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延妮 張之梁
摘? 要:英語教學生活化,是指英語教學活動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模擬生活情境學習英語,使學生從被動接受者變?yōu)橹鲃訁⑴c者。目前,由于農村部分英語教師教學理念落后、教學內容單一、教學方法傳統(tǒng)、作業(yè)程式化等原因,致使生活化教學效果不理想。英語教師要從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課后作業(yè)等方面探尋生活化策略,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發(fā)展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教學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語言學科。農村小學由于基礎條件相對落后,學生學習英語缺乏良好的語言應用環(huán)境,學習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加之大多數(shù)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忽略了英語在生活中的運用,導致很多學生在生活中無法靈活運用英語,應用英語交流的能力不足。基于此,小學英語教師要樹立生活化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積極引入生活元素,引導學生在生活化的場景中學習英語、運用英語,激發(fā)學生的內在學習需求和主動學習欲望,以鍛煉他們的英語綜合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一、農村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1. 有利于激發(fā)英語學習動機
小學生年齡較小,學習主動性較弱,為了讓學生靜下心來學習,學習動機至關重要。小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決定了他們偏向于具體形象思維。實施生活化教學,可以巧妙地將生活實際與教學內容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熟知的生活情境中習得英語知識,將枯燥的英語學習變得充滿趣味,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另外,在英語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將生活元素融入課堂教學,可以把晦澀難懂的英語知識以符合小學生認知發(fā)展水平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認識到英語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使他們能積極、主動地學習英語。
2. 有利于豐富英語教學資源
農村擁有得天獨厚的鄉(xiāng)土資源。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可以有效開發(fā)和利用這些資源。例如,在學習有關糧食的單詞時,教師可以將小麥、高粱、玉米等實物帶到課堂。實物的呈現(xiàn)要比教具和圖片更直觀、形象,幫助學生輕松記憶單詞,加深對單詞的理解。另外,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帶出課堂,到室外學習英語。例如,帶領學生走進花圃,讓學生欣賞五顏六色的花朵,并用英語展開對話,認識相關色彩的詞匯?!癢hat colour flower is this?”“This is a red / yellow / white / purple flower.”這樣,學生在對話中記住了表示色彩的單詞。帶領學生走進果園,看到枝頭的累累碩果,讓學生用英語描述水果的形狀、色彩等。這樣,將豐富、鮮活、真實的自然資源融入英語教學中,極大地豐富了英語教學資源。
3. 有利于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言的習得要依托于學生的生活實際。只有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和運用語言,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對于小學生而言,初學英語很容易受到母語的影響。缺乏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是當前農村學生學習英語面對的最大問題。而生活化教學給學生提供了一個真實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為學生搭建了一個良好的交流平臺,營造了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學生身處熟知的生活情境中,求知欲和表達欲被激發(fā)出來,從而有話想說、有話可說,無形中提高了語言運用能力。
二、農村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教學理念落后,缺乏專業(yè)引領
首先,農村小學英語教師發(fā)展缺乏專業(yè)引領。目前,農村小學英語學科師資力量相對薄弱,學校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重視程度明顯不足。大多數(shù)英語教師工作量較為繁重,很少有時間去系統(tǒng)、深入地學習生活化教學理念,忽視了生活化教學的真正意義。教師教學缺乏專業(yè)引領,生活化教學缺少實踐探索,僅僅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無法發(fā)揮其真正的作用。其次,對生活化教學理解較為片面。有的教師認為在教學中添加一些生活元素就是生活化教學,不是真正意義上生活化教學,更達不到生活化教學的目的。
2. 教學內容單一,與實際生活脫節(jié)
在開展生活化教學時,只有將生活化素材融入英語教學中,使教學內容生活化,才會使課堂教學內容豐富多彩,順利實施生活化教學。目前,教學內容單一,與學生生活實際脫節(jié),是制約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的一個主要問題。很多教師在教學時,只是拘泥于教材,并未加入生活化元素,也很少考慮學生的生活實際。在教學中,教師按部就班地將教材知識傳輸給學生,教學內容單一,導致學生認為學習枯燥乏味,缺乏學習興趣,課堂教學效率偏低。
3. 教學方法傳統(tǒng),學生參與度不高
生活化教學是以教材為依托,選擇學生熟知的生活化素材,重組教學內容,使課堂教學多樣化、生活化。但是,當前很多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學方法較為傳統(tǒng),既不對教學內容做生活化處理,又不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法授課,大多沿襲傳統(tǒng)的“滿堂灌”教學模式。教師是課堂的主宰者,學生缺少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時間與空間。這種教學方法違背了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導致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不高,直接制約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4. 英語作業(yè)程式化,缺少實效性
作業(yè)是課堂教學的延伸。目前,部分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yè)時主要以抄寫單詞、課文為主,沒有融入生活化內容。程式化的作業(yè)形式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心理,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甚至出現(xiàn)厭學情緒。還有部分教師只注重作業(yè)數(shù)量,不注重作業(yè)質量,每天布置大量聽、說、讀、寫的作業(yè),導致學生的學習熱情銳減,作業(yè)實效性不高。
三、農村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的改進策略
1. 教學理念生活化
