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層裂化、碎片化、邊緣化:百年四庫學景觀論略

    2023-09-04 01:06:39
    關(guān)鍵詞:四庫總目四庫全書

    張 曉 芝

    (四川外國語大學 中國語言文化學院,重慶400031)

    四庫學研究歷史已逾百年,較早有價值的研究可追溯到阮元《四庫全書未收書提要》一書,而這只是四庫學研究的萌芽階段。四庫學研究的真正發(fā)端是在20世紀初,在長達百余年的歷程中,四庫學研究成果可圈可點,但縱觀四庫學研究史,依然有幾個方面需要思考。首先,四庫學為何,何為四庫學,這一基本概念的外延和內(nèi)涵尚處于探究階段。四庫學研究群體,對這一根本性問題呈現(xiàn)出集體無意識狀態(tài),偶有學者表現(xiàn)出探究問題的態(tài)度,但并未解決實質(zhì)性問題。每位研究者都從自己的四庫學理念出發(fā),研究不同的對象,造成同是四庫學研究但卻不知關(guān)聯(lián)性為何的奇怪現(xiàn)象。由此,四庫學研究出現(xiàn)了“層裂”景觀,即每一角度的研究形成單獨層面,難以看到擴張、聯(lián)系與關(guān)照。比如《四庫全書總目》(以下簡稱《總目》)研究,只針對定本進行探究者甚眾,論及稿本與閣本較少,而深入探究稿本、閣本、定本關(guān)聯(lián)性的凸顯性成果亦尠。第二,四庫學研究成果零散,有學術(shù)史地位和意義者屈指可數(shù),且多集中在民國時期和最近二十年這兩個時段。對已有研究成果借鑒吸收不足,導致重復性研究大量出現(xiàn);對已有研究成果認識分析不足,導致領(lǐng)域拓展明顯受限。即使有角度、有問題,但卻因時間、團隊、學界認可度、內(nèi)外評價機制等限制而難以展開系統(tǒng)性、規(guī)模性研究。四庫學呈現(xiàn)出“碎片”化研究狀況,雖只言片語或有開創(chuàng)之功,但對于百年研究史來說,步子邁得似乎慢了點。面對龐大的研究對象,學界表現(xiàn)出一種試探性前進態(tài)度,換言之,針對難度較大的問題表現(xiàn)出機械性退縮。迄今為止,學界對四庫學主要研究對象構(gòu)架的領(lǐng)域探索不足,整體性、系統(tǒng)化成果長期缺席。第三,由于四庫學研究層裂化、碎片化特征明顯,部分研究成果歸入古代文學詩文專題研究、版本學研究、目錄學研究等領(lǐng)域,四庫學研究成果湮沒于不同專業(yè),客觀性地被動“減縮”。這說明四庫學研究缺乏獨立性、標記性、特殊性等顯性特征,邊緣化程度明顯。同時,四庫學缺少研究陣地,國內(nèi)外期刊發(fā)表四庫學論文者較少;而其他可稱“學”者,研究陣地已成規(guī)模,如紅學有《紅樓夢學刊》,敦煌學有《敦煌學輯刊》《敦煌研究》,辭書學有《辭書學研究》,簡牘學有《簡牘學研究》,而甲骨學研究刊物更是多達十數(shù)種,且上述諸學研究多受到世界矚目。四庫學研究陣地初創(chuàng),規(guī)模不大,這就使得四庫學研究成果在“邊緣化”的過程中有可能被消解,逐漸失去特色。

    一、“四庫學”概念含混的四十年及其層裂化產(chǎn)生的必然

    “四庫學”概念如何提出,提出者何人,很多學者已經(jīng)不再糾結(jié)這個問題了。周積明稱“‘四庫學’之名,其源無以考索”[1],何宗美說“‘四庫學’的說法始于何時及何人,似難確知”[2]。實際上,四庫學要想發(fā)展,并打算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四庫學”概念必須清理。而要想弄清“四庫學”概念,又必須分析其提出的時代背景、學術(shù)指向、理論架構(gòu)等。

    (一)“四庫學”術(shù)語范疇

    “四庫學”一詞于1983年提出,劉兆祐《民國以來的四庫學》一文說:

    到了民國,從事四庫全書有關(guān)問題研究的風氣很盛,所涉及的范圍也很廣:有的從事版本的探討,有的訂正提要的錯誤,有的論述四庫全書纂修的經(jīng)過,有的則呼吁續(xù)修或影印四庫全書。這些研究,不僅超越了清代對四庫全書討論的范圍,更引發(fā)了中外學者對四庫全書的重視。事實上,四庫全書有關(guān)的問題,還有許多等待大家研究,為了使這門研究工作,成為系統(tǒng)的學識,我稱之為“四庫學”。[3]

    昌彼得《影印四庫全書的意義》稱:

    因為四庫全書收錄的繁富,修纂的過程又極復雜,故近代頗有專門研究其書的?;蜓芯克膸熳胄薜慕?jīng)過,或輯錄有關(guān)四庫全書的檔案,或研究四庫禁毀的情形,或研究四庫著錄圖書的版本,或考證四庫提要的謬誤,故有“四庫學”之名。[4]

    合并劉、昌二人所述四庫學研究的內(nèi)容,包括《四庫全書》纂修研究、著錄版本研究、總目訂誤、編纂檔案輯錄、禁毀書研究、影印與續(xù)修等六大主題。主題的提出并不意味著研究已深入,檢視1980年代之前的四庫學研究,發(fā)現(xiàn)上述六個方面均處于起步階段。根據(jù)劉兆祐統(tǒng)計的70年來有關(guān)《四庫全書》研究著作,去除重復,僅得31種,且有9種為稿本而并未實際刊行故多不為人所知。四庫學概念提出之初就存在“實”與“虛”兩個層面,所謂“實”,指的是已有研究粗略勾勒四庫學研究各領(lǐng)域輪廓,邊界較為模糊,淺表化現(xiàn)象突出;“虛”則是無論哪一領(lǐng)域皆未形成系統(tǒng)的學識。也就是說,直到1980年代初,四庫學研究領(lǐng)域尚未定型,研究體系尚未建構(gòu)。那么,四庫學概念的提出其實就只是一個愿景。值得注意的是,1946年世界書局出版楊家駱《四庫全書學典》一書,其中“四庫全書通論”部分涉及今天四庫學研究的諸多領(lǐng)域,從知識體系的總結(jié)到主要命題的提出,從《四庫全書》各類書目到續(xù)修《四庫全書》,對四庫學的宏觀概貌已有初步描繪。特別是楊氏所指《四庫全書》史上的幾個主要命題,如四庫全書館的搜集工作、四庫全書館的組織、四庫全書館中的學者、收藏四庫全書的七個建筑物、四庫全書的印刷問題[5]29-44,一定程度上分析了《四庫全書》研究應著重解決的問題,但直到1980年代初,這些問題的深入研究尚付闕如。

    (二)“四庫學”學術(shù)指向

    四庫學術(shù)語的提出,是為了繼續(xù)推進研究工作,“稱‘學’與否,最終并非由研究領(lǐng)域和研究對象來決定,而是以對此領(lǐng)域和對象研究推進的程度、取得的創(chuàng)獲、建立的體系等方面來考量”[2]。那么,我們就有必要對四庫學一詞的學術(shù)指向進行分析。

    其一,四庫學研究指向并不明確。從《四庫全書》這一對象出發(fā),凡與其有關(guān)的研究皆稱之為“四庫學”,這從劉兆祐《民國以來的四庫學》一文可輕易窺知。四庫學成為近似于無邊界的概念,這是因為《四庫全書》涵蓋清中期以前各種文獻,其以經(jīng)、史、子、集四部分類架構(gòu)知識體系,使原本分立的個體形成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整體,并以“提要”為總綱,使獨立著述之間發(fā)生聯(lián)系?!端膸烊珪泛w的范圍過寬、過廣,導致研究成果分類出現(xiàn)交叉甚至混亂。如研究某一書籍的版本源流,這與四庫學并無關(guān)聯(lián)。但如果從四庫館臣選用底本作為研究角度,那將被列入四庫學研究領(lǐng)域。事實上該文獻的版本源流依然是研究的重點,四庫底本是切入研究的一個角度。又如“《永樂大典》纂修研究”,這一論題與《四庫全書》毫無關(guān)系,而“《永樂大典》考”則涉及到清乾隆間輯錄《大典》佚書,編入《四庫全書》事宜,這才與四庫學產(chǎn)生關(guān)聯(lián)。

    其二,四庫學研究指向并沒有建立在高度的學術(shù)認同基礎(chǔ)上。學者缺乏對四庫學術(shù)語確切內(nèi)涵的思考,研究者自身甚至都不能有條理、有系統(tǒng)、有理論地呈現(xiàn)四庫學概念。從文獻角度出發(fā)者,四庫學包括四庫纂修史料學、四庫版本學、四庫目錄學、四庫??睂W等;從纂修角度來看,四庫學涉及四庫館運轉(zhuǎn)研究、人員擇選與配備研究、書籍進呈研究、書籍禁毀研究等;從纂修思想層面來看,四庫學又涵蓋纂修官提要稿個體思想研究、稿本閣本及定本系統(tǒng)《總目》思想研究等。而由于各層面之間的立足點不同,研究成果往往出現(xiàn)相互撕扯、互不支撐的情況。特別是文獻研究與思想研究的差異,二者的結(jié)論時常相悖。四庫學應該從研究視角進行檢視,建立基本的學術(shù)認同體系。

