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丹
摘 要:漢語是炎黃子孫的母語,聽說讀寫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教學活動。眾所周知,小學是兒童思維發(fā)展的啟蒙階段,是關系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需要從聽說讀寫開始。聽說讀寫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最為基本的四種能力,對于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采用“讀寫結合”的教學形式,讓語文課堂綻放光彩。實踐證明,開展讀寫結合訓練順應了新課改的要求,也滿足了語文學科教學改革的客觀需要,既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又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欲望,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本文圍繞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讀寫結合訓練進行闡述,旨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 讀寫結合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10.024
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讀寫結合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在語文教學中開展讀寫訓練,可以讓學生的閱讀、寫作、思維融為一體。同時,以讀帶寫、以寫促讀可以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fā)展,讓其綜合素養(yǎng)得到提升?,F(xiàn)階段,我國小學語文的教學模式正在不斷改革與發(fā)展,所以閱讀教學質量有所提高。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和寫作是兩項重要的教學內容,兩者也有較大的聯(lián)系。因此在開展閱讀教學時,可以運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如此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水平。
一、充分利用教材,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習慣
現(xiàn)階段,在開展閱讀教學時,部分教師僅選用課外材料,而忽略了語文教材,對此教師需要充分利用教材,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首先,語文教材是由教育專家編寫,而專家對學生的特點以及需求了解較多,他們選取的內容質量較高,包含了大量優(yōu)美的詞句,并且符合不同階段學生的閱讀習慣。此時教師可以使學生充分閱讀教材,然后進行段落仿寫。例如,在《火燒云》這篇文章中有一段描寫火燒云的句子:“這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天空中一會兒紅彤彤的,……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边@一段文字對火燒云的顏色進行了詳細的描述,還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該句摘抄下來,并進行仿寫,由此可以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其次,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文章的仿寫,既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結構的了解,也可以提高他們的敘事能力。例如,《父愛之舟》這篇文章主要寫了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對父親的感激之情,該文章的寫作手法是以小舟為線索,貫穿了文章的始終。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閱讀這篇課文,并讓學生勾畫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句子,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自己與父親的經歷,最后讓他們寫下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件。在此過程中,教師要要求學生使用課文的寫作手法,以一件物品或一件事為線索將自己的故事串聯(lián)起來。通過此種仿寫,既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又可以提升他們的寫作水平。
二、優(yōu)化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小學階段,多數(shù)學生難以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當教師讓學生閱讀時,他們容易產生煩躁情緒。此時,教師可以開展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如此才能更好地運用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并且讓學生充分感受閱讀的趣味性,有利于后續(xù)閱讀教學的開展。
首先,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開展校內活動。例如小學語文教材涉及了《紅樓夢》的有關內容,教師就可以在校內舉辦“飛花令”比賽。通過比賽,既可以激發(fā)學生閱讀《紅樓夢》的興趣,又可以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作能力,還可以加深他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創(chuàng)作能力有限,他們對詩詞的了解也較少,所以在開展此種活動時,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囊龑А?/p>
其次,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開展校外活動。例如在學習《四季之美》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走進公園,觀察該季節(jié)植物的特點,體驗大自然的美,然后寫下觀看感受。此種活動對于學生而言較為新鮮,可以對他們產生較大的吸引力,能夠使學生主動參與語文課堂教學活動。并且,小學階段學生的生活體驗較少,校外活動可以豐富他們的經歷,給他們提供素材,從而提高其寫作能力。
