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江海
在當前教育背景下,不僅強調對知識的教學,也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不能運用單方面講解知識的方式,制約學生的個人成長。閱讀屬于個性化行為,教師不能限制學生的閱讀,不能將自己的閱讀分析直接灌輸給學生。而且,學生在面對寫作時,通常存在一定的畏難情緒,學習主動性不高。教師應認識到閱讀與寫作之間的聯(lián)系,利用合理方法實現(xiàn)對兩者的融合,產(chǎn)生相互作用,促進學生閱讀能力、寫作水平的發(fā)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之間聯(lián)系密切,彼此有著相輔相成的作用。分析閱讀與寫作教學方面的知識內容,都有著一定特性,能夠單獨存在,也能夠成為有機聯(lián)合體。閱讀教學分為課內與課外,前者是對教材中的課文學習,后者是結合教學內容、學生能力等提供相應適合材料閱讀。在大量閱讀后,學生會達成豐富素材的積累,知識儲備獲得增加,也會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因此,在寫作中,學生會運用豐富詞句,也加入相應內涵,提高文章質量。
寫作是學生通過語言文字展現(xiàn)自身的思想感情。學生在寫作中,會獲得自身邏輯思維的充分鍛煉。而且,在寫作訓練的過程中,學生會提煉、修改自己獲得的閱讀知識,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增強情感互動與表達欲望,促使學生主動創(chuàng)作。學生在寫作時,閱讀主動性會獲得提高,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閱讀欲望,積極閱讀。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重視教學成效的提高,此為教育目標。采取適合的語文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方式。在教學中,將閱讀與寫作有效整合,會改善課堂教學環(huán)境,促使學生閱讀與學習內容相關的書籍,使學生直觀感知相應資料,課堂教學具有趣味性特點。在這種學習模式中,學生會真切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在其積極參與中構建高效課堂,教師的教學能力也得到鍛煉與提高,提高教師駕馭語文課堂的能力。
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科學指導,引導學生閱讀對自己發(fā)展有利的課內外閱讀書籍,使學生開展對書籍的深入分析與思考,也讓學生記錄自己閱讀的真實感受,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閱讀中,用心感知、體會閱讀的樂趣,為語文教學增添活力,促使學生實現(xiàn)對更多知識的掌握,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并且,學生的語文鑒賞水平也會在大量閱讀中得到鍛煉。閱讀和寫作教學的有效整合還會提高學生的寫作水準,讓學生在充分閱讀中獲得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也在名家作品中學習語言表達的正確方法及技巧,使學生在進行表達時呈現(xiàn)更為生動、形象的內容,提高文章質量。
在小學教育階段,教師應結合當前教育要求重視對學生語文思維的培養(yǎng)。將閱讀與寫作教學有效整合,會達成課堂教學環(huán)境的改善,使學生在實際閱讀中獲得相應寫作素材與方法的積累,也會使學生在進行寫作訓練的過程中深化對閱讀素材的感悟以及理解。教師為學生科學布置學習任務,會使學生在知識探索中發(fā)散思維,進行想象、思考等,有利于學生的思維發(fā)展。
對小學生來講,閱讀是提升其語文素養(yǎng)與積累素材的主要途徑,對學生讀寫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影響。在教學中將閱讀與寫作教學整合,需在教學中聯(lián)系寫作任務設計,正確指導學生選擇合適的材料閱讀。通過此方式,學生閱讀學習的效率會獲得提高,也能夠推動學生讀寫能力的發(fā)展。
在小學教育階段,教師會對學生的學習產(chǎn)生影響。教師對教學模式的理解以及應用,會在一定程度上干預學生的學習能力發(fā)展與學習成效。目前,在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已經(jīng)認識到閱讀與寫作教學間的聯(lián)系,在教學實踐中實現(xiàn)對整合措施的嘗試,獲得良好教育效果。但,一些教師僅僅在思想上對其保持重視,在實際教學中還是存在問題,在閱讀與寫作教學整合中并未采取合適的方法,致使讀寫結合停留在理論層面,并未真正意義上將其應用在教學中。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重點指導學生閱讀及背誦文章內容,也通過學習掌握生字。在此種教學模式中,教師直接為學生灌輸知識內容,對學生缺乏吸引力,導致學生易在課堂學習中轉移注意力。