    其三,四庫學沒有術(shù)語化的過程。自劉、昌二人提出四庫學一詞,較少見到關(guān)于四庫學術(shù)語的討論。進入21世紀,學者偶有對四庫學一詞進行思考,然四庫學究竟是什么,現(xiàn)在看來也沒有一個完整、合乎邏輯的答案。簡言之,學者缺乏對四庫學內(nèi)涵的基本思考。四庫學的內(nèi)涵越來越模糊,外延似乎越來越寬闊。這是一對矛盾,在內(nèi)涵不清楚的情況下,外延的寬闊是一種自欺欺人。范圍隨意擴大化,或?qū)⑹顾膸鞂W走向偏頗。

    其四,四庫學國際化話語缺失。四庫學的本國學術(shù)與世界學術(shù)幾乎無銜接,除日本、美國少數(shù)研究清史的學者偶有涉獵之外,尚無專門研究者。而在國際研究領(lǐng)域,甲骨學、敦煌學等有較多海外研究者參與。甲骨文發(fā)現(xiàn)120余年來,海外研究者遍布美國、日本、韓國、加拿大等數(shù)十個國家。敦煌學更是國際“顯學”,研究初期僅日本就集中了石濱純太郎、羽田亨、神田喜一郎、小野勝年等一批學者[6]。四庫學研究對象并未像甲骨文、敦煌文獻那樣橫空出現(xiàn),而是隨著歷史發(fā)展被時代推著前進的一個研究領(lǐng)域。

    (三)“四庫學”成果分析

    基于以上所述,四庫學學術(shù)指向的薄弱性毋庸置疑。但百年四庫學研究成果似乎不應忽視。通過對《四庫》研究成果的分析,一方面或許可對四庫學術(shù)語進行補充完善,建立系統(tǒng)的學科體系;另一方面可量化分析四庫學之研究現(xiàn)狀,以期為四庫學研究走向提供數(shù)據(jù)支持。研究成果的統(tǒng)計參以綜述類論著及各電子數(shù)據(jù)庫,運用統(tǒng)計學原理,呈現(xiàn)數(shù)字化特征。參與統(tǒng)計的主要文獻包括以下幾種:1.楊家駱《四庫全書學典》;2.劉兆祐《民國以來的四庫學》;3.孫彥等編《四庫全書研究》;4.海南大學中國四庫學研究中心《四庫全書研究》(《海南大學學報》增刊)和《中國首屆四庫全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四庫全書研究》;5.甘肅省圖書館與天津圖書館合編《四庫全書研究論文篇目索引(1908—2010)》;6.甘肅省圖書館編《四庫全書研究文集》(三冊,收文截止于2015年);7.《(首屆)中國四庫學高層論壇會議論文集》(湖南大學岳麓書院,2016年);8.《第二屆中國四庫學高層論壇論文集》(首都師范大學,2017年);9.《第三屆中國四庫學高層論壇論文集》(湖南大學岳麓書院,2018年);10.《四庫學論壇論文集》(首都師范大學,2018年);11.《中國四庫學研究高層論壇論文集》(南京師范大學,2019年);12.《四庫學論壇論文集》(首都師范大學,2019年);13.《第四屆中國四庫學高層論壇論文集》(湖南大學岳麓書院,2019年);14.《四庫學》集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年以來,共9輯);15.《中國四庫學》集刊(中華書局,2018年以來,共7輯)。上述文獻收錄的四庫學研究成果有重合之處,自當剔除,部分文獻又可相互補充。另外,2010年以來,學界持續(xù)關(guān)注四庫學,程惠新、陳東輝、鄧洪波、張洪志、李勇政等撰有四庫學研究綜述。據(jù)上述文獻、綜述文及各類數(shù)據(jù)庫,將所有成果進行合并篩選并分類統(tǒng)計,得出如下結(jié)果。

    截至2022年底,四庫學研究成果共7 700余篇,約分10大類,包括綜論、七閣研究、《總目》研究、《總目》外書目研究、影印及續(xù)修研究、閣本與底本研究、抽毀與禁毀研究、未收與失收研究、史料與館臣研究、工具書編纂等。其中綜論性的論著占主導地位,達2 600余篇;其次為《總目》研究,有2 000余篇。二者占研究總量的近60%。其他8類研究成果分布亦不均衡,史料及館臣研究730余篇;七閣研究最少而不足100篇,這8類研究成果占比均在10%以下,幾乎成為四庫學研究中的“冷門”。另有“不歸類”研究600余篇,與四庫學研究有關(guān),但卻無法歸入十大主題中的任何一類,如果將“不歸類”研究成果進行主題劃分,那將出現(xiàn)幾十種類型,每種類型成果數(shù)量均為個位數(shù),成果無法類型化,自然不具備總結(jié)、分析、探索四庫學發(fā)展規(guī)律的學術(shù)意義。這也恰恰說明,四庫學概念內(nèi)涵與外延不清,可能會造成研究邊界的無限擴大。

    換個角度分析,以1983年“四庫學”概念的提出為界,研究成果可分為前后兩期?,F(xiàn)以《四庫全書研究論文篇目索引(1908—2010)》及近十年四庫學研究成果為例略作說明。前期為1908—1982年,70多年間文獻總量為1 200余篇,且很多是新聞稿或雜記,特別是1920—1940年代關(guān)于影印和續(xù)修《四庫全書》的討論,雜記甚多。這一階段四庫學研究成果以余嘉錫、胡玉縉等人的《總目》考辨及補正之作為代表。而實際上總目學只是四庫學的一個分支,四庫學其他方面的研究尚處于初創(chuàng)階段,有的甚至并未納入研究視野。后期為1983年至今,論著總數(shù)達6 500余篇,是四庫學概念提出之前的5倍多。按理說這應該是四庫學飛躍發(fā)展的時期,但數(shù)字上的判斷卻掩蓋了事實的真相。不是因為四庫學概念提出之后的研究才有了迅速發(fā)展,而是學術(shù)環(huán)境的變化帶來的研究者數(shù)量陡增,反映在四庫學領(lǐng)域則是論著數(shù)量增多,但并非有大量學者在四庫學領(lǐng)域集結(jié),更多的學者僅僅只是偶爾“客串”而已,隨即迅速退出這一領(lǐng)域,這部分研究者數(shù)量很大且多有自己的專門研究領(lǐng)域。從發(fā)文者所屬領(lǐng)域來看,一般以歷史學、文獻學、文學、圖書館學等為研究方向,四庫學甚至稱不上是這些研究領(lǐng)域的附屬。另一方面,據(jù)筆者統(tǒng)計,其中有重要價值和學術(shù)意義者不到兩成。新史料的發(fā)掘很少出現(xiàn),新觀念的提出也較為少見,“炒冷飯”的現(xiàn)象依舊存在,正如楊洪升所說,“百年‘四庫學’研究盡管有5 000篇文章與幾十部專著,但是高水平撰著仍偏少”[7]。因此,研究文獻數(shù)字上的增加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四庫學的發(fā)展,卻不能從本質(zhì)上揭示四庫學的研究走向。值得注意的是,對《四庫全書》進行綜論及對《總目》進行研究的文章很多,占所有四庫學研究成果的六成有余,但因綜論涉及面過寬,難以在有限的文字內(nèi)將觀點闡述清楚,多數(shù)此類成果實際上價值不高。從成果比例來看,層裂現(xiàn)象很明顯,而且占比在10%以下的研究成果幾乎成為四庫學研究中的“冷門”。2000年以后,雖然四庫學研究深度和廣度均有所增加,特別是《總目》思想觀念方面的研究開始呈現(xiàn)快速發(fā)展,但從總體考量,四庫學學術(shù)指向仍然沒有明晰的線索。

    (四)“四庫學”的層裂化

    程喜霖在思考敦煌學百年研究時指出“敦煌學術(shù)史有所研究,而敦煌學理論與方法幾近空白”[8],百年四庫學研究在理論和方法建構(gòu)上與此相似,也幾乎是空白。30多年前羅宗強和盧盛江先生在反思古代文學理論研究時說:“我們也似乎并未建構(gòu)起自己的理論體系,以作為分析古文論的理論參照,大多是東采西摘,零擔販運。”[9]綜觀四庫學研究成果,重復性研究和無深度研究占比很高。就理論體系而言,“四庫經(jīng)學史”“四庫史學史”“四庫子學史”“四庫文學史”還只處于討論階段。一些理論詞語也只是基于《總目》的研究所得,關(guān)于《四庫全書》從修纂到完成再到傳承與研究,這一過程的編纂史、史料學、文獻學理論幾乎未見,更談不上建構(gòu)了?!八膸煳墨I學”本應成為最早建構(gòu)起來的學科,但因文獻學具有相對成熟的理論和方法,“四庫文獻學”難以成為單獨的學科,現(xiàn)也處于尷尬位置。因此,四庫學理論術(shù)語的提出首先需要對四庫學研究范圍進行界定,這又回到了話題的本根。

    無研究者對四庫學概念進行系統(tǒng)界定,在無邊界無范圍的情況下進行散漫式研究是四庫學研究的現(xiàn)狀。各研究角度復雜無序,研究內(nèi)容部分重復,研究成果體系性差且互不支撐,是四庫學研究的主要弊端。自四庫學術(shù)語提出至今,這種現(xiàn)象已持續(xù)近40年之久?;谒膸鞂W概念含混,尚無學術(shù)體系的情況,本文在這里試圖界定四庫學概念,并勾勒四庫學理論體系。

