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習近平關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重要論述的獨特貢獻〔*〕

      2023-01-23 04:42:46汪衛(wèi)東牛小俠
      學術界 2022年12期
      關鍵詞:黨的領導依法治國全過程

      汪衛(wèi)東, 牛小俠

      (合肥工業(yè)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安徽 合肥 230009)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以下簡稱人大制度)是中國共產黨結合中國實際和歷史文化傳統(tǒng)創(chuàng)造出來的、伴隨著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歷史進程建立發(fā)展起來的根本政治制度。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兩個結合”和“兩個大局”,從國家治理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高度科學回答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人大制度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形成了習近平關于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人大制度的新思想,展現了其與時俱進、守正創(chuàng)新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品格。

      一、 提出了人大制度是“三者有機統(tǒng)一”根本政治制度安排的重要論斷

      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結合黨長期以來對國家政權機關建設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有機統(tǒng)一”是人大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鮮明特征??v觀黨的建設歷程,黨的十五大報告第一次提出了把“堅持黨的領導、發(fā)揚人民民主和嚴格依法辦事統(tǒng)一起來”〔1〕的重要論斷,明確了從依法治國視角堅持黨的領導和建設人民民主。黨的十六大報告進一步明晰了“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起來”?!?〕在此基礎上,黨的十七大報告又重申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道路發(fā)展必須做到“三者有機統(tǒng)一”。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持續(xù)深入推進“三者有機統(tǒng)一”的人大制度的實踐和理論創(chuàng)新,以促進以黨的領導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以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目的,調動人民生產、生活的積極性和政治參與度,增強國家民族活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法治,以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程度,不斷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健全人民民主專政國家的人民民主?!叭哂袡C統(tǒng)一”明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民民主是堅持黨的領導下的人民民主,是在法治范疇內的人民民主,而不是別的什么民主。因此,這一民主以人民性、廣泛性、充分性和健全性為特征。習近平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六十周年大會上首次提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的根本制度安排”。〔3〕并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這一根本制度安排必須長期堅持和完善,結合當前國情、黨情和世情賦予人大制度新內涵、新使命。這個表述體現了習近平對這一根本政治制度深邃的思考與戰(zhàn)略設計,標志著中國共產黨人關于國家政權建設規(guī)律性認識的提升,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政治新境界。

      習近平提出人大制度是“三者有機統(tǒng)一”根本政治制度安排的重要論斷,并以系統(tǒng)觀闡釋了其基本內涵、本質屬性和歷史使命。人大制度堅持黨的領導和人民當家作主是由我國的社會性質決定的,人大制度是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和帶領中國人民尋找、建構和建設起來的,彰顯了人大制度的政治性和民主性的統(tǒng)一、黨性和人民性的統(tǒng)一。堅持黨的領導充分彰顯了人大制度的政治屬性,人民當家作主充分彰顯了人大制度的社會屬性,人民性是人大制度的顯著特征,其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通過人大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來行使、維護自己的權利和履行自己的義務又需通過依法依規(guī)的方式進行,人大制度是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情的根本制度,它是依法治國的重要制度載體,黨和人民通過人大制度,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有助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形成以達到依法治國。由此而知,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有機統(tǒng)一”是一個系統(tǒng)全面、邏輯嚴密、貫通銜接的整體,共同構建了人大制度的精神內核。習近平指出:“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統(tǒng)一于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偉大實踐?!薄?〕

      二、 闡明了人大制度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中的重要支撐力量

      習近平指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支撐中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薄?〕深刻闡釋了人大制度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中所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同時,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又賦予了人大制度新的使命,拓展了人大制度的優(yōu)勢和功效。

      人大制度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中發(fā)揮四個方面的重要支撐作用。一是保證黨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黨的領導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根本保障,是區(qū)別于西方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顯著優(yōu)勢。縱觀西方工業(yè)化的現代化歷史,不難發(fā)現西方治理體系是以資本為核心的治理邏輯,與此相反,中國治理體系是以人民為核心的治理邏輯,如何保證人民權益和維護人民利益?實踐證明,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制度來加以保證和維護,同時強化黨的領導在人大制度的作用,有助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治理體系完善和治理效能的提升,即人大制度充分發(fā)揮制度功效,有力有序有效地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的現代化。二是保障人民在國家治理過程中的主體性。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中國共產黨和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在國家治理過程中人民是治理的建設者和實踐者,人大制度是保證其治理主體的真實性和有效性的根本政治制度,是體現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制度載體。三是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依法治國是堅持和完善人大制度的必然要求,人大制度是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制度平臺。黨和人民通過人大制度,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實現國家和社會治理的制度化、法治化、規(guī)范化。通過完善立法機制和程序,擴大公眾有序參與,使法律能夠適應并推動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更好地協(xié)調利益關系,發(fā)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通過法律監(jiān)督和工作監(jiān)督,保證憲法法律的遵守執(zhí)行,促進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正確行使權力,推動各項工作在法治軌道上運行。四是確保國家政治生活的旺盛生命力。“三者有機統(tǒng)一”的人大制度既能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能保證國家機關政治生活的決策權、執(zhí)行權和監(jiān)督權相互協(xié)調,形成工作合力,構建一個有機、統(tǒng)一、高效的政治生活機制,避免了相互掣肘、效率低下的弊端,有效保證國家治理跳出治亂興衰的歷史周期率,有效保證國家政治生活的旺盛生命力,形成安定有序的社會治理環(huán)境。