三、進行續(xù)寫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當學生閱讀完文章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續(xù)寫,如此可以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并且,部分學生的生活體驗較少,缺少寫作靈感,而文章可以帶給學生一定的靈感,從而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以及表達能力。
例如《巨人的花園》這篇文章的結局是巨人和孩子們共同分享花園的景色,閱讀該文章可以使學生意識到分享的重要性,所以教師在教學完成后可以使學生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進行續(xù)寫。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不受限制,想象力也較為豐富,他們會續(xù)寫出各種各樣的故事。
又如在學習《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時,文章講述了老屋和小動物們的故事,可以讓學生體會到老屋助人為樂的品質。在學習完這篇文章后,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進行續(xù)寫。部分學生可能缺乏想象力,難以續(xù)寫出新的故事,對此教師就可以利用“老屋里還會來其他小動物嗎”“老屋真的永遠也不會倒下嗎”等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給他們提供續(xù)寫的思路。在教師的幫助下,部分學生會寫小蜘蛛走后,老屋里又來了一條大黃狗;部分學生會寫在蜘蛛的幫助下,老屋再也沒有要倒下的念頭了;還有一些學生會寫老屋里后來不但進來動物,還來了工程師,在工程師的幫助下,老屋變成了新屋。
四、書寫閱讀心得,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
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會進行思考,也會產生很多想法,這些想法既可以是對文章的感受,也可以是對文章結構的理解。在閱讀之后,教師可以使學生寫下讀后感,將自身的感受記錄下來,由此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此外,部分學生不重視閱讀過程,他們僅對課文進行了粗略的閱讀,這既浪費了大量的時間,也無法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所以,當教師要求學生書寫讀后感時,可以督促他們仔細閱讀課文,從而可以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
例如,在教學《小英雄雨來》時,教師可以設定一個主題“閱讀完這篇課文后,你們認為英雄應該具備什么樣的品質,為什么?”由此引導學生寫下自身的閱讀感受。不同學生會從不同角度來理解這篇文章,部分學生認為英雄應具有愛國的品質,部分學生認為英雄應具有勇敢的品質。學生在寫讀后感的過程中,既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還可以提高自身的表達能力。
又如,在學習《宇宙生命之謎》時,這篇文章主要對“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這一問題進行了討論。而多數(shù)學生對宇宙了解較少,并且該文章內的專業(yè)知識較多,因而無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此時,在閱讀完這篇文章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播放與太空有關的視頻,在看完視頻后,再讓學生寫下自身的閱讀感受。因為視頻內容較為有趣,既可以加深學生對科學知識的了解,又可以激發(fā)他們的寫作欲望。在寫讀后感時,部分學生會寫他們相信太空中有生物存在,例如外星人。而部分學生會寫他們不相信太空中有生物存在,他們認為只有地球上有生物。
五、書寫生活日記,激活學生的內心體驗
眾所周知,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語文教學的難點。然而,很多學生即使在閱讀大量文章后,依然會覺得缺乏寫作素材,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寫日記,記錄自身的生活體驗。而日常生活中的事件較多,所以可以幫助學生解決缺乏素材與靈感的問題。并且,由于小學語文課堂時間有限,教師無法讓學生進行大量的寫作練習,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學習了寫作技巧,積累了優(yōu)美詞句后,仍難以將其應用于自己的作文中,而寫日記就可以解決該問題,由此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例如,在學習《七月的天山》這篇文章時,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會積累大量的優(yōu)美詞句,例如“白皚皚”“重重疊疊”“幽靜”等。當學生在爬山后,寫日記時,就可以將此類詞語運用于自己的文章中,可以有效提高寫作水平。
又如,在學習完《珍珠鳥》這篇文章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周末時間觀察身邊的動物,然后利用日記的形式寫下自身的感受。通過觀察,既可以加深學生對生活的體驗,又可以讓其積累一定的素材。在寫日記時,教師既要通過上述措施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引導,使他們仔細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可用于寫作的內容,也要給學生一定的空間,不要嚴格限制他們的寫作內容,使他們能夠根據(jù)自身的真實生活進行寫作。
六、聯(lián)系實際生活,積累語文寫作素材
著名的美國教育家杜威認為,只有聯(lián)系生活的教育才是活的教育,才能讓學生體驗知識的實用價值。我們知道,語文學科與生活的聯(lián)系十分密切。在開展閱讀教學時,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他們的生活體驗也有限,而課文中的部分內容對于學生而言較為陌生,導致學生難以理解課文的內容,更無法感受作者所傳達的情感,因而無法吸引學生進行閱讀。此時教師需要將課文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加深他們的理解與感受。
