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欣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明確提出“思維品質的提升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賦能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促進文化意識的形成”。高中生英語思維品質錘煉的重要性可見一斑。然而,長期以來教師的教學更關注學生語言學習的優(yōu)劣和學習成績的考評,對學生的思維習慣養(yǎng)成、學生的思維認識水平的提升關注不夠。為此,本文將圍繞高中英語學習中學生思維品質的錘煉展開探究,以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一、高中生英語思維品質的內涵邏輯與主要表征
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fā)展,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對于中國的高中生而言,英語不僅是高考的重要科目,更是他們未來走向世界、與國際接軌的橋梁。在此背景下,英語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更為重要。下文深入探討高中生英語思維品質的內涵邏輯與主要表征,以期為教育工作者和學生提供有益的啟示。
(一)英語思維品質的內涵邏輯
英語思維品質指的是個體在英語語言運用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思維方式和方法的特點。它反映了學生對英語語言內在規(guī)律的掌握程度,以及在英語交際中運用這些規(guī)律的能力。具體來說,英語思維品質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語言分析能力:學生對英語語言結構、語法規(guī)則和詞匯用法的理解與運用能力。具備良好語言分析能力的學生,能夠準確辨析句子結構,理解復雜長句,并能在口語和寫作中靈活運用詞匯和語法。2.邏輯思維品質:學生在英語表達和思考過程中邏輯嚴密、條理清晰,能夠運用英語進行有效的論證和推理。這有助于他們在跨文化交流中準確傳達信息,并增強其觀點的說服力。3.創(chuàng)新思維品質: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敢于挑戰(zhàn)傳統(tǒng),善于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英語進行表達。這種品質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4.跨文化意識:學生應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價值觀念、風俗習慣等,并能在跨文化交流中尊重并包容不同文化。這是培養(yǎng)全球化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的重要基礎。
(二)英語思維品質的主要表征
英語思維品質是語言學習者在具體語境和語用實踐過程中所展現出來的綜合思維特質,具體有四個維度:
1.語言輸出的準確性:學生在口語和寫作中能夠準確運用英語語法和詞匯,避免常見的語言錯誤。這體現了他們扎實的語言基礎和良好的語言分析能力。2.表達的邏輯性和條理性:學生的英語表達思路清晰,段落之間邏輯連貫,論點與論據相得益彰。這顯示出他們在邏輯思維品質方面的優(yōu)勢。3.創(chuàng)新思維的體現:學生在英語學習中不拘泥于傳統(tǒng),能夠提出獨到的見解,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英語進行表達。這表明他們具備初步的創(chuàng)新思維品質。4.跨文化溝通的能力:學生能夠理解和尊重英語國家的文化差異,在跨文化交流中表現出開放和包容的態(tài)度。這充分體現了他們良好的跨文化意識。
綜上所述,高中生英語思維品質的內涵邏輯主要體現在語言分析能力、邏輯思維品質、創(chuàng)新思維品質和跨文化意識等方面。其主要表征為學生英語語言輸出的準確性、表達的邏輯性和條理性、創(chuàng)新思維的體現以及跨文化溝通的能力。為了培養(yǎng)這些品質和能力,教育者和學生應共同努力,加強英語語言知識的學習,注重邏輯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提升其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以適應全球化時代的挑戰(zhàn)和機遇。
二、指向學生思維品質錘煉的高中英語學習策略指導路徑
為了探究思維清晰和實踐性強的英語學習策略,教師的常規(guī)引導非常重要,下面將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展開詳細論述。
(一)聚焦英語思維品質錘煉,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中的認知策略
以牛津譯林版高中英語必修一的Unit 1“Back to school”的Reading:Realizing your potential閱讀教學為例,教師可以緊扣單元主題意義設計思維品質錘煉活動,并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的認知策略,具體如下:
1.激發(fā)學生興趣:在引入閱讀材料前,通過導入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并滲透主題。例如,利用圖片或小視頻展示成功人士的故事,讓學生分享一些他們知道的成功人士,以激發(fā)他們對實現潛力的興趣。2.激發(fā)閱讀前的思考:在閱讀之前,激發(fā)學生進行預測和思考。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如“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key to realizing your potential?”或“What challenges do you think people face when trying to reach their potential?”讓學生在小組或全班討論,并記錄他們的想法。3.多元閱讀策略:在學生閱讀過程中,引導他們嘗試使用多種閱讀策略。