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威敬
近日,“海南省一名13歲女孩遭到校園霸凌”一事引發(fā)關注。視頻中,多人對該女孩施暴,并用鞋子扇其面部、撕扯衣服,并將其推入水溝。據(jù)悉,女孩的父母均為殘疾人。
據(jù)警方通報,公安機關已經對其中已滿14周歲的違法未成年人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并責令其監(jiān)護人嚴加管教。
值得一提的是,通報中表示,雙方曾分別糾集多名未成年人于不同時間對對方實施毆打。
這一情節(jié)令人深思,不到14歲的女學生,為什么會選擇訴諸暴力?她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學校又是否知情?
女孩林某遭到欺凌,因相關視頻的流出才被曝光。
曝光視頻中,一條土路上,多名同齡女孩對著林某拳打腳踢,將她打倒在地,隨后將其踢進水溝。林某哭著,往上爬了兩步又被拽著頭發(fā)拉了起來,并遭到持續(xù)毆打。
林某的哭泣和求饒,沒有換來同情,一名施暴者甚至用異物插進她的眼角。
據(jù)悉,林某今年13歲,就讀于海南臨高思源實驗學校7年級。事情發(fā)生于3月13日。林某的父親靠拉三輪車為生,妻子則在學校門口推車擺攤賣零食。
林某的舅媽對記者表示,事發(fā)一周后,3月19日,林某才被送到海南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住院治療。診斷報告顯示,林某存在左耳鼓膜可見穿孔等癥狀。眼角因有異物插入,造成視力下降。家屬并不清楚事情的起因。
視頻曝光引發(fā)關注后,當?shù)毓?、教育部門及婦聯(lián)等均介入處理。
3月24日下午,由臨高縣公安局、縣教育局等相關部門成立聯(lián)合調查組發(fā)布了調查通報:經查,涉事人員均為該縣未成年人,其中當事人宋某與林某為某學校同班同學。宋某與林某因瑣事發(fā)生口角,雙方分別糾集多名未成年人于不同時間對對方實施毆打,期間雙方都拍攝視頻并上傳到網上引發(fā)關注,公安機關已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相關規(guī)定,對其中已滿14周歲的違法未成年人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并責令其監(jiān)護人嚴加管教。
經公安機關調查,網傳“林某被非法拘禁5天”為不實消息。法醫(yī)已對雙方進行傷情鑒定。相關部門正在組織心理健康教育老師對涉事未成年人進行心理疏導,使其盡早恢復正常生活和學習。
陜西恒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趙良善向記者指出,雙方分別糾集多名未成年人于不同時間對對方實施毆打,屬于打架斗毆行為。根據(jù)警方通報,法醫(yī)已對雙方進行傷情鑒定,鑒于警方依據(jù)《治安管理處罰法》規(guī)定對施暴者予以行政處罰,可推定雙方的傷情結果是輕傷或輕微傷。
作為同學的宋某和林某,為何糾集多名未成年人于不同時間對對方實施毆打?校方又是否知情?