    四庫學概念的探究需要注重宏觀勾勒與細節(jié)研究兩個層面,前者為縱,后者為橫,縱橫交錯,以揭示四庫學概念的內(nèi)涵與外延。宏觀層面的四庫學研究是指圍繞《四庫全書》纂修過程及歷史發(fā)展演變過程進行的學術(shù)探究。囊括范圍較大,視野較寬,在某一領(lǐng)域形成知識和理論的系統(tǒng)性結(jié)構(gòu),要求研究者能夠從總體上把握四庫學的規(guī)律和特質(zhì),從“大歷史”角度進行規(guī)模性探究,包括《四庫全書》纂修史、《總目》編纂史、禁書史、續(xù)修史等。主要研究成果應以四庫文獻出版史、四庫文獻研究史、四庫理論研究史、四庫檔案史、四庫思想史、總目研究史等為中心。宏觀研究要有非常大的廣度,除此之外,“關(guān)鍵還在于研究者應具備宏闊的學術(shù)眼光和理論深度”[10]。細節(jié)研究是指與《四庫全書》實質(zhì)相關(guān)的個案研究,包括七閣分閣研究,《總目》稿本、閣本、定本某一系統(tǒng)研究,《薈要》研究,《四庫全書》底本研究等。如文瀾閣《四庫全書》補修、《總目》稿本的發(fā)現(xiàn)、《薈要》提要研究等,均為四庫學細節(jié)研究課題。研究成果是否屬于四庫學細節(jié)研究,應該有一個重要標準,那就是研究成果是否是四庫學研究體系的重要補充。

    四庫學概念的厘清及理論架構(gòu)的形成是避免“四庫”研究走向?qū)恿鸦年P(guān)鍵點之一。四庫學研究成果與“四庫”相關(guān)研究并不是一個概念,并非所有帶有“四庫”字眼的研究皆可視為四庫學成果,如直接探討某一書籍版本,而兼涉“四庫本”討論的研究其實應該屬于文獻學中的版本研究。如果試圖用“大四庫學”“廣四庫學”“超四庫學”來涵蓋所有四庫學成果,實際上是極不科學的,均屬于偽四庫學。試問,《四庫全書》涉及萬余種(包括存目)典籍,研究其中一部是不是也屬于四庫學研究,這明顯是荒謬的。當然,“大四庫學”等概念并非不能用,只是使用之時需要進行界定,并進行嚴謹?shù)恼撟C。我們通過對四庫學術(shù)語的探討,主要是為了思考四庫學應該擁有的學術(shù)體系,因為沒有體系的“學”在理論上是不能稱之為“學”的。今天的學者雖然仍在不斷使用四庫學這一術(shù)語,但卻一直忽略了“學”的體系性建構(gòu)。

    二、“四庫學”研究學術(shù)個性、話語體系與史脈觀念的缺失

    (一)“四庫學”學術(shù)個性的“弱呈現(xiàn)”

    總體而言,四庫學研究是文獻學、檔案學、圖書館學等學科的附屬品,缺乏區(qū)別于上述學科的學術(shù)個性。這里的學術(shù)個性包括專業(yè)本身與研究者兩個層面。首先,四庫學專業(yè)的學術(shù)個性應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在長期研究中并未發(fā)現(xiàn)其個性的“顯性”存在。甲骨學以其獨特的載體、特殊的符號彰顯個性;敦煌學因其發(fā)現(xiàn)的地理位置、文獻的稀有性突出學術(shù)個性所在;紅學以其作者撲朔迷離的身份、書籍傳承中的復雜版本系統(tǒng)突顯專業(yè)個性。那么,四庫學專業(yè)個性為何?或者說四庫學應有的闡述方式是什么?在長達百年的研究中,學者并未深究這個問題。隨著時代推移,四庫學呈現(xiàn)機械性、偶然性、被動性、無意性的發(fā)展。這是四庫學發(fā)展受限的重要方面。事實上,從《四庫全書》編纂的完整過程來看,四庫學應該不比甲骨學、敦煌學、紅學任何一門“顯學”遜色。但為何四庫學的學術(shù)個性就無法呈現(xiàn)呢?主因蓋有三端。

    其一,《四庫全書》纂修完成,清代并未有人傾力關(guān)注,大多把其作為一個巨大的“政治工程”看待?!端膸烊珪纷胄尥瓿稍谇∷氖拍?1784)[11]1849,因其“欽定”身份,清代沒有學者敢于研究。也就是說,在清代,四庫學沒有產(chǎn)生研究土壤。如此一來,時間愈久則文獻湮沒愈多,知其來源者愈少。進入民國時期,知《四庫全書》掌故者尠矣。任松如《四庫全書答問·序》中稱:“四庫全書之名,讀書稍多者類能知之。至其開館之經(jīng)過,與夫纂集之旨趣,則非鉆研國學,習于掌故者,鮮注意及之也?!盵12]從任氏所言可知,民國時《四庫全書》名稱在學人中尚未普及,而其來源更是知之者甚少。但較少研究者關(guān)注并不是造成四庫學專業(yè)缺乏學術(shù)個性的重要原因,主要是百年沉寂造成了文獻流失,特別是四庫館臣關(guān)于纂修工作的私家記載,幾乎湮沒無聞。迄今為止,僅有張升《四庫全書館研究》稱得上是對《四庫全書》纂修事宜有系統(tǒng)發(fā)覆且文獻發(fā)掘較多的一部佳作[13]。是書所考四庫館開閉館時間、機構(gòu)職能、辦書流程皆特費時日精力,但所用私家記載材料較少,文獻多賴于《纂修四庫全書檔案》,四庫學私家文獻流失嚴重。事實上,官方文獻亦有佚失,如檔案中記載的“四庫底本檔冊”,和珅清查四庫書底本致函質(zhì)郡王永瑢時明確說明“四十五年查辦時曾照紀大人處所存書目抄錄一本,鈐蓋翰林院印信”[11]2047-2048,因而此檔冊至少有紀氏、和氏兩本,時至今日未發(fā)現(xiàn)其中任何一本,底本檔冊或已不存?!段谭骄V纂四庫提要稿》輾轉(zhuǎn)飄零兩百年,沉寂澳門何東館中也有半個世紀之久,2000年方才影印出版[14]?!端膸烊珪醮芜M呈存目》也是現(xiàn)今存世絕少的乾隆時期《四庫全書》纂修過程中產(chǎn)生的文獻資料,現(xiàn)藏于臺灣地區(qū),2012年12月臺灣商務(wù)印書館將此書原尺寸影印出版,但其據(jù)以謄錄的底冊,也就是各家提要稿初次匯編的草本,或永難得見。四庫學若想以“學”著稱,或欲成為一門“顯學”,其文獻系統(tǒng)應率先厘清,佚失的、存世的,官方的、私家的,鴻篇巨制的、吉光片羽的,皆需整理統(tǒng)計?!端膸臁分T閣史料、《總目》《簡明目錄》版本系統(tǒng)、《四庫全書薈要》《四庫全書考證》等資料均需按類編排。四庫學需要重建史料體系,補充完善《四庫全書學典》建構(gòu)的資料體系,特別是《四庫全書》通論、辭典、綜覽三大學術(shù)體系[5],并建立研究成果數(shù)據(jù)庫。如此,四庫學的專業(yè)學術(shù)個性或許才會有所呈現(xiàn)。

    其二,四庫學研究畛域較廣,學術(shù)系統(tǒng)的邊緣未明?!端膸烊珪飞森h(huán)境頗為復雜,不深入了解清代康、雍、乾三朝文化政策、社會背景、政治氛圍,很難清楚界定《四庫全書》的修纂在中國歷史文化史上應有的地位。政治、文化、學術(shù)、思想體系的規(guī)模過于龐大,研究者常常無力勾勒《四庫全書》“家族”體系的輪廓。但無論學術(shù)背景如何復雜,這一工作是必須做的。有部分學者進行考索,四庫學研究領(lǐng)域或可據(jù)此劃定。1920年代,陳垣檢閱文津閣《四庫全書》,撰有《四庫書目考異》四卷[15]。隨后,金梁借錄陳氏《考異》,整比增補為《四庫全書纂修考》一書,此書未付梓,民國時期學者亦未見[16]。但陳、金二人所研究的《四庫全書》諸問題,無疑是四庫學的領(lǐng)域之一。1937年,郭伯恭《四庫全書纂修考》出版,全書自“《四庫全書》纂修緣起”開始,至“《四庫全書》評議”結(jié)束,共12章主體內(nèi)容,幾乎涵蓋了四庫學研究的各個領(lǐng)域,包括《四庫全書》修書緣起研究、四庫全書館研究、《四庫全書》編纂史研究、《四庫全書》校勘研究、《四庫全書》禁書研究、七閣研究、《總目》研究、《薈要》研究、《續(xù)修四庫全書》研究九大主題,其所勾勒的四庫學體系理應得到學界重視。此書自1930年代出版,至今仍在重印。而吳哲夫《四庫全書薈要纂修考》(1976年)、司馬朝軍《〈四庫全書總目〉編纂考》(2005年)、江慶柏《〈四庫全書薈要〉研究》(2018年)等,皆不出郭氏所建構(gòu)的《四庫全書》體系。既然已有學者建構(gòu)起立體的學術(shù)體系,四庫學實際上的塔基、塔身已然成立,其學術(shù)系統(tǒng)的邊緣或許應該圍繞這一“學術(shù)塔”進行劃定。期待四庫學外延的清晰化、四庫學學術(shù)系統(tǒng)的合理化。

