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進
腌菜是隴東人冬季必備的一道菜。
記憶里,家家戶戶腌漬各種蔬菜是為了增加飽腹感,比如腌漬大量的白蔥、大蒜、大白菜、包包菜、辣椒、韭菜和芹菜等,它們一般在十月初到十月底的時候就得腌漬完畢。一般來說,家鄉(xiāng)婦女都會腌菜,手藝好的話,腌漬的菜金黃,色澤透亮,其味咸中有酸,酸中透香。其操作原理在于,使被腌蔬菜成“脫水”狀態(tài),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長,從而延長蔬菜貯存時間。在我國,腌菜較為普遍,有貴州的酸菜、四川的泡菜、涪陵的榨菜等。古籍《周禮》中就有其大名,北魏的《齊民要術》詳細介紹了用白菜(古稱菘)等原料腌漬咸菜的方法?!对娊洝分杏小爸刑镉袕],疆場有瓜,是剝是菹,獻之皇族”的描述。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解釋:“菹菜者,酸菜也?!?/p>
家鄉(xiāng)腌漬咸菜的歷史久遠,承載著厚重的農耕文化底蘊。每年秋季,天氣涼爽下來時,莊戶地里該收的、該割的、該打碾的都歸倉入庫了,農婦們就開始挽起袖子準備腌漬咸菜了。在我的記憶中,我們家十幾口人全憑咸菜撐過漫長寒瘦的冬季。每年除了腌漬幾大缸菜外,還要在地窖里藏些青菜。那時,母親帶領我們拿著大筐到生產隊里的菜地里撿拾菜葉,把葉子洗干凈,用熱水稍煮一下晾干,放置在缸里,上面撒些食鹽,加些小茴香和花椒、辣椒等調料,再壓上大石塊(青石),等水浮出菜面約半個月后就能食用了。把大白菜撿回用這種方法也能腌酸菜,吃起來酸酸的,可當開胃小菜和下飯菜,其酸香濃郁,讓人回味不盡。那時,我家腌漬的咸菜,不但色澤亮黃,而且味道鮮美,咸中有辣,辣中微酸,酸中略甜,甜中溢香。腌菜可以生吃,也可以熟吃,備受青睞,是老百姓餐桌上一道不可缺少的家常菜。
在那個年代里,啃饃吃酸菜是唯一的選擇。那時每逢星期天下午上學時,我?guī)夏赣H蒸的饃饃和滿滿一罐咸菜,就能打發(fā)一個星期的學校生活了。每遇周一上午吃飯時,宿舍的同學們在院子圍成一個圈,當我打開咸菜瓶子時,同學們一哄而上圍攏過來,風卷殘云般一掃而光。
生活富裕了,新鮮的蔬菜一年四季都能吃上,腌菜從數量上有所減少,但咸菜并沒有因此而消失,依舊是老百姓餐桌上的一道小菜。特別是農村逢年過節(jié),宴席上一碟咸菜具有強烈的誘惑力。城市人把農村的咸菜當作稀罕物,每次回老家看望父母臨走前,總要帶些老家的咸菜回去。
現在農家腌菜的種類越來越多,菜的品類不同,腌法也不盡相同,有加鹽的,有加醬的,有加糖的。一人一技藝,一技一風味;酸甜皆有度,各自領風騷。濃濃的年味中,有一盤咸菜或一碗酸湯面,油膩和脹氣瞬間消散,倍感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