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采訪嘉賓:
Steve Haines
賓州西徹斯特大學碩士
美國東部精英高中教師,執(zhí)教逾20年
國際教育(歐美留學)咨詢顧問
近30年工作經(jīng)驗營地教育專家
Advantage-USA創(chuàng)始人、Big Oak Camp營地主任
Immersive Education Associate 沉浸式教育協(xié)會主席
美國營地協(xié)會ACA認證營地培訓師
中美文化交流·赴美實習項目開發(fā)者
巔峰領導力培訓師,為美國私立學校(NAIS)和美國航天局(NASA)提供培訓支持
編著有《The Art of Facilitation 》(協(xié)作的藝術)《Lessons in Leadership 》(領導力課程)
李文意(Amy)
六年研學/營地教育經(jīng)驗,鳥獸蟲木自然解說員
國際營地專家【營地項目設計】
ICDC國際營地主任
美國西雅圖【藝術賦能教育】導師
愛丁堡公爵國際獎項目導師,戶外科目評估員
康奈爾大學E-STEM教育培訓員
全國青少年戶外體育活動營地管理人員(營地主任)
1+X研學旅行策劃與管理(EEPM)職業(yè)技能等級證書考評員
問:在美國是否有項目式學習與旅行體驗相結(jié)合的教育項目呢?他們是如何組織這種類型的活動或項目的呢?一般由誰來主導與設計?
答:許多小學、初中和高中會安排實地考察,參觀博物館或其他與他們課堂上所學知識直接相關的場所。如果要研究太陽系或星系,他們會去天文館;如果正在研究北美動物,他們會去動物園,在那里觀察、識別或?qū)ふ宜麄冊诮淌依镅芯窟^的東西;如果是在一個職業(yè)領域的研究,如焊接、管道或自動機械,學生有機會與該專業(yè)領域的導師共事,這樣他們可以通過實踐來鞏固學習課本所學的內(nèi)容。
問:國外的研學項目如何實現(xiàn)各學段的分層教學或課程設計呢?
答:課程設計取決于項目的級別。
小學或中學的研學旅行,可能有助于鞏固課堂學習。參觀博物館是一種靜態(tài)的學習。參觀博物館可以非常有趣,也可以非常無聊。老師們要讓學生們有一定程度的強制性參與,讓他們有東西可填、可找或可學,這樣他們就不會漫無目的地瞎轉(zhuǎn)。老師在過程中可以給學生一些指導性的任務——作業(yè)表/任務單,學生們必須找到答案,但是可以把作業(yè)表做得像一個游戲,學生必須保持警覺,這樣做是為了讓過程更具互動性和吸引力,而不是走馬觀花。
高中可能需要獲取事實或數(shù)據(jù),帶回去獨立完成或小組完成。高中階段的老師通常會對學生有更高的期望,以考察他們在實地研究學習的效果。學院/大學階段,在這些旅行和更多的實地學習中,學生自行決定吸收哪些、忽略哪些。教授們不一定會追究他們的責任,但會有一定的期望——你是否帶著真誠的學習興趣去體驗。
問:能講講您的相關經(jīng)歷嗎?
答:在2012年,我為美國的高中生制定了一個,為期5周的環(huán)境研究項目。學生們的選擇都與淡水生物研究有關,這屬于“漁業(yè)”,所以內(nèi)容涉及魚的繁殖、魚食、水質(zhì)及可持續(xù)性實踐等。他們在中國研究生的指導下調(diào)研學習。每個學生都必須進行研究,寫一篇研究論文,并使用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來支持他們的論點。學生最后的作品還出版了。
我和一個中國伙伴合作策劃了這個項目,當時規(guī)劃很緊湊,給予學生的是改變?nèi)松慕?jīng)歷。此外,他們還邊旅行邊學習文化,樂趣和學習做了很好的結(jié)合。同時,在研學中,他們與中國學生互動,更好地理解文化的異同。這些研學有助于挑戰(zhàn)他們對人、文化、政府等的刻板印象或先入為主的想法。
我發(fā)現(xiàn),當學生們結(jié)束這樣的旅程回到家時,他們對自己所生活的地方的看法得到了豐富,他們對自己所去過的地方的欣賞也在沉浸式經(jīng)歷中深深根植。
問:能給我們一些讓這個項目更好的建議或想法嗎?
答:對我來說,任何項目的優(yōu)勢都在于學生如何與當?shù)厝嘶樱粌H僅是在著名景點拍照,這能帶來改變?nèi)松膬r值。
問:您指的是研學旅行應該要提供更多的機會給學生,讓學生與當?shù)厝嘶樱@取真實的信息嗎?比如去小村莊研學可以采訪當?shù)厝耍焦S考察可以與工人們交流,對嗎?
答:是的,沉浸式互動總是能提高學習效果。我記得參觀過華盛頓特區(qū)的大屠殺博物館,離開博物館的展品時,通常會有一位大屠殺幸存者等著回答參觀者的問題。看過展品的問答是如此震撼心靈!
參觀主題公園可能是更有趣的部分,我聽說教物理的老師帶學生去游樂園時,同時也教授運動、慣性、重力等原理。沉浸式、互動性和參與性是確保M amp; M時刻(即Memorable amp; Meaningful Moments ,意為難忘并有意義的時刻)成為可能的三個關鍵。
問:您認為這種研學類教育項目所追求的目標是什么?
答:更多是共通主題——強調(diào)實踐所學知識的重要性。這就是“知識轉(zhuǎn)移”的意義,即一個人可以在實踐里應用所學知識。我想這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讓學生為現(xiàn)實世界做準備,不僅僅是用數(shù)據(jù)填滿他們的大腦。
教育應該教學生如何思考,而不僅僅是思考什么。
理解“如何做”才是真正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