    其三,四庫學學術(shù)個性缺失,又在于優(yōu)秀的四庫研究者較少。就學者的學術(shù)個性而言,它首先應該具備最基礎(chǔ)最全面的古代經(jīng)、史、子、集知識體系,并數(shù)十年鉆研于四庫學之塔頂,現(xiàn)在的研究者或無人有此貫通能力。單單就精通經(jīng)學的某一??苼碚f已屬費力,遑論其他部類?!端膸烊珪费芯刻貏e是《總目》研究更是需要基本的貫通,方能進行有效研究。余嘉錫、胡玉縉畢生精力所聚,成《四庫提要辨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兩書,其至今日依然發(fā)揮引領(lǐng)學界之功。詹福瑞說:“學術(shù)個性是學者在學術(shù)研究過程中從學術(shù)觀念、學術(shù)思維、研究方法以及成果結(jié)論等方面表現(xiàn)出來的學術(shù)品格與學術(shù)特性。”[17]那么,四庫學研究者的學術(shù)個性就應該具備探究四庫學本質(zhì)屬性的觀念和思維,擁有足以能夠推動學術(shù)創(chuàng)新的能力?,F(xiàn)在四庫學界的學術(shù)創(chuàng)新力較為薄弱,大部分論著無法引起學者對四庫學的較大關(guān)注。四庫學的學術(shù)自覺依賴于成熟的研究者,但是優(yōu)秀研究者的出現(xiàn)無法遵循某種方式刻意培養(yǎng)。四庫學研究應該鼓勵學者沉淀已有成果,并能尊重差異,給予學術(shù)發(fā)展一定的空間和時間。研究方法和結(jié)論往往是相伴而生的,擁有學術(shù)個性的學者對研究方法也極為重視,探索力很強。刁生虎曾研究錢鍾書的學術(shù)個性,談及錢氏的一種研究方法,將“乾嘉學術(shù)由字而句、由句而篇、由篇而書”單向認知模式進行了改進,用樸學之法往復數(shù)次研究某一問題,其稱之為“闡釋之循環(huán)”[18]。四庫學研究已逾百年,研究方法多承襲傳統(tǒng),改進或引入新的研究方法不僅會帶動學術(shù)進階,亦可能成就學者的學術(shù)個性。另外,因為四庫學體量龐大,所以進入四庫學研究領(lǐng)域的學者可能在氣質(zhì)性情、知識結(jié)構(gòu)、科研經(jīng)歷、學術(shù)旨趣等方面皆不盡相同,學術(shù)個性的展現(xiàn)或從此發(fā)端。

    (二)“四庫學”話語體系的“偽獨立”

    四庫學百年研究史并未形成學術(shù)派別,“四庫文獻學派”“四庫理論學派”“四庫批評學派”并未見諸學界。換言之,四庫學話語體系尚未成型。話語體系為何?從學理上講,話語體系是運用語言符號表達理論知識體系,“話語體系是思想理論體系的表達”[19]。從方法論上說,話語體系為“有關(guān)某一歷史時刻的特有話題提供一種語言或方法”[20]。之所以探討四庫學話語體系,是因為話語體系是基礎(chǔ),由話語體系形成學術(shù)體系,再由學術(shù)體系形成學科體系,四庫學由此而立。但是,四庫學的話語體系缺失了什么?四庫學未來能否建構(gòu)起屬于自己的話語體系呢?

    大凡一門學問都有核心研究點,進而形成話語核心、理論核心。四庫學的核心話語包含兩個方面,一為文獻,一為思想。四庫學文獻話語體系應該最早建立起來,但尚無“四庫文獻學史”這樣的著述將其予以架構(gòu),導引學界。四庫學文獻話語體系包括的范圍也廣,例如,《四庫全書》抄錄的古籍,這3 000多種古籍在《四庫全書》中的價值和意義如何,未曾一一落實,僅靠“四庫本不宜用”籠統(tǒng)概括,恐難令人信服。又如,《總目》中的失誤,從余嘉錫、胡玉縉有辨證之作開始,又有李裕民、崔富章、楊武泉、杜澤遜、江慶柏等后繼者,然《總目》文獻清理短時間內(nèi)似乎難以完成。再如,纂修《四庫全書》私家文獻的搜輯尚未起步,現(xiàn)所能征引的私家文獻局限于紀昀、于敏中、陸錫熊等著述,但其他館臣所記的只言片語亦彌足珍貴,卻一再被忽視。因此,以四庫館臣為中心的清人別集似未納入研究者視野。從這幾點來看,四庫學文獻話語體系的建立尚需時日。而四庫學思想體系和話語體系就更加薄弱了。就目前來看,四庫學思想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總目》之中,但《總目》經(jīng)學思想、史學思想、子學思想、文學思想無論是整體研究還是部分研究都不甚理想。近幾年,《總目》思想研究處于發(fā)力階段,文學思想研究(集部研究)走在前列,而其他各部的研究成果寥寥可數(shù)。四庫學研究首先應該“提升研究者之‘學’的意識”[1],思想體系在這一意識之下才會繼續(xù)向前發(fā)展。所以,無論是文獻還是思想,均需清理已有的紛然雜陳的研究成果,將零碎話語形成邏輯體系。

    四庫學話語體系具體缺失了什么,如何彌補?要回答這一問題,需要審視四庫學百余年研究成果,從不同角度予以說明。在思想探究方面,國內(nèi)學者基本用社會政治性、歷史溯源性的反映論概括,形成固定的研究模式,不缺史實,但缺史觀。1980年代,美國學者蓋博堅(R.Kent Guy)從學者與國家的互動層面進行研究,得出“學者都自愿,甚至熱情地參與了《四庫全書》纂修”“國家在學術(shù)界所扮演的角色已經(jīng)被廣泛接受了”[21]等不同于國內(nèi)學者的結(jié)論。國內(nèi)研究者史觀的一致性,源于過度關(guān)注清代修書工程的局限性,對清代社會意識形態(tài)建設(shè)、價值認同的文化體系予以固定化觀察。由于思想研究的限度,目標存在預設(shè)性,視角缺乏多樣性,方法呈現(xiàn)重復性,成果自然難于突破。在理論批評方面,基礎(chǔ)架構(gòu)單薄,宏觀研究者從修書工程入手,探究清中期官方思想管控,忽視《四庫全書》作為文化活動應該會有的必要審查。微觀研究者忽視的細節(jié)就更多了,四庫館臣個體思想差異,秉持的學術(shù)思想觀念,長達數(shù)年修書工作中的心態(tài)變化,這些需要逐一查閱四庫館臣文人別集方有結(jié)果,但是除對紀昀等個別館臣有較為深入的研究之外,四庫館臣群體研究尚未撕開冰山一角。而中觀研究方面,偶有探索修書政策與文人思想活動的關(guān)系,官方主體意識與私家學術(shù)的關(guān)聯(lián),這作為學術(shù)創(chuàng)新點是值得肯定的。因此,話語體系的缺失究其本根是因為四庫學研究還不深入,很多基礎(chǔ)研究尚未展開。只有明確四庫學研究對象,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研究,才能形成話語體系。四庫學話語體系的建構(gòu)需要內(nèi)外并舉,內(nèi)在建構(gòu)就是剖析四庫學之旨,外在建構(gòu)即為揭示四庫學之象。除此之外,四庫學話語體系的建構(gòu)還需要拓寬視角的廣度和寬度,同時關(guān)注四庫學研究成果的有效性,經(jīng)、史、子、集批評體系不能流于淺表。

    四庫學未來話語體系的建構(gòu)還應該注意兩個發(fā)展層面,區(qū)域性與世界性。四庫學區(qū)域性話語體系的建立在最近幾年有所發(fā)展,自2016年湖南大學岳麓書院主辦“首屆中國四庫學高層論壇”“引發(fā)對四庫學的持續(xù)探討”[22]。首都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先后舉辦“四庫學論壇”,但論文集均不涉及四庫學概念及四庫學話語體系的探討。一般而言,四庫學區(qū)域話語體系需要幾代學人集中力量建構(gòu),而非一朝一夕可成。從國內(nèi)各大院校所建立的“四庫學研究中心”來看,四庫學區(qū)域話語體系的建構(gòu)未來可期。但四庫學話語體系的世界性,現(xiàn)在看來尚不可能。需要指出的是,18世紀法國狄德羅編的《狄德羅學典》(1751—1772)為世界所矚目,而同樣是在18世紀,與《狄德羅學典》具有相當?shù)匚坏摹端膸烊珪?在歐美研究者中則極為陌生。即便是1946年世界學院中國學典館出版了《四庫全書學典》,也未能引起國際上對《四庫全書》的關(guān)注。楊家駱曾說:“四庫全書與狄岱麓學典,既然是產(chǎn)生在兩個不同的文化體系中,則其世界觀念,知識范圍,和對處理其世界中知識的精神與形式,及其處理時的環(huán)境與處理者的人格等,皆為造成兩書異點與其影響不同的成因……然其同為清算其知識世界之產(chǎn)業(yè)而謀以之產(chǎn)生其理想中的后果,則初無二致。”[5]2也許因我國古代語言系統(tǒng)的障礙,世界各國學者對《四庫全書》及《總目》的研究“望而卻步”,但這并非主因?!岸鼗蛯W”難度恐在四庫學之上,卻成為國際學術(shù)熱點。2019年敦煌學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在英國劍橋大學圣約翰學院舉行[23],足見其世界性話語體系的強大。對四庫學研究而言,應該立足當下區(qū)域研究,放眼世界。隨著全球文化體系的相互碰撞、交流、融合,不久的將來,四庫學研究也許會成為世界關(guān)切的學術(shù)點之一。張升《四庫全書館研究》一書入選2012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中華學術(shù)外譯項目,此書將譯為英文出版發(fā)行,這是四庫學研究的一小步,卻是其走向世界的一大步。那么,著眼四庫學未來,話語體系的主導性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nèi)應該是區(qū)域性的建構(gòu),但對四庫學世界性話語體系的發(fā)展趨勢要有所預見。