      三、 揭示了人大制度是發(fā)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載體

      2019年,習近平首次提出全過程人民民主,強調“我們走的是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6〕這一重要論述揭示了人大制度是發(fā)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載體,展現了發(fā)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豐富內涵和時代特征。

      (一)從本質特征看,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實現黨的初心使命最重要方式。一是強化全過程人民民主以制度體系的方式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習近平指出:“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就是要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fā)人民創(chuàng)造活力,用制度體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7〕“人民就是江山,共產黨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為的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薄?〕深刻闡明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讓人民幸福是“國之大者”的最本質目標,所以,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根本出發(fā)點是實現好、維護好人民最根本利益,保障好人民群眾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的核心位置。二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動力之源是人民。習近平指出:“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我們的力量源泉?!薄?〕發(fā)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就要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三是發(fā)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目的是造福人民。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要聚焦人民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的訴求和期待,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二)從實踐特征看,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兼顧全過程全體人民廣泛參與的民主。全過程人民民主是過程民主與成果民主、程序民主與實質民主的有機統(tǒng)一,它包括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協(xié)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等制度環(huán)節(jié)。民主選舉是人民實現當家作主的重要體現。在黨的領導下,我國的民主選舉涵蓋了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我國憲法、選舉法和組織法等法律法規(guī)依法保障了公民的民主選舉權利,選舉具有普遍性、平等性、廣泛性、真實性等特點。民主協(xié)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在中國社會主義制度下,人民事情盡量由人民商量辦,通過民主協(xié)商,找到最大公約數、劃出最大同心圓。民主決策是提高決策質量的重要途徑。習近平指出:“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及時總結群眾創(chuàng)造的新鮮經驗,充分調動群眾推進改革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把最廣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來,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進?!薄?0〕民主決策就要善于運用民主的辦法匯集意見、科學決策。民主管理是人民參與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的重要方式。一個既充滿活力又擁有良好秩序的現代社會,需要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民主管理制度,讓人民群眾成為民主管理的最廣參與者、最大受益者、最終評判者。民主監(jiān)督是人民參與監(jiān)督工作的重要渠道。習近平指出:“加強和改進監(jiān)督工作。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是無所不在的監(jiān)督力量。只有讓人民來監(jiān)督政府,政府才不會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薄?1〕要讓人民監(jiān)督權力,拓寬人民參與民主監(jiān)督的渠道和路徑,同時把民主監(jiān)督與各類監(jiān)督有機銜接起來,形成監(jiān)督合力。

      (三)從制度特征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載體是人大制度。習近平指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實現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載體?!薄?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全過程人民民主提供了制度保障,從制度的設計安排、運行實踐等方面保障人民民主政治的權利??梢哉f,人大制度從制度層面上確保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政治程序和政治規(guī)則,保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民民主政治得到實質性的發(fā)展,也為發(fā)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提供了法律支撐。我國憲法明確規(guī)定,國家一切權力來源于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國家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并全面系統(tǒng)地規(guī)定了公民的一系列基本權利和義務。這表明人大制度不僅從制度層面規(guī)定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踐程序和運行規(guī)則,也表明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真實性及其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并以憲法這一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保障了人民在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的主人翁地位。習近平指出:“要保證人民依法行使選舉權利,民主選舉產生人大代表,保證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jiān)督權落實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環(huán)節(jié)全過程,確保黨和國家在決策、執(zhí)行、監(jiān)督落實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能聽到來自人民的聲音。”〔13〕人大制度保證了人民通過法定渠道途徑、程序方式,廣泛參與民主實踐,在實踐中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和根本利益的實現。總而言之,人大制度為發(fā)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提供了制度保障。

      四、 明確了人大及其常委會“四個機關”的新定位

      習近平指出,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要“全面加強自身建設,成為自覺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機關、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權力機關、全面擔負憲法法律賦予的各項職責的工作機關、始終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的代表機關”?!?4〕習近平對“四個機關”的全新定位,是新時代加強人大及其常委會自身建設的總抓手?!八膫€機關”是高度關聯、有機統(tǒng)一的整體,要系統(tǒng)全面把握其實踐要求。