教師可以先進行一次整體閱讀,然后引導學生使用掃讀、略讀和精讀等策略獲取更多的細節(jié)信息。同時,鼓勵學生自主使用詞典、推測詞義、借助上下文進行理解等認知策略。4.合作學習與問題解決:將學生分為小組,讓他們共同閱讀并合作解決問題。教師可以提出一些開放性問題,如“What challenges did the people in the reading face and how did they overcome them?”鼓勵學生在小組內分享觀點并展開討論。通過合作學習,學生能夠互相啟發(fā),拓展思維,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5.思維導圖和總結歸納:在閱讀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使用思維導圖或總結歸納的方式,梳理讀后學到的重要信息和觀點。學生可以將各自小組的討論結果進行整合,并在班級展示,從而促進學生的思維交流。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學生不僅可以加深對閱讀材料的理解,還能夠培養(yǎng)和錘煉自己的思維品質。
(二)聚焦英語思維品質錘煉,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中的調控策略
同樣以Unit 1“Back to school”中的Realizing your potential讀寫教學為例,為了錘煉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調控策略,教師可以設計以下活動:
1.目標設定:在開始學習之前,教師與學生共同制定學習目標。例如,學生可以設定“通過閱讀和寫作,了解如何實現自己的潛力”作為學習目標。教師則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目標的實現路徑,以及如何應用所學的英語知識和技能。2.學習策略引導:在學生學習閱讀材料之前,教師引導學生探討和嘗試不同的學習策略。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使用預習,即在閱讀前瀏覽并預測材料的內容,或者讓學生使用問答法,在閱讀過程中不斷提問并尋找答案。通過引導學生嘗試不同的學習策略,幫助他們發(fā)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果。3.自主學習調控:在學生進行獨立閱讀和寫作時,教師可以鼓勵他們自主調控學習進程。例如,教師提供一個學習調控表格,學生在其中記錄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理解到的重點內容以及需要進一步研究的詞匯等。學生可以根據表格中的記錄來指導自己的學習,及時調整閱讀速度和理解難度。4.合作與反思:在閱讀和寫作完成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分享和反思,交流自己的學習心得、使用的學習策略以及改進的建議。通過合作和反思,學生能夠互相啟發(fā),分享并探索更多學習策略,充分利用他人的經驗和資源。5.個別指導和反饋:在學習過程中,教師通過個別指導和反饋幫助學生改進。例如,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一對一的討論,針對性地指導他們如何優(yōu)化閱讀理解或寫作技巧,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為他們提供更準確的指導和支持。
以上活動不僅可以錘煉學生的思維品質,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學生則可以設定學習目標,并通過學習策略的引導,不斷調整和改進自己的學習方式。同時,通過合作學習和個別指導,學生能夠接受來自教師和同學的反饋,不斷完善自己的學習效果和學習調控能力。
綜上所述,教師設計與主題相關的活動,能夠在讀寫教學中錘煉學生的思維品質,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學習調控策略。這樣的活動設計既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閱讀和寫作技巧,又能夠提升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聚焦英語思維品質錘煉,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中的交際策略
交際策略決定了學生是否在整體的交際過程中可以得到更多的機會,在Realizing your potential主題閱讀中,教師可以采用話題引導來錘煉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培養(yǎng)學生在語篇環(huán)境下的交際策略。
1.創(chuàng)設情境,激活學生思維: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設計有趣、貼近生活的話題,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例如,在Realizing your potential主題下,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關于“追求夢想”的情境,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產生共鳴,激發(fā)他們積極參與課堂討論的興趣。2.提出問題,引導思維發(fā)展: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出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品質。例如,教師可以提出:“What are the obstacles to realizing your potential?”“How can we overcome these obstacles?”等問題,引導學生關注文章的核心內容,并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鍛煉他們的英語思維能力。3.開展小組討論,促進思維碰撞:小組討論是促進學生思維碰撞的有效手段。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讓他們在交流中分享觀點,培養(yǎng)彼此的交際策略。