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秋 張萍 黎麗莎 黃曉紅 李桂彤
子宮頸癌是全球公共衛(wèi)生關注的問題,子宮頸癌在全球癌癥發(fā)病率中排名第3 位,是發(fā)展中國家最常見的婦科癌癥[1]。子宮頸癌在發(fā)展中國家的增長趨勢是由于某些性行為如多伴人數(shù)多、初次性交年齡早、很少使用避孕套、衣原體相關的多胎妊娠以及艾滋病毒免疫抑制有關[2]。據(jù)估計,到2030年,每年約有50 萬婦女死于子宮頸癌[3]。盡管常規(guī)巴氏涂片檢查在所有國家已將子宮頸癌相關死亡率降低70%~80%,在發(fā)展中國家降低約90%,但婦科醫(yī)生仍然面臨著處于子宮頸癌晚期的婦女。近年來,許多國家的政策制定者都在努力擴大篩查項目的覆蓋面,每個國家都采取不同的方式來確定和消除篩查障礙。子宮頸癌篩查是近些年引入的,作為降低與疾病相關死亡率和發(fā)病率的一種手段,它的主要目的是在早期階段確定疾病[4]。由于大量子宮頸癌和死亡病例發(fā)生在亞洲國家,而世界上超過1/3 的子宮頸癌負擔發(fā)生在印度和中國[5]。子宮頸癌已經(jīng)成為我國婦女關注的一個重要公共健康衛(wèi)生問題,在一些地區(qū),篩查項目的覆蓋率和成功率還不夠。因此了解婦女對子宮頸癌篩查知識的知曉程度至關重要,通過調查婦女對有關篩查知識、實踐和與接受相關服務對制定有效實施方案是基礎,目的以通過早期診斷和治療,作為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的一部分,降低與該病相關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6]。因此,本研究擬通過橫斷面調查了解桂西地區(qū)婦女對子宮頸癌篩查認知度,分析其影響因素,明確該地區(qū)婦女的子宮頸癌認知現(xiàn)狀,并制定實施針對性干預措施,為當?shù)赜行ч_展子宮頸癌預防提供參考,為后期《中國子宮頸癌綜合防控指南》的修訂提供了借鑒內容。
采用方便抽樣的方式,選取2022年5—8月于右江民族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健康管理中心進行普通體檢的桂西地區(qū)婦女共計300 名,共發(fā)放問卷300 份,回收有效問卷287 份。納入標準;桂西地區(qū)戶口,長期在本地區(qū)居??;無宮頸疾病史;自愿參與。排除標準:懷孕或哺乳期婦女;因宮頸疾病已切除宮頸者。
通過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7-8]并結合本調查目的咨詢有關流行病學專家和婦科腫瘤專家,自行設計《子宮頸癌知識認知問卷表》、問卷主要內容包括一般人口學資料(年齡、民族、職業(yè)、文化程度、月收入和孕育情況)和子宮頸癌認知情況。其中子宮頸癌認知問卷包括9 個子宮頸癌篩查知識和11 個子宮頸癌危險因素知識,共計20 題。每題回答正確得1分,錯誤或不知道得0 分。得分越高對于子宮頸癌及子宮頸癌篩查的知曉程度越高,反之就越低。得分≥11 分則表明患者處于認知高水平,<11 分則表明低水平。該問卷的Cronbach’s α 系數(shù)為0.87。
將收集的資料錄入至SPSS 26.0 統(tǒng)計學軟件中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線性多元回歸分析。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調查共計問卷300 份,有效問卷287 份,回收有效率為95.67%。參與本研究調查的桂西地區(qū)婦女的年齡、民族、職業(yè)、文化程度、月收入和婚姻狀況等人口學特征分布情況見表1。
表1 一般人口學資料
結果顯示,該人群的年齡、婚姻狀況、教育水平、職業(yè)、家庭人均月收入與其子宮頸癌認知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人群的民族類別與其子宮頸癌認知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子宮頸癌患者子宮頸癌認知水平的單因素分析結果見表2。
表2 子宮頸癌認知問卷得分的單因素分析(分,±s)
表2 子宮頸癌認知問卷得分的單因素分析(分,±s)
項目分類子宮頸癌認知問卷t/F 值P 值年齡(歲)15 ~2411.19±2.741.4350.002 25 ~3412.67±3.43 35 ~4412.30±2.93 45 ~549.45±3.13 55 ~647.47±2.74婚姻狀況單身12.68±2.822.1410.033已婚10.16±2.30離異10.02±2.39教育水平小學及以下7.35±2.684.1480.001初中8.33±3.79高中9.61±2.27大專11.77±3.36本科及以上13.54±3.06職業(yè)公務員/事業(yè)單位13.47±2.427.736<0.001公司職員10.46±2.88自由職業(yè)者8.64±3.88家庭主婦9.99±2.71學生12.36±2.89家庭人均月收入(元)<3 0009.10±3.254.3050.014 3 000 ~5 00011.18±3.14>5 00012.14±1.88民族漢族10.81±3.821.5460.176少數(shù)民族10.17±3.21
將子宮頸癌認知問卷的得分情況作為因變量,將其年齡、職業(yè)、教育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和婚姻狀況作為自變量做多元線性回歸分析。見表3。選擇最優(yōu)模型4,得出該人群的教育水平、職業(yè)、年齡、家庭人均月收入進入影響子宮頸癌認知水平的回歸方程中,其中教育水平最先進入回歸方程中。
