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欽,曹艷佩
我國18歲以上人群的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病率為10.8%~13.2%[1-2],患病人數(shù)已超過1.3億例[3],呈逐年遞增和年輕化趨勢[2,4-8],成為沉重的社會負擔。當前營養(yǎng)治療在CKD治療中非常重要,飲食管理是營養(yǎng)治療的關鍵[9-11],現(xiàn)在越來越被重視。但在實際臨床工作中面臨最大的挑戰(zhàn)在于病人飲食依從性低,表現(xiàn)為難以長期堅持和準確執(zhí)行CKD飲食[12-13]。West等[14]表示飲食/營養(yǎng)類應用程序(APP)可以激勵用戶做出積極的飲食行為改變,有利于提高用戶動機、自我效能感、飲食知識和態(tài)度以及提高他們實現(xiàn)飲食目標的信心。原型設計是以用戶為中心的應用在開發(fā)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能直觀地掌握產(chǎn)品界面、功能與交互,使產(chǎn)品盡早暴露設計的不足與功能缺陷,方便其他利益相關者查看、探討及調整。原型評價是在正式開發(fā)前最具有成本效益的可用性手段之一,以保證最終的產(chǎn)品是基于終端用戶的需要和需求,減少產(chǎn)品的召回和改版。因此,在現(xiàn)實使用環(huán)境中招募目標用戶進行原型測試是必要的和重要的,規(guī)范地進行原型評價可以有效發(fā)現(xiàn)問題,進行設計優(yōu)化,以此提高產(chǎn)品質量,從而提高應用的可用性和用戶使用體驗[15-16]。目前國外已有較多的研究報道醫(yī)療設備的原型開發(fā)與評價[17-22]。然而,在國內醫(yī)療領域,雖然有越來越多的學者進行移動醫(yī)療應用程序的臨床干預研究,醫(yī)療設備原型開發(fā)與評價的相關報道卻極少見,忽略了利益相關者在應用程序開發(fā)過程中的參與。這需引起研究者的關注,從而提高移動醫(yī)療應用程序的臨床可用性,為病人提供切實有用的移動醫(yī)療工具,達到提高病人生活質量、降低醫(yī)療成本的最終目標。
因此,本研究通過招募臨床專業(yè)人員、病人和照顧者對小程序原型進行測試體驗,獲取當前小程序設計存在的不足及潛在的可用性問題,指導該小程序(原型)設計迭代,并進一步確認設計的小程序是否能滿足病人居家飲食管理的需要。本研究開發(fā)的CKD病人飲食管理小程序原型,即“腎病飲食寶”,包括4個模塊(首頁、互動社區(qū)、健康記錄、個人中心)以及19個功能,包括站內搜索、飲食管理、科普、消息通知(首頁)、腎友圈、我的醫(yī)生、醫(yī)生講壇、我的家人(互動社區(qū))、血壓記錄、血糖記錄、體重記錄、運動記錄(健康記錄)、基本信息設置、健康報告、我的設備、我的收藏、我的發(fā)表、產(chǎn)品介紹、反饋與幫助(個人中心)。值得說明的是,該小程序原型是高保真的、具有交互功能的,即它是真實地盡可能類似于發(fā)布的實際產(chǎn)品,在視覺、交互和用戶體驗上非常接近真實的產(chǎn)品,包括最終設計中的全部內容?,F(xiàn)將具體內容報告如下。
1.1 研究設計 關于原型可用性評價的研究設計,目前多采用質性和量性相結合的混合研究[23]。測試體驗采用出聲思維法(think-aloud protocol,TAP),測試體驗后對測試者進行訪談來收集其使用感受和可用性問卷調查收集量性數(shù)據(jù)。
1.2 參與測試者 于2022年1月—2022年2月在上海市某三級甲等醫(yī)院腎內科招募病人和照顧者、臨床專業(yè)人員。病人納入標準:符合慢性腎臟病臨床實踐中CKD3~5期非透析病人分期標準,目前未接受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或腎移植治療;意識清楚、認知功能正常,能使用普通話進行交流,年齡≥18歲;病人本人知曉病情。病人排除標準:合并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血液性疾病、肝臟疾病、消化系統(tǒng)疾病、急性創(chuàng)傷和手術、甲狀腺功能亢進和惡性腫瘤等嚴重影響營養(yǎng)代謝的疾病;既往有精神疾病史;妊娠或哺乳期婦女。照顧者納入標準:知曉病人病情;與病人有血緣關系或者是配偶關系;為病人的主要照顧者,每周照顧時長不少于40 h。臨床專業(yè)人員納入標準:腎內科醫(yī)生和??谱o士,腎病專職營養(yǎng)師,工作年限≥5年;主治醫(yī)師或護師以上職稱。參與測試者均能夠熟練使用智能手機和微信,自愿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研究工具
