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杰,蔣心惠,余 瑜
(重慶醫(yī)科大學 藥學院,重慶 400016)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yǎng)人以及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保?]課程思政是一種課程觀,是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專業(yè)課堂教學和改革的各環(huán)節(jié)、各方面,潤物無聲地實現立德樹人[2]。這對于構建起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模式,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藥物分析”是利用現代分析測定手段,建立藥物的分析方法,研究藥物的質量規(guī)律,對藥物進行全面質量檢驗與控制的科學,是藥學類本科專業(yè)的一門主要專業(yè)課程,也是藥學類本科學生培養(yǎng)體系中的重要一環(huán)。為此,要想在教學中進行課程思政建設,首先應明確藥學類本科專業(yè)要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才,“藥物分析”課程的教學可為該目標提供什么樣的支撐,以及如何將專業(yè)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合。
在新醫(yī)科高等醫(yī)藥學教學理念下,學校對藥學本科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進行了調整,這可幫助學生樹立牢固的藥品質量觀,掌握藥物分析學科的理論知識,培養(yǎng)藥物研究和藥品質量控制的實驗技能,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同時,在“藥物分析”課程中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將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合理融合和滲透,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責任意識、道德意識、法律意識、環(huán)保意識、辯證思維和人文情懷,真正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培養(yǎng)目標。
課程思政的核心是在授課過程中,積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潛移默化地開展思想引領。深入挖掘講授課程中所蘊含的育人元素,尋找其與各知識點結合的契合點,同時將這些元素有機融入所講授的知識點之中,在傳遞知識的同時,也促進學生思想認識不斷深化。完整的課程體系包括教學主體、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方法以及教學評價等方面。本文將圍繞這幾個方面,結合本?!八幬锓治觥闭n程思政融合的實踐進行探討。
教師和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兩大主體。教師是關鍵,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引導者和輔助者。如果教師熱愛教學,對工作認真負責,對學生滿懷關愛,在教師的影響下,學生也易變得朝氣蓬勃;反之,則很難培養(yǎng)出胸懷天下、品德高尚、身心健康、能力出眾的學生。在專業(yè)課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過程中,發(fā)揮教師的榜樣力量是非常重要的。專業(yè)課教師一方面要自覺提升自己的政治素養(yǎng)、道德情懷和業(yè)務水平;另一方面要將思想政治教育與教學活動有機融合,做到“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以教師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發(fā)揮教師思政的浸潤作用。在此教育理念下,“藥物分析”課程團隊教師積極參加學校和學院組織的課程思政培訓講座3次,已開展4次教研活動探討專業(yè)課程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方式和內容,并始終以教書育人為己任,以認真的態(tài)度、飽滿的情緒對待課堂教學和課后服務工作,為學生做了良好的示范。
“藥物分析”課程教學內容主要包括藥物分析的性質和任務、藥品質量標準體系、藥典和藥品檢驗、藥物質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各類典型藥物的分析。其中,藥品的質量控制是藥物分析工作的核心。因為藥品是特殊的商品,其質量與人的生命和健康密切相關。例如,在緒論教學中,以“欣弗”不良事件、上海甲氨蝶呤藥物損害事件、“齊二藥”假藥事件等藥害事件為例,說明藥品質量會直接影響藥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意識和誠信精神。在講述藥品質量標準體系時,介紹“反應?!笔录械呐⑿邸獎P爾西(Frances Oldham Kelsey)。她曾作為藥物審查員長期供職于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因擔心藥品安全性而阻止“反應?!痹诿绹氖袌鍪跈啵瑥亩苊饬顺霈F更多海豹肢畸形嬰兒降臨于世。“反應?!笔录苯哟偈沽烁鲊訌妼λ幤返谋O(jiān)管,也體現了專業(yè)人員的職業(yè)道德以及尊重生命安全的人文情懷。
在藥品檢驗教學中,為了讓學生知道藥品檢驗程序和內容的嚴格性、真實性、規(guī)范性,引入了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依法打擊假藥劣藥的新聞事件。例如長春長生疫苗事件,讓學生知道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有權按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對報經其審批的藥品研制和藥品的生產、經營以及醫(yī)療機構使用藥品的事項進行監(jiān)督檢查,有關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和隱瞞。從而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和責任感。