表3 子宮頸癌認知問卷得分影響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子宮頸癌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是一個多因素、多階段、不斷發(fā)展的過程,該過程一般需要10 ~20年。致病因素可在機體中發(fā)生持續(xù)的作用,并且在癌前病變期間疾病是可逆的,因此,早期發(fā)現(xiàn)相關危險因素在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9]。早期的子宮頸癌通常是沒有癥狀的,所以要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及早治療,必須注重子宮頸癌的早期篩查工作,采取有效的篩查方法可降低子宮頸癌發(fā)病率和死亡率[10]。目前,子宮頸癌的篩查已納入中國的公共衛(wèi)生項目中,并在全國范圍內廣泛開展。但我國地域廣闊,經(jīng)濟發(fā)展不均衡,所以篩查工作效果有明顯的差異性[11-12]。子宮頸癌的篩查率與篩查認知有密切的關系,教育程度和所處環(huán)境均對篩查工作有影響,所以導致不同地區(qū)的子宮頸癌篩查情況出現(xiàn)一定的差異[13]。因此,及時了解婦女對子宮頸癌相關知識的知曉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干預措施,可提高婦女對子宮頸癌篩查工作的參與率及改善預防和治療的效果。桂西地區(qū)是少數(shù)民族的聚居地,在經(jīng)濟、文化、交通、保健服務能力等方面均落后于東部的發(fā)達地區(qū)。該地區(qū)婦女子宮頸癌篩查認知狀況如何,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本調查研究結果顯示,桂西地區(qū)的婦女對子宮頸癌的篩查認知情況普遍處于較低水平。單因素結果分析該地區(qū)婦女的年齡、婚姻狀況、教育水平、職業(yè)、家庭人均月收入與其子宮頸癌認知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年齡在25 ~34 歲及35 ~44 歲的女性對子宮頸癌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較高,考慮到在25 ~44 歲年齡段的女性獲取相關疾病知識的渠道更多,并且對子宮頸癌等其他婦科疾病的關注度較高。其次,單身女性比已婚女性對子子宮頸癌普查知識有更多的了解,這一發(fā)現(xiàn)與此前的一項研究一致[14]。考慮到單身女性更年輕,接受性教育的機會也更多。本研究結果顯示,學歷越高,女性對子宮頸癌認知水平則越高,這與多位研究者的研究結果均一致。這可能是因為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有很多機會獲得有關子宮頸癌的信息,她們更了解子宮頸癌篩查的好處。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下也是女性子宮頸癌相關知識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考慮到農(nóng)村地區(qū)的家庭人均月收入水平較城市人口更低,家庭的經(jīng)濟支持水平低下,對女性接觸子宮頸癌相關知識會產(chǎn)生影響,且注射子宮頸癌疫苗需要一定的經(jīng)濟基礎;此外農(nóng)村婦女的預防知識水平比城市婦女低,這可能與農(nóng)村婦女更容易將婦科疾病視為禁忌并對婦科檢查感到害羞有關,這降低了她們接受子宮頸癌預防和治療信息的積極性。本研究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民族與女性的子宮頸癌認知水平不相關,考慮到納入樣本量較少,少數(shù)民族人數(shù)僅占38 人,對結果可能存在偏倚。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該人群的教育水平、職業(yè)、年齡、家庭人均月收入對子宮頸癌認知水平產(chǎn)生影響。其中受教育程度與婦女對子宮頸癌篩查的態(tài)度顯著相關,這一研究與張路娜等[15-16]研究結果相一致。受教育水平越高,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則越強。其次,職業(yè)為公務員/事業(yè)單位的人群一方面可以體現(xiàn)出該人群的教育程度較高,另一方面該單位工作人員更響應政府號召,對社區(qū)的子宮頸癌相關健康教育信息獲取途徑更快;學生除了接受事物能力比其他人群更強外,學校也包含對此類知識的教育。年齡越高的人群的子宮頸癌相關知識認知程度更低,考慮年輕女性一般會通過網(wǎng)絡等信息化渠道獲取相關知識,而年齡大的人群一般只能通過被動宣教來接受新知識。經(jīng)濟水平也是影響婦女子宮頸癌相關知識認知度的一個重要因素,這也與我國現(xiàn)階段進行子宮頸癌篩查及注射疫苗費用較高相關,也會受個人經(jīng)濟狀況的影響。依據(jù)多因素分析的結果,未來該地區(qū)對子宮頸癌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中應多關注弱勢群體、教育水平低下、年齡較大、家庭人均月收入低的婦女,改進健康宣教的方式,對于不同層次的人群進行多樣化的宣教,提升婦女子宮頸癌早期預防意識,增強婦女對子宮頸癌的重視程度。王學梅等[17]研究通過健康教育的方式對早期子宮頸癌的高危人群進行干預,結果顯示該方式可以顯著改善婦女對子宮頸癌知識的認知程度,并且對其遵醫(yī)行為也有積極的影響作用。因此,未來在臨床中可以尋找一種高效、科學的方式進行有效的宣傳干預,通過科學合理的健康教育達到更加優(yōu)質的干預效果勢在必行。
綜上所述,本研究結果顯示,納入人群的婦女對子宮頸癌篩查及其實際的了解程度很低。因此,有關子宮頸癌普查的健康教育和宣傳對婦女非常重要。在未來的健康教育宣教中,應針對不同年齡段、不同職業(yè)、不同文化程度的女性進行個性化的宣教,同時,我國針對子宮頸癌的篩查及疫苗注射體制需要更加完善,目的以提高婦女的子宮頸癌認知,加強子宮頸癌的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