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郭恩娣(1975~),女,漢族,浙江杭州人,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qū)臨浦鎮(zhèn)大莊幼兒園,研究方向:學前教育與研究。
摘 要:隨著早期教育的受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很多鄉(xiāng)村幼兒園都開設了親子班活動,我園也開辦了親子班活動,然而存在許多問題:教育環(huán)境簡陋、教學計劃隨意、活動形式單一等。針對這些問題,我們開展了“向陽花”早教園鄉(xiāng)村幼兒園親子活動,以溫馨的環(huán)境、合理的方案、多彩的活動和巧妙的細節(jié)處理,嘗試“向陽花”早教園鄉(xiāng)村幼兒園的設計和組織,通過活動,促進2~3歲幼兒和家長的共同成長,也為廣大從事2~3歲幼兒早教的教師提供實際經驗。
關鍵詞:“向陽花早教園”;鄉(xiāng)村幼兒園;親子活動
中圖分類號:G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3)17-0145-05
一、 問題提出
近年來,隨著早期教育的受重視,許多鄉(xiāng)村幼兒園開始開設2~3歲幼兒的親子活動。親子活動中的體能活動能促進幼兒大肌肉的發(fā)展,刺激大腦皮層,提高身體的平衡力和靈活性。早期教育能促進幼兒認知的發(fā)展,提高語言表達力、藝術表現力、生活操作力等各種能力,對幼兒的發(fā)展成長有著諸多益處。然而,在實際的幼兒園早教活動中,尤其是鄉(xiāng)村幼兒園早教組織,往往存在著諸多的不足,親子活動的開展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一)教育環(huán)境簡陋,沒有固定場地
受幼兒園活動室的限制,親子活動時沒有固定的場地,經常是哪個教師上課就到哪個班級活動。由于2~3歲幼兒還處于認識世界的第一個階段,他們喜歡熟悉的環(huán)境、溫馨的場地、趣味的區(qū)角,而這些熟悉感在流動教室中都無法體現。所以在活動開展時幼兒們喜歡躲在家長身后,不愿開口說話,不愿動手操作,不愿和教師互動。
(二)教學計劃隨意,沒有理論支撐
在組織活動時,由于不是專職的早教教師任教,臨時頂班的教師思想上會不夠重視,知識上也不夠專業(yè),導致很多教師會根據自己的喜好組織活動,同時缺少各類計劃,想到哪里上到哪里。而早教活動的內容大多來自托班教程,在數量安排上隨心所欲。對幼兒的全面發(fā)展沒有整體的研究和思考,更忽略了如何根據幼兒敏感期進行教育。
(三)活動形式單一,忽略多樣培養(yǎng)
早教活動的組織中,往往活動形式單一,除了半小時的集體活動,如繪本欣賞。在主題活動的開展中,也只是單一的教師講,親子聽,這種形式從頭上到尾。在家長溝通上,缺乏專業(yè)知識,不懂如何指導家長和幼兒互動,使親子活動不能有效地開展。
二、 “向陽花”早教園鄉(xiāng)村幼兒園親子活動的設計與實施
“向陽花”早教園鄉(xiāng)村幼兒園親子活動是專門為2~3歲幼兒設計的親子活動。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我們以創(chuàng)設溫馨環(huán)境為抓手,以設計合理方案為重心,以組織豐富多彩活動為依托,鼓勵家長和幼兒們以輕松愉悅的方式參與到親子活動后的互動中。具體實施如下:
(一)構建溫馨環(huán)境
創(chuàng)設安全、健康、溫馨的環(huán)境,能讓幼兒和家長在與環(huán)境對話中感受到溫暖、友善、接納,讓幼兒盡快消除緊張感和陌生感。
1. 區(qū)域環(huán)境多樣化
由于每次親子活動的場地不同,對2~3歲幼兒會產生陌生感和不安全感。因此,我們在幼兒園開辟了固定的親子活動館。在親子活動館中,我們根據幼兒的主要活動特點,把親子活動館分成三個區(qū):
運動區(qū):小型的木質滑梯、軟包裝的鉆爬架,塑料平衡橋等,通過趣味游戲的設計和組織,充分培養(yǎng)幼兒的大肌肉動作發(fā)展。
感知覺發(fā)展區(qū):感知玩具以發(fā)展幼兒精細動作為主,如木珠游戲、沙畫等。
休閑娃娃區(qū):(沙發(fā)、娃娃、餐具)引導幼兒進行角色的初步體驗。
2. 墻面布置主題化
在主題墻設計上,我們分成了三個區(qū)塊:主題流程表、親子游戲和活動掠影。主題流程表包括活動目標、活動內容、家長寄語。親子游戲是主題的活動延伸,結合活動內容指導家長如何在家有效地和寶貝游戲,如:數學活動《1和許多》活動后,我們會引導家長和寶貝一起數一數家里有多少人,餐前引導寶貝根據吃飯人數幫忙準備碗筷等?;顒勇佑爸杏涗浿覀兠看沃黝}活動的照片。
3. 環(huán)境擺設生活化