調查組在通報中稱,對此次事件發(fā)現(xiàn)的學校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該縣已啟動問責調查程序,對嚴重失職失責的學校校長予以免職,其他相關人員責任處理結果后續(xù)將及時向社會通報。
“學生霸凌同學或者是被霸凌的同學不采取報警的方式維權,而是糾集其他的同學去打回去,都反映出該學校缺乏法治教育,沒有真正地去培養(yǎng)學生遵紀守法?!?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向記者分析稱,從本質上講,此次事件中的7名同學都涉嫌違法犯罪的行為,應該納入法治軌道來加以處理。
在熊丙奇看來,治理校園的欺凌現(xiàn)象,要著重于依法治教,包括在發(fā)生欺凌事件之后,必須要納入法律程序來處理,依法追究相關各方的責任,包括對學校校長的問責,其實也要依法依規(guī)。
“現(xiàn)在有的時候,一旦發(fā)生欺凌事件,有些地方為了盡快地擺脫責任就可能去處分有關的校長或者副校長”,熊丙奇認為,但在這過程中,他們(校長/副校長)究竟承擔什么樣的責任,可能并沒有得到清晰的認定,這就可能導致有的學校發(fā)生校園欺凌事件之后,擔心被處罰隨后就掩蓋。
“有些學生會把自己的所作所為認為是惡作劇,而有的學校在處理相關事情的時候也是在淡化他們的違法性質?!毙鼙嬲f。
“通常在治理校園欺凌問題的時候,希望每一所學校要成立校園欺凌委員會,由校領導、教師代表、家長代表,學生代表,還有社會的專業(yè)人士代表共同組成,來制定學校的防止欺凌的相關規(guī)定,同時也對學生的這個欺凌行為來進行認定,但是有很多學校都沒有成立這樣的委員會。”熊丙奇表示,成立這樣的委員會,本質也是在對學生進行法治教育。
中國犯罪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顧問張荊曾經做過一個有關校園霸凌的調查。
“我們調查顯示,過半數(shù)以上的欺凌事件,只要有人制止,很快就會結束了。但事實上,霸凌事件中有人制止的比例只有19%?!?/p>
張荊向記者介紹稱,在西方的一些國家的中小學中,經常會在開學時進行反校園暴力的宣傳活動,以此來號召師生共同抵制校園霸凌現(xiàn)象。
就在不久前,張荊剛剛被聘任為河南省永城市陽光學校的名譽校長,該學校旨在通過對嚴重不良行為或輕微犯罪的未成年人專業(yè)化、規(guī)范化的教育矯治,幫助他們矯正品行、回歸社會。
在永城市陽光學校中,不少孩子已經觸發(fā)嚴重不良行為甚至違法行為,卻因年齡問題沒有被判刑。
張荊發(fā)現(xiàn)永城市陽光學校中,95%的學生都是農村孩子,他們的父母在外打工,由祖父母等其他親人代為照顧。
“父母的愛無法隔代替代,不是寄點錢,或者春節(jié)看一下就行了,孩子會感到孤獨,或者被忽視,缺少與父母的長期互動,對孩子的影響非常不好?!?/p>
張荊提到,他親眼曾見過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眼神里充滿仇恨的目光,“父母在他很小時候就離異了,從未給予過他關心,還經常遭到父親的毒打,因此他恨自己的家庭和周圍的人”。
在張荊看來,孩子走向歧途有兩個重要的節(jié)點,一個是夜不歸宿,另一個是輟學,二者都指向長期不上學。
這個過程中,孩子可能未受到足夠的重視?!拔覀兊綄W校調查的時候,孩子不上學,很多學校壓根不管,家長也不管?!彼硎尽?/p>
其所在的陽光學校中,管理人員通過心理學的量表測量及訪談,將學生們分為四種類型,其中最典型的是社會罪錯人,這也是犯罪學中是最常見的一個類型,因為社會環(huán)境,比如家庭環(huán)境、學校環(huán)境和交友環(huán)境的惡劣而引發(fā)的罪錯,“不能光教育孩子們,而是想辦法改造父母、學校的教育方法,改變他們的交友環(huán)境。比如在專門學校里應建立外聯(lián)部和家庭教育咨詢中心。
在他的調研樣本中,女孩之間的沖突很大原因是因為“早戀”。
張荊特意提到了在校園暴力中使用手機等設備進行錄像的孩子?!芭c海南這次事件相似,很多校園暴力事件是因為錄像傳播后才引發(fā)關注并最終得以解決的?!痹谶@樣的事件中,最終往往處理的都是下手最重或者帶頭打人的孩子,而旁觀群體和起哄群體很容易被忽略。
張荊向記者介紹稱,根據(jù)2021年3月實施的刑法第11修正案,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jié)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