    (三)“四庫學”史脈觀念的“模糊態(tài)”

    四庫學應該是一門理論學科,從其誕生至今,史脈不斷,但研究者卻缺少基本的史脈觀,常囿于一隅。如《四庫全書》編纂動因這一問題,在很長時間內(nèi)一直存在誤解。1933年,孟森提出四庫開館在于“根本刪改、禁毀原書”[24]。1937年,郭伯恭《四庫全書纂修考》一書第二章以“寓禁于征之實際情形”為題,詳為論證“寓禁于征”的纂修目的[16]15-55。1958年,陳登原引《東華錄》《高宗實錄》等文獻,提出“修四庫為禁書說”[25]。1980年,劉漢屏接受“寓禁于征”的修書政策[26],并以“史話”形式面向大眾普及。1985年,呂堅以《四庫全書的編纂與“寓禁于征”》為題,直指《四庫全書》纂修的“本來面目”是“寓禁于征”[27]。2009年,《辭源》修訂版“《四庫全書》”詞條下稱“纂修時乾隆從維護清王朝統(tǒng)治出發(fā),以宣揚封建教化為宗旨,寓禁于征,對不利于其統(tǒng)治的著作,或銷毀,或命館臣恣意篡改”[28],明顯受學界傳統(tǒng)結(jié)論的影響。直至1995年,陳新提出“寓禁于征”的論斷系“偏頗臆造”[29],《四庫全書》的纂修動因才得以為學界重新正視。《四庫全書》編纂目的的探討,涉及對《四庫全書》的根本性評價,這一問題值得重視。但是為何在長達60多年的時間內(nèi),無學者對這一問題提出異議。這或是因為學者對待清代歷史,特別是乾隆時期的文字獄較為熟悉,其固有史學觀念在一開始就占據(jù)主導地位,加之《四庫全書》纂修期間有刪改、抽毀、禁毀書籍的行為,致使學者長期蒙蔽于固有觀念中,因果關(guān)系出現(xiàn)倒置。事實上,《四庫全書》纂修最初動因也許根本不存在“寓禁于征”的觀念。

    四庫學研究過程中史脈觀念缺失集中表現(xiàn)為兩點:一是《四庫全書》纂修史料尚未完備;二是片面性、重復性研究難以呈現(xiàn)史脈線條。就前者而言,四庫學研究應該建立在翔實、全面、可靠的史實基礎(chǔ)上,現(xiàn)在所能見到的研究多依賴官方文獻,如《辦理四庫全書檔案》(1934年陳垣輯)、《纂修四庫全書檔案》(1997年張書才編),官方史料的輯佚工作至今仍無補充。私家記載的史料發(fā)掘更少,《于文襄手札》是其中較為重要的一部,但因草書書寫,識讀困難,加之未有編年,利用率不高?!端膸烊珪纷胄拗黧w統(tǒng)稱四庫館臣,這一群體達幾千人,難道對修書活動集體失聲?現(xiàn)在所能見到的四庫館臣別集中,有部分文字記載當時修書情形。史實缺失,造成研究偏狹,史脈自然不明。史脈觀建立在“點面結(jié)合”的史料之上,既包括宏觀梗概,又旁涉微觀細節(jié)。就后者而言,史料的基礎(chǔ)工作影響史觀的形成,然既有材料并非無法支撐系統(tǒng)研究,而是研究過程存在局限,學者旨趣并不在此。1920年代,王伯祥《四庫全書述略》[30]、杜定友《四庫全書述略》[31]、藤塚素軒《四庫全書編纂及其環(huán)境》[32]等論文對《四庫全書》修書之事已展開研究,可惜皆未深入。1930年代,借選印《四庫全書》之機,李時、江都、葉仲經(jīng)、黃云眉、譚其驤、姚石子、陳登原、近騰純雄、曲正等學者對《四庫全書》纂修均有評議,然創(chuàng)見不多。之后長達半個多世紀里,對《四庫全書》史進行研究者不乏其人,但有所突破者甚少。1990年代至今,《總目》成為學術(shù)研究的熱點,《四庫全書》則多轉(zhuǎn)向某一版本研究,四庫學中關(guān)于史脈觀的建立處于擱置狀態(tài)。學者關(guān)注的新材料多與《總目》有關(guān),總目學成為四庫學的重要分支。

    三、當下四庫學研究的隱憂

    四庫學研究最大的隱憂是學理層面上的問題。除四庫學研究團體之外,學界對四庫學持怎樣的態(tài)度,其在人文科學上的原理與法則是否被廣泛接受,四庫學的建立需要事先預判這一問題。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學科分類與代碼(GB/T 13745—2009)》,其所屬一級學科門類涉及文學、歷史、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雖然這些學科之間存在相互關(guān)聯(lián),但學科之間獨立性特征也很明顯。而四庫學在學科分類體系中存在相互糾纏的現(xiàn)象,所屬并不明確。這一問題有兩個發(fā)展走向,一方面四庫學有可能走向壯大,出現(xiàn)多學科交叉研究的可能;另一方面則可能會出現(xiàn)混亂,產(chǎn)生各種無關(guān)甚至違背學理性問題的研究,這在四庫學研究中已然出現(xiàn)。在一級學科之中,四庫學歸屬本身就存在問題,二級學科又存在被消解的危險。如四庫學中《總目》的詩文觀念研究,其所屬應該為古代文學分體研究。也就是說,幾乎所有四庫學成果最后都有可能被某一學科分解,其獨立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如何,很難說清。但這并非只是四庫學遇到的問題,敦煌學也同樣遭遇了這一尷尬,一直有學者試圖解決敦煌學的這一問題,并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從石濱純太郎、陳寅恪,到姜亮夫、周一良、唐長孺,再到林家平、寧強、羅華慶、榮新江、郝春文,直到2019年劉進寶還發(fā)表文章再論敦煌學的概念和研究對象[33]。相比于敦煌學,我們對四庫學學理性的探討就顯得尤其薄弱。正是因為對四庫學的研究對象無系統(tǒng)的討論,四庫學未來的研究走向可能會出現(xiàn)如下問題。

    (一)四庫學的內(nèi)里邏輯問題

    《四庫全書》的修纂是在總結(jié)“大文化”背景下完成的,涉及文化回顧、學術(shù)重建與思想禁錮等一系列內(nèi)在邏輯的判斷與分析??偨Y(jié)中國文化、學術(shù)、思想并非易事,特別是經(jīng)過歷史沉淀后各朝代不同的觀點已然流傳,經(jīng)典的“知識”如何評價是極為復雜的問題。四庫館臣在復雜的知識體系中游離、剝離、沉浸,又受官方學術(shù)思想的調(diào)控,他們自然無法解開歷史遺留的困惑。館臣的學術(shù)思想有時代局限性,如何客觀評價這一問題是四庫學研究的內(nèi)在邏輯。形式邏輯方面,研究者可能只關(guān)注到常識性錯誤,卻沒有深究錯誤背后的各種細節(jié)。論證邏輯方面,四庫學者通過《總目》不斷探索自身的困惑,卻很少站在館臣的角度去追問一個事實,即館臣反思經(jīng)典知識、建構(gòu)官方與個體相互妥協(xié)的綜合性學術(shù)思想的主客觀原因是什么。綜合進行推理,館臣的總結(jié)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成功的,因為《總目》已成為學術(shù)經(jīng)典;那么,四庫學研究者的反思如果成功,也會成為新的學術(shù)經(jīng)典,但是百年四庫學研究成果堪稱經(jīng)典者屈指可數(shù)。四庫學研究可能存在各式各樣的觀點,這是思維差異造成的。但無論思維如何變換,四庫學研究的邏輯層次和深層分析理路不可或缺,這是檢驗四庫學成果的關(guān)鍵指標。還有一個潛在的邏輯層面,《四庫全書》是規(guī)模性的文化總結(jié)活動,其作為大型數(shù)據(jù)庫的意義不言而喻,但《四庫全書》背后的歷史文化對四庫館臣和當代學者的吸引力是不同的。也就是說,時代背景的產(chǎn)物與超越時代的研究必然會產(chǎn)生隔閡,四庫學本身的文化吸引力或許并不如甲骨學、敦煌學、紅學強大。

