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龍
一、高中生化學知識獲取與理解特點
高中生在化學知識獲取與理解方面,已經(jīng)逐漸培養(yǎng)出較為成熟的抽象思維能力,他們能夠理解和接受化學中的抽象概念和原理。他們可以理解分子、原子、化學鍵等基本概念,并能夠應用這些概念解釋和預測物質(zhì)的性質(zhì)和變化。
化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需要通過實驗來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但是,部分高中生由于實驗機會有限或缺乏正確的指導,實驗技能欠缺。他們難以正確地進行實驗操作,也無法通過實驗來加深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因此,教師需要提供更多的實驗機會和正確的指導,幫助高中生掌握基本的實驗技能。
二、針對高中生特點的化學知識獲取策略
(一)開篇摸底引導,激活化學前知
化學中許多新概念都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提問、小測驗或討論的方式進行知識摸底,激活學生的前知,幫助他們將新知識與已有知識聯(lián)系起來。通過提問,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并引導他們思考新概念與已有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
教師:大家好,今天我們將學習氧化還原反應這一重要概念。在開始之前,我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還記得什么是氧化反應嗎?
學生1(基礎較好):氧化反應就是物質(zhì)和氧氣反應,比如,鐵生銹就是鐵和氧氣反應。
教師:很好,這是我們初中學過的氧化反應的定義。實際上,氧化反應還包括其他類型的反應,比如,鈉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鈉,這也是氧化反應。
教師:接下來我們來看一個新的概念——還原反應。你們有沒有聽過?
學生2:好像聽過,從字面意義上看是把東西還原回去的意思。
教師:對,還原反應就是將氧化物還原成原始物質(zhì)的過程。比如,鐵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這就是一個還原反應。那么接下來,我們將深入學習氧化還原反應的原理和應用。
教師還可以通過小測驗的形式,幫助學生鞏固已學知識,并讓他們在測試中了解自己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
教師:大家好,今天我們將學習氧化還原反應這一重要概念。在開始之前,我想先通過一個小測驗來檢查大家對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概念的掌握情況。
學生1:老師,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我們在初中時已經(jīng)學過了。
教師:沒錯,我們在初中時已經(jīng)簡單涉獵過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的概念。但是,氧化還原反應是一個更為復雜的概念,它包括氧化和還原兩個過程?,F(xiàn)在,請大家認真回答這個小測驗。
(測驗題目共有4個:“什么是氧化反應?請舉一個例子?!薄笆裁词沁€原反應?請舉一個例子?!薄霸谘趸磻?,元素的化合價是如何變化的?”“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有何關系?”)
學生2:老師,這道題我不太確定答案是什么,能給我講解一下嗎?
教師:當然可以。這道題問的是在氧化反應中,元素的化合價是如何變化的。我們知道,在氧化反應中,元素的化合價通常會升高。這是因為在氧化反應中物質(zhì)失去了電子,所以元素的化合價會升高。
學生2:原來如此,謝謝老師!
教師:好了,測驗結(jié)束。請大家對照答案,看看自己哪些地方做錯了,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之處,調(diào)整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
學生3:老師,我有一道題做錯了,看來我還沒完全理解氧化反應的概念。
教師:別灰心。課后你可以通過復習課本、查找資料或者向同學請教等方式,進一步加深對過去知識點的理解,同時可以多做一些相關的練習題。
學生3:好的,我會努力的。
通過這個小測驗,學生可以回憶和鞏固之前所學的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的概念,為學習新的概念——氧化還原反應做好準備。
(二)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汲取化學知識
化學知識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教師在教授化學知識時,可以創(chuàng)設與高中生生活經(jīng)驗相關的真實情境,將化學知識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增強化學知識的趣味性和實用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在實驗中,學生可以觀察到化學反應的奇妙現(xiàn)象,如顏色的變化、氣體的產(chǎn)生等。通過實驗,學生不僅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學知識,還可以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
教師:大家好,今天我們將學習氧化還原反應這一重要概念。我將創(chuàng)設一個真實情境來進行教學。想象一下,你正在廚房準備晚餐。你切開了一個新鮮的蘋果,打算做成水果沙拉。但是,當你把蘋果放在碗里時,發(fā)現(xiàn)蘋果的顏色開始變化,變成了褐色。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學生1:我知道!這是因為蘋果和空氣中的氧氣發(fā)生了反應,產(chǎn)生了氧化反應!
教師:這就是氧化反應的一個例子?,F(xiàn)在請大家思考,如果我們想要防止蘋果變色,應該怎么做呢?
學生2:我們可以把蘋果放在冰箱里,或者覆蓋上保鮮膜。
教師:對,這是一個好方法。但是,從化學角度來說,我們還可以使用還原劑來防止氧化反應的發(fā)生?,F(xiàn)在,請大家看我做一個小實驗。
(教師進行實驗:將切好的蘋果浸泡在含有抗氧化劑的溶液中,觀察蘋果顏色的變化。)
學生3:哇!真的有效!蘋果的顏色沒有變化!