1.4.1 量性研究工具 采用中文版《交互式移動健康應用程序可用性問卷》(病人版)(mHealth App Usability Questionnaire,MAUQ)收集病人和照顧者對原型的可用性評分,MAUQ的內容效度為0.952,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912,說明該問卷在中國文化背景下具有良好的信效度[24]。該問卷共有21個條目,包括可用性和滿意度(8個條目)、系統(tǒng)信息布局(6個條目)、效率性(7個條目)3個維度。該問卷采用Likert 7級評分,非常同意計1分,同意計2分,有些同意計3分,一般計4分,有些不同意計5分,不同意計6分,非常不同意計7分,計算所有條目的相應得分總數(shù)并確定其平均值,平均值越接近1說明應用程序的可用性越好。
1.4.2 質性研究工具 根據(jù)研究目的自制訪談提綱,用于了解參與測試者對該小程序的整體感受、使用意愿以及小程序設計存在的不足及改進建議。主要包括①對該小程序的整體感受如何?小程序是否使用方便?是否容易使用?②該小程序對居家飲食管理有何作用?或小程序有哪些有益的體驗?③是否愿意使用該小程序進行居家飲食管理?原因是什么?④目前小程序存在哪些不足或不方便?建議如何改進?
1.5 小程序原型評價
1.5.1 臨床專業(yè)人員評價 ①招募1名腎病營養(yǎng)師、2名腎內科醫(yī)生和2名專科護士開展小組焦點訪談。②在醫(yī)生辦公室進行,測試前研究者向其介紹小程序原型,并說明測試的目的和測試流程。③由研究者向其提供小程序原型的二維碼,他們可在各自的手機端體驗,要求其瀏覽并進入各模塊功能中進行操作,并在測試體驗過程中進行出聲思維,即可以隨時提出任何想法、意見和建議、疑問等。④體驗結束后,研究者詢問他們的使用感受和存在的不足及改進建議。⑤研究者對測試全程進行錄音和記錄,觀察他們的非語言行為,必要時可以解釋說明。
1.5.2 CKD病人和照顧者評價 ①由腎內科醫(yī)生向其引薦研究者,研究者進行自我介紹和小程序原型介紹,說明測評的目的和實施流程,以及潛在的益處與風險,簽署知情同意書。②其在研究者提供的iPad中進行小程序原型體驗??紤]到本研究的可用性測試是初期的小程序原型,更是想了解其對整個小程序設計的總體評價與反饋,因此沒有設置典型任務進行測試,而是每個測試者獨立對小程序的所有模塊功能進行體驗,鼓勵他們在體驗過程中進行出聲思維。③體驗結束后,采用面對面一對一的形式進行訪談。④訪談結束后由其本人填寫可用性問卷,并收集其基本信息,當場回收并檢查問卷填寫的有效性。⑤全程進行錄音,研究者觀察其操作全過程并提供必要的說明和引導,以保證測試者完成所有模塊功能的體驗,但不提供操作使用支持。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8.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頻數(shù)進行統(tǒng)計描述。質性訪談數(shù)據(jù)在24 h內進行轉錄,采用內容分析法對資料進行描述。
2.1 基本信息 共有15名測試者參與。5名臨床專業(yè)人員均為女性,博士2人,碩士2人,平均工作年限18.2年。臨床專業(yè)人員、CKD病人、照顧者基本信息見表1~表3。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97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除依照《行政訴訟法》和本解釋外,可以參照民事訴訟的有關規(guī)定。在民事訴訟程序中,調解制度是一項相對成熟且適用較多的制度,但在行政訴訟中是否需援引此條規(guī)定,及是否直接適用調解制度,則值得商榷。