在親子活動館中,有兩個區(qū)域中的部分玩具來自小朋友的家里。它們有的是寶寶最喜愛的玩具;有的是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完成的作業(yè);還有寶寶從家里帶來的全家福相冊。它們靜靜地站在親子活動館中,陪伴著寶寶的每一次親子活動,見證著寶寶的點滴進步。有了它們的陪伴,寶寶更加自信、勇敢,更有安全感了。
(二)設計合理方案
為了保證“向陽花”早教園親子活動的有效開展,每一個學期初,我們都要制訂學期計劃、主題計劃和活動計劃。
1. 學期計劃
學期計劃是對每一學期活動有一個總的安排,根據親子班幼兒現有的水平和他們的發(fā)展方向而定的。主要包括以下部分:回顧上學期親子班工作及幼兒成長狀況;本學期親子班寶寶家庭分析;寶寶年齡特點及主要表現;本學期寶寶成長目標;親子室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和活動區(qū)設計;家長指導工作。其中,附具體活動安排。明確的學期計劃,為整學期的親子班活動起到導航作用。
2. 主題計劃
根據2~3歲幼兒的發(fā)展總目標,我們結合園本特色活動設立了主題以及相對應的目標和內容,使每次活動的選擇更有目標,更有針對性。在主題計劃的制訂中,我們從活動主題、活動目標、活動內容入手,讓2~3歲幼兒在認知、體能、藝術等方面都有均衡的發(fā)展。
3. 活動計劃
活動計劃就像教師的備課,需要有明確的目標和過程。活動設計需要層層遞進,內容促進幼兒的身體、認知、語言、藝術和社會性等方面的發(fā)展?;顒臃桨冈O計中,我們不僅有對孩子的指導方案,同時根據游戲內容精心設計家長指導語言。例如,在每個游戲前都會告訴家長,這個游戲的名字是什么,主要發(fā)展了寶貝哪些能力,在家可以如何和寶寶玩類似游戲等。明確的活動流程和指導要求,讓教學活動更加順暢。
(三)組織多彩活動
根據幼兒園的實際以及2~3歲孩子的年齡特點,我們組織各種活動,包括主題活動、自主活動、實踐活動和體驗活動,讓“向陽花”早教園的活動更加豐富有趣。
1. 主題活動
在主題活動的設計中,我們根據皮亞杰認知發(fā)展理論為孩子量身訂制。家長及看護人根據寶寶的認知發(fā)展選擇適合寶寶發(fā)展的親子游戲,使寶寶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得到更好、更全面和更和諧的發(fā)展。為此,我們設計了主題活動6大環(huán)節(jié),活動內容3個固定,家長指導2個方面。
(1)主題活動6大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寶寶全面發(fā)展
親親寶貝點名時間——引導寶貝愿意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培養(yǎng)大膽、自信、樂于參與活動的積極情緒。我們以多種點名方式開展,如:《滾皮球》《許多小魚游來了》《打電話》《展才藝》等。鼓勵寶寶大膽做自我介紹。
快樂韻律動感時間——我們用固定韻律操《巧虎》開展音樂、節(jié)奏活動。培養(yǎng)嬰幼兒的節(jié)奏感和對音樂的興趣。
智慧寶寶親子時間——主要活動以語言、科學、社會為主。促進嬰幼兒知識增長并發(fā)展能力。我們根據認知發(fā)展理論設計的各類智慧寶寶親子活動,主要有語言類、情緒情感交往類、科學類、精細動作等。
寶寶最棒生活時間——教會寶寶基本的自理能力。提醒家長孩子已經長大,有能力做一些自我服務,如:自主喝水、整理點心用具等。當孩子在自我服務時,請家長做一個觀眾,耐心等待。當寶寶無法完成任務時,再做相應指導。
稚趣游戲快樂時間——主要促進孩子的精細動作和大肌肉動作發(fā)展而設計的。如:單對親子互動游戲:碰五官、爬爬“小山坡”等;集體親子互動游戲:所有家長四肢向下,身體弓起,排成一排,引導寶寶“鉆山洞”“過小橋”等。
以上6個環(huán)節(jié)促進孩子體能、智能和藝術能力的發(fā)展?;顒有问蕉鄻樱扔薪處熤笇Лh(huán)節(jié),又有親子互動環(huán)節(jié),還有寶寶操作環(huán)節(jié)。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活動的質量,給寶寶一個多方位發(fā)展的平臺。
(2)活動內容3個固定,增加寶寶安全感
由于每次親子活動不同的內容,對2~3歲幼兒會產生陌生感和不安全感。因此,每次活動開展前設計的固定活動內容會很大程度減少不安全感,讓幼兒感受到熟悉,更愿意表達自己。
固定戶外游戲——拉個圓圈走走:活動可以引導家長陪同寶寶一起參與親子熱身游戲,與寶寶一起感受集體游戲的樂趣。也調動寶寶情緒,為順利活動奠定基礎。
固定室內游戲——向陽花你好:在音樂的伴奏中,教師熱情地和每個寶寶拍手問候。并先鼓勵家長熱情、主動地和教師拍手問候。家長的情緒感染寶寶的禮貌與互動行為。
固定律動——巧虎操:“我是巧虎,我是巧虎,愛吃甜甜圈,喜歡做運動,我是快樂的樂智好寶寶。”在快樂的歌聲里,寶寶和家長一起舉起雙手,一起蹲站,一起開心地說:“耶!”
