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仲池
3 月12 日,風和日麗,空氣清新。一位畫家朋友邀我去看油菜花節(jié),我欣然同行。
我從小在農村長大。山茶花、金銀花、桂花、芙蓉花、油菜花,乃至山邊許多不知名的野花,我一直都很喜歡,也為花寫過不少的詩,花在我心中是自然之美的精靈,紛繁的花朵,色彩斑斕,芳香四溢,在枝頭簇擁勃發(fā),生發(fā)著纏綿的情愫。
沐著春日濕潤的陽光,我們朝五福村近三千畝油菜花海走去。五福村位于長沙縣江背鎮(zhèn)東南一隅。這里,離毛澤東的老師徐特立故鄉(xiāng)不到兩公里。許多來看油菜花的游客,都會懷著敬仰之情,專程去徐特立紀念館參觀,自覺接受紅色文化的熏陶。這個別有風情、讓人心動、釋放著熱烈、遐想的山鄉(xiāng)油菜花節(jié),是新時代農民美的心靈寄托,是他們自己雕塑的現(xiàn)代農村新畫卷。它是以金色花海為背景,大地為舞臺,綠水為弦,油菜花為跳躍的音符,用花的金色、白色、紫色、粉紅色編織的五線譜,由五福村農民舉辦的一場聲情并茂、散發(fā)鄉(xiāng)土氣息、激情奔放的交響音樂會。演奏的主題曲是久已沉淀在他們心中的全面小康生活之歌。只有在這個迷人、讓人感情激蕩的時刻,我才明白,原來畫家眼里的油菜花節(jié)蘊含著如此溫馨的詩情畫意、優(yōu)美旋律。
我們朝東慢行,前面的油菜花開得更艷,菜干長得更高。縱橫交錯,連接著一片又一片油菜花的壟中道路,被村民用黃綠藍紅白的彩色水泥,鋪設成一條平坦寬闊的五彩路。路兩邊,撐開的一排排巨大的太陽傘下,有序鋪開的小攤上面,擺滿了村民自己生產的蔬菜、水果、雞蛋、粉絲、油炸糯米粑粑、香干、臭豆腐。觀賞油菜花的人潮,沿著這條散發(fā)著撲鼻香味的花街流動。熱鬧、歡愉的氣氛籠罩著這個偌大的露天花市。在花街上徜徉、購買農產品的老人、姑娘、小伙的笑臉也像油菜花開那樣燦爛,放射著光彩。我慢慢地也和著這支彩色的隊伍,一會兒就淹沒在油菜花和人頭攢動的金色波濤之中。
望著眼前的景象,我的心情也如春光變得明媚起來。我仿佛看到了整個中國農村,都像一幅幅美麗動人的油畫,鋪展在藍天白云之下。隨行的這位畫家,常到這里寫生,他對五福村很有感情。一路上,他滔滔不絕地給我介紹五福村的發(fā)展變化。這時,已臨中天的太陽光線,穿過河岸濃密樹枝的葉間縫隙,照亮了一條彎曲而清亮的小河,跳入我的眼簾。河水泛著淺綠,緩緩流向人群聚集的攔河石壩。隨著浪花騰起,河水急促地鉆入壩孔,瞬間變成細細飛瀑,向下游傾瀉而去,在河床上濺起無數(shù)的雪浪花。畫家指著這條河說:“它叫南塘墈河,這個石壩叫金銀壩。很久以前,這里就流傳著一首民謠:‘上壩一壇金,下壩一壇銀。明德養(yǎng)五福,田土變黃金?,F(xiàn)在鄉(xiāng)親們的愿望變成了現(xiàn)實。你看這油菜花不就是田土變的黃金嗎?”
