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梅 余芳
(1.榆林市榆陽區(qū)中醫(yī)醫(yī)院手術室,陜西 榆林 719000;2.安康市平利縣中醫(yī)院婦產科,陜西 安康 725500)
加速康復外科(ERAS)是以循證醫(yī)學為依據,采用多學科合作模式來減少對患者的影響,縮短患者的康復時間,從而促進患者康復[1]。ERAS是一種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護理所耗的資源與減少護理成本為目標的護理方式,其要求在整個護理過程中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從而實現對服務質量的控制[2]。本文主要探討ERAS理念在無痛人流術圍手術期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9月至2022年2月選擇在我院進行無痛流產術的產婦120例,隨機分為ERAS組和對照組各60例,ERAS組患者年齡(31.23±4.10)歲、孕齡(10.23±2.45)周、產次(1.48±0.13)次、孕次(2.45±0.25)次、孕囊直徑(2.03±0.14)cm;對照組患者年齡(31.45±4.33)歲、孕齡(10.00±2.78)周、產次(1.47±0.22)次、孕次(2.50±0.32)次、孕囊直徑(2.06±0.22)cm。納入患者均經B超確診為宮內早孕,單胎妊娠,自愿要求行手術流產;均因某種疾病或者外傷需終止妊娠者;無手術禁忌癥及麻醉禁忌癥。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予常規(guī)護理。ERAS組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加速康復外科護理:(1)在醫(yī)院內部成立加速康復外科護理團隊,根據產婦的真實需求制定流產后護理內容、服務流程并進行培訓。設立1名專職咨詢員,設立獨立的宣教室和咨詢室。(2)根據產婦年齡、文化水平不同,講解無痛人流術相關知識,給產婦及其家屬灌輸ERAS理念,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手術臺鋪裝隔涼墊,除術處外,手術前后均給予產婦覆蓋保溫毯,保持產婦體溫恒定與處于正常狀態(tài),為此盡量使得在護理中使用到的相關液體物質進行保溫處理后才使用,保持產婦呼吸道內溫度與濕度相對穩(wěn)定。(3)為產婦建立專門的健康檔案,加強健康宣教工作力度,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綜合干預。同時為產婦及其家庭成員提供全面、連續(xù)、個性化的疾病干預和家庭健康管理,積極邀請丈夫協同參與活動使女性得到了最大的情感支持,增強其社會知識。
1.3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產婦的流產效果,包括完全流產率、不全流產率與流產失敗率。記錄兩組術后月經恢復時間、術后持續(xù)腹痛時間、術后陰道流血時間。記錄兩組術后1個月的人流綜合征、子宮穿孔、感染、宮腔粘連等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所有產婦在術后第1天與第1個月檢測血清糖類抗原125(CA125)含量。
2.1流產效果 兩組的流產效果均較好,完全流產及不全流產的情況分別為,ERAS組54例、5例;對照組56例、3例。兩組的流產失敗率均為1.70%(P>0.05)。
2.2術后恢復情況 ERAS組的術后月經恢復時間、術后持續(xù)腹痛時間、術后陰道流血時間均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后恢復情況的比較
2.3并發(fā)癥 兩組術后1個月人流綜合征、子宮穿孔、感染、宮腔粘連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分別為,ERAS組0例、1例、1例、0例;對照組2例、3例、3例、1例。ERAS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3%,低于對照組的15.0%(χ2=4.904,P<0.05)。
2.4血清CA125水平 兩組術后1個月的血清CA125水平顯著低于術后1天(P<0.05),且ERAS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術后不同時間點血清CA125水平的比較
人工流產作為非意愿妊娠的補救措施,當前多采用無痛人流術。無痛人流術對產婦有一定創(chuàng)傷性手術,會給產婦帶來一定的并發(fā)癥,且因害怕和恐懼流產,常常處于抑郁的精神心理狀態(tài),嚴重影響產婦的身心健康。無痛人流術人流負壓吸引術是當前常見的急性流產方法,有效避免對臟器的損傷,降低了負壓抽吸對宮腔的機械損傷,但是在術后也需要加強護理管理。加速康復外科理念是以產婦為核心、以疾病為目標,通過轉變傳統的康復理念,降低手術風險,盡量緩解手術導致的應激反應,從而促進產婦康復[3]。
本文結果顯示,兩組的流產效果都比較好,絕大多數都為完全流產與不全流產,組間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ERAS組的術后月經恢復時間、術后持續(xù)腹痛時間、術后陰道流血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表明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在無痛人流術圍手術期產婦的應用并不會影響流產效果,還可促進產婦康復。本文結果顯示,ERAS組術后1個月的人流綜合征、子宮穿孔、感染、宮腔粘連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在無痛人流術圍手術期產婦的應用能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從機制上分析,加速康復外科護理可避免傷害性刺激敏化中樞,以產婦為中心,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可提高靜脈血回流速度,從而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4]。同時護理工作要從細節(jié)入手,按照標準規(guī)定和范式進行,在護理工作的具體操作過程中要盡可能細化工作步驟,從而促進改善患者預后[5]。
本文結果顯示,兩組術后1個月的血清CA125水平顯著低于術后1天(P<0.05),且ERAS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在無痛人流術圍手術期產婦的應用能促進血清CA125水平降低。加速康復外科護理為新型文化理念與社會的發(fā)展理念,能讓產婦充分了解人工流產的發(fā)生原因與治療重要性,從而改善其負性情緒,也對提高產婦的保健水平和提高護理質量有著積極的意義[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