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嘉圻 董笑之
本期點評專家
張永強? 中學高級教師,湖南省十佳科技教師??破罩袊?021年十大科普人物獎獲得者,全國校園發(fā)明創(chuàng)意大賽、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湖南省創(chuàng)新編程與智能設計大賽、湖南省科學調(diào)查體驗活動評審專家組成員。
在做《生物學》必修一“生物組織中還原糖的檢測”實驗時,我們常以梨勻漿為材料,而不以甘蔗、甜菜等為材料。對此,很多資料中的解釋是:甘蔗富含蔗糖,而蔗糖是非還原糖。
甘蔗那么甜,真的不含還原糖嗎?如果有,含量大概是多少?蔗糖是否因為還原糖含量過低而不被選為實驗材料?
我們在寧波市數(shù)字圖書館網(wǎng)站中以“甘蔗中的還原糖”為關(guān)鍵詞,查閱到王霞的《檢測蔗汁中的還原糖實驗研究》和張耀、劉云云、孫偉偉等的《以兩種甘蔗為代用材料來檢測還原糖的實驗》,兩者的研究都證明了甘蔗中含有還原糖。王霞還以CuSO4溶液用量200μL、蔗汁65μL時恰好完全反應來估算甘蔗汁中還原糖的含量。
結(jié)合校本課程《生物學實驗拓展》中所學的方法,能否利用光電比色法定量測定甘蔗汁中的還原糖含量呢?為此,我們開展了實驗探究。
一、甘蔗汁是否含還原糖的定性探究
(一)實驗原理
還原糖與斐林試劑在加熱條件下生成沉淀。生成沉淀的顏色取決于顆粒的大小,而顆粒的大小又與反應速度有關(guān)。
反應速度快時,生成的顆粒較小,沉淀呈黃綠色;反應速度慢時,生成的顆粒較大,呈磚紅色。用斐林試劑鑒定可溶性還原糖時,在沉淀析出的過程中,反應液的顏色經(jīng)歷了藍色、綠色、黃色、磚紅色的變化。反應較快時,可直接觀察到磚紅色沉淀。如果溶液中還原糖的含量較低,產(chǎn)生的沉淀較少,只會觀察到綠色、混濁的黃色或橙色沉淀等。
(二)實驗原料和試劑
廣東青皮甘蔗,葡萄糖溶液(質(zhì)量分數(shù)為1 mg/mL、10 mg/mL)、蔗糖溶液(質(zhì)量分數(shù)為1 mg/mL)、蒸餾水等試劑,榨汁機、燒杯、漏斗、玻璃棒、紗布、試管6支、試管架、10 mL量筒、滴管、水浴鍋(60 ℃)、計時器等器材。
將NaOH溶液(質(zhì)量分數(shù)為0.1 g/ mL)
與CuSO4溶液(質(zhì)量分數(shù)為0.05 g/mL)等體積混合,配成斐林試劑。
(三)實驗過程
1.制備甘蔗汁
將甘蔗切碎后放入榨汁機,用雙層紗布過濾甘蔗汁至小燒杯,然后進行5倍、10倍稀釋。
2.以葡萄糖和蔗糖為對照進行斐林試劑顏色反應
用葡萄糖溶液與蔗糖溶液為對照,分別取1 mL的甘蔗汁原液、稀釋5倍的甘蔗汁、稀釋10倍的甘蔗汁、1 mg/mL葡萄糖溶液、10 mg/mL葡萄糖溶液、1 mg/mL蔗糖溶液于1—6號試管中。往每支試管中倒入1 mL配置的斐林試劑后輕輕搖晃,并將所有試管同時放入60 ℃水浴鍋中加熱2分鐘。觀察實驗過程中的顏色變化并記錄。
1、3、5號試管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2、4號試管出現(xiàn)棕紅色沉淀,6號試管無明顯變化。這表明,甘蔗汁中含還原糖。磚紅色沉淀的顏色深淺不一,是因為溶液中還原糖的含量不同。稀釋10倍的甘蔗汁與10 mg/mL葡萄糖溶液的顯色相近。
二、甘蔗汁中還原糖定量探究
(一)材料和試劑
以稀釋10倍的甘蔗汁為原材料進行實驗,利用光電比色法測OD值(吸光值),使用葡萄糖(質(zhì)量分數(shù)為1 mg/mL)、DNS試劑、蒸餾水等試劑,試管8支、試管架、滴管、玻璃棒、小燒杯、移液管、水浴鍋(90 ℃)、光電比色計、計時器等。
