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馬曉蕾(1975—),女,回族,甘肅蘭州人,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英語教學。
教室,一個創(chuàng)造奇跡的地方,一個演繹故事的地方。懷著癡心教育、赤誠熱情之心的老師遇到一群青春滿志、求知若渴的孩子,用自己的愛心幫助每一個孩子健康成長,讓每一個孩子努力成為最好的自己而執(zhí)著奮進,是作為致遠班班主任的我和孩子們前行的動力,也化為師生共同“締造完美教室,創(chuàng)造教室奇跡”的行動。
創(chuàng)建完整的班級文化,開啟新教育的航程
隨著新教育實驗的深入推廣,我校的每位新教育實驗的班主任都在積極行動,通過學校進行締造完美教室評比活動,把長期沉睡在一個老教師心中的夢想與激情激發(fā)了出來,讓師生有了別樣的成長,更讓每一個學生都綻放了最鮮艷的色彩。
為了讓我班的孩子有一個舒適溫馨的家,帶著好奇和美好的向往,我與我的孩子們開始了締造完美教室之旅——創(chuàng)建班級文化。
班級文化建設是締造完美教室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構建班級特色文化,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個性的張揚,有利于學生德育活動的順利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文化能夠創(chuàng)造更加和諧、完美的教室,對形成自主進取、健康向上的班風與學風,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品質及團隊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師生共同設計、討論的基礎上,我們班有了自己獨特的班名、班徽、班級目標、班訓、班歌等。
我們的班名:“致遠班”,取自我校校訓?!爸逻h”出自諸葛亮的《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焙笕藢ⅰ爸逻h”含義進一步引申為遠大的理想、事業(yè)上的抱負和追求卓越等。也有“直掛云帆濟滄?!钡囊饩?,如北洋水師中航速最快的一艘戰(zhàn)艦就被命名為“致遠”號,特指乘風破浪、勢不可擋,奔向遠方的意思。因此,我把班級命名為致遠班,就是希望我的孩子們“實現遠大理想,成就事業(yè)抱負”。圍繞致遠的目標,我們確立了自己的班徽、班訓、班歌和班級目標。
我們的班徽:兩片綠葉托起一個圓心,寓意孩子們健康成長、和諧互助。
我們的班訓:誠信作業(yè),誠信考試;勝不驕,敗不餒;學會謙讓,以理服人;學會慎獨,內正其心;學會感恩,樂于回報。
我們的班歌:Dream is possible。我期待全班孩子不畏困難,不畏艱險,哪怕行走在荊棘叢中,心中也有溫暖人心的力量,時刻提醒我們堅守夢想。
我們的班級目標:讓每個孩子努力成為最好的自己。
讓墻壁說話,把完美教室“貼”出來
個性鮮明的班級文化,是班級生存和發(fā)展的動力,是規(guī)范行為、引領成功的旗幟,是締造完美教室的重要體現。它既可以促使學生奮發(fā)向上,又可以增強班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班級文化建設首先體現在我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中。學校在教室內外墻上為孩子們統(tǒng)一展示各種名言警句、核心價值觀、校園文明禮儀標語以及校園安全警示。
為此,在志愿墻中,我們特意開設了“學校生活”欄目(見圖1),利用這個欄目讓學生寫出對自己的評價及定位,體驗收獲成功的感受。編輯本欄目時既可用文字,也可用圖畫;既可用詩歌,也可用英文,形式多樣,不拘一格,成功詮釋了“努力是最美的信念”的理念,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意識,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因此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
圖1
在教室內,我們開設了個性展示、志愿墻、勵志墻等特色班級文化建設陣地,既彰顯了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又促進了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其中,個性展示板塊,調動了學生各方面的積極性;自我激勵板塊,讓學生進行自我鼓勵,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動力,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榮譽感;在志愿欄目中,學生展示了自己的志向、成長的青澀、蛻變的過程。
我充分相信孩子們,發(fā)揮孩子們的能動性,他們?yōu)榘嗉壗ㄑ垣I策——整體的設計思路是什么、哪面墻上貼些什么東西,然后利用課下時間對教室進行裝飾。所有這些用心良苦的制作,都來自孩子們締造完美教室的動力??梢哉f,我們這個家融入了每個孩子的愛。孩子們在這個溫馨的家庭中快樂地學習,快樂地成長。
讓禮儀走進課堂,把完美教室做出來
禮儀無處不在,它既可以體現一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又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友誼。文明標語進課堂,不但提高了師生教與學的積極性,而且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進一步促進了完美教室的締造。
(一)課前
預習作為一種學習行為,不但有利于學生適時進入課堂的最佳學習狀態(tài),促進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而且能把預習作為師生交往的一種禮儀,對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具有重要的意義。為此,我們倡導學生實行課前3分鐘預習制。在預習期間,學生需做到:學習用品準備充分、擺放規(guī)范,坐姿端正大方,精力集中。
(二)課中