      (一)政治機關的定位體現人大的政治屬性。習近平指出:“強化政治機關意識,加強人大自身建設”,〔15〕充分表明旗幟鮮明講政治是人大作為政治機關第一位要求。人大制度是黨領導人民探索建立并不斷鞏固、發(fā)展和完善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過程中始終堅守的根本制度。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新時代人大制度保障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內在根本要求,堅持黨的領導是人民依法治理國家的重要保障。人大工作是黨的工作重要組成部分,要求人大及其常委會接受黨委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依法履行職責,開展工作。

      (二)國家權力機關的定位體現了人大的民主屬性。人大制度和人大從國家制度和國家機關層面保證了國家一切權力來源于人民并服務人民這一社會屬性和黨的人民性的宗旨。人民的廣泛參與和政治參與意識的自覺是人大民主的體現,為了實現人民民主,國家權力機關定位的中心點就是以人民為中心發(fā)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到新時代,黨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的理念進行國家權力機關的定位。毛澤東同志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權力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江澤民同志指出人大要依法履行人民民主的國家權力機關的職能,胡錦濤同志指出要充分發(fā)揮好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服務于人民民主的作用,習近平指出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要成為“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權力機關”?!?6〕在新的歷史時期對人大的定位,既彰顯了人大的民主特征,又體現了人大為人民服務的職責和使命。

      (三)工作機關的定位體現了人大的法治屬性。憲法和地方組織法賦予各級人大常委會立法權、監(jiān)督權、決定權、任免權等14項職權,在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擔負著重要的職責和使命。一是行使立法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最高立法機關是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作為提高立法質量的價值追求,通過立法來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以立法方式保障人民權益。習近平強調:“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堅持嚴格依照法定權限和法定程序,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薄?7〕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人大在國家立法中的重要作用,良法是善治的前提,人大要通過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以良法促進發(fā)展、保障善治。二是行使監(jiān)督權。人大監(jiān)督“一府一委兩院”的工作,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解釋憲法、監(jiān)督憲法實施的職權,在有效的依法監(jiān)督過程中健全我國的法治體系和維護國家法治的尊嚴與權威,在全面依法治國中保障人民對國家權力的行使和提升其參與國家事務的治理能力。習近平強調:“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要把憲法法律賦予的監(jiān)督權用起來,實行正確監(jiān)督、有效監(jiān)督、依法監(jiān)督。”〔18〕

      (四)代表機關的定位體現了人大的人民屬性。人民性是我國社會主義國家的本質屬性,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深刻體現了這一屬性,把人民意志通過國家立法形式得到實現,通過這種方式,積極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凝聚人民群眾的智慧,以真正代表人民的權益和意志。一是密切聯系群眾。人大立法要廣泛征求人民的意見,傾聽人民的心聲,解決人民的問題,以系列良法善治營造井然有序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人文環(huán)境,建構一個人的高質量發(fā)展的社會主義法治環(huán)境。這就要求人大工作要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立法路線,使人大立法“更好接地氣、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9〕人大代表是由人民群眾選舉產生并代表人民群眾意志的代言人,因此,人大代表就應該密切聯系人民群眾,幫助人民群眾實現其政治參與的權利,這是人民對人大代表和委派代表的基本要求,所以,人大立法機關必須把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其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人大的人民屬性,保障人大立法的生機和活力。二是完善民主民意的平臺和載體。習近平強調:“要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達平臺和載體,健全吸納民意、匯集民智的工作機制?!薄?0〕這就要求人大及其常委會在審議制定地方性法規(guī),審查批準計劃、預算,決定經濟社會發(fā)展重大問題和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作出決議決定等過程中,都要開展調查研究,廣泛征求和聽取人民群眾各方面意見,使各項工作建立在堅實的民意基礎之上。

      五、 澄清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大原則問題

      新時代10年來,中國共產黨以偉大的建黨精神,化解了各種重大風險挑戰(zhàn),澄清了一些模糊認識和片面理解,加強思想引導和理論辨析,為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指明了正確的前進方向。

