流行的動因既有語言本身因素,又有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本研究從內外兩個維度去探究語氣詞“捏”的形成動因。
(一)語氣詞“捏”形成的語言本體因素
語氣詞“捏”的國際音標是[niε55],而“呢”的音標是[n?55],這兩個音節(jié)極為相似。并且由上文分析可知,語氣詞“捏”與“呢”的功能相近,因而語氣詞“捏”有很大可能是“呢”的變體?!澳亍钡捻嵞甘情_口呼,在舌面元音圖上是半高、后、不圓唇元音。而“捏”的韻母是齊齒呼,在舌面元音圖上是前、高、不圓唇元音?!澳蟆钡恼麄€音節(jié)相比半高元音聽上去更嗲、更委婉。這與語流音變的特點并不相符,很明顯這是一種有意而為之的語音變化。朱曉農(nóng)(2004)談到i是高元音,在發(fā)音時,口腔共鳴腔小,會給聽話人一種尖細感覺,聲調更高,語氣更嗲、更萌,可以拉近與聽話者的距離,營造親密和諧的氛圍?!澳蟆币艄?jié)的韻頭是i,由此我們可以推斷網(wǎng)民用語氣詞“捏”代替“呢”,這樣使語氣更緩和,拉近與聽話者的距離。
(二)語氣詞“捏”形成的外部因素
社會發(fā)展的變化會影響語言詞匯的傳播?;ヂ?lián)網(wǎng)的快速發(fā)展,線上溝通交流平臺的豐富,推動地域方言的傳播。語氣詞“捏”在南寧話中的使用頻率非常高,但使用區(qū)域小,僅在方言區(qū)域內線下使用傳播,語氣詞“捏”不會得到廣泛地使用。而現(xiàn)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快速發(fā)展,以及“捏”本身具有特別的情感表達功能促進了其廣泛傳播。類似的還有“咩”也是從粵語方言進入到網(wǎng)絡交流中。語氣詞“捏”的流行也折射出人們愿意使用更委婉、親切、禮貌的語言,來消弭線上溝通時情感表達不暢的缺點。
五、結語
網(wǎng)絡新興語氣詞“捏”可以用在特指疑問句、選擇疑問句、正反疑問句、陳述句以及感嘆句尾。語氣詞“捏”在互動交際中具有強調焦點信息、緩和句子語氣、推進話語交際、彰顯個性化語言風格的語用功能;其形成既有語言本體因素,又有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此外,根據(jù)筆者調查,網(wǎng)絡新興語氣詞“捏”的使用還受到人群的年齡、性別、使用場合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語氣詞“捏”的使用人群主要是35歲以下的年輕女性。在使用場合上,“捏”多出現(xiàn)在非正式談話中,在溝通交流工作學習生活等瑣事上的使用居多,在平輩關系交談上常見。語氣詞“捏”突破了僅在南寧話的使用范圍,廣泛流行于網(wǎng)絡社交平臺,為線上表達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和活力,在互動交際中有多種語用功能,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參考文獻:
[1]方梅,李先銀,謝心陽.互動語言學與互動視角的漢語研究[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8,(03):1-16.
[2]孫文晴.互動語言學視角下漢語語氣副詞的考察分析[D].青島大學,2022.
[3]申玲,姜占好.“啊”作為請求重復獨詞句的互動語言學研究[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22,24(06):125-130+148.
[4]樂耀.漢語互動語言學研究發(fā)展綜覽[J].對外漢語研究,2021,(02):107-123.
[5]周可馨.話語互動中“似的”的功能研究[J].名家名作,2021,(07):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