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燕
“書寫提示”是語文園地中貫串整個小學階段的、專門指向寫字的固定欄目,是對2022年版課標寫字目標要求的具體落實。從課程學段目標看,低中年級寫字教學的重點是對學生書寫習慣的培養(yǎng)和書寫技巧的指導,進入高年級,寫字的目標要求是“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力求美觀,有一定的速度”,在“把字寫好”這一基礎上,突出了審美情趣方面的要求,這種變化也體現(xiàn)在高年級語文園地中安排的“書寫提示”內(nèi)容中。因此,在高年級“書寫提示”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體會楷書作品的藝術特點與魅力,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能力。
一、梳理教材編排體系
縱觀語文園地中“書寫提示”的編排內(nèi)容,能夠看出對書寫習慣的培養(yǎng)是各年級“書寫提示”的重點內(nèi)容,互相之間具有明顯的連貫性,但每個年級的側重點有所不同。
低年級教材每學期安排了三次“書寫提示”訓練。這一階段識字、寫字是學習的重點也是起點,因此“書寫提示”的訓練重點既與平時學習課文中的寫字要求保持一致,又帶有階段性總結的特點。其中,一年級主要是雙姿(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姿勢)方面的要求和九條筆順規(guī)則;二年級繼續(xù)強調(diào)雙姿,還提出“整潔”方面的要求,重點是間架結構(分左右、半包圍、全包圍)和偏旁的變化,這與學習的生字增多、生字的結構趨向復雜化有關。
中年級教材每學期安排了兩次“書寫提示”訓練。這一階段繼續(xù)關注雙姿和整潔方面的要求,訓練重點由寫單個字轉向抄寫句子,整體上開始注重美觀方面的要求。其中,三年級側重單個字書寫美觀,要求是橫平豎直、撇捺舒展、大小均勻、避免擁擠;四年級側重抄寫段落,要求書寫美觀(分橫寫、豎寫)行款整齊,還要提高書寫速度。很顯然,這些要求有過渡的特點。
在高年級,“書寫提示”訓練的是整篇抄寫和書法欣賞。其中每學期的第一次“書寫提示”為整篇抄寫,繼續(xù)要求行款整齊和提高書寫速度;第二次“書寫提示”安排在最后一個單元中,四次訓練的內(nèi)容分別是欣賞中國書法史上四位楷書大家的代表作。具體內(nèi)容有:一是歐陽詢的代表作《九成宮醴泉銘》(局部)圖片兩幅,通過讀帖,體會歐陽詢楷書(歐體)的特點,感知其書法中的篆隸兼?zhèn)涞墓P意,沉勁典雅、圓融流暢的風格,了解對后世書法的影響。二是顏真卿的代表作《顏勤禮碑》(局部)圖片兩幅,通過讀帖,體會顏體楷書方中見圓、筆畫形態(tài)豐富多彩的特點,感知書法中表現(xiàn)的含蓄美,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含而不露的審美理念相匹配。三是柳公權的代表作《玄秘塔碑》(局部)圖片兩幅,通過讀帖,體會柳體楷書在用筆上方圓并施,點畫上顯得棱角分明的特點,感知“柳骨”的瘦硬挺拔、骨力遒勁的風格。四是趙孟頫的代表作《三門記》(局部)圖片,通過讀帖,體會趙孟頫楷書結構嚴整、筆法圓潤的特點,感知其遒媚、秀逸的風格。對這四幅書法作品的欣賞,需要找到內(nèi)在聯(lián)系,讓學生在整體上把握中國楷書的藝術成就。
二、關注領會編者意圖
通過上述梳理可以看出,高年級“書寫提示”欄目具有總結性特點,在普通文字的書寫上有了求快求美的要求,在書法藝術欣賞上則是入門要求,從楷書四大家的代表作品中感知書法藝術的魅力。
高年級教材中楷書四大家的代表作分布在四冊書的“書寫提示”中,看似風格各異、各自獨立,實際上互相之間有著緊密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主要體現(xiàn)在:從根本上說它們都是楷書作品,雖風格各異,但都在楷書這一范疇內(nèi);“書寫提示”的學習是識字與寫字、情感與情緒理解、文化與審美價值滲透的有機融合,在字的書寫感知上由實用性向藝術性過渡,體會這樣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需要從編者意圖的理解和把握著手。高年級的“書寫提示”學習不僅要從筆畫、結構、布局等方面體會書法本身的美感,還要感悟漢字書寫重點是楷體的藝術美感,了解不同楷書名家書法代表作的藝術特色,從中接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這是編者在“書寫提示”編排上的一個重要意圖。