若想提高教學質量,應指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在生活中,采取富有趣味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并且,還要讓學生深入解讀文章內容,感知作者的寫作意圖,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語文教學中,存在閱讀與寫作分離的情況。多數(shù)教師會重點落實對學生的閱讀教學,簡單講解文章中的情感、寫作技巧等,只有開展寫作教學時才詳細講解相應技巧。在此情況下,閱讀與寫作彼此獨立,對教學成效的提高以及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都會產(chǎn)生限制。
小學生對閱讀和寫作并未產(chǎn)生清晰認識,尤其是對閱讀練習方面的認知不足,致使學生的閱讀學習成效不佳。隨著網(wǎng)絡技術的廣泛應用,學生能夠利用手機等查閱信息,相應App每天推送的信息較多,超出正常閱讀范圍。一些成年人受當前情況的影響,逐漸習慣碎片化閱讀的模式,對文章僅進行對信息的獲取,不會對文章進行深入分析。這種不良閱讀習慣會對一些小學生的閱讀形成負面影響,致使學生產(chǎn)生不愿閱讀的情況。若是教師重點開展對文章的剖析與講解,并未深入開展對文章內涵的提煉,學生不愿采取閱讀練習,對文章的理解不夠深入,也不能將其應用在寫作中。
小學生的年齡不大,好動、愛玩是該年齡階段學生的特征。部分小學生自律性較差,并未形成良好習慣,難以高質量完成學習任務,有著一定的抵觸情緒。小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足,和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方法有著直接關聯(lián)。一些教師在教學中主要是單方面講解,與學生溝通交流的機會較少,學生并無表達的機會,師生之間的關系變得更疏遠,無法構建輕松活躍的學習環(huán)境,學生的學習成效不高。
對小學生來講,閱讀興趣是其閱讀的基礎,是促使學生堅持寫作的前提。興趣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良好的學習興趣能夠讓學生堅持學習,也會使學生努力克服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在面對小學生時,教師應清楚地認識到學生愛玩、好動的特征,也要了解學生對新鮮有趣事物的好奇心,通過學生的天性引領其深入學習,促使學生開展閱讀。在引導學生閱讀時,教師應推薦學生閱讀具有趣味性的刊物、故事等,增強學生閱讀的主動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結合學生的喜好等綜合分析,聯(lián)系教學內容加入學生喜愛的素材,利用視頻、圖片等引導學生,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的積極性,愿意投入閱讀學習中。同時,還要科學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適當融入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使學生始終保持對學習的主動性,讓其在主動參與中得到知識的內化以及能力的發(fā)展。
如,在《千年夢圓在今朝》的教學中,利用視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調動學生的情感,促使學生積極表達。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媒體呈現(xiàn)發(fā)射“神舟五號”“嫦娥四號”等的視頻,使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受,讓學生在直觀感知中為航天工作者感到驕傲,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在課文學習后,要求學生給航天員寫一封信,在信中談談自己最近的想法以及理想,使用本課學習的按時間順序、首尾呼應的寫作方法。小學生本身就對航天感興趣,在教學中利用視頻會讓學生產(chǎn)生學習動機,適時引導學生寫作,會讓學生將自己的真實感想在信中表達,應用本課寫作方法,提高寫作能力,也能夠使學生樹立理想,并向著理想不斷前行。
在語文教學中,通過對學生的耐心指導與總結提煉,通常會積累大量優(yōu)美詞句。但是,在學生的實際寫作中卻出現(xiàn)無法將積累知識有效應用的情況。對其進行分析,是由于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學生的寫作存在趨利性,盡量將相關的好詞好句強行放入自己的文章中,并未真正地理解在寫作中的思想表達,文章內容空洞。因此,文章價值相對不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將閱讀與寫作融合,實現(xiàn)優(yōu)化設計,聯(lián)系教學內容構建相應情境,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在解讀文章中感知其內涵,真正意義上理解閱讀與寫作的意義,主動實現(xiàn)兩者的結合,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成效。
