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守宏,宋偉偉,江曉麗,張建春,李振剛,王向民,藺 軍,張愛玲,盧金平,毛正云,侯 毅,李紅艷,賀彩霞,賈 鵬
(1.隴西縣畜牧獸醫(yī)技術服務中心,甘肅隴西 748100;2.河南省南陽市畜牧發(fā)展中心,河南南陽 473000;3.隴西縣中醫(yī)藥研究院,甘肅隴西 748100;4.甘肅祁草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甘肅隴西 748100)
在生豬養(yǎng)殖環(huán)節(jié),合理用藥能起到防治疾病,提高生豬成活率、生長性能和飼養(yǎng)效益的作用(代旻和陳翔,2021)。但從食品安全和公共衛(wèi)生安全角度看,藥物容易在動物體內殘留、蓄積和轉移,進而威脅到人體健康和生態(tài)環(huán)境(譚建泉,2021)。為此,農業(yè)農村部于2019 年頒布了第194 號公告,該公告要求:自2020 年1 月1 日起,退出除中藥外的所有促生長類藥物飼料添加劑品種;自2020 年7 月1 日起,飼料生產企業(yè)停止生產含有促生長類藥物飼料添加劑(中藥類除外)的商品飼料(藺春文,2019)。所以,在飼料工業(yè)中,如何開發(fā)綠色、環(huán)保的中藥類飼料添加劑成了研究熱點。黃芩苷是從中藥材黃芩的根莖中提取的一種黃酮類化合物,不僅具備明顯的生物活性,而且具有無污染、無殘留、無耐藥性等優(yōu)點,可作為綠色飼料添加劑用于動物養(yǎng)殖中(楊靜,2016)。張順芬(2021)研究發(fā)現(xiàn),黃芩苷能對仔豬腸道黏膜損傷起到一定的修復作用,并且對黃芩苷的作用機理和修復機制進行了分析。連艷紅等(2023)結果發(fā)現(xiàn),黃芩苷主要是通過抑制細胞增殖、轉移和耐藥等方式起到抗腫瘤的作用。許海健等(2023)指出,黃芩苷具有抗炎、提高免疫和抗氧化等藥理活性,在治療炎癥性腸病方面有很好的功效。雖然有關黃芩苷藥用價值的研究成果較多,但生豬養(yǎng)殖過程中黃芩苷適宜用量的相關報道較少。因此,本試驗在基礎日糧中添加不同不水平的黃芩苷,研究其對育肥豬生長性能、免疫機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響,旨在為豬飼料中黃芩苷適宜量提供數(shù)據參考。
1.1 一般材料 本試驗使用的黃芩苷購自XX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效成分(黃芩苷)≥80%,產品外觀為淡黃色粉末,應用范圍為飼料添加劑。
1.2 試驗方法 試驗選擇健康狀況良好,品種相同,日齡和初始體重相近的100 頭育肥豬,隨機分為4 組,每組5 個重復,每個重復5 頭。4 組育肥豬分別飼喂基礎日糧+0、200、400、600 mg/kg 黃芩苷的日糧,試驗為期45 d?;A日糧及營養(yǎng)水平見表1。整個試驗期間,育肥豬自由飲水、自由采食,且按照規(guī)模化養(yǎng)殖要求進行分欄飼養(yǎng)。
表1 基礎日糧及營養(yǎng)水平
1.3 指標測定
1.3.1 生長性能 試驗開始和結束時,空腹測量各組育肥豬的初始體重(IW)和結測體重(EW),計算育肥豬的平均日增重(ADG);根據每天的飼料消耗量計算育肥豬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根據ADG 和ADFI 計算育肥豬的料重比(F/G)。
1.3.2 血樣采集及檢測 試驗結束時,各重復隨機選1 頭育肥豬,空腹前腔靜脈采血,經靜置和離心分離后低溫保存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法(ELISA)測定各重復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白細胞介素-2(IL-2)、白細胞介素-4(IL-4)、白細胞介素-6(IL-6)含量。采用抗氧化檢測試劑盒測定各重復血清中總抗氧化能力(T-AOC)、抗氧化物歧化酶(SOD)、過氧化氫酶(CAT)、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活性。
1.4 數(shù)據統(tǒng)計與分析 試驗數(shù)據采用Excel 進行初步整理,采用SPPS 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 ANOVA),采用Duncan’s 法進行多重比較,結果以“平均數(shù)± 標準差”表示,P<0.05 表示組間顯著差異,P>0.05 表示組間無顯著差異。
2.1 黃芩苷對育肥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由表2可知,200 mg/kg 黃芩苷組育肥豬結測體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均顯著高于0、600 mg/kg黃芩苷組(P<0.05),200 mg/kg 黃芩苷組育肥豬料重比顯著低于0 mg/kg 黃芩苷組(P<0.05)。
2.2 黃芩苷對育肥豬免疫機能的影響 由表3 可知,600 mg/kg 黃芩苷組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顯著高于0 mg/kg 黃芩苷組(P<0.05),400、600 mg/kg 黃芩苷組血清中白細胞介素-6(IL-6)含量顯著高于0 mg/kg黃芩苷組(P<0.05),4 組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IgM)、白細胞介素-2(IL-2)、白細胞介素-4(IL-4)含量無顯著差異(P>0.05)。