四次“書寫提示”重點安排的書法作品中都隱含著“以美育人”的重要理念。在教學中,教師需要采用前后關聯(lián)的策略,讓學生回顧此前“書寫提示”中指向審美的要求,這在第一學段的書寫整潔、在中年級中單個字的書寫美觀和整段抄寫的美觀上都有體現(xiàn),屬于初級的審美要求,都為高年級進入初步的書法藝術的審美教育做了鋪墊,而且在審美追求上是從表面上的整潔美走向了內(nèi)涵上的獨特美。對楷書四大家的代表作品的欣賞,教師可以突破教材獨立呈現(xiàn)的限制,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欣賞、臨仿,使學生從普通的書寫逐漸進入書法藝術的殿堂中。
三、落實“書寫提示”要領
通過對編者意圖的品讀領會,高年級“書寫提示”學習的重點是以楷書作品欣賞為主。這種欣賞自然也是為學生練習書寫的實踐服務的。因此,學生主要欣賞的是名家書法中的筆法特點、風格特色等,還要學會欣賞的方法。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從以下路徑入手:
首先,通過查閱資料幫助理解。教材中關于楷書四大家的代表作品的呈現(xiàn),通常只有短短三行的文字介紹,加上相關圖片(配有簡化漢字的正楷書寫)。僅憑這樣的內(nèi)容,學生即使看上很多遍,也難以對相關楷書作品有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高年級學生已具備的搜集資料的能力,讓學生在學習之前,圍繞相關書法家及代表作品進行資料搜集,并對搜集的資料進行梳理、分析,按照生平、成就、書法史上的地位以及書寫風格進行整理。在學習具體書法家的代表作時,通過交流資料,讓學生能夠對相關書法家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如歐陽詢與其代表作《九成宮醴泉銘》,學生搜集補充的資料有:①歐陽詢(公元557~641年),早年學習王羲之的書體,后來又廣泛學習北朝的碑版石刻,再融入隸書筆意,形成了“剛健險勁,法度森嚴”的“歐體”,自成一家。在隋朝歐陽詢的書法就很有名氣,到了唐代更顯得成熟。②歐陽詢書法的風格特點是嚴謹工整、平正峭勁。代表作《九成宮醴泉銘》銘文由魏征撰寫,記載唐太宗在九成宮避暑發(fā)現(xiàn)涌泉的事,歐陽詢奉敕75歲時書寫。原碑24行,1176字,由于年代久遠風化嚴重,已經(jīng)無法看出筆畫?!毒懦蓪m醴泉銘》筆力剛勁清秀,融合北碑南帖的風格,被譽為“天下第一銘”。背景資料的搜集、了解,讓教材中的圖片更有歷史的厚重感,文化的熏陶力。學生在了解了這些資料后,對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有了更加直觀感性的認知,潛移默化中積淀了相對完整的文化因子。
其次,觀察經(jīng)典作品,欣賞神韻。學習“書寫提示”,需要品析書法精品中的形態(tài)美,體悟其中的文化底蘊,領略不同書法家的書寫神韻。這是高年級書法作品理解與欣賞的主要內(nèi)容。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這樣的指導策略:一是指導學生養(yǎng)成讀帖的習慣。教師要明示學生去認真觀察每一位書法家的作品,關注運筆特點和字形之美,以教材“書寫提示”內(nèi)容為突破口,借助多媒體技術,聚焦書法中運筆的特點,配合適當?shù)墓P畫演示,讓學生看得清楚、明白,再結合教材內(nèi)容進行總結,如顏體氣勢磅礴,恢宏雄壯,渾厚有力,看上去筋肉豐滿。二是教師要善于運用比較的方法。這同樣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將兩幅作品并置,再從布局的美觀整潔、結構的合理協(xié)調(diào)、筆畫的多樣變化等角度進行比較,嘗試運用教材表述和資料搜集所獲得的結果,表達自己對不同書法的理解,重點是書法魅力的欣賞。在兩兩結合比較之后,還可以將幾幅作品放在一起橫向進行比較。當然也可以通過拓展的方式進行,即選取同一書法法家的其他代表作來比較,或同一書法家的作品精選比較,或不同書法家其他作品相互比較。這樣,學生就能夠更準確地把握教材推介的楷書四大家的書法藝術,為后續(xù)的練習打基礎。
在高年級“書寫提示”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從整體上理解編者意圖,指導學生抓住欣賞楷書四大名家代表作品的學習重點,聚焦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深入理解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
(作者單位:江蘇淮安市人民小學白鷺湖校區(qū))
責任編輯 劉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