(二)測定并繪制葡萄糖標準曲線
以葡萄糖濃度為橫坐標,吸光值為縱坐標,測定結(jié)果如圖3和表2。應用geogebra軟件繪制葡萄糖標準曲線如圖4。
(三)測定甘蔗汁的OD值,計算還原糖的含量
將10倍稀釋的甘蔗汁按上述表格中操作后進行1∶3稀釋,測出其吸光值為0.384。在標準曲線上查出相應的葡萄糖含量為1.01 mg,根據(jù)兩次稀釋的情況,進而可獲知甘蔗原汁中還原糖的質(zhì)量分數(shù)相當于40.4 mg/mL的葡萄糖溶液。
三、體會與反思
(一)總體來說,這次實驗比較順利,但也遇到了一些困難和問題。如使用移液器吸取液體因操作不當引起取樣體積偏大,經(jīng)過反復對照,終于找出了原因——吸溶液時不能將移液器按到底,而應慢慢松開操作按鈕。又如,在實驗過程中曾出現(xiàn)OD值數(shù)據(jù)爆表的情況,對此,我們展開了分析:爆表是由于一開始未選取合適濃度的甘蔗汁稀釋液,以致加入DNS試劑且加熱水后,顏色過深,超出儀器量程。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將1 mL原爆表的溶液與3 mL蒸餾水混合進行稀釋后倒入比色皿,置于光電比色計中測量,得到了可用的數(shù)據(jù)。這些經(jīng)驗帶給我們的啟示是,預實驗能提高實驗效率。
(二)實驗結(jié)果表明,甘蔗汁中的還原糖含量較高,實驗現(xiàn)象十分明顯,所以,甘蔗是一種很好的檢測還原糖的實驗材料。但是,甘蔗一般在每年10月左右才開始大量上市,且需在實驗前研磨得到甘蔗汁,這與高一學習還原糖定性實驗的時間不一致。
(三)俗話說“甘蔗不能兩頭甜”,這次實驗我們選取的是一根產(chǎn)自廣東的青皮甘蔗的中段,榨汁后估算出其還原糖含量相當于40.4 mg/mL的葡萄糖溶液,屬個例研究。甘蔗中的還原糖含量會隨著品種、取材時間和取材部位的不同有所差異。(指導老師:邵江樵)
作者心聲
在做實驗時,我們面臨的一切都是未知的,需要科學假設,再膽大心細地嘗試。倘若在定性實驗中沒有看到明顯的現(xiàn)象,后續(xù)的定量實驗就很難進行。經(jīng)過一次次嘗試,我們最終找到了合適的溶液比例,得到了有效數(shù)據(jù),印證了王霞、劉云云等人的結(jié)論,還用光電比色法獲得了還原糖的含量,這令我們很欣喜。這次的實驗探究也培養(yǎng)了我們敢于嘗試、不畏失敗的心理。
感謝邵老師對文獻檢索、方案制訂和論文撰寫的悉心指導以及實驗過程中的陪伴;感謝生物實驗室的俞佳老師提供的支持;感謝家長對我們開展本次探究活動的支持。
專家點評
作者結(jié)合校本課程《生物學實驗拓展》中所學的方法,探究了能否利用光電比色法定量測定甘蔗汁中的還原糖含量。
優(yōu)點在于:1.詳細介紹了實驗背景,讓讀者對作者所做的工作有基本的了解;2.在實驗準備上花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提高了實驗的科學性,保證了實驗方案的客觀性、可行性;3.實驗過程科學連貫,對比效果顯著,實驗圖片清晰直觀地表現(xiàn)了實驗結(jié)果,提高了可讀性;4.利用專業(yè)軟件進行了科學分析,增強了實驗的可信度;5.實驗結(jié)果結(jié)合了實驗現(xiàn)象,現(xiàn)象與分析互相印證;6.反思了實驗過程中的不足,并能完善實驗步驟;7.敢于挑戰(zhàn)權(quán)威,敢于質(zhì)疑,勇于探索,這種科學精神可嘉。
建議每個實驗都進行多次,實驗結(jié)果取平均值,使實驗結(jié)果更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