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海濱 天津市寶坻區(qū)人民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 (天津 301800)
內(nèi)容提要: 目的:分析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治療中無創(chuàng)呼吸機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9年11月~2021年11月本院重癥醫(yī)學科ICU收治的62例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依據(jù)治療環(huán)節(jié)所用措施方法差異,等分為人數(shù)相同的兩組,給予對照組(n=31例)對癥支持治療,實驗組(n=31例)給予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記錄兩組的搶救成功率和血氣指標及其心功能改善指標情況。結果:實驗組搶救成功率96.77%(30/31)明顯高于對照組搶救成功率74.19%(23/3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PaCO2、癥狀改善時間、呼吸節(jié)律積分值均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在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值、左室舒張末期容積指數(shù)(LVEDVI)、室間隔厚度(IVST)與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療中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的價值突出,臨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效果較高,并可改善患者預后,可在后續(xù)患者的臨床治療實踐中加以應用。
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AHF,RF)是臨床常見危重癥,患者多入駐ICU病房,本病可嚴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安全[1]。本病的常規(guī)治療實踐中,多采用心臟按壓、強心治療、利尿劑使用、擴張患者氣道,配合應用抗感染與抗菌治療,糾正患者酸中毒癥狀,穩(wěn)定水電解質平衡,給予患者吸氧治療等以挽救患者生命。而無創(chuàng)呼吸機的聯(lián)合治療,可收到較佳的臨床效果[2]。此次研究為觀察無創(chuàng)呼吸機應用在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治療中的價值,特選擇2019年11月~2021年11月本院重癥醫(yī)學科ICU收治的62例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資料進行分析,相關實驗細節(jié)報道如下。
選擇2019年11月~2021年11月本院重癥醫(yī)學科ICU收治的62例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遴選的患者均符合《中國急性心力衰竭急診臨床實踐指南(2017)》的診斷標準,結合臨床表現(xiàn),心電圖、X射線胸片等輔助檢查進行分析。酌情應用利尿劑和血管擴張劑。依據(jù)治療環(huán)節(jié)所用措施方法差異,等分為人數(shù)相同的兩組。其中對照組男21例、女10例,年齡50~74歲,平均(60.01±2.56)歲;實驗組男20例、女11例,年齡51~73歲,平均(60.02±1.75)歲;兩組一般資料差異較小,此次研究具有可比性。
給予對照組(n=31例)對癥支持治療,實驗組(n=31例)給予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對兩組的搶救成功率和血氣指標及其心功能改善指標情況進行比較分析。
對照組:建立靜脈通道,心電圖、血壓等監(jiān)測及其迅速有效地糾正低氧血癥;心臟按壓、強心治療、利尿劑使用、擴張患者氣道,配合應用抗感染與抗菌治療,糾正患者酸中毒癥狀,穩(wěn)定水電解質平衡,給予患者吸氧治療;抗心衰藥物治療基礎上加用β受體阻滯劑等。
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聯(lián)合治療。使用流程:評估→查對→解釋→清除→擺體位→安置濕化罐→安裝呼吸管道→連接氧源→連接電源并打開呼吸機→選擇模式和調(diào)整好參數(shù)→選擇呼吸機“待機”狀態(tài)鍵→戴面罩并固定→呼吸管道和面罩連接并立即啟動呼吸機送氣→觀察調(diào)整→整理用物→再次查對→記錄并簽字;治療相關參數(shù)酌情調(diào)控。
應用SPSS26.0統(tǒng)計學軟件,采用%表示計數(shù)資料,行χ2檢驗,采用±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搶救成功率96.77%(30/31)明顯高于對照組搶救成功率74.19%(23/3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兩組搶救成功率[n(%)]
實驗組PaCO2、癥狀改善時間、呼吸節(jié)律積分值分別為(4.79±1.03)mmHg、(9.05±2.34)h、(36.12±6.78)均小于對照組的(5.81±1.07)mmHg、(15.29±2.14)h、(50.04±7.6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兩組其他指標情況比較(±s)
表2.兩組其他指標情況比較(±s)
血液流變學指標 實驗組(n=31) 對照組(n=31) t P PaCO2(mmHg) 4.79±1.03 5.81±1.07 3.823 0.000癥狀改善時間(h) 9.05±2.34 15.29±2.14 10.956 0.000呼吸節(jié)律積分值 36.12±6.78 50.04±7.63 7.593 0.000
實驗組患者在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張末期容積指數(shù)(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 index,LVEDVI)、室間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T)結果與對照組結果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兩組心功能指標比較(±s)
表3.兩組心功能指標比較(±s)
組別 n LVEF(%) LVEDVI(mL/m2) LVSV(mm)實驗組 31 54.42±8.64 6410.38±99.79 3.635對照組 31 23.37±7.95 6506.43±90.52 0.000 t 14.724 3.969 P 0.000 0.000
