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三禮”第五

    2023-08-25 09:04:58朱自清
    關(guān)鍵詞:儀禮風(fēng)俗習(xí)慣禮制

    朱自清

    許多人家的中堂里,供奉著“天地君親師”的大牌位。天地代表生命的本源。親是祖先的意思,祖先是家族的本源。君師是政教的本源。人情不能忘本,所以供奉著這些。荀子只稱這些為禮的三本;大概是到了后世才宗教化了的。荀子是儒家大師。儒家所稱道的禮,包括政治制度,宗教儀式,社會風(fēng)俗習(xí)慣等,卻都加以合理的說明。從那“三本說”,可以知道儒家有拿禮來包羅萬象的野心,他們認(rèn)禮為治亂的根本;這種思想可以叫作禮治主義。

    怎樣叫作禮治呢?儒家說初有人的時候,各人有各人的欲望,各人都要滿足自己的欲望;沒有界限,沒有分際,大家就爭起來了。你爭我爭,社會就亂起來了。那時的君師們看了這種情形,就漸漸給定出禮來,讓大家按著貴賤的等級,長幼的次序,各人得著自己該得的一份兒吃的喝的穿的住的,各人也做著自己該做的一份兒工作。各等人有各等人的界限和分際;若是只顧自己,不管別人,任性兒貪多務(wù)得,偷懶圖快活,這種人就得受嚴(yán)厲的制裁,有時候保不住性命。這種禮,教人節(jié)制,教人和平,建立起社會的秩序,可以說是政治制度。

    天生萬物,是個很古的信仰。這個天是個能視能聽的上帝,管生殺,管賞罰。在地上的代表,便是天子。天子祭天,和子孫祭祖先一樣。地生萬物是個事實。人都靠著地里長的活著,地里長的不夠了,便鬧饑荒:地的力量自然也引起了信仰。天子諸侯祭社稷,祭山川,都是這個來由。最普遍的還是祖先的信仰。直到我們的時代,這個信仰還是很有力的。按儒家說,這些信仰都是“報本返始”的意思。報本返始是慶幸生命的延續(xù),追念本源,感恩懷德,勉力去報答的意思。但是這里面怕不單是懷德,還有畏威的成分。感謝和恐懼產(chǎn)生了種種祭典。儒家卻只從感恩一面加以說明,看作禮的一部分。但這種禮教人恭敬,恭敬便是畏威的遺跡了。儒家的喪禮,最主要的如三年之喪,也建立在感恩的意味上;卻因恩誼的親疏,又定出等等差別來。這種禮,大部分可以說是宗教儀式。

    居喪一面是宗教儀式,一面是普通人事。普通人事包括一切日常生活而言。日常生活都需要秩序和規(guī)矩。居喪以外,如婚姻、宴會等大事,也各有一套程序,不能隨便馬虎過去;這樣是表示鄭重,也便是表示敬意和誠心。至于對人,事君,事父母,待兄弟姊妹,待子女,以及夫婦朋友之間,也都自有一番道理。按著尊卑的分際,各守各的道理,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婦朋友互相敬愛,才算能做人;人人能做人,天下便治了。就是一個人飲食言動,也都該有個規(guī)矩,別叫旁人難過,更別侵犯著旁人,反正諸事都記得著自己的份兒。這些個規(guī)矩也是禮的一部分;有些固然含著宗教意味,但大部分可以說是風(fēng)俗習(xí)慣。這些風(fēng)俗習(xí)慣有一些也可以說是生活的藝術(shù)。

    王道不外乎人情,禮是王道的一部分,按儒家說是通乎人情的。既通乎人情,自然該誠而不偽了。但儒家所稱道的禮,并不全是實際施行的。有許多只是他們的理想,這種就不一定通乎人情了。就按那些實際施行的說,每一個制度、儀式或規(guī)矩,固然都有它的需要和意義。但是社會情形變了,人的生活跟著變;人的喜怒愛惡雖然還是喜怒愛惡,可是對象變了。那些禮的惰性卻很大,并不跟著變。這就留下了許許多多遺形物,沒有了需要,沒有了意義;不近人情的偽禮,只會束縛人?!独献印防锕舳Y,說“有了禮,忠信就差了”;后世有些人攻擊禮,說“禮不是為我們定的”;近來大家攻擊禮教,說“禮教是吃人的”。這都是指著那些個偽禮說的。