    (二)四庫學的學科與人才問題

    學科方面,四庫學與歷史學、文獻學等有著密切關(guān)聯(lián),而《四庫全書》又包羅萬象,容納了中國古代哲學、文學、歷史、文化、金石、佛道、醫(yī)藥、科技等各個領(lǐng)域的文獻,《總目》對這些文獻撰有提要,諸提要之間形成系統(tǒng)性的理論批評。由此看來,四庫學研究對象多元,與其他學科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是一門交叉學科。研究四庫學最大的問題就是努力使其成為某一專門的學科,這樣不僅不會得到認可,反倒會走入困境。四庫學應該根據(jù)交叉學科的特點,搭建學術(shù)平臺,成立研究團隊,建立學術(shù)資源庫和數(shù)據(jù)庫,培養(yǎng)專門的四庫學人才。以歷史學、古代文學、文獻學等領(lǐng)域作為切入點,進駐傳統(tǒng)學科內(nèi)部,形成體系和特點,最后能夠剝離出來,成立有特色的四庫學研究領(lǐng)域,這是一種途徑。四庫學是一個龐大的系統(tǒng),最好的方法是在完備的體系之下對四庫學進行再分。人才方面,現(xiàn)在的問題是,除少數(shù)學者在四庫學領(lǐng)域浸淫時間較久,其他學者很少在這一研究領(lǐng)域持續(xù)開拓。隨著學科的細化,四庫學面臨的問題越發(fā)嚴重。后續(xù)力量接替不上,將會使四庫學面臨消解的境遇。自2016年始,“四庫學高層論壇”已舉辦7次,與會者最多達百余人,從規(guī)模上看似乎沒有問題。四庫學研究也從集體無意識、無態(tài)度,擴大到有相當規(guī)模的研究群體,這是值得肯定的。但分析與會者的研究領(lǐng)域發(fā)現(xiàn),長期從事四庫學的研究者不足1/3,其他學者皆非長期從事四庫學研究。另者,參加四庫學論壇的主要是青年教師,碩博研究生占比很大。雖有后生力量,但不能過分樂觀,四庫學要想壯大,尚需很長的一段時間來檢驗這部分力量的耐力、韌力、能力與定力。定力不足是四庫學發(fā)展的短板之一,在當下,有人愿意從事“冷板凳”的工作越來越少了。但無論怎樣,四庫學研究需要進行人才培養(yǎng),碩博研究生是一個主體,然后爭取能夠?qū)W歷下移,從本科開始進行四庫學文獻入門。我們不希望當四庫學成為冷門“絕學”后,才意識到四庫學的價值所在。

    (三)四庫學研究存在的主客觀瓶頸

    主觀瓶頸包括學科范式的建立,自我身份的認同,理論體系的建構(gòu),這在前面有所論述。四庫學研究應該著眼未來,宏觀體系率先建立,各四庫學研究中心協(xié)同合作。一要清晰地分析四庫學研究的流脈,準確把握不同歷史階段研究成果之間的互動關(guān)系。各類型的研究成果互為參照,各自的優(yōu)劣性自然就會更加清晰地呈現(xiàn)出來。二要重塑四庫學傳統(tǒng)研究理路,以嚴謹?shù)膶W術(shù)史眼光對四庫學研究進行更高層次的理論關(guān)照,形成理論自覺。哪個時段有真正價值和經(jīng)典意義的學術(shù)作品,需要如何借鑒、分析和繼承也是當務(wù)之急。近幾年,四庫學中的學術(shù)泡沫頗有萌生之勢。過濾四庫學學術(shù)泡沫,沉淀經(jīng)典研究成果,批判式接受研究成果對后續(xù)研究亦有助益。三要從不同的研究范式中發(fā)現(xiàn)各自的優(yōu)勢和問題,一些海外漢學家的研究觀點和角度很新穎,在一定程度上為四庫學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使得主流研究與非主流研究共存。這樣,無論是學科還是自我身份、理論體系都會逐漸建立。

    客觀瓶頸是話語平臺的搭建,在四庫學領(lǐng)域只有2017年創(chuàng)刊的《四庫學》和2018年創(chuàng)刊的《中國四庫學》兩種集刊,前者由首都師范大學中國四庫學研究中心主辦,后者系湖南大學中國四庫學研究中心主辦。較之甲骨學、敦煌學、簡帛學等擁有的平臺來說,四庫學平臺搭建較晚,起步階段的稿源質(zhì)量也存在問題。除話語平臺之外,還需要文獻數(shù)據(jù)庫、數(shù)字圖書館等更大的學術(shù)平臺。這一點敦煌學做得很好,如敦煌研究院敦煌學研究文獻數(shù)據(jù)庫、敦煌學數(shù)字圖書館等,皆可借鑒。

    (四)四庫學現(xiàn)有格局與理念的局限

    縱觀百年研究成果,四庫學研究格局需要打開,現(xiàn)有研究理念也需突破。四庫學要達到一門“學”的地位,首先需要研究者明白研究之“然”,更要知道“所以然”?!叭弧笔乾F(xiàn)在四庫學研究的基本狀態(tài),而“所以然”的缺位則使四庫學處于相對落后的研究軌道?!端膸烊珪纷胄拗斜P根錯節(jié)的史實,對待每一部文獻的復雜態(tài)度,都是四庫學要討論的問題,針對同一研究對象,四庫學研究可以有成見,但“四庫學史”不能有成見。四庫學局限性的格局和理念是限制其發(fā)展的軟肋,四庫學首先應該以問題為導向分析歷史,既要有“范式”也要突破“范式”。“范式”也稱“學科基質(zhì)”,是“某一類科學共同體在一定時期內(nèi)共同開展研究活動的基礎(chǔ)和準則”[34]。范式也是從“四庫學”到“四庫學派”發(fā)展的基礎(chǔ),而現(xiàn)實卻是四庫學研究范式特征不明顯,缺少原創(chuàng)性、開放性、實踐性。四庫學整體結(jié)構(gòu)版圖的劃定需要在一定范式之下形成強大的格局,更要有服務(wù)經(jīng)學史、史學史、子學史、文學史的學術(shù)理念。各民族兩千多年文化的總結(jié),由《四庫全書》完成,這種文化建構(gòu)的格局是很大的,研究者當以此為理念的出發(fā)點。當然,在對四庫學研究進行大格局規(guī)劃的同時,也必須認識到清王朝的時代局限,先天性的思想缺陷??傊?在四庫學研究尚未有突破之時,研究成果體例的完備與否、知識的可靠與否,線索的清晰與否,依然是考察四庫學研究的關(guān)鍵。四庫學研究應該有專題、專論,更要有領(lǐng)域和規(guī)模。

    (五)四庫學中觀研究成果的不充分

    中觀研究是要勾勒四庫學某一問題清晰的面影,探索現(xiàn)象之間的歷史關(guān)聯(lián)。在已有的研究中,宏觀概述不乏其論,微觀細節(jié)探究亦隨時出現(xiàn),但中觀研究相對較少。四庫學研究的幾個領(lǐng)域中《總目》研究相對較多,《四庫全書》著錄書籍版本研究相對較弱,特別是四庫本史部著述,著錄標準問題、版本問題、改易問題、刪毀問題、音譯問題等,尚未全面研究。四庫學中觀研究應該遵循科學實證與歷史還原的思路,對典型現(xiàn)象進行分析,主張有史略、史觀、史實、史脈的研究思想。中觀研究最容易走入“一元”壟斷的境地,不利于研究的進展。中觀研究要容納更多的差異和分歧,隨后進行論辯,真理方能愈明。試舉一例,《四庫全書》編纂對明代文獻的整體態(tài)度是報復性清算,但對待經(jīng)、史、子、集四部的態(tài)度輕重不同,館臣用力最深、審查最嚴苛的是史部,那么經(jīng)、子、集三部館臣又是如何處理的?推而廣之,明代之前的各個朝代的史部文獻,館臣態(tài)度又如何?再進一步,雖然修書政策有統(tǒng)一的要求,但不同典籍的特點不一,館臣看待問題的角度存在差別,史部著錄的典籍是否存在違背官方理念的著述?檢《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其對史部著述的查驗甚嚴,一部《遼史拾遺》,翁氏幾乎將此書目錄及厲鶚按語全部抄錄[35],其他類此者亦眾。關(guān)鍵問題是,翁氏提議著錄者《四庫》并不收錄,而建議存目者《四庫》卻予以收錄,這一問題在上述史部研究中處于何種地位,值得深入探討??上驳氖?中觀研究成果中,司馬朝軍《〈四庫全書總目〉研究》、張升《四庫全書館研究》、江慶柏《〈四庫全書薈要〉研究》等是幾部難得的佳作。