學會傾聽、學會欣賞、學會鼓勵是對學生進行課堂禮儀教育的重要內容。課堂上,同學精彩的發(fā)言、創(chuàng)新的解法、富有感情的朗讀,以及規(guī)范、正確的書寫等出現時能及時得到教師的表揚和同學的掌聲,這是對他們最好的褒獎。這不但體現了對學生的尊重,而且也營造了濃郁的課堂教學氛圍,更重要的是促進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課后
課終“再見”是班級課堂教學一貫堅持的禮儀規(guī)范,對學生禮儀習慣的養(yǎng)成起重要的作用。在加強原來禮儀規(guī)范的基礎上我適時引入新的禮儀內容,把“請坐”“謝謝”“辛苦了”“您好”“你真棒”等納入課堂常規(guī)用語,讓文明禮儀的良好習慣在學生中不斷發(fā)揚光大。
把實踐活動深入下去,讓完美教室活起來
“卓越就是特色”。一個學校也好,一個校長也好,一個老師也好,甚至一個學生也好,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為使我的班級更上一個新臺階,成為一個有特色的班級,我努力地在行動中創(chuàng)造自己的品牌,構建自己的班級特色文化,開展了各項實踐活動,延伸完美教室到校園、家庭和社會。
(一)開展經典誦讀,建設“書香教室”
開展經典誦讀是為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提高國民文化素質、弘揚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而舉辦的活動。從2015年起,我校在校園舉辦經典誦讀活動。誦讀經典、講解經典活動,有效提升了我校學生語言文化水平和素質,增強了學生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自覺性,提高了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致遠班響應學校號召,在班級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及建設“書香教室”的活動(見圖2),幫助學生拓展知識面,引導教育學生“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小事、大事、平常事,事事留意”。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從學校走向社會,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知識內涵。通過閱讀,學生用心靈體味生活,學會判斷美,懂得欣賞美,是學會創(chuàng)造美的前提。我在引領學生在大量閱讀的同時,注意引導學生發(fā)現美文、賞析美文、摘抄美文,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同時開展“網絡閱讀”,以便激發(fā)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
■
圖2
(二)打造數碼校園,家校聯(lián)動促進身心健康
信息社會,具備良好的信息調查和信息搜索能力是相當重要的。為了讓所有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想獲得的信息,我校建設了數碼校園。學校建立網站,班級建立班群,通過以上方式搭建學校與家長、老師與家長以及老師與學生之間交流的平臺,積極開展家校及師生交流活動。致遠班開展“留心觀察生活”活動,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隨時記錄下來,并且堅持,形成終生受用的習慣,在班級群中進行分享。我班通過云平臺組織了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諸如廚藝大比拼、才藝比賽、解壓吐槽大會及時裝表演秀等,老師與學生、家長開展大量互動活動,既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又舒緩了家長的焦慮情緒,并促進了家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
(三)豐富社團活動,走向社會,融于實踐
本班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豐富多彩的各種社團活動。學生對社團活動有著巨大的熱情,享受生活的五彩樂趣,感受生活的文雅氣息,聆聽生活跳動的脈搏。值得一提的是,本班學生參與創(chuàng)建的“鹿鳴雅風”文學社團編輯了一期雜志——《心晴》,現已發(fā)行。全校師生在此刊中感受到了中華五千年傳承下來的家風。同樣的題目,在不同作者的筆下,被展現得淋漓盡致。此刊發(fā)行后,更多的初一新生為新一次征文活動積極投稿。此刊物受到師生的一致好評,即將成為我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一大特色。此外,致遠班參加了學校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在新區(qū)社會實踐基地,學生感受了種植的快樂,體驗了有趣的科學實驗,參觀了豐富的展覽,參與了多種手工制作。通過這些實踐活動,學生學到了生活的技能,增強了進行社會實踐的能力。
成長腳印,師生奮進——打造完美教室名片
為了打造完美教室名片,我班創(chuàng)辦了以“成長腳印,師生奮進”為主題的特色活動(見圖3、圖4)。教師通過參與內容編輯,選出每一科目中表現優(yōu)異的孩子們,并貼上孩子們的照片來表彰孩子們的進步。這既促進了師生之間的感情,又培養(yǎng)了學生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今后,我們將會進一步完善完美教室的名片,促使學生不斷提升自我。
■
圖3
■
圖4
完美教室是一種對幸福完整教育生活的現實追求。締造完美教室,改變了我們師生每天的校園生活,也改變了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一個教室可能做不到真正意義上的“完美”,但是在且行且思的過程中,我們一直在努力追求“完美”,積極引領學生實現“完美”,精心締造完美教室,用文化滋潤心靈,讓學生幸福成長!
這就是我們致遠班,“不求最好,只求更好”。我希望班級里所有的孩子都能夠在這個溫馨的家庭中收獲快樂,收獲知識,收獲成功!
(作者單位:甘肅省蘭州八中)
編輯: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