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能在班級管理中巧妙利用孩子的興趣,幫助孩子發(fā)現(xiàn)班級生活的樂趣,激發(fā)孩子做事的興趣,班級工作就會事半功倍,而且這種管理方式對于培養(yǎng)孩子的積極心理非常重要。
興趣為學生心理減壓
一天,小紅哭著找到我:“劉老師,我感覺學習挺緊張,我一個人也不認識,我學不下去……”說著說著,小紅蹲到地上號啕大哭起來??粗@個讓人憐惜的小女孩,我走過去輕輕地把她抱住,輕聲和她聊起來。
這是一個比較內(nèi)秀的女孩子,平時在班里安安靜靜的,因為新學期剛剛分班,面對陌生的班集體產(chǎn)生了恐慌的心理。再加上沒有完全適應新課程,學習又有些吃力。這不,開學才一個月,小紅就情緒波動了。
“你平時喜歡做什么?”我慢慢開導她。
她遲疑了一下,輕聲說:“我喜歡畫畫?!?/p>
“畫畫好啊,畫畫的孩子心中有丘壑,眼里有靈氣?!蔽胰滩蛔】滟澦?。
她不好意思地笑了。
“你看這樣,咱們班每次放學,黑板都會被畫得烏七八糟。我想,要是有人給黑板補上一幅漂亮的畫,是不是就不一樣了?”
小紅的眼睛一亮,顯出躍躍欲試的神情。
“你能不能試試?你可以再推薦幾個小伙伴一塊兒畫?!?/p>
當天下午放學后,我來到教室,看到小紅和兩個女孩子正用心地畫著,她們一邊畫一邊咯咯笑,一幅幅靈動的畫面就像從清脆的笑聲中飛到了黑板上。
第二天,我特意早早來到教室,孩子們也陸陸續(xù)續(xù)來了。幾乎每一個人進來看到黑板上的畫都會發(fā)出一聲驚嘆,小紅的眼里也盛滿了笑意。
不用說,小紅變了。更有意思的是,我們班也變了。
興趣幫學生找同桌
又到調(diào)位子的時候了。每次調(diào)座位我都要頭疼好長時間,琢磨來琢磨去,總有人不滿意。受小紅改變的啟發(fā),我的心里有了一個主意。
這天班會課,我拋出了一個問題:“同學們,今天老師想做一個調(diào)查,這個調(diào)查也可以算是你們的自我調(diào)查。”
說到這里,我故意停了下來。
看同學們都很期待的樣子,我才接著說:“請大家說一說,你適合給怎樣的同學當同桌?”這個問題一拋出,大家紛紛討論開來。不一會兒,孩子們就舉起了小手。
“我適合給不會收拾東西的同學當同桌,因為我特別愛干凈,又愛多管閑事?!?/p>
“我適合給不愛讀書的同學當同桌,因為我喜歡讀書,而且喜歡讀完分享給他人?!?/p>
我走向小戰(zhàn),說:“看你剛才說得津津有味,你也發(fā)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教室里響起了一陣笑聲,小戰(zhàn)的臉紅了:“我想不起來我能幫大家做什么,我也不知道我適合給誰當同桌。”
我知道這個孩子小毛病比較多,管不住自己,確實是班里的“老大難”。
“怎么會呢?誰還會沒有自己喜歡做的事呢?我就知道好多你喜歡做的事。比如幫科代表分發(fā)作業(yè),幫值日生擦黑板。”我說。
確實,小戰(zhàn)的手腳閑不住,就喜歡幫別人做事,一是為了和其他人說說笑笑,二是不愿意一直坐在座位上。
我把這個說成他的優(yōu)點,小戰(zhàn)的眼睛也一亮,“這樣吧,我愿意給我們班力氣小的同學當同桌,這樣能幫他干活?!蓖瑢W們都笑了。
“這樣吧,大家找到自己的同桌商量商量,看能不能達成一致意見?!焙芸欤⒆觽兙腿齼蓛勺叩揭黄?。后來在我的幫助下,幾乎所有孩子都當場找到了自己滿意的同桌。趁熱打鐵,我又要同桌之間簽訂了“同桌宣言”。
兩個星期下來,我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有了很大改觀,最主要的是大家更團結(jié)了。
化興趣小組為班級管理小組
又到了班會時間。我等班干部通報完上周情況,一言不發(fā),拿起一支粉筆在黑板上寫了幾個大字:給班級工作寫名片。
孩子們一下子愣住了:“啥意思,給班級工作寫名片?”孩子們議論紛紛。
“誰能想到老師要做什么?”我笑瞇瞇地問。
我一邊說,一邊拿出一張名片投屏給大家:“同學們看看,名片是什么樣子的?上面都寫了什么?”
我看時機差不多了,趕緊趁熱打鐵:“想想我們班有哪些班級工作,如果讓你給其中一項設計名片,你準備寫什么?”
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被激發(fā)了,性急的孩子立刻行動起來。
等大家都寫得差不多了,我引導孩子們展示講解。不一會兒工夫,孩子們梳理出了二十多項班級工作,而且把工作時間、地點、工具、工作要求表述得清清楚楚。
看“魚兒”都“上鉤”了,我暗自發(fā)笑:“同學們,你覺著你更適合做哪項工作?注意要和工作對應,為了防止競爭失敗,也要注意橫向比較?!睘榱似胶馑泻⒆樱矣止室饧恿艘痪?。
學生沉默了一下,又嚷嚷起來。這次,我讓班干部做評判員,經(jīng)過“任務認領”宣講,班級工作很快被分到了心儀它的孩子手里。
其實,興趣管理的過程就是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發(fā)現(xiàn)生活的過程,是引導孩子運用積極心理看待世界的過程。當然,不免會有孩子產(chǎn)生從眾心理,這就需要教師及時關注。此外,興趣管理也要防止孩子產(chǎn)生審美疲勞,特別是孩子起初不過是一時興起,更需要教師不斷去關注強化,將之變成孩子穩(wěn)定的興趣,進而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作者單位:山東省莘縣第二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 劉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