    從來禮樂并稱,但樂實在是禮的一部分;樂附屬于禮,用來補(bǔ)助儀文的不足。樂包括歌和舞,是“人情之所必不免”的。不但是“人情之所必不免”,而且樂聲的綿延和融和也象征著天地萬物的“流而不息,合同而化”。這便是樂本。樂教人平心靜氣,互相和愛,教人聯(lián)合起來,成為一整個兒。人人能夠平心靜氣,互相和愛,自然沒有貪欲、搗亂、欺詐等事,天下就治了。樂有改善人心、移風(fēng)易俗的功用,所以與政治是相通的。按儒家說,禮樂刑政,到頭來只是一個道理;這四件都順理成章了,便是王道。這四件是互為因果的。禮壞樂崩,政治一定不成;所以審樂可以知政?!爸问乐舭惨詷?,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眳枪蛹驹紧攪^樂,樂工奏哪一國的樂,他就知道是哪一國的;他是從樂歌里所表現(xiàn)的政治氣象而知道的。歌詞就是詩;詩與禮樂也是分不開的??鬃咏虒W(xué)生要“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那時要養(yǎng)成一個人才,必需學(xué)習(xí)這些。這些詩、禮、樂,在那時代都是貴族社會所專有,與平民是無干的。到了戰(zhàn)國,新聲興起,古樂衰廢,聽者只求悅耳,就無所謂這一套樂意。漢以來胡樂大行,那就更說不到了。

    古代似乎沒有關(guān)于樂的經(jīng)典,只有《禮記》里的《樂記》,是抄錄儒家的《公孫尼子》等書而成,原本已經(jīng)是戰(zhàn)國時代的東西了。關(guān)于禮,漢代學(xué)者所傳習(xí)的有三種經(jīng)和無數(shù)的“記”。那三種經(jīng)是《儀禮》《禮古經(jīng)》《周禮》。《禮古經(jīng)》已亡佚,《儀禮》和《周禮》相傳都是周公作的。但據(jù)近來的研究,這兩部書實在是戰(zhàn)國時代的產(chǎn)物?!秲x禮》大約是當(dāng)時實施的禮制,但多半只是士的禮。那些禮是很繁瑣的,踵事增華的多,表示誠意的少,已經(jīng)不全是通乎人情的了?!秲x禮》可以說是宗教儀式和風(fēng)俗習(xí)慣的混合物;《周禮》卻是一套理想的政治制度。那些制度的背景可以看出是戰(zhàn)國時代;但組成了整齊的系統(tǒng),便是著書人的理想了。

    “記”是儒家雜述禮制、禮制變遷的歷史,或禮論之作;所述的禮制有實施的,也有理想的。又叫作《禮記》:這《禮記》是一個廣泛的名稱。這些“記”里包含著《禮古經(jīng)》的一部分。漢代所見的“記”很多,但流傳到現(xiàn)在的只有三十八篇《大戴記》和四十九篇《小戴記》。后世所稱《禮記》,多半專指《小戴記》說。大戴是戴德;小戴是戴圣,戴德的侄兒。相傳他們是這兩部書的編輯人。但二戴都是西漢的《儀禮》專家。漢代有“五經(jīng)”博士;凡是一家一派的經(jīng)學(xué)影響大的,都可以立博士。大戴儀禮學(xué)后來立了博士,小戴本人就是博士。漢代經(jīng)師的家法最嚴(yán),一家的學(xué)說里絕不能摻雜別家。但現(xiàn)存的兩部“記”里都各摻雜著非二戴的學(xué)說。所以有人說這兩部書是別人假托二戴的名字纂輯的;至少是二戴原書多半亡佚,由別人拉雜湊成的,——可是成書也還在漢代?!@兩部書里,《小戴記》容易些,后世誦習(xí)的人比較多些;所以差不多專占了《禮記》的名字。

    猜你喜歡
    儀禮風(fēng)俗習(xí)慣禮制
    楊復(fù)《儀禮圖》明清版本考——兼論《儀禮圖》的版本源流
    天一閣文叢(2020年0期)2020-11-05 08:28:12
    從《太常因革禮·廟議》后妃袝廟問題看北宋的禮制運(yùn)行
    法國人的風(fēng)俗習(xí)慣
    《紅樓夢》宴飲描寫中禮制與人情的二元共生關(guān)系探析
    少數(shù)民族作文教學(xué)改進(jìn)優(yōu)化措施探析
    東方教育(2016年9期)2017-01-17 23:35:00
    探索滿族中的風(fēng)俗習(xí)慣之——獵鷹文化
    “三月廟見”說平議——兼談對古代禮制的理解方法
    湖湘論壇(2016年2期)2016-12-01 04:23:21
    淺析民族院校對民族學(xué)生風(fēng)俗的尊重和認(rèn)同路徑創(chuàng)新研究
    商(2016年22期)2016-07-08 14:12:27
    朱鼎煦與顧?!秲x禮注疏》
    天一閣文叢(2013年1期)2013-11-06 10:01:20
    近代中國禮制變革與文化傳統(tǒng)漫談
    南城县| 江永县| 泰宁县| 富裕县| 陇川县| 奉新县| 鄯善县| 蓬安县| 桃江县| 法库县| 镇巴县| 西华县| 西充县| 定陶县| 康定县| 铜山县| 泽州县| 永嘉县| 呼伦贝尔市| 南陵县| 新津县| 玛曲县| 商南县| 鄯善县| 黄骅市| 鄂伦春自治旗| 贵德县| 通道| 高安市| 渭源县| 洪雅县| 哈尔滨市| 乳源| 张掖市| 抚松县| 泾源县| 岳普湖县| 微博| 万源市| 福清市| 济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