在田邊、河岸、地頭、屋場,成群結隊、身著各種色彩服飾的游人在興奮地拍照,在會心交談,在放聲歡笑。還有不少大人帶著小孩騎在農民用稻草扎成的牛、馬、虎、獅和拖拉機上來回蹦跳爬滾。那放縱的樂趣、激奮的心情,尤其是在一旁觀看兒童快樂玩耍的,帶著幾分天真和稚氣的白發(fā)老人的神態(tài),仿佛也感染了天空飛翔的蝴蝶、小鳥、花叢穿梭的蜜蜂,一齊向他們靠近,在他們耳邊絮語,在一起編織著人與自然相親相依的和美空間。
我很快融入油菜花海的深處。我輕輕地撫摸和細細端詳油菜花的疏枝綠葉、花蕊花瓣,聞到了滲透著泥土味的花香,就覺得身上的每個細胞都在牽動血肉的脈動,萌生久違的心靈憶念。那是當年的油菜花呵!曾經孕育了我最初的夢想,滋潤了我童年的歲月。
就是故鄉(xiāng)的山、故鄉(xiāng)的土、故鄉(xiāng)的河、故鄉(xiāng)的樹、故鄉(xiāng)的云、故鄉(xiāng)的路、故鄉(xiāng)的花,讓我從小就懂得青山綠水和土地的溫厚、深情、嫵媚,是它們雕塑了我的靈魂,鑄造了我花樣的人生、流金的年華。父親帶我踏春時,教我背下的湯顯祖的詩,至今依然清晰地印在腦海里:“妒花風雨怕難銷,偶逐晴光撲蝶遙。一半春隨殘夜醉,卻言明日是花朝?!苯裉?,你看這眼前的花節(jié)花朝,給游人帶來多少追憶、眷戀、期待!多少喜遇、團聚和舒心的展望!花朵是春天的笑靨,早早蘇醒的鄉(xiāng)野,不再寒冷寂寞,擁抱的卻是帶露的生命和勞作的霞光。
繼續(xù)朝前走去,隨風翻卷的金色波濤,推涌我們又邁入了一條色彩斑斕的花廊。我驀然發(fā)現(xiàn)數(shù)條如飄帶似的、嵌在金色浪濤上的銀白色蘿卜花帶,像道道雪亮的閃電,把金色涌浪襯托得格外耀眼輝煌。接著奇跡出現(xiàn)了,一條由杏黃、藍紫、粉紅油菜花拼成的彩色花邊,柔軟如彩緞,巧妙地鑲在一望無邊的油菜花海前。漸漸向西移動的太陽在照耀,游客們爭先恐后地在彩色油菜花長廊前合影。他們多想給自己留一份春天的美好記憶。
望著這條充滿想象的彩色油菜花廊,我沉浸在油菜花節(jié)的歡樂氣氛中。我萌生一種從未有過的激動與感慨。此刻,我幸福地看到了炫彩的自然生命的流光。金色的彩色的油菜花,你是土地開出的花朵,是根植于農民心中的金色向往。你在告訴我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睆难矍笆㈤_的油菜花,我感受到了在這片土地上民風的友善、淳樸,農民的勤勞、智慧,心胸的開放、達觀,生命的豐盈、向美。
我與年輕的村主任游正交談時,迎面走來一位留著整整齊齊的平頭、身材壯實、個子高挑的中年男人。當他靠近時,身上的泥土花香氣味撲鼻而來。村主任指著他對我說,他叫陳文科,今年48 歲,是五福村印子屋組的村民,這片700 多畝的觀賞油菜就是他種植的。
我一邊打量陳文科,一邊對他說:“這就是你的杰作??!神奇壯觀,讓我們大開眼界啊!”我接著問:“這彩色油菜花是你培植的嗎?”陳文科搖了搖頭,從容不迫地告訴我:他10 年前開始種油菜,當時租用村民的田土,規(guī)模只有200 多畝。后來才知道,種油菜收入比種糧多。尤其是到了油菜花開的季節(jié),從省城和四周來看油菜花的人一天比一天多,最多一天有5000 多人。這樣無形中又帶動了農家樂的生意和農產品的銷售?!爱敃r我想,政府號召發(fā)展鄉(xiāng)村生態(tài)旅游,建設美麗鄉(xiāng)村,我何不干脆把種植傳統(tǒng)油菜改變成種植供游人欣賞的彩色油菜。經多方打聽,我從江蘇花一千多元一斤買回彩色油菜花種子,結果真種出了讓人驚喜的彩色油菜花。去年三月上中旬,油菜花盛開的旺季,來這里踏春賞花、品味農家生態(tài)菜、享受大自然的暖情撫慰,還順道去參觀徐特立故居的游客達20 多萬人。那些日子,村上的家家戶戶都像過節(jié)一樣,迎送著絡繹不絕的來看油菜花的游客?!贝逯魅胃嬖V我,現(xiàn)在全村村民都種油菜水稻,而且形成了“油菜加早稻加晚稻”一年種三季油糧的耕種模式,這樣土地利用率極大提高。加上鄉(xiāng)村旅游的興起,農產品銷售渠道拓寬,農民共同富裕的路子越走越寬闊。全村3868人,去年人均純收入達3 萬多元。
在村部附近農家后院的籬笆內,我又看到了“標準家庭菜園”里面的菜地、小路、水渠,都修飾裝點得像一個個精致的小花園。掛著“小微水體”標牌、生長著各色植物的生活廢水過濾濕地,同樣呈現(xiàn)出綠色環(huán)保的盎然生機。高高聳立在田壟中央山丘上的鋼構架觀花臺,宛如一個巨大的正方形望遠鏡,托起千百雙眼睛在瞭望鄉(xiāng)野的繽紛風光和詩意遠方。
這時,我看見兩位雙鬢染霜的女性匆匆朝我們走來。我感覺她們有一種格外的振奮和激動,便主動問她們來自哪里?其中一位叫常娟的市農業(yè)銀行退休職員對我說,我出生在相鄰的撈刀河村,小時候看油菜花長大,慢慢不覺得新鮮。加上那時農村生活貧苦,根本就沒有心情看花??涩F(xiàn)在老了,過上了幸福生活,就總想到鄉(xiāng)下看看像五福村這樣美麗的山村。今天看著遍地金黃的油菜花,自己都覺得變得年輕起來,這也算是找回了自己心中的鄉(xiāng)愁吧!
聽著常娟女士開心地說著心中的感受,看著眼前油菜花節(jié)洋溢的蓬勃歡樂氣氛,我從這個山村閃現(xiàn)的醉人彩影,看到了中國鄉(xiāng)村振興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