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筱禹去
幼小銜接旨在幫助學前幼兒實現(xiàn)從幼兒園到小學兩個不同教育階段的平穩(wěn)過渡,讓他們自信、快樂地適應小學階段的學習生活。因此,做好兩個教育階段的銜接工作,對幼兒未來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是兒童早期成長過程中一次重要的轉(zhuǎn)折點。安徽省合肥市安慶路幼兒園教育集團開展大班幼小銜接主題活動“你好,小學”,通過幼兒早操、班級特色課程、節(jié)日與節(jié)氣主題教育、STEAM科學探究活動、一公里課程等豐富多樣的活動,幫助幼兒培養(yǎng)相關習慣與能力。
初步感知,了解小學生活。第一,云參觀。園所組織幼兒“云參觀”小學升旗儀式、早操活動、上課及課間活動等,高大的教學樓、明亮的教室、寬敞的校園、莊嚴的升旗臺、豐富多彩的課間生活、認真聽講的小學生,都有助于激發(fā)幼兒上小學的愿望。
第二,云交流。幼兒園教師提前收集問題,再由小學教師采訪錄制視頻,以校園合力的方式,為大班幼兒提供與小學生“云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一問一答中進一步了解小學的生活,探尋小學的魅力。
親身體驗,培養(yǎng)良好習慣。第一,體驗時間。由于幼兒園和小學在作息時間制度上存在著很大差異,所以學會時間管理是幼兒必須掌握的能力之一。針對班級同伴遲到的問題,教師利用晨間談話帶領幼兒們討論遲到的原因,共同設計一日作息表,幫助幼兒學會合理分配時間?!靶W里的課間十分鐘可以做什么?”關于課間,幼兒產(chǎn)生了新問題。初次體驗課間十分鐘后,幼兒開始思考:書本來不及歸還到書架上怎么辦?還沒來得及喝水、如廁,該怎么辦?……針對這些問題,他們采訪自己一年級的哥哥姐姐們,向他們請教該如何安排自己的課間十分鐘。新一輪十分鐘計時開始了,幼兒總結(jié)經(jīng)驗,學會了合理的規(guī)劃時間。他們有的和好朋友做游戲,有的玩起了桌面游戲……當聽到鐘聲響起便有序整理材料,幼兒迅速回到座位,順利參加集體活動。
第二,主題辯論?!吧嫌變簣@好還是上小學好?”幼兒圍繞這個問題展開了一場主題辯論競賽,在自主學習和表達中鍛煉思維反應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開始前,教師帶領幼兒了解規(guī)則、流程及注意事項,幼兒首先通過自主討論、詢問、調(diào)查、參觀等多種形式尋找小學的特點和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為自己的觀點準備充分的論據(jù);教師提供辯論記錄表,方便幼兒在辯論時用文字、繪畫等形式記錄論據(jù)并分組進行匯總、分享和交流。在有了充分的論據(jù)后,自由選擇一方觀點并進行組隊,各方自主推選一位幼兒當隊長,由隊長帶領其他隊員設計專屬隊徽、分配辯手,并根據(jù)辯論需求布置場地?;顒尤逃捎變鹤灾髟O計,在激烈的辯論賽中幼兒深度思考、踴躍表達。
此外,幼兒園還開展“模擬小學課堂教學”“戴上紅領巾”“我的畢業(yè)典禮我做主”等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讓幼兒全方位聆聽、觀察、了解小學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漸消除內(nèi)心的擔憂和困惑,萌發(fā)他們對小學的憧憬和向往。
家園共育,做好過渡銜接。第一,家長問卷。設計“家長版”幼小銜接調(diào)查問卷,內(nèi)容包括“您認為幼小銜接應該從哪些方面開展”“您最擔心幼兒入學后出現(xiàn)什么問題以及對幼小銜接的建議”等,收集家長感到困惑的問題,再就家長咨詢的問題進行集體研討,并及時給予反饋。
第二,專題講座。邀請知名小學的校長、名師為大班家長開展幼小銜接專題講座,幫助家長對“幼小銜接”形成正確的認識,解答他們在銜接過程中存在的困惑。
第三,定期家訪。開展有計劃、有針對性的家訪活動,通過電話、視頻、上門等多種方式進行幼小銜接家訪,共同助推幼兒順利銜接過渡。
第四,好文推薦。園所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園長媽媽對你說”欄目,定期推送優(yōu)秀幼小銜接文章,讓家長了解幼兒園到小學階段的變化、需要的入學準備等,科學指導家長做好準備。
責任編輯: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