以上三個固定游戲,伴隨著幼兒一學年的親子活動,給這些寶寶和家長帶去了快樂,每次游戲時,都能看到寶寶夸張的動作和快樂的笑聲。
(3)家長指導2個方面,促進活動有效開展
“向陽花”親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根據游戲內容精心設計家長指導語言。一方面,在每個游戲前,都要告訴家長,這個游戲的名字是什么,在家可以如何和寶寶玩類似游戲等;另一方面,引導家長在游戲中要保持安靜,和孩子面對面坐,盡量鼓勵孩子獨立操作、自主探索。以積極的態(tài)度參與游戲活動,以愉快的情緒去感染孩子、帶動孩子,促進活動有效地開展。
2. 自主活動
活動結束后,部分幼兒對幼兒園會依依不舍。根據幼兒的這一情緒,我們用“親子繪本室”和“親子涂鴉室”這二室的活動幫幼兒來緩解。親子活動結束后,不想回家的小朋友可以進親子繪本室閱讀,也可以去親子涂鴉室進行親子涂鴉。這些活動,增加了親子間的互動,彌補生活中陪伴時間不足的缺陷。
“親子繪本室”:親子繪本室是幼兒園現有的專用活動室。里面陳列著100多本色彩鮮艷、內容豐富、可讀性強的繪本。每次活動結束后,總有幾對家長和孩子組合靜悄悄地扎進這里,他們相互依偎著,家長引導寶寶發(fā)現故事,寶寶用稚嫩的聲音興奮地告訴家長自己的發(fā)現。在知識的海洋里,寶寶們盡情地汲取營養(yǎng),家長們耐心地陪讀。
“親子涂鴉室”:親子涂鴉室專為在活動時不敢動手操作的孩子服務。當然,活動過后,對涂涂畫畫依舊情有獨鐘的寶寶也會選擇來這里。瞧,在家長的鼓勵下,他們自發(fā)地玩起車輪滾畫的游戲。
3. 實踐活動
為了給2~3歲幼兒一個集體的戶外實踐活動,每學年我們都組織一次親子實踐活動,或在萬物復蘇的春季,或在碩果豐收的秋季。
10月中旬,我們帶著大朋友和小朋友走進了“余杭農夫樂園”。小朋友穿上迷彩服,戴上小軍帽,儼然一個個小小解放軍出現在我們眼前。在挑擔、磨豆、捉泥鰍等活動中,孩子的動手能力、語言能力、認知能力、肢體力量等都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
4. 體驗活動
經過一個學期的活動,幼兒各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在6月,我們會組織幼兒進入小班進行體驗,參與小班的半日活動。一是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生活活動,二是讓我們的幼兒對幼兒園生活產生興趣,為9月順利進入小班奠定基礎。
(四)處理忽視細節(jié)
1. 親子活動公約
在活動開展中,教室里時不時地會響起手機鈴聲;時不時地會因為沒有滿足寶寶需求而聽到寶寶的哭聲;當孩子因為陌生和害羞不愿意開口表達時,總會聽到家長不耐煩的聲音:“你快說啊,快說??!”……所有這些和活動無關的聲音總會干擾寶寶的思緒,破壞安靜的環(huán)境。于是,我們把想對家長說的話,以“公約”的形式張貼在活動室醒目的墻面上,時時提醒家長當寶寶有情緒時,我們可以怎么做;當寶寶不愿意開口時,我們可以怎么做;當寶寶搶了別人玩具時,我們可以怎么做等。當然,我們還倡議家長以身作則,熱情禮貌,尊重孩子,耐心陪伴。
2. 安全可愛胸牌
為幫助寶寶盡快建立與人交往的興趣與愉悅感,幼兒園為每位親子寶寶制作了可愛又實用的軟胸牌,上面記錄了寶寶的基本信息。寶寶每次來園活動,只要戴上這個胸牌,教師就能根據胸牌上提供的信息叫著寶寶的名字進行順利的交流。這會讓寶寶很快產生親切感,也能較快地融入活動。
3. 環(huán)節(jié)提示音樂
在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過渡時間,我們精心選擇環(huán)境背景,暗示家長和幼兒盡快準備好參與下個環(huán)節(jié)。為了讓寶寶將來入園后能盡快熟悉集體,每次親子活動中,我們都會融合寶寶特有的聽覺享受元素,播放固定式的音樂。
三、 “向陽花”早教園親子活動實施保障
為了使“向陽花”早教園親子活動能順利地開展,讓2~3歲幼兒及家長在活動中有更大、更多的收獲,我們在時間、師資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
(一)時間上的保障
固定的時間能讓孩子養(yǎng)成積極參加親子活動的好習慣。每個學期,“向陽花”早教園都會安排5~6次親子活動;每個月,“向陽花”早教園都有固定的活動時間;每次活動都會以各種形式持續(xù)一個半小時。