表1 臨床專業(yè)人員信息
表2 病人基本信息
表3 照顧者基本信息
2.2 量性研究結果 可用性問卷總體評分為(1.39±0.29)分。MAUQ問卷可用性和滿意度評分為(1.28±0.31)分,系統(tǒng)信息布局評分為(1.40±0.29)分,效率性評分為(1.51±0.38)分。MAUQ總體平均值越接近1分,說明應用程序的可用性就越好,因此認為該小程序的設計得到了目標用戶的認可,具有可用性。
2.3 質性研究結果
2.3.1 臨床專業(yè)人員的質性訪談結果
2.3.1.1 主題1:小程序的使用體驗 類別1:小程序功能全面,有助于病人的飲食管理。參與測試的臨床專業(yè)人員均表示該小程序符合病人和照顧者的需求,有助于病人的居家飲食管理。醫(yī)生1:“大部分病人在得知患了慢性腎臟病后比較緊張,知道需要改變飲食,又不知道怎么做,這個小程序對他們應該很有幫助。”營養(yǎng)師3:“這個小程序的功能很全面、分類很清楚,他們能比較容易找到他們需要的?!弊o士5:“小程序的功能很豐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對病人的飲食管理提供支持,我覺得挺好的?!?/p>
類別2:小程序可以減輕飲食宣教負擔。臨床專業(yè)人員表示應用該小程序可降低口頭健康教育的頻率,減輕工作負擔,彌補了由于經(jīng)驗不足可能導致的健康教育效果上的差別,有助于提高病人的飲食管理效果。護士4:“我們都會給病人做飲食宣教,但是他們還是會跑過來問我們護士(講過的問題),有了這個小程序他們就可以自己去看,會減少我們反復宣教?!弊o士5:“這個小程序的飲食管理功能很全面,提供的知識也比較科學,我們病房大多數(shù)是低年資護士,她們由于經(jīng)驗不足,飲食宣教做得不是很詳細,我經(jīng)常跟她們說飲食教育要注意病人的個體化差異,但是她們根本就無法做到?!?/p>
2.3.1.2 主題2:小程序存在的不足及改進建議 臨床專業(yè)人員主要提出了3條建議,包括小程序缺乏一個特征性的圖標設計;優(yōu)化小程序界面布局突出飲食管理的主要功能和調整界面色彩搭配。
2.3.2 病人和照顧者的質性訪談結果
2.3.2.1 主題1:使用后的整體感受 病人和照顧者均表示該小程序功能全面、界面清楚、便捷易用,具有實用性,整體滿意度較高。病人1:“我覺得還行,如果是5分的話,我可以打4分,還需要真正開發(fā)后去操作體驗。相對來說,這個小程序的功能比較全面,病人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功能去使用,可以滿足每個人不同的需求?!辈∪?:“這些功能模塊對病人有好處,我感覺挺好,且小程序使用很方便,可以隨時使用。”照顧者2:“我感覺很全面,蠻好的。有些東西比我想的要好,很多東西考慮得比較細膩,要是開發(fā)出來就好了。”
2.3.2.2 主題2:感知小程序的有益作用
類別1:便于獲取專業(yè)知識。大多數(shù)(7/10)表示該小程序從多個不同的角度提供飲食管理支持,可以便捷地獲取可靠的專業(yè)知識。病人1:“平時上班太忙了,小程序可以隨時使用,我有空的時候就可以拿出來看,可以聽醫(yī)生講座,看看其他病友的發(fā)帖,懂得更多疾病的相關信息。”照顧者3:“我平時會使用手機百度查一些問題,但是網(wǎng)絡信息太多了,有時候甚至會得到矛盾的說法,但是我們又不會辨別信息的可靠性,這個小程序是由專業(yè)人員研發(fā)的,里面的內容就比較可靠。”
類別2:提高飲食管理信心。大多數(shù)(9/10)表示從該小程序中可以獲取飲食管理所需的信息,有助于更好地控制飲食,讓他們更愿意參與到飲食管理中。病人1:“這個可以幫助我去多注意日常飲食問題,讓我知道日常可以吃什么,少吃什么,這個對我來說是有幫助的。飲食記錄功能做得很細致,可以督促病人建立滿足疾病要求的飲食習慣,我很感興趣”。照顧者1:“我們完全不懂這個疾病,所以就有很多問題都不懂,也不知道該吃什么,什么不能吃,如果有了這個小程序,我就可以作為參考,怎么吃的問題在心里就有底了?!?/p>