例如,在《橋》的教學中,教師構建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促使學生高效學習。在教學中,呈現(xiàn)洪水視頻,使學生認識到洪水的危險。在教學過程中,帶領學生通過環(huán)境描寫、修辭方法等產(chǎn)生對老漢堅強不屈精神的敬意,為學生布置寫作任務。在此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播放音樂視頻《為了誰》渲染環(huán)境,讓學生聯(lián)系剛剛所學內容寫下自己想對老漢說的話。在閱讀以及音樂播放中構建情境,學生會形成對老漢強烈的敬意,情感自然流露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會出現(xiàn)不知道寫什么的情況。而且,真情流露的文章更容易打動人心,學生的寫作水平會獲得提高。
在小學生的教育工作中,開展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是讓學生經(jīng)歷模仿、創(chuàng)新以及自主創(chuàng)作的過程。在當前教育背景下,若想實現(xiàn)閱讀和寫作的有效整合,對閱讀內容的合理運用具有重要性,也要為學生科學布置學習任務。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需要按照任務為學生提供相應素材,組織學生自主閱讀。也要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其形成自主摘抄素材的意識,豐富文化底蘊,讓學生在寫作時實現(xiàn)對相關素材的隨時調用,提高寫作質量,有利于語言應用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窮人》的教學中,應正確指導學生閱讀,也為學生布置明確任務,促使學生寫作。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在解讀文章的過程中感受桑娜與漁夫的勤勞、善良。并且,在閱讀后為學生布置續(xù)寫任務。桑娜和漁夫收養(yǎng)孤兒后,今后的日子將是何等的難熬,請展開想象的翅膀,續(xù)寫桑娜拉開帳子以后的故事。在續(xù)寫中,要求符合當時背景以及現(xiàn)實情況等。在學生閱讀后及時引導其續(xù)寫,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續(xù)寫興趣。而且,在任務引導下,會為學生留下自主思考的空間,使學生聯(lián)系文章內容充分發(fā)揮想象。同時,為保證寫作的合理性,學生會大量查閱相關資料,積累寫作素材,將其應用在寫作中,學生的信息搜集、整合以及寫作能力都會獲得發(fā)展。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需做好對學生的引導工作,使學生不斷積累閱讀素材,實現(xiàn)閱讀量的增加。教師應合理設計教學,實現(xiàn)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能力。在閱讀教學中,引領學生學習閱讀方法,也使學生學會將閱讀所學知識在寫作中應用。教師應認識到閱讀與寫作的密切聯(lián)系,可在教學實踐中相互穿插,也可以共同教學。學生在對語文知識進行探索的過程中同樣要明白閱讀與寫作的關聯(lián),促使學生在閱讀學習中主動實現(xiàn)對相應寫作素材、寫作技巧的積累,有目的地閱讀。在寫作教學中,運用所積累的閱讀知識,豐富文章內容。對小學生來講,只有不斷積累寫作素材,才能夠提高寫作能力。在教育工作中,教師應指導學生依據(jù)自身情況與寫作要求選擇合適的書籍、文章等閱讀,讓素材可以在寫作中應用。還要實現(xiàn)素材與寫作的結合,聯(lián)系寫作主題要求實現(xiàn)對相關素材的應用,確保閱讀與寫作的高度契合,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教育功能。教師在教育工作中應積極倡導讀寫結合,在學生完成閱讀任務后引領學生寫作,使學生及時應用所學習的知識,深化對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草原》的教學中,教師應正確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進行寫作素材的積累,使學生在今后的文章寫作中高質量創(chuàng)作。在本課學習中,使學生自主閱讀,找到喜歡的段落,摘抄課文中自己認為優(yōu)美的句子,在閱讀過程中達成對寫作素材的積累。另外,在本課學習后,要求學生搜集與閱讀和草原有關的材料,在看到優(yōu)美語句時將其記錄。利用此種方式教學,學生會隨著閱讀量的增加豐富寫作素材,在寫作中運用合適的語句及寫作技巧,學生的作文質量會得以提高。