    (六)四庫學靜態(tài)與動態(tài)研究的不對稱

    這里的靜態(tài)研究指的是根據(jù)四庫學中已存在的不對稱或齟齬或矛盾的資料進行探究性研究,這種研究很容易看到問題,也能夠給出部分答案。而動態(tài)研究是根據(jù)事實存在的數(shù)量為標準,判斷四庫學中某一現(xiàn)象是否符合正常規(guī)律,探究偏離正常規(guī)律的原因及可能存在的另外事實。動態(tài)研究是了解四庫學某一問題的全過程,對靜態(tài)研究進行補充,還能夠揭示研究存在的漏洞。我們在研究《總目》從稿本系統(tǒng)到定本系統(tǒng)的過程中,常關(guān)注提要之間的差異,用差異判斷四庫館臣的學術(shù)思想。如明人別集提要,“稿本系統(tǒng)中的明代文學觀有著與定本《總目》不甚相同的觀點”[36]。但是在稿本系統(tǒng)中存在“一書兩提要”的情形,提要主體內(nèi)容無甚相關(guān),這個問題若不動態(tài)來看,所得結(jié)論是不準確的。不能說定本《總目》提要中的內(nèi)容與稿本不同,就是因為四庫館臣要重建某種思想體系進行重新創(chuàng)作的?!端膸烊珪醮芜M呈存目》中有8種著述存在“一書兩提要”[37],從這8種16篇提要來看,《總目》或直接選其中一篇予以擴充,或?qū)善M行綜合。那么,問題來了,如果定本《總目》是直接選其中之一予以擴充,我們在研究從稿本到定本系統(tǒng)《總目》思想觀念的時候,就應該舍棄另一篇與《總目》毫無關(guān)聯(lián)的稿本提要。因為《總目》根本未將其中一篇稿本提要納入?yún)⒖家曇?而是直接忽視,它只是《總目》編纂過程產(chǎn)生的一朵“無果之花”。在定本《總目》選擇過程中,“無果之花”與“有果之花”的地位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對于這種稿本系統(tǒng)中的提要,運用比較方法進行分析時,要十分慎重,更需要動態(tài)分析來解決問題。四庫學現(xiàn)象遠比想象的復雜,在眾多研究成果中,動態(tài)研究成果相對較少。還需要指出的是,在理性、感性、文本、結(jié)構(gòu)、解構(gòu)、表象、闡釋、能指、所指、本體、客體等學術(shù)話語充斥的當下,動態(tài)研究尤其需要重視,否則四庫學就會走入只有闡釋學的狹長通道而無法回頭。

    (七)四庫學治學之風的擔憂

    散漫式研究是當下四庫學研究的一大特點,四庫學本根問題不解決,研究風向就會出問題。雖然在歷史學、文獻學的影響下,四庫學研究成果中泛泛而談?wù)哒跍p少,我們對四庫學的認識也在緩慢而從容地擴大。但是四庫學研究中出現(xiàn)的理論命題,諸如《四庫全書》中的國家認同、民族文化重建、西方文化等,這些問題看似格局很大,但很有可能是異想天開、標新立異的偽命題。四庫學治學雖不限于一隅,但理論命題一定要有一個限度,如果沒有,則要失去根基,泛論或廣論尚可,倘若亂論、盲論則會使四庫學失去實學基礎(chǔ),極容易被邊緣化。大凡一門學問,都有理論核心。四庫學是一門交叉學科,但這并不意味著問題論述可以無限度。若研究《總目》集部提要中的文學觀,這屬于文學研究,羅宗強在談?wù)撐膶W研究時說“多學科交叉而又回到文學本位”[38],這是文學研究應有的態(tài)度。在進行四庫學研究時,不能忘了研究的目的,蔣寅也談到問題研究的適用度[39],假如同是民族文化重建,以四庫學為切入點,必定要有一個限度,而且從歷史發(fā)展的向度來看,文化重建命題在《四庫全書》纂修的過程中又有多大呢?這值得認真思考。鼓勵四庫學研究,也鼓勵文風多樣,但要在科學而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下完成。四庫學研究節(jié)奏可以慢,“四庫學派”的群落可以少,但大空之論不應該在四庫學研究中提倡。隨著四庫中心文獻的發(fā)現(xiàn)(如《四庫全書初次進呈存目》等)、四庫外圍文獻的整理(如《于敏中致陸錫熊手札箋證》《陸錫熊集》等),基礎(chǔ)性研究越來越多,四庫學成果會越來越豐厚。綜合性研究是建立在基礎(chǔ)研究之上的,只有以謹慎的治學態(tài)度方能將宏觀及中觀理論體系建構(gòu)起來。當然,四庫學研究不可能千篇一律,其研究成果至少應該涵蓋研究型四庫學、教科書式四庫學、普及型四庫學等類型。