類別3:提高社會支持。一部分(4/10)表示通過小程序可以與病友、醫(yī)生進行互動,使他們感知到更多的社會支持。如,病人4:“我這個人平時喜歡發(fā)朋友圈、喜歡跟大家分享,我可以發(fā)表一些自己的飲食管理經(jīng)驗,希望能幫助到其他人?!辈∪?:“多聽聽醫(yī)生講座和看看病友的分享是很有幫助的,我就能多了解這個疾病,可以減輕焦慮情緒?!?/p>
2.3.2.3 主題3:小程序的使用意愿及原因 除了1名老年病人表示不愿意使用。病人4:“這么久的治療讓我對飲食管理比較了解了,自己也能夠較好地控制飲食,目前它對我的幫助不是很大。且對我們老年人來說,這個小程序可能并不是那么容易推廣?!逼渌∪撕驼疹櫿?9/10)表示愿意使用這個小程序。病人1:“我會去用的,主要是使用3個方面,一個是可以看社區(qū)互動,因為我自己不清楚的話,可以看一些其他人的,比如醫(yī)生和病友的,能夠獲得更多、更全面關于疾病的信息,再一個是可以記錄自己的歷史飲食情況,還有一個是我現(xiàn)在是在疾病初期,食物成分查詢這塊我比較感興趣,對我日常飲食管理很有幫助,我可能就會去控制看吃什么更合理?!?/p>
2.3.2.4 主題4:小程序存在的不足及改進建議 該小程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滿足病人和照顧者的需求,其對該小程序的認可度較高,認為該小程序符合他們居家飲食管理的需要,甚至比他們預想的更好。因此,僅提出少許改進意見,如病人1:“信息重置時,我覺得沒有必要所有的信息都重置,有些數(shù)據(jù)是不會改變的,比如身高、性別、年齡等可以保留,只需要把那些變動的信息重置就可以,減少信息的重復填寫,這與用戶體驗有關?!闭疹櫿?:“在技術可實現(xiàn)的情況下,添加語音查找會好一些?!闭疹櫿?:“對于我來說,我覺得這個還是好的,但是界面和排版可能還需要美化一下,有些界面過于花哨?!?/p>
3.1 小程序的可用性 原型評價通過不斷地挖掘用戶需求,聚焦用戶體驗,為優(yōu)化小程序設計迭代提供參考意見,并確認目標用戶對該小程序的接受度。研究結果表明該小程序設計達到預期目的,符合病人和照顧者的期待,交互設計有邏輯性,未提出明顯的可用性操作缺陷,測試者認為該小程序功能豐富、操作簡單,是實用的居家飲食管理工具,總體評價較好。
3.2 小程序的不足及改進建議 小程序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病人的居家飲食管理需求,但是仍有改進空間,主要包括用戶界面排版布局和色彩搭配需要進行調整,在開發(fā)技術可行的條件下,增加語音功能為用戶提供便利,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擴大用戶群體。
3.3 小程序的臨床推廣建議 不同治療階段的病人對飲食管理的需求是有差異的,有必要根據(jù)病人的飲食管理需求發(fā)生的時間提供需求幫助。在訪談中發(fā)現(xiàn),對不清楚CKD飲食的病人和照顧者來說,他們表示小程序對他們的幫助很大,使用意愿較高。而對病程長、定期接受腎臟病-營養(yǎng)聯(lián)合門診隨訪的病人或照顧者來說,他們使用小程序的需求則會降低。手機的便攜性和微信龐大的用戶量,將有助于促進小程序未來的推廣。在未來的臨床應用推廣中應重點考慮剛確診的和不清楚如何科學管理CKD飲食的病人及其照顧者,重視小程序內容來源的科學性并及時更新。對年齡較大但具備較好的健康素養(yǎng)的病人,也是重要的潛在使用者。
3.4 研究的局限性 小程序原型不是真正的產(chǎn)品,可收集到的有意義的量性可用性數(shù)據(jù)有限,且參與小程序原型測試的人數(shù)較少,病人的年齡和疾病分期分布不均,可能對小程序下一步的設計迭代產(chǎn)生影響。
該小程序對CKD病人居家飲食管理將會產(chǎn)生積極的促進作用。飲食管理依從性是CKD營養(yǎng)治療的關鍵,自我效能感是影響飲食依從性的重要因素。小程序原型評價的結果表明目標用戶和臨床專業(yè)人員對該小程序的認可度較高,功能符合病人的使用要求、測試體驗較滿意,認為該小程序將激勵和督促病人進行飲食管理,提高病人居家飲食管理的信心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