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歆財
潮人喜茶,尤喜潮州功夫茶,故誕生了一種專為沖泡潮州功夫茶而生的茶具——潮州手拉壺。不同于普通茶具,潮州手拉壺制作精良,設計獨特,手藝考究,充滿獨特的美感。從設計到燒制、到成品,小小的一把潮州手拉壺蘊含著匠人們嘔心瀝血的鉆研與打磨,精雕細琢之下方出珍品,匠心打造中方成就藝術。潮州手拉壺既是沖茶器具,也是一件精心打磨而成的藝術品,在這一手工藝品中我們得以窺見潮州傳統(tǒng)手工藝的精妙,得以品味民族工藝的底蘊,得以感受潮州功夫茶道的魅力。
潮州手拉壺采用轆轤手工拉坯技法,依靠轆轤旋轉配合手指的捏、壓、按、擠等多個手法,使泥料由下向上延伸,從而塑造出想要的壺身造型。不同于機器制造的呆板和固定性,潮州手拉壺手拉成型的制作方式使其生產(chǎn)制造過程更富有主觀能動性和靈性,創(chuàng)作者可以很好地展現(xiàn)自身的創(chuàng)作思路,根據(jù)需求拉制出想要的壺身造型,使手拉壺的壺身造型設計有更多的可能性,在具有實用性的同時也兼具藝術性。要制作一把手拉壺,在手工拉坯成型后還要經(jīng)過上水、上漿、入窯燒制等多道工序,在多道工序均順利完成后,方能最終燒制出手拉壺成品,其制作過程繁復精細,頗費時間精力,其中蘊含著的匠心不言而喻。
精雕細琢、嘔心瀝血方成就精品,經(jīng)過多道工序燒制而成的潮州手拉壺線條流暢優(yōu)美,壺身顏色飽滿豐潤,手感光滑細膩,是一件值得細細把玩的藝術品。潮州手拉壺制作技法獨特,造型優(yōu)美,制壺的紅泥被放在圓臺上旋轉拉坯,在手工藝者的手中,紅泥被拉制成圓形的壺身形狀,奠定了手拉壺壺身的造型基礎。潮州手拉壺壺身形狀雖大多為圓形,但其“圓非一相”,手拉壺手工藝者們在圓形的基礎上變幻出不同的壺型設計,例如西施壺、半月壺、水平壺、梨形壺、思亭壺等經(jīng)典壺型,都是在圓形的基礎上進行變幻,使手拉壺作為沖茶器具容量適宜的同時,還擁有藝術感的壺身造型設計。潮州手拉壺壺型的“圓”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通過不同的彎曲度和弧度來呈現(xiàn)不同的壺型美感,使不同壺型的手拉壺各有特色,各具風采。
手拉壺《旱水》
除了壺型美感外,手拉壺手工藝者們還通過壺把、壺嘴、壺鈕、壺身裝飾的不同設計來增加手拉壺的美感和藝術感。以潮州手拉壺作品《旱水》為例,其就是在經(jīng)典手拉壺壺型的基礎上大膽創(chuàng)新,通過對壺把、壺嘴、壺鈕、壺身裝飾的創(chuàng)新設計來使整把手拉壺看起來新穎特別、富有創(chuàng)意。“旱水”諧音“汗水”,體現(xiàn)了勞動人民勤勤懇懇、樸實無華的品質,“旱水”也指大旱氣候中的水源,表達了大旱逢甘霖的喜悅和水的寶貴,《旱水壺》的創(chuàng)作理念便是由此而來?!逗邓畨亍肥且话言谠煨驮O計上別出心裁的手拉壺,其壺身呈現(xiàn)橢圓形,中間鼓,下方收窄,壺身曲線優(yōu)美,沉穩(wěn)卻又不失靈動感?!逗邓畨亍穳厣淼奶貏e之處在于其壺身上的裝飾花紋,《旱水壺》整個壺身上刻有細條塊狀的小紋理,看起來宛如干旱時干裂的土地,與“旱水”的主題相切,同時這些小紋理對壺身起到一個裝飾的作用,增強了手拉壺的整體觀賞性。《旱水壺》顧名思義得有“水”,而《旱水壺》的“水”則是指它的壺把?!逗邓畨亍吩趬匕言煨驮O計上大膽創(chuàng)新,沒有讓壺把的兩端與壺身相連,而是將壺把做成噴涌而出的水浪形狀,水浪從壺身后方向上噴涌,水浪沖向“干旱”的壺身,構成一幅大水灌溉干旱土地的畫面,十分具有動態(tài)的美感,而此情此景則與作品名“旱水”相呼應,勞動人民辛勤耕種勞作、揮灑汗水,終是久旱逢甘霖,迎來泉水灌溉,未來將收成滿滿,傳達了一種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年來,潮州手拉壺這一傳統(tǒng)手工藝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它不僅入選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目錄,還有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和喜歡它,它不僅被當成一件茶具,還被當做一件藝術品來珍藏。潮州手拉壺之所以能發(fā)展到今天這個盛況,不僅是因為其作為一件日用茶具的實用,還因為其本身富有美感的造型設計,而在未來,潮州手拉壺要不斷地向前發(fā)展,就要不斷地探尋其造型創(chuàng)新之路,制作出更多具有藝術性的潮州手拉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