教師:是的,這就是還原反應的一個例子。通過這個實驗,我們可以看到還原劑如何防止氧化反應的發(fā)生。現(xiàn)在,請大家結(jié)合這個實驗和之前學過的知識,總結(jié)一下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
學生4:氧化還原反應就是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的總稱。在氧化反應中,物質(zhì)失去電子,化合價升高;而在還原反應中,物質(zhì)得到電子,化合價降低。
教師:非常好!你們已經(jīng)理解了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概念?,F(xiàn)在,請大家分組進行一個小實驗,探究其他常見的氧化還原反應現(xiàn)象。
學生進行實驗:分組進行不同的氧化還原反應實驗,觀察并記錄現(xiàn)象(如表1所示)。
通過這次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的教學過程,學生不僅理解了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概念。同時,通過動手實驗,學生提高了動手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增強了化學知識的趣味性和實用性,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
三、針對高中生特點的化學知識理解策略
(一)建立知識框架,科學總結(jié)定義
對于高中生來說,他們理解和記憶新知識需要構(gòu)建一個清晰的知識框架。這個知識框架就像是一座建筑,需要堅實的基礎和清晰的藍圖,以確保學生能夠準確地理解和記憶新知識。這個框架包括定義、類型、反應機制、應用實例等多個方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逐步建立和完善這個框架,以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
教師: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記憶這個概念,我將和大家共同建立一個關于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框架。
學生1:所以,我們要先總結(jié)歸納氧化還原反應的定義?
教師:沒錯,定義是知識框架的基礎。氧化還原反應是指化學反應中,物質(zhì)失去或得到電子的過程。失去電子的物質(zhì)被稱為還原劑,得到電子的物質(zhì)被稱為氧化劑。
學生2:老師,我覺得理解定義固然重要,但我更想知道氧化還原反應有哪些類型。
教師:很好的問題!氧化還原反應有很多不同的類型,如燃燒、腐蝕、氧化還原電池等。這些不同類型的氧化還原反應有著不同的反應機制和應用。
學生3:鐵生銹就是腐蝕的一種,所以它就是氧化還原反應的一種?
教師:非常好!鐵生銹是常見的氧化還原反應的例子。在這個過程中,鐵失去了電子,變成了鐵離子,而氧氣得到了電子,變成了氫氧根離子。
學生4:老師,通過這些例子,我理解了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但我還是覺得有點亂,理不清頭緒。
教師:那我們一起來總結(jié):氧化還原反應是物質(zhì)失去或得到電子的過程。它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如燃燒、腐蝕、氧化還原電池等。每種類型都有其特定的反應機制和應用。通過充實這個知識框架,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記憶這個概念。
通過建立知識框架和科學總結(jié)定義,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氧化還原反應這一概念。這種教學方法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還能夠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動力。
(二)關注個體差異,進行針對性訓練
不同學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也存在顯著差異,在教學中,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比如,對于一些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進行針對性的輔導和幫助;對于一些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安排一些拓展性的學習任務,以便他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和探究這一概念。
教師:今天我們將繼續(xù)學習氧化還原反應這一重要概念。這一概念是本單元的學習重點,希望同學們可以認真歸納學習。
學生1:老師,我的化學成績一直不太好,該怎么辦呢?
教師:沒關系,成績不好不代表你不努力,可能是學習方法或者思路有些問題。你可以嘗試從定義入手,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概念。比如,什么是氧化劑?什么是還原劑?
學生1:氧化劑是得到電子的物質(zhì),還原劑是失去電子的物質(zhì)。
教師:非常好!你理解得很準確。那么,你能不能嘗試舉例說明一下呢?
學生1:鐵在氧氣中燃燒,鐵是還原劑,氧氣是氧化劑。
教師:很棒!你看,只要你用心去理解,氧化還原反應其實并不難。對于一些理解和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我會安排一些拓展性的學習任務,以便他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和探究這一概念。
學生2(基礎扎實的學生):老師,那我可以進行哪些拓展學習呢?
教師:我建議你可以從生活中的實例入手。比如,思考一下我們?nèi)粘I钪械哪男┈F(xiàn)象與氧化還原反應有關?這些現(xiàn)象背后的化學反應是什么?另外,你還可以閱讀一些相關的化學書籍或者上網(wǎng)查找資料。
學生3:老師,我明白了!我會嘗試尋找一些相關的資料,深入了解氧化還原反應。
教師:無論你是成績較差還是成績較好的學生,都要有信心去學習。只要我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付出努力和時間,一定能夠取得進步!
通過關注個體差異并進行針對性的輔導和幫助,無論是成績較差還是成績較好的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取得進步。
四、總結(jié)
針對高中生的學習特點,教師在化學知識的獲取與理解策略方面應該注重激活學生的舊知、因材施教等方面。通過以上策略的實施,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化學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和學習質(zhì)量。
(作者單位:漳縣第二中學)
編輯: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