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明確認識到自己對學生的影響,發(fā)揮引領作用,在科學引導中讓學生投入高效課堂,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需結合當前教學要求制定教育目標,在多方面努力中做好教育工作,達成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整合。要想使學生充分理解整合的作用,需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也正確指導學生。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聯(lián)系學生的喜好、年齡等推薦有利于學生閱讀、寫作能力發(fā)展的相應書籍,還應要求學生全面、詳細地閱讀,在閱讀后也要做好閱讀筆記等。對學生在實際閱讀過程中產(chǎn)生的困惑,教師應及時回答。通過高質量閱讀以及教師的全面指導,學生的讀寫能力能夠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此外,在不斷接受閱讀與寫作的訓練中,學生的情感也會在此過程中發(fā)生改變,鍛煉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讓學生漸漸產(chǎn)生良好閱讀習慣,使學生在內心接受與喜愛語文學習,主動開展對語文知識的探究,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
例如,在《草船借箭》的教學中,教師應為學生拓展延伸,使學生豐富知識儲備,也產(chǎn)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本課學習中,學生會形成對諸葛亮、周瑜等人物的好奇心,想要對三國人物進行深入了解。教師應推薦學生閱讀《三國演義》,為學生布置學期閱讀任務,使學生在足夠的時間內全面、詳細地閱讀,也做好閱讀筆記。同時,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相關問題,教師應耐心解答,教會學生正確閱讀。另外,在學期結束前,可以結合閱讀《三國演義》這一任務開展多項活動。如,以“如果我穿越了,我想成為三國中的……”“我最喜愛的三國人物”等為題寫作文,讓學生以文字形式表達自己的想法。還可以使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喜愛的故事編寫劇本,并在班級中表演,由教師與學生共同選出表演最佳的小組。利用多種活動的開展,可以轉變學生認為閱讀枯燥的想法,會促使學生更深入地探究與分析,有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小學生由于閱歷、經(jīng)驗等不夠豐富,也因為會將大部分時間與精力投入學習,學生對社會的了解較少,個人情感經(jīng)驗不夠豐富?;诖?學生在寫作中常常產(chǎn)生不知從何處著手寫作的情況,學生的寫作內容大多較為空洞,并無深刻內涵。在教學中,為將學生的寫作難度降低,也為了調動學生寫作的主動性,需引導學生在完成閱讀后開展仿寫。可聯(lián)系文章寫作方法仿寫,還可以依據(jù)文章內容仿寫等。通過仿寫,學生會漸漸在模仿中掌握以及內化寫作方法。并且,也會降低學生的寫作難度,避免學生對寫作產(chǎn)生抵觸情緒,保持對寫作的積極心態(tài)。
例如,在《夏天里的成長》的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仿寫,學會圍繞中心意思寫文章。在本課中,圍繞夏天是萬物迅速生長的季節(jié)這一中心意思選擇綠蔓、竹林等描寫。在學生充分理解文章后,教師可引導學生以秋季是萬物收獲的季節(jié)為中心句,從多角度、多側面選擇合適的材料書寫在秋季田野中產(chǎn)生的變化。聯(lián)系內容深入分析與探究,能夠使學生全面掌握文章內容與學習寫作方法。在此基礎上,及時組織學生仿寫,會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發(fā)散思維,應用合適的材料寫作。通過閱讀與寫作的有效整合,學生對閱讀內容會產(chǎn)生更為深刻的認知,學生的寫作能力、表達能力等同樣會得到提高。
在讀寫結合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開展相應訓練,促進學生閱讀與寫作水平的提高。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善于引導,教會學生觀察生活,也使其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在生活中充分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產(chǎn)生想要寫作的欲望。教師還要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人以及發(fā)生的事情,從審美視角尋找與思考,感受生活中出現(xiàn)的美好并挖掘真實情況,使學生豐富精神境界。