表3 黃芩苷對育肥豬免疫機能的影響
2.3 黃芩苷對育肥豬抗氧化能力的影響 由表4 可知,600 mg/kg 黃芩苷組血清中總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顯著高于0 mg/kg 黃芩苷組(P<0.05),400、600 mg/kg 黃芩苷組血清中抗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顯著高于0 mg/kg 黃芩苷組(P<0.05),600 mg/kg 黃芩苷組血清中丙二醛(MDA)活性顯著低于0、200 mg/kg 黃芩苷組(P<0.05),4組血清中過氧化氫酶(CAT)、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活性無顯著差異(P>0.05)。
表4 黃芩苷對育肥豬抗氧化能力的影響
目前,關于黃芩苷促生長作用機理的相關研究較少,但從一些試驗結果看,日糧中添加適當水平的黃芩苷能提高動物生長性能。陳光立(2020)在鞍帶石斑魚飼料中分別添加0%、0.2%、0.5%、1% 的黃芩苷酵母培養(yǎng)物,結果發(fā)現(xiàn),各組鞍帶石斑魚的生長率、增重率和攝食量隨黃芩苷酵母培養(yǎng)物添加水平的提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且0.5% 黃芩苷組鞍帶石斑魚的生長性能最佳。趙國一(2020)在肉雞基礎日糧中分別添加0、125、250、500 mg/kg 的山銀花黃芩提取物散,試驗結果顯示,250、500 mg/kg 山銀花黃芩提取物散組肉雞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高于0 mg/kg 山銀花黃芩提取物散組,但差異不顯著;125、250、500 mg/kg 山銀花黃芩提取物散組肉雞的料重比低于0 mg/kg山銀花黃芩提取物散組,但差異不顯著。楊仕群等(2017)在1 日齡雌性藍孔雀的基礎飼料中添加0.5% 的竹葉黃酮和黃芩苷,結果發(fā)現(xiàn),雌性藍孔雀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提高,料重比降低。在本試驗中,200 mg/kg 黃芩苷組育肥豬結測體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均顯著高于0、600 mg/kg 黃芩苷組(P<0.05),200 mg/kg黃芩苷組育肥豬料重比顯著低于0 mg/kg 黃芩苷組(P<0.05)。說明基礎日糧中添加低水平(200 mg/kg)的黃芩苷能提高育肥豬生長性能。
血清免疫球蛋白三項是反映動物體液免疫機能的重要指標,而白細胞介素具有調節(jié)白細胞生長和分化的作用,在動物機體免疫應答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王向明和劉則學(2022)指出,黃芩苷可作為飼用添加劑,具有消炎抗菌和免疫調節(jié)方面的作用。為證明黃芩苷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龐曉軍等(2023)分別對免疫功能低下的小鼠每天灌服低中高劑量的黃芩苷溶液,連續(xù)灌服14 d后,高劑量黃芩苷溶液小鼠血清中IL-2、IFN-γ濃度顯著提高。楊靜(2017)研究發(fā)現(xiàn),黃芩苷具有緩解仔豬斷奶應激的作用,防止斷奶應激影響仔豬的生理機能和正常發(fā)育。在本試驗中,600 mg/kg 黃芩苷組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顯著高于0 mg/kg 黃芩苷組(P<0.05),400、600 mg/kg 黃芩苷組血清中白細胞介素-6(IL-6)含量顯著高于0 mg/kg 黃芩苷組(P<0.05)。說明基礎日糧中添加高水平(600 mg/kg)的黃芩苷能提高育肥豬的免疫機能。
關于黃芩苷抗氧化作用的相關研究較多。曹盼等(2021)通過查閱文獻的方式系統(tǒng)整理了黃芩苷抗氧化的作用機理,其認為黃芩苷能清除自由基、抑制過氧化脂質的生成,并消除活性氧和活性氮,從而達到抗氧化的作用。薛立英等(2018)研究發(fā)現(xiàn),漢黃芩苷能顯著提高果蠅抗氧化物歧化酶和過氧化氫酶的活性。李利紅等(2015)指出,在提取黃芩苷過程中,提取黃芩苷的含量和純度越高,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就越強,對DPPH 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就越好。在本試驗中,600 mg/kg 黃芩苷組血清中總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顯著高于0 mg/kg 黃芩苷組(P<0.05),400、600 mg/kg 黃芩苷組血清中抗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顯著高于0 mg/kg 黃芩苷組(P<0.05),600 mg/kg 黃芩苷組血清中丙二醛(MDA)活性顯著低于0、200 mg/kg 黃芩苷組(P<0.05)。說明基礎日糧中添加高水平(600 mg/kg)的黃芩苷能提高育肥豬的抗氧化能力。
在基礎日糧中添加低水平(200 mg/kg)的黃芩苷能提高育肥豬生長性能;高水平(600 mg/kg)的黃芩苷能夠提高育肥豬的免疫機能和抗氧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