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是各種心臟病的終末階段急性發(fā)作期表現(xiàn),盡早的藥物治療和對癥搶救為挽救患者生命的可行性方法。持續(xù)氣道正壓通氣(Continuous Pos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即無創(chuàng)呼吸機,該治療方法是一種在呼吸道施加壓力的人工呼吸器,是呼氣末期正壓的一個替代方案,也是有效挽救患者生命的必要工具,在治療本病中,對提升患者血氧飽和度、降低其交感神經(jīng)張力、提升副交感神經(jīng)張力、降低血液二氧化碳濃度等療效顯著[3,4]。因而無創(chuàng)呼吸機具有改善低氧血癥,緩解呼吸肌疲勞。對于本組患者,通過使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很好的改善患者的呼吸狀況,幫助患者通氣,有利于緩解患者肺部和呼吸的疾??;通過減緩呼吸肌的疲勞以達到較佳的作用。同時,無創(chuàng)呼吸機因不需要有創(chuàng)傷性操作就可以用,故比之氣管插管,在輔助患者呼吸中減少患者負擔的作用突出。面罩給氣式方法,用于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但神智清楚的患者,在有效排除患者二氧化碳,改善呼吸性酸中毒,改善心衰癥狀上作用突出。對比醫(yī)用有創(chuàng)呼吸設備,無創(chuàng)呼吸機操作簡單,可實時監(jiān)測多項指標,如血氧飽和度、脈率、呼吸頻率等,適應于醫(yī)務人員緊缺等情況。經(jīng)鼻高流量氧療,在呼吸系統(tǒng)疾病治療中作為熱門療法一直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它以可設置并自動調(diào)節(jié)吸入氧濃度,提供AutoFlow、SmartFlow功能,可快速提高氧合,改善患者缺氧癥狀。在ICU治療該類患者中,能為患者提供更為質優(yōu)的產(chǎn)品和服務,讓患者預后救治效果更佳。
本文表1、表2、表3的研究中,證實了實驗組搶救成功率96.77%(30/31)明顯高于對照組搶救成功率74.19%(23/3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PaCO2、癥狀改善時間、呼吸節(jié)律積分值均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在LVEF、LVEDVI、IVST與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文獻資料數(shù)據(jù)進一步佐證,常規(guī)藥物治療在治療后對患者的pH值、血氧飽和度(Blood oxygen saturation,SpO2)、頸內(nèi)靜脈氧飽和度(SjvO2,Internal jugular vein oxygen saturation)、左室射血分數(shù)(EF,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心臟指數(shù)(CI,Cardiac index)、左室舒張末內(nèi)徑(LVEDd,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左室收縮末內(nèi)徑(LVEDs,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效果觀察;證實了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可改善患者血氣指標和心功能指標;對比療效及其EF、CI、LVEDd、LVEDs較治療前明顯改善;治療有效率分別為89.80%和73.47%[5]。無創(chuàng)呼吸機在臨床治療中,以其操作簡便、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少,不需插管或氣管切開即可實現(xiàn)對人工氣道通氣的開放性優(yōu)點,應用于治療心力衰竭及早期呼吸衰竭中救治效果較佳[6]。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療效顯著,在急診ICU中應用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升治療安全性;尤其表現(xiàn)在治療后,對患者的SaO2、PaO2、pH升高幅度,PaCO2降低幅度。治療后總有效率76.0%(38/50)和98.0%(49/50),P<0.05;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4.0%(12/50)和6.0%(3/50),P<0.05[7]。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通氣治療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以其改善患者血氣指標,降低NTpro BNP及cTnI水平,救治效果極高;在患者的動脈血氧分壓、pH值、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血氧飽合度及氧合指數(shù),24h、48h血清氨基末端B型鈉尿肽原(NT-pro BNP,Serum amino terminal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及心肌肌鈣蛋白I(cTnI,Cardiac troponinI)水平變化指標結果上差異均突出(P<0.05)[8]。
從治療機理來講,ICU心力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臨床表現(xiàn)和實驗室指標危重,生理和代謝紊亂,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均處較高水平,因此多需要進行輔助呼吸干預。無創(chuàng)呼吸機使用后可以迅速改善機體的缺氧癥狀,瀑布樣炎癥因子抑制效應突出,防范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釋放內(nèi)源性致熱源。此外還有研究指出使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后,改善患者通氣換氣功能,保持循環(huán)系統(tǒng)血流穩(wěn)定性,減少多器官功能衰竭發(fā)生。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后,使用呼吸機時間大幅度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更短,患者潮氣量及通氣功能效果更佳,降低死亡率效果更高。通過無創(chuàng)呼吸機正壓通氣,減輕肺水腫,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糾正呼吸衰竭。同時應積極治療原發(fā)病,控制心衰,改善癥狀。因改善癥狀類藥物:主要作用為強心、利尿、擴血管,對應藥物為洋地黃、利尿劑和擴血管的硝酸酯類藥物,該類藥物可明確改善癥狀,但無法改善患者預后,患者生存質量差,死亡率較高。自主呼吸或能自主觸發(fā)呼吸機送氣中,Spontaneous自主呼吸模式可提供設置的吸氣相的壓力和設置的呼氣相的壓力,改善患者自主控制呼吸頻率、改善患者吸呼比/吸氣時間,應用此模式,呼吸機完全由患者掌握,舒適度較高。在吸氣和呼氣相均時提供相同的壓力,幫助患者打開氣道、提升其自主呼吸功能。主要用于OSAS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更在自主呼吸較強、僅需呼吸機稍微輔助的患者中發(fā)揮了顯著的效果。應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效果不佳,病情進行性加重,此時可以考慮建立人工氣道,接呼吸機輔助呼吸,改善癥狀。
綜上所述,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的臨床搶救率極高,臨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效果較高,并可改善患者預后,可在后續(xù)患者的臨床治療實踐中加以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