    猜你喜歡
    四庫總目四庫全書
    “四庫學研究”欄目主持人語
    《四庫全書考證》新近出版
    總目次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辨證五則
    天一閣文叢(2020年0期)2020-11-05 08:28:32
    《皇帝的四庫——乾隆朝晚期的學者和國家》簡介
    國際漢學(2020年1期)2020-05-21 07:22:26
    第36 卷總目次
    于敏中與《四庫全書薈要》纂修
    天一閣文叢(2019年0期)2019-11-25 01:31:58
    四庫學研究專輯
    四庫學研究專輯
    2014年第1—6期總目次
    只有这里有精品99| 少妇 在线观看| 人人澡人人妻人| 在线观看国产h片| 一级a做视频免费观看| 色哟哟·www| 国产亚洲91精品色在线| 亚洲内射少妇av| 亚洲精品国产色婷婷电影| √禁漫天堂资源中文www| 高清av免费在线|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 久久久精品94久久精品| 亚洲av电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乱码字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黄频网站在线观看国产| 久久人妻熟女aⅴ| 有码 亚洲区| 嫩草影院入口| 亚洲精品一区蜜桃| 高清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中文字幕视频在线看片| 日韩亚洲欧美综合|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伦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久久久午夜欧美精品| 多毛熟女@视频| 五月天丁香电影|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精| 女人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小说|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 国产中年淑女户外野战色| 青春草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人妻熟女aⅴ| 免费不卡的大黄色大毛片视频在线观看| 好男人视频免费观看在线| 久久久久久久大尺度免费视频| 中国美白少妇内射xxxbb| 久久久午夜欧美精品| 精品一区在线观看国产| 欧美丝袜亚洲另类| 日本黄色日本黄色录像| 草草在线视频免费看| 黄色毛片三级朝国网站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 9色porny在线观看| 女的被弄到高潮叫床怎么办| .国产精品久久| 日本wwww免费看| 国产成人免费无遮挡视频| 国产爽快片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酒店卫生间| 最黄视频免费看|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观看| 丝瓜视频免费看黄片| 伦理电影大哥的女人| 26uuu在线亚洲综合色|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爱| 国产91av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熟女欧美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女人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 一区二区av电影网| 99久久精品国产国产毛片| 国产精品麻豆人妻色哟哟久久| 高清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7在线视频观看| 午夜激情福利司机影院| 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我要看黄色一级片免费的| 免费少妇av软件| 成人毛片60女人毛片免费|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久久久久久久久女| 一本久久精品| 午夜福利影视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大尺度免费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 精品酒店卫生间| 高清黄色对白视频在线免费看 |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 freevideosex欧美| 亚洲欧美日韩卡通动漫| 中文在线观看免费www的网站| 免费观看在线日韩| 伦理电影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一二三区在线看|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制服骚丝袜av|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小说| 人妻一区二区av| 黄片无遮挡物在线观看| 好男人视频免费观看在线| 观看免费一级毛片|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免费无遮挡视频| 亚洲图色成人| 22中文网久久字幕|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深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av精品麻豆|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看| 麻豆成人午夜福利视频| 另类亚洲欧美激情|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韩国三级中文字幕| 91成人精品电影| 制服丝袜香蕉在线| 一级毛片久久久久久久久女| 精品亚洲成国产av| 日韩av在线免费看完整版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三区| 新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 欧美xxⅹ黑人| 免费大片18禁| 在线观看人妻少妇|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电影免费观看 | 少妇人妻久久综合中文| 午夜免费鲁丝| 婷婷色av中文字幕| 精品少妇黑人巨大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日韩av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94久久精品| 美女cb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自线自在国产av| 久久女婷五月综合色啪小说| 一级毛片 在线播放| 午夜福利影视在线免费观看| 成人美女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午夜福利网站1000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91精品色在线| 国产精品一区www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一精品久久久| 一个人免费看片子|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网站a站| .国产精品久久| a级毛片在线看网站| 99久久精品热视频| 噜噜噜噜噜久久久久久91| 最后的刺客免费高清国语| 欧美 日韩 精品 国产| 欧美高清成人免费视频www| 国产女主播在线喷水免费视频网站|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唐韦庄| 亚洲精品视频女| 一本—道久久a久久精品蜜桃钙片| 免费观看无遮挡的男女|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6| av专区在线播放|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看| 中文欧美无线码| av又黄又爽大尺度在线免费看| 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久久毛片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精品性色| 日韩熟女老妇一区二区性免费视频| 色吧在线观看| 性色av一级| 亚洲av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在线观看| 特大巨黑吊av在线直播| 国产女主播在线喷水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三区| 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看|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91| 精品卡一卡二卡四卡免费| 男女无遮挡免费网站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不卡18| 人人妻人人看人人澡|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6| 国内精品宾馆在线| 黄色一级大片看看| 日韩强制内射视频| 极品少妇高潮喷水抽搐| 成人黄色视频免费在线看| 亚洲欧美清纯卡通| 大香蕉久久网|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 亚洲美女视频黄频| 麻豆乱淫一区二区| 在线看a的网站| 久久综合国产亚洲精品| 男女无遮挡免费网站观看| 少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午夜福利影视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av网站| 一级毛片 在线播放| 韩国av在线不卡| 成人亚洲欧美一区二区av| 国产男女内射视频| av在线app专区| 国产黄色免费在线视频| av不卡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v| 极品人妻少妇av视频| 水蜜桃什么品种好| 亚洲av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少妇被猛烈插入视频|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v下载方式| 在线观看av片永久免费下载| 亚洲欧美清纯卡通| 亚洲在久久综合| xxx大片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国产成人a∨麻豆精品|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色| 69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 国产中年淑女户外野战色| 久久国产精品大桥未久av | 亚洲经典国产精华液单| 久久人人爽av亚洲精品天堂| 精品一品国产午夜福利视频| 亚洲一级一片aⅴ在线观看| 欧美丝袜亚洲另类|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婷婷狠狠爱综合网| 一个人看视频在线观看www免费| 亚州av有码|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能在线免费看毛片的网站| 18+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成人91sexporn| a级毛色黄片| 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青青草视频在线视频观看| 欧美精品高潮呻吟av久久| av免费观看日本|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美女脱内裤让男人舔精品视频| 免费大片18禁| 久久久欧美国产精品| 七月丁香在线播放| 成年av动漫网址| 日韩av不卡免费在线播放| 99九九在线精品视频 | 亚洲成人手机| 不卡视频在线观看欧美| 噜噜噜噜噜久久久久久91| 观看免费一级毛片|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蜜桃| 永久网站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不卡18| 亚洲久久久国产精品| 九色成人免费人妻av| 熟妇人妻不卡中文字幕| 哪个播放器可以免费观看大片| 欧美日韩av久久| 夫妻性生交免费视频一级片| 在线观看美女被高潮喷水网站| 亚洲三级黄色毛片| 亚洲一级一片aⅴ在线观看| 极品教师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无大码| 久久久久网色| 免费观看在线日韩| 精品卡一卡二卡四卡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999|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国产极品粉嫩免费观看在线 | 乱人伦中国视频|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观看了| 亚洲精品日本国产第一区| h日本视频在线播放| 青春草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一区蜜桃| 少妇丰满av| 亚洲精品成人av观看孕妇| 制服丝袜香蕉在线| 春色校园在线视频观看| 色网站视频免费| 嫩草影院新地址| 人人妻人人看人人澡| av又黄又爽大尺度在线免费看| 九九爱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观看了| 欧美日韩av久久| 高清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最新在线播放| 色94色欧美一区二区| 视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伦理片在线播放av一区|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 欧美成人精品欧美一级黄| 亚洲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人与动物交配视频| 在线观看av片永久免费下载| a 毛片基地| 欧美三级亚洲精品| 美女cb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卡戴珊不雅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v| 日韩av免费高清视频|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vs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 在线观看三级黄色|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精品| av又黄又爽大尺度在线免费看| 乱人伦中国视频| 观看av在线不卡| 韩国高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真实伦在线观看| av女优亚洲男人天堂| 肉色欧美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 色94色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高清有码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欧美亚洲国产| 中文字幕av电影在线播放| 午夜福利,免费看| 夫妻午夜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 高清毛片免费看| av免费观看日本| 性色av一级|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电影免费观看 |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电影观看| 成人午夜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国产蜜桃|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av.av天堂| 99久久人妻综合| 看非洲黑人一级黄片| 美女视频免费永久观看网站| 3wmmmm亚洲av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亚洲高清精品| av免费观看日本| 婷婷色av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一级av片app|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 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简卡轻食公司| 在线观看av片永久免费下载| 一级黄片播放器|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男人爽女人下面视频在线观看| 夜夜看夜夜爽夜夜摸| 插阴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高清在| 卡戴珊不雅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激情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青春草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人人妻人人看人人澡| a级毛片免费高清观看在线播放| 日韩欧美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涩爱| 啦啦啦在线观看免费高清www|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在线观看| 久久午夜福利片| 国产又色又爽无遮挡免| 99久久精品热视频|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 国产男女超爽视频在线观看|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唐韦庄|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影片| 中国美白少妇内射xxxbb| 日韩伦理黄色片| 午夜福利影视在线免费观看| 自线自在国产av| 国产白丝娇喘喷水9色精品| 天美传媒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 在线观看免费高清a一片| 少妇高潮的动态图| 热re99久久国产66热| 波野结衣二区三区在线| 一本久久精品| 两个人的视频大全免费| 国产 精品1| 欧美精品人与动牲交sv欧美| 国产中年淑女户外野战色|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男人狂女人下面高潮的视频| 少妇人妻 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a三级三级三级| www.色视频.com| 日日啪夜夜爽| av又黄又爽大尺度在线免费看| 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看| 国产男人的电影天堂91|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少妇裸体淫交视频免费看高清|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男男h啪啪无遮挡| 亚洲av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国产最新在线播放| 国产免费一级a男人的天堂| 曰老女人黄片|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电影免费观看 | 日日啪夜夜爽| 国产亚洲91精品色在线|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 美女xxoo啪啪120秒动态图| 亚洲国产精品999| 嫩草影院新地址| 亚洲中文av在线| 99九九在线精品视频 | 天堂俺去俺来也www色官网| 亚洲美女黄色视频免费看| 特大巨黑吊av在线直播| 美女国产视频在线观看| 大又大粗又爽又黄少妇毛片口|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77777| 欧美老熟妇乱子伦牲交| 久久99热这里只频精品6学生|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不卡18| 国产免费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人与动物交配视频| 亚洲精品日韩av片在线观看| 日日啪夜夜爽| 亚洲内射少妇av| 国产精品国产av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久久久久久久久女| 国产黄片美女视频| 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 在线观看av片永久免费下载|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古装| 欧美bdsm另类| 欧美精品高潮呻吟av久久| 色哟哟·www| 日韩成人伦理影院| 一二三四中文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日本免费在线观看一区| 少妇 在线观看|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av在线app专区| 国产亚洲91精品色在线|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av毛片| 毛片一级片免费看久久久久|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高清在| 熟女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乱子免费精品| 乱码一卡2卡4卡精品| 一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毛片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人人妻人人添人人爽欧美一区卜| 成人亚洲欧美一区二区av| 日韩亚洲欧美综合| 2022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电影| 亚洲美女视频黄频| 中文字幕人妻熟人妻熟丝袜美| xxx大片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午夜免费鲁丝| 国产有黄有色有爽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电影网站| 又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 久久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亚洲 | 国产亚洲91精品色在线| 久久av网站| 亚洲成人手机|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大全| 色视频www国产| 一区二区av电影网| 一级毛片aaaaaa免费看小| 亚洲情色 制服丝袜| 女人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 亚洲四区av| 日韩av在线免费看完整版不卡| 婷婷色av中文字幕| 中国三级夫妇交换|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液的使用体验| 啦啦啦视频在线资源免费观看| av.在线天堂| 久久人人爽人人片av|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老黄| 欧美精品高潮呻吟av久久| 搡老乐熟女国产| 女人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 99久国产av精品国产电影|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专区第一集|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午夜av观看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久久久精品94久久精品| 看十八女毛片水多多多| 国产 精品1| 观看av在线不卡| 国产一区有黄有色的免费视频| 搡老乐熟女国产| 亚洲经典国产精华液单| 国产美女午夜福利| 日韩中字成人| 大又大粗又爽又黄少妇毛片口| 国产综合精华液| 色网站视频免费| 少妇 在线观看| 又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 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久久青草综合色| 免费观看av网站的网址| 啦啦啦啦在线视频资源| 色吧在线观看| 久久av网站| 插阴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免费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久久ye,这里只有精品| 色94色欧美一区二区|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九色| 日韩精品有码人妻一区| 人妻 亚洲 视频| 啦啦啦中文免费视频观看日本|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高清在| 国产精品一二三区在线看| 久久久久久伊人网av| 午夜免费男女啪啪视频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视频| 我的老师免费观看完整版| 久久人人爽人人片av| 日本vs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 99久久综合免费| 日韩一本色道免费dvd| 狠狠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内精品宾馆在线| av免费观看日本| 欧美97在线视频| av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男女免费视频国产| 女的被弄到高潮叫床怎么办| 有码 亚洲区| 看十八女毛片水多多多|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久久| 蜜桃在线观看..| 性色avwww在线观看|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91成人精品电影| 美女xxoo啪啪120秒动态图| 夜夜看夜夜爽夜夜摸| 亚洲成人一二三区av| 亚洲精品色激情综合| 亚洲在久久综合| 国产老妇伦熟女老妇高清| 街头女战士在线观看网站| 一级爰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久久午夜乱码| 国产免费一级a男人的天堂| 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图片欧美 | 一级黄片播放器| 桃花免费在线播放| 国产伦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欧美 亚洲 国产 日韩一| 免费观看a级毛片全部| 国产淫语在线视频| av卡一久久| 亚洲精品自拍成人| 91成人精品电影| 观看美女的网站| 国产免费一级a男人的天堂|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 精品一区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熟女欧美一区二区| 美女视频免费永久观看网站|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av| 亚洲成色77777|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 久久久久视频综合| 九草在线视频观看| 少妇人妻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成人国产av品久久久| av网站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乱人伦中国视频| 久久综合国产亚洲精品| 国产免费一级a男人的天堂| 自线自在国产av| 在线观看国产h片|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 免费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成人欧美视频 | 亚洲综合色惰|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色| 欧美亚洲 丝袜 人妻 在线| 久久午夜福利片| 午夜福利网站1000一区二区三区| 2021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亚洲 丝袜 人妻 在线| 久久久久久人妻| 一级a做视频免费观看|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成人无遮挡网站| 亚洲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古装|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精品| 视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电影在线观看av| 国产黄色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国语久久久| 美女福利国产在线| 91久久精品电影网| 另类精品久久| 一本色道久久久久久精品综合| 少妇被粗大的猛进出69影院 |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九色| 亚洲美女黄色视频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