例如,在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時,文章主要描述了小興安嶺四季的景色,但由于多數(shù)學生對小興安嶺的了解較少,所以無法充分感受文章所描述的內容。此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小興安嶺下雪時的圖片,然后讓學生回想以往下雪的場景,將課文內容與學生的感受聯(lián)系起來。
又如,在學習《白鵝》時,文章主要傳達了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而多數(shù)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并未見過白鵝,所以他們難以理解作者的感情。此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回憶他們與動物接觸的情景,與他們的生活體驗進行聯(lián)系,由此幫助他們進行理解,使他們明白保護動物的重要性。并且,通過對本篇文章的閱讀,學生還能夠學習作者描寫動物的手法,并將其應用于自己的文章中,從而提高寫作水平。
七、通過以讀促寫,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語文學科具有自身的特點,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教師切實開展聽說讀寫的活動來夯實學生的知識基礎。眾所周知,閱讀與寫作存在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二者相輔相成。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開展讀寫結合教學,在閱讀過程中鼓勵學生進行仿寫、擴寫或續(xù)寫的練筆活動,這樣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讀寫能力往往都是在閱讀過程中獲得的。為了讓閱讀教學更具實效性,教師應該采用讀寫結合的策略。通過閱讀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通過寫作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梢哉f,讀寫結合是小學生學好語文最有效的途徑,也是學生提高語文能力的基本手段。
例如,在《北京的色彩》一文中,作者運用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描述了北京的景色,從“色彩”這一全新的角度詮釋了北京的美麗。作者分別從北京的“秋色”和“建筑”兩大方面描繪了北京美麗的景色,全文的寫作思路十分清晰。閱讀中,要引導學生從寫作的角度來分析課文的結構,感受作者是怎樣運用優(yōu)美的語言來描繪北京美景的。如作者以疊詞描述了北京秋天五彩繽紛的色彩:“深深淺淺的黃”“閃閃爍爍的金”“團團簇簇的紅”,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仿照作者的寫作手法寫自己家鄉(xiāng)的美景,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這樣,語文教學就實現(xiàn)了讀與寫的巧妙結合,從而讓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了提升。
八、設計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讀寫熱情
在語文教學中開展讀寫結合訓練,需要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能力與教學的識記需要來開展。教師要關注訓練點的銜接工作,要從整體考慮教學手段的選擇,努力讓訓練形式多樣化。閱讀是寫作的基礎,但是閱讀不是被動與機械地吸收課文中的各種信息,而應該積極主動地從閱讀材料中吸收信息,并創(chuàng)造性地處理信息。教師要選擇和運用恰當?shù)姆椒ㄒ龑W生開展仿寫練習,將學生的讀寫結合落實到實處。
例如,在課文《三月桃花水》中有這樣的句子:“風從窗縫擠了進來,激動地向我耳語著:快去看啊,大江復活了!它扯著我的衣襟向江岸奔去。”閱讀后,讓學生找出句子中的動詞,感受動詞的生動形象。閱讀中要引導學生認真品讀,體會文中人們激動的心情。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開展讀寫結合訓練,讓學生仿照課文中的寫作方法寫一段話。通過這樣的長期訓練,學生的閱讀水平與寫作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升。為了讓學生在讀寫結合中展開合理的想象,可以讓學生對課文進行補寫。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些課文有意不寫完整,或寫得簡略,而這就給學生的補寫提供了機會。
例如,《小木偶的故事》這篇課文中有這樣的表述:小女巫把人類所有的表情都送給了小木偶,那么后來在小木偶身上又會發(fā)生什么事呢?此時,在學生熟悉故事內容的基礎上,我們不妨讓學生動筆寫寫自己對這個故事情節(jié)的想象。這樣的讀寫結合訓練,既能給學生提供練筆的機會,又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最終達到讀寫結合的訓練效果。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讀寫結合訓練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讀寫結合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還可以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當前,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范圍較為廣泛,教師既可以與實際生活進行聯(lián)系,又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仿寫、續(xù)寫,使學生在閱讀的同時積累寫作素材,這樣既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又可以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 段福家《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探析》,《中國校外教育》2019年第11期。
[2] 趙文靜《探究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課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15期。
[3] 王士英《淺析小學語文隨文練筆的訓練方法》,《中國校外教育》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