在各論部分的教學中,教師可介紹一些與該類藥品相關的我國科學家的感人事跡,讓學生了解科學家為國家藥物研發(fā)所做的貢獻,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使其增強民族自信。例如,在甾體激素藥物分析教學中,引入中國科學院周同惠院士的故事:他于1955年7月回國,為我國藥物分析研究做出了巨大貢獻。又如在青蒿素類藥物分析教學中,引入藥學家屠呦呦的故事,引導學生以她為榜樣,發(fā)揚堅韌不拔、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藥物分析工作處處體現著辯證、發(fā)展的思維。例如,藥物分析學發(fā)展初期主要應用化學反應方法對藥物進行鑒別和檢查,定量分析則主要采用滴定分析法。在20世紀70年代之后,光譜和色譜等儀器分析技術逐漸成為藥物質量分析和控制的主要技術手段。到了20世紀90年代后,色譜-質譜等現代聯用技術開始應用于藥物質量的研究和控制。在各項藥品質量研究和藥品檢驗工作中具體采用何種分析技術,是藥物性質、分析目的、分析條件和分析成本等多方面綜合平衡的結果。在制定各種藥品質量標準時,檢驗項目的確定、雜質檢查的品種和限度以及含量的要求,除了要遵循藥品安全有效、穩(wěn)定可控的質量要求外,還要與社會經濟水平相適應,這就是一種辯證思維。例如,純化水的質量標準,《中國藥典》2010年版取消了氯化物、硫酸鹽、鈣鹽和二氧化碳等的檢測,而采用更能準確反映里面無機離子濃度的電導率;同時將重金屬的標準限度從不得超過0.3 mg/L提高了不得超過0.1 mg/L?!吨袊幍洹?015年版,刪除了性狀項下的“無味”,體現了對分析人員安全性的保護。隨著醫(yī)藥技術的發(fā)展,人們對用藥安全性和有效性要求的日益提高,也將不斷促進藥物分析技術的發(fā)展和進步[3]。培養(yǎng)學生用辯證發(fā)展的眼光理解藥品檢驗方法的更替以及藥品質量標準的變化規(guī)律,并促使其把這種思維習慣融入自己的日常學習中。
在實驗教學中,為了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工作態(tài)度和環(huán)保意識,應向學生強調在藥物分析工作中須建立量的概念,若沒有量的概念,隨意取用試劑和隨意操作,勢必影響實驗結果和檢驗結論的可靠性。例如,在采用對照法進行藥物雜質限量檢查時,必須使用移液管精密量取對照溶液,同時遵循平行對照的原則,供試管與對照管所加試劑的量也必須嚴格一致,這樣得出的結論才是可靠的。又如,溶解樣品時的溶劑、鑒別時的鑒別試劑等試劑的取用量應適當,避免用量過多造成浪費及可能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實驗過程中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規(guī)范操作;實驗結束后,告訴學生根據試劑的性質采用合適的處理方法進行回收利用或妥善處理,盡量減少或避免對環(huán)境的污染。這種量的概念和環(huán)保意識對于藥學類專業(yè)學生未來從事藥物分析相關工作至關重要。
在教學過程中應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激發(fā)其學習熱情。將現代化信息技術融入教學,例如,可優(yōu)選本學科前沿發(fā)展、藥物分析原理和技術等教學資源發(fā)布到在線學習平臺上供學生學習,拓寬學生的視野,加深其對本學科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認識。課堂上可利用手機端教學軟件App和學生互動討論。課下可利用QQ等社交平臺和學生交流溝通。為此建立了班級QQ群,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解惑答疑,及時收集學生的意見建議并給予反饋,還可以在求職或者考研方面給予學生建議。這樣一來,在良好的溝通氛圍和情感交互中實現價值引領。
“藥物分析”實驗課程采用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動態(tài)結合的方式,在翻轉課堂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創(chuàng)新的同時,以傳統課堂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4]。動態(tài)結合式教學具體方式為:課前,學生2人一組,自主查閱與實驗項目相關的標準及其他資料,提交預習報告。其中一組準備PPT以便在課中展示其自主學習效果。課中,準備了PPT的小組講解實驗項目,展示其自主學習效果;由講解小組組織討論,在實驗班內分享學習成果;最后組內合作完成實驗。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基于診斷性評價,“動態(tài)”輔以傳統教學,使教學活動順利開展,幫助學生逐漸適應新的教學方式。課后,學生利用各種教學資源進一步深入思考、獨立撰寫實驗報告。教師根據實驗項目教學的實施情況,對教學方案進行再設計和優(yōu)化,以更有效地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這種翻轉課堂與傳統課程的混合教學方式,使得教學過程從以教師的“教”為中心轉變?yōu)橐詫W生的“學”為中心,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學團隊從2013年開始在藥學、臨床藥學以及藥物制劑三個專業(yè)的藥物分析實驗中采用這種教學方式。經過9年多的實踐,教師積累了很多經驗,學生反響也很好,普遍認為這種教學方式有利于促進自主學習能力和實驗能力的提升。
教學評價既包括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也包括對教師教學的評價。為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應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建立科學有效的教學評價體系[5]。
為客觀真實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課程組將OBE理念應用于課程評價中。采用過程化、可量化的多元綜合考核模式評價學生課程目標的達成情況?!八幬锓治觥闭n程評價采用期末理論考試評價(占比70%)和平時過程性評價(占比30%)相結合的方式。過程性評價由項目式學習(15%)、課程參與度(5%)、課后作業(yè)以及在線測試(10%)幾部分組成,項目式學習評價又由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共同構成。同時設計問卷調查,由學生完成對教學的評價反饋,教師根據評價結果進行教學反思,改進教學方式和教學設計,實現了教學過程的持續(xù)改進。在針對實驗教學的調查中,90%以上的學生認可這種教學模式,同時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比如,建議教師實驗前告知學生實驗內容和實驗方法,對此在下一輪教學時就可以提前把實驗項目和實驗儀器告訴學生,便于學生提前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儀器的使用方法,使實驗過程能更加順利。
“藥物分析”作為藥學類人才培養(yǎng)課程體系的重要支撐,融入課程思政,有利于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學生實驗習慣和科研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也有利于實現立德育人根本教育任務。但是,如何進一步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如何將責任意識、道德意識、法律意識、環(huán)保意識、辯證思維和人文情懷等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合理融入教學過程,仍然需要不斷探索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