當前,小學英語教師要與時俱進,充分認識生活化教育理念的價值和優(yōu)勢,樹立生活化教育理念,積極尋找英語教學與生活之間的契合點,應用生活化教育理念打造精彩的英語課堂,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收獲英語知識、發(fā)展基本技能,為未來的學習和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首先,要正確理解生活化教學。教師是否正確理解生活化教學,對實施生活化教學有很大的關系。教師要深入解讀生活化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緊密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從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基礎設置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流程,從而確定生活化的教學內容,選擇生活化教學方法。
其次,讓英語教學回歸生活。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由課堂走向生活,將生活中的案例與英語學習結合在一起,把生活材料轉換成教學素材,實現(xiàn)英語教學由單一的知識傳授向與生活相鏈接轉變。只有讓英語教學回歸生活,學生才能在生活化場景中掌握英語知識,理解英語語法。
2. 教學內容生活化
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英語》(PEP)(以下統(tǒng)稱“教材”)內容的編排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教材中無論是插圖還是課文,都包含學生感興趣的元素,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教師應當以教材為基礎,以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為前提,充分挖掘教材內容中蘊含的生活元素,推進教學內容生活化,讓學生養(yǎng)成學以致用的良好習慣。
例如,在教學教材三年級上冊Unit 1“Hello!”這一單元的“Lets learn”板塊時,為了讓學生記住常見的關于學習用品的單詞,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將這些常見物品實物帶進課堂,為教學服務。教師先準備相應的實物,并制作單詞卡片。在課堂中,教師一邊展示實物,一邊對學生說:“I have an eraser.”“I have a ruler.”然后,將制作好的單詞卡片分發(fā)給學生,讓學生對照實物和單詞卡片練習說話、記憶單詞。這樣生活化地處理教學內容,能讓學生借助實物和卡片快速地記憶單詞,加深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使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另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去搜集生活中的英語。小學階段是學生積累英語詞匯的關鍵時期。為了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發(fā)現(xiàn)、搜集、整理生活中常見的英語縮寫詞。例如,停車標志P是Parking的縮寫,WC是Water Closet的縮寫,CCTV是China Central Television的縮寫等。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從一些物品的包裝上積累英語單詞,如牛奶包裝盒上的milk,文具盒上的pencil box等。這樣將教學內容生活化,讓英語學習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在一起,讓學生感到英語就在自己身邊,不斷豐富學生的詞匯積累。
3. 教學方法生活化
良好的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的學習效率事半功倍。要全面提高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水平,就要實現(xiàn)教學方法生活化。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積極創(chuàng)設生活化場景,讓學生在生活化場景中學習英語,提高英語學習能力。
例如,在教學教材四年級下冊Unit 6“Shopping”這一單元時,為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講臺上先擺放了一些“商品”,有鉛筆、橡皮、直尺、文具盒、筆記本等,然后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分別扮演售貨員和顧客,讓他們一一赴講臺進行對話?!癈an I help you?”“Yes. This dress is pretty.How much is it?”開展情境對話,不僅有助于學生將句型牢記于心,高效地記憶、背誦相應的單詞,還能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使他們能全身心投入英語學習中,提高英語課堂學習效率。
4. 課后作業(yè)生活化
課后作業(yè)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檢驗。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布置有效的課后作業(yè),能使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知識,提高英語學習水平。教師在設計和布置課后作業(yè)時,應以生活為切入點,設計形式多樣、貼近學生生活的課后作業(yè),讓英語作業(yè)回歸生活,把英語作業(yè)與學生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實現(xiàn)課后作業(yè)生活化。
教師可以設計“說一說”的口頭作業(yè),讓學生用英語向父母描述自己身體的各部位。例如,“This is my eye / nose / hand / face.”這樣的作業(yè),學生完成起來沒有負擔,而且會感興趣,不僅能快速記住表示人身體各部位的單詞,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教師可以設計探究性作業(yè),兒童節(jié)時讓學生詢問父母或者利用網(wǎng)絡、課外書籍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兒童節(jié)的由來,并制作英語手抄畫報,提高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教師還可以設計合作性作業(yè),要求學生與家人合作完成情境對話。例如,在教學教材四年級上冊Unit 4“My home”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設計學生與家人之間相互合作的作業(yè),要求學生與家人進行情境對話,牢固掌握所學句型?!癢here are the pens?”“Are they under the table?”“Yes,they are. / No,they arent.”這些具有生活性和實踐性的作業(yè),會讓學生興趣十足,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而且能提升課后作業(yè)的趣味性,讓學生在自信、興趣和成功的體驗中完成作業(yè),切實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四、結束語
總之,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架起了溝通的橋梁。教師要針對生活化教學中存在的現(xiàn)實問題,找準問題歸因,及時采取改進策略,以生活化的教學理念指導英語教學,讓學生在富有生活氣息的氛圍中習得英語知識,全面提高英語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范長春. 推進小學英語生活化的教學策略探究[J]. 名師在線,2022(18).
[2]仇菁. 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策略探析[J]. 中學生英語,2022(10).
[3]萬麗. 生活化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實踐探討[J]. 新課程研究,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