當學生的寫作素材都是來自真實的生活,其產(chǎn)生真實感受,可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作信心,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為學生高質量寫作做好準備,有利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例如,在《貓》的教學中,教師運用讀寫結合模式,利用閱讀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教學中,通過學習任務的布置使學生學習作者觀察貓的方法。并且,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寫作,要求學生按照文章的寫作方法,觀察家中或生活中遇到的喜歡的動物,以文字的形式表達。在學生的生活中,有著與小動物接觸的機會,讓學生選擇喜愛的動物進行觀察,會使學生獲得真實的體驗,表達自己的實際感受,也會運用所學寫作方法進行表述,學生會在實際感知中詳細描述,避免產(chǎn)生不知道寫什么的尷尬,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另外,學生也能夠更主動地觀察生活,積累更多的生活寫作素材。
閱讀與寫作教學有機整合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教學評價的影響。目前的語文教學評價分析還處于較滯后的狀態(tài),閱讀和寫作的相應評價還是各自獨立,并沒有對兩者的綜合客觀評價,難以提高教學成效。在教學中,使學生通過閱讀提高寫作能力,以優(yōu)美詞句吸引學生注意力,但,對文章中心思想的把握很難獲得教師的認同。對學生采取較為片面的評價模式,易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致使學生讀寫能力的發(fā)展受限。教師應合理優(yōu)化與改進閱讀、寫作教學的融合,重視對整合學習的引導,關注學生對詞句的使用情況,也要了解學生對內涵與整體思想的把握,讓學生更為深刻地理解文章深意,將其合理應用在寫作中。
例如,在《海上日出》的教學中,教師需及時鼓勵學生,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自信。在教學中為學生布置教學任務:在平時生活中觀察日落、下雨、刮風、葉落等自然現(xiàn)象的變化過程,依據(jù)文章的描寫方法選擇一種自然現(xiàn)象進行描述。在學生完成寫作后,無論文筆是否優(yōu)美、內容是否充實等,都要對學生的觀察表示肯定。而且,針對每位學生的文章給予個性化評價,鼓勵學生在寫作中的優(yōu)點,如用詞準確、結構完整等,使學生認識到自己在寫作中的閃光點。也要委婉地指出學生的不足,避免對學生的學習信心造成打擊。只有合理評價,才能夠在不打擊學生積極學習心理的情況下及時彌補學生的相應不足,在針對性訓練中提高讀寫能力。
家庭是小學生學習與生活的主要環(huán)境。想要實現(xiàn)對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整合,應結合家庭教育。在當前教育背景下,教師應重視與家庭的溝通,最大限度地利用學校與家庭的教育資源,在彼此合作中共同發(fā)揮對學生的助力,推動學生的成長。在學生閱讀中,教師需聯(lián)系學生的學習階段科學安排閱讀量,將有關閱讀計劃通過微信等形式發(fā)送給家長,使家長通過明確安排了解學生的具體閱讀任務。家長可以和學生共同挑選相關書籍,也發(fā)揮對學生的督促作用,使其在規(guī)定時間范圍內完成閱讀任務。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家長可與學生共同閱讀,指導學生讀寫結合的方法,幫助學生高效消化閱讀內容,積累豐富寫作素材,學習寫作技巧,提高讀寫能力。
例如,在《記金華的雙龍洞》的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課堂教學,還要與家長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學成效。在教育工作中,為讓學生掌握按順序寫景物的方法,在教學中深入剖析本課內容,使學生產(chǎn)生對此方法的深入認知。同時,推薦學生閱讀《黃果樹瀑布》《石林頌(節(jié)選)》,使學生與家長一起閱讀。在學生掌握寫作方法后,推薦家長選擇附近的景點帶學生游玩,并在游玩后讓其依據(jù)此寫作方法進行創(chuàng)作。在共同閱讀中,家長與學生間的情感會變得更深厚,也能夠發(fā)揮監(jiān)督學生閱讀的作用。和學生共同游玩,會給學生帶來真實感受,讓學生結合親身經(jīng)歷表達,言之有物。同時,此模式對學生而言趣味性更強,可加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學生會在家校合作中得到閱讀與寫作能力的提升。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現(xiàn)閱讀與寫作的有效整合,與小學生的身心特點相符,不僅會讓學生在閱讀中掌握更多的寫作方法,也能夠使學生在寫作中依據(jù)閱讀積累、模仿寫作方法等形式寫出優(yōu)質文章。在教學實踐中,應重視對學生的讀寫結合,聯(lián)系學生的喜好、知識基礎、能力等綜合分析,設計具有合理性的整合方案,幫助學生突破在學習中的難點,獲得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