(二)師資力量的保障
為了保證“向陽花”早教園活動的有效開展,幼兒園在教學人員安排上實行專人負責,派早教老師去姐妹園觀摩學習早教活動,以短期培訓、網絡培訓等方式提高早教老師的教育教學水準。
(三)后續(xù)交流的保障
為了給家長和教師、家長和家長間的相互交流提供一個平臺,我們建立了“向陽花”早教園微信群。如果家長們在活動后碰到了困惑,可以進群找老師;如果家長需要活動方案、活動照片,可以進群找分享;如果家長們想約上幾個月齡相仿的寶寶開展家庭活動,可以進群約時間。同時,群里還會推薦一些教育孩子、指導孩子開展游戲的經驗文章,指導家長開展活動。
四、 實施成效
(一)“向陽花”早教園是寶寶發(fā)展的需要
寶寶的適應能力、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自理能力等有了明顯的提高。參加過“向陽花”早教活動的寶寶,上幼兒園時,其理解能力、交流能力、參與集體活動的能力都明顯好于班內其他寶寶,一定程度地緩解了幼兒園新生入園焦慮這一難題。
案例:QQ,男,26個月。第一次來參加活動時,抱著媽媽的腿,眼睛滴溜滴溜地轉動,環(huán)視教室。老師想請他脫了鞋子進活動室游戲時,他拉著媽媽的身體大哭,不讓老師靠近,媽媽連忙低下頭抱著QQ,幫他脫了鞋子。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QQ參加活動時,會主動脫鞋子進活動室,還能和小朋友互動玩拉個圓圈走走的游戲。
上述案例中QQ的自理能力、適應能力和交往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可以看出親子活動不僅僅改變了寶寶的行為,更通過多種形式有效地指導了家長們的教養(yǎng)行為:讓寶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二)“向陽花”早教園為家長交流提供平臺
家長在“向陽花”早教活動中收獲了與教師共同觀察寶寶能力的提高,收獲了與寶寶在親子活動過程中體驗的快樂,收獲了與其他家長相互交流、結成小組的共鳴。通過“向陽花”早教園一年的活動,家長明顯從以前指導寶寶成長時的力不從心到現在一有問題就與教師、其他家長一起探討,感受到了集體的后盾力量,對自己指導寶寶有了很大的信心。
(三)“向陽花”早教園為教師成長創(chuàng)造機會
了解寶寶,溝通家長,促進專業(yè)成長。執(zhí)教教師是基于寶寶現場表現進行具體觀察,還要對家長進行及時交流指導,這就要求教師有很強的專業(yè)觀察力和語言表達力,促進了執(zhí)教教師快速地成長。
(四)“向陽花”早教園為幼兒園提高美譽度
自開展以“入園準備”為特色的早教活動來,通過專題講座、親子活動、電話咨詢、現場答疑、資料宣傳等多途徑,幫助周邊家庭及寶寶享受優(yōu)質的早教資源,較好地發(fā)揮了幼兒園教育的輻射作用。從幼兒園層面來說,開展社區(qū)早教嘗試,也為幼兒園積累了很多的相關經驗。同時,也使更多的家長了解了我園的品牌特色,為入園后家長對幼兒園發(fā)展的認同與支持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五)“向陽花”早教園為姊妹園提供范式樣本
我園處于鄉(xiāng)村地區(qū),周邊幼兒園對社區(qū)早教一知半解,而“向陽花”早教園的有效開展,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許多周邊姊妹園前來登門參觀學習,為他們提供了學習的范本。
參考文獻:
[1]周培植.親職教育零歲起步[M].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2005.
[2]王利芳.0~3歲智力開發(fā)[M].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2006.
[3]李俐.2~3歲寶寶機構教養(yǎng)活動資源庫[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4]李俐.2~3歲寶寶精細動作游戲資源庫[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5]陳紅梅.家園互動的親子教育[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