例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讓他們對“如何實現潛能”展開討論。通過討論,學生可以取長補短,鍛煉自己的英語表達能力,提高交際策略。4.舉辦辯論賽,培養(yǎng)學生辯證思維:辯論賽是鍛煉學生辯證思維的有效方式。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一場辯論賽。例如,設定辯題:“Is it necessary to have a clear goal to realize your potential?”讓學生在辯論中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培養(yǎng)他們的辯證思維能力。5.開展寫作活動,提升思維品質:寫作是檢驗學生英語思維品質的重要手段,在閱讀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設計一篇關于“Realizing your potential”的寫作任務,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結合自己的經歷,談談如何實現潛能。通過寫作,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思維品質,為后續(xù)教學提供有益的參考。
總之,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聚焦思維品質的錘煉,采用話題引導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中的交際策略,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開展小組討論、舉辦辯論賽和開展寫作活動等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英語思維能力和交際策略。
(四)聚焦英語思維品質錘煉,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中的資源策略
Unit 1“Back to school:Realizing your potential”描寫的是學生回歸學校生活后的潛力激發(fā)和個性發(fā)展,因此教師可以圍繞這個話題設計錘煉學生思維品質,培養(yǎng)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巧用資源策略的能力,具體如下:
1.引導學生進行主題討論,分享他們回歸學校后的生活經歷,談談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zhàn)。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提供針對性建議。同時,討論過程中學生可以互相借鑒、學習,鍛煉他們的交際能力和思維品質。2.設計一些啟發(fā)性的活動,如小組合作、角色扮演等,讓學生在實踐中意識到自己的潛能。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課文中的角色,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進行創(chuàng)作,將故事改編成劇本并進行表演。這樣既能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又能提高他們的英語實踐能力。3.引導學生運用多種資源進行學習,如利用互聯網查找與主題相關的資料,讓學生了解國內外學生在回歸學校后的成長故事。借助音頻、視頻等多媒體資源,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不同語境下的英語表達,提高他們的英語聽力水平。4.鼓勵學生進行跨學科學習,將英語與其他學科知識相結合。例如,讓學生以課文為素材,探討如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這樣既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又能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運用能力。5.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勇于發(fā)言,表達自己的想法。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引導他們正確看待成長過程中的挫折,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
通過以上方法,教師可以聚焦英語思維品質的錘煉,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中的資源策略。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潛力,促進個性發(fā)展,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效果。同時,教師應不斷調整教學策略,以適應學生的成長需求,為他們的未來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三、結語
本文對高中生英語學習策略指導展開深入研究,特別是聚焦思維品質的錘煉,旨在為英語教學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研究發(fā)現,學生的認知策略、調控策略、交際策略和資源策略在學習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認知策略方面,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在詞匯、語法、閱讀和聽力等方面的技能,以提高語言應用能力。在調控策略方面,學生應學會自我監(jiān)控和評估,以確保學習過程的持續(xù)性和有效性。在交際策略方面,學生應更好地與他人合作,開展有效的跨文化交流。在資源策略方面的指導,旨在讓學生充分利用各類英語學習資源,如教材、網絡資源等,以拓寬學習渠道,提高學習效果。通過對這四種策略的指導和培養(yǎng),教師可以有效幫助高中生錘煉思維品質,提升其英語學習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