      (一)政治制度不能搬來“飛來峰”。古今中外,政治制度選擇錯誤而導致社會動蕩、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一直以來,習近平堅決反對搬來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飛來峰”。一是政治制度不能割裂歷史傳承。習近平指出:“在中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人民在人類政治制度史上的偉大創(chuàng)造,是深刻總結近代以后中國政治生活慘痛教訓得出的基本結論,是中國社會100多年激越變革、激蕩發(fā)展的歷史結果,是中國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運的必然選擇。”〔21〕中國近代處在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的歷史時期,為拯救國家于危難之中,仁人志士積極探索以不同方式、嘗試建構各種政治制度進行社會變革,但都以失敗而告終。中國共產黨人創(chuàng)造性地探索出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并取得了偉大勝利,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新中國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歷史證明,這一制度是中國人民的必然選擇。二是政治制度不能脫離社會現實。中國人民選擇了適合中國國情的人大制度,這一制度不僅集中表達了中國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性質,而且從根本上保證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從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到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再到中國式現代化這一歷史實踐證明,人大制度是最適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建設的,而且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建設中,它又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和使命,新時代人大制度要在制度上保障發(fā)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進中國進入高質量發(fā)展階段,以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在守正創(chuàng)新中助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人大制度的建設實踐和發(fā)展成就有力駁斥了所謂搬來一座政治制度的“飛來峰”,近代歷史也證明了這種政治制度的“飛來峰”是不適合中國的。習近平指出:“不能割斷歷史,不能想象突然就搬來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飛來峰’。”〔22〕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立足中國實際,適應現實要求,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的道路。三是政治制度不能千篇一律。政治制度作為調節(jié)人與人之間政治關系、維護社會政治秩序良性運作、推動國家發(fā)展的重要方式,不可能脫離特定社會條件對它進行抽象評價,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對它進行客觀評判,因此,它也“不可能千篇一律、歸于一尊”?!?3〕這意味著每個國家和民族應當結合自身的國情、民情選擇適合自身發(fā)展的政治制度,即承認世界政治制度的多樣性,在多樣性中謀求共同發(fā)展,所以中國不能照搬照抄西方政治制度。這也破除了對西方政治制度的迷信和幻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是符合中國社會發(fā)展實際的。美國學者弗朗西斯·福山在蘇聯解體后斷言“歷史已經終結”,這一“歷史終結”論斷只能表明西方政治制度的終結或完結,表明西方政治制度存在著自身無法克服的重大弊端。與此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彰顯了中國政治制度的優(yōu)越性和旺盛的生命力。這就要求我們既要堅定制度自信,又要秉持兼容并蓄的態(tài)度,吸收借鑒人類其他優(yōu)秀的政治文明成果。

      (二)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用來做擺設的,它是用來解決人民問題的。習近平在討論關于民主問題時,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四個要看”“四個更要看”的民主評價標準,是揭示真假民主的試金石。一是既看投票權,更看參與權。民主不能只是形式上的民主,更應是形式民主基礎上的實質民主,民不民主以及怎樣民主,這要看人民在國家治理過程中的投票權和參與權,習近平指出:“人民只有投票的權利而沒有廣泛參與的權利,人民只有在投票時被喚醒、投票后就進入休眠期,這樣的民主是形式主義的?!薄?4〕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民主實踐以投票權代替參與權,在根本上難以保障人民群眾的民主權利。人大制度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載體,每個公民不僅有行使憲法賦予的投票權和參與權,而且還有管理、決策、協(xié)商和監(jiān)督等民主權利。二是既看口頭許諾,更看承諾實現。西方國家在選舉中往往漫天許諾,但執(zhí)政后常常無視競選承諾,使人民期望落空。人大制度不但重視承諾,而且不斷推進實現承諾。國家和地方年度經濟社會發(fā)展目標任務,年初要經過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年中要向人大常委會報告工作,年終要接受人民代表大會審議監(jiān)督,確保承諾不折不扣落實。三是既看法律制度,更看貫徹執(zhí)行。西方法律制度有許多政治程序和規(guī)則,但很難得到切實有效執(zhí)行。習近平指出:“法規(guī)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zhí)行。貫徹執(zhí)行法規(guī)制度關鍵在真抓,靠的是嚴管?!薄?5〕“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要加強重點領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通過完備的法律推動憲法實施,保證憲法確立的制度和原則得到落實?!薄?6〕這有效破解了西方法律制度貫徹執(zhí)行難的痼疾,確保憲法和法律得到有效貫徹執(zhí)行。四是既看規(guī)則程序,更看監(jiān)督制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為權力運行設計了很多規(guī)則程序,表面上看起來體現了民主性,但在實際運行過程中,人民群眾無法真正參與到整個過程,這種程序的民主性不能真正得到落實,只能是一種形式上的民主,而不是實質上的民主。中國的民主政治是人民通過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參與行使國家各項權力,保障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權利。

      (三)“‘黨大還是法大’是一個偽命題”。習近平指出:“黨和法的關系是一個根本問題,處理得好,則法治興、黨興、國家興;處理得不好,則法治衰、黨衰、國家衰?!薄?7〕“‘黨大還是法大’是一個政治陷阱,是一個偽命題。對這個問題,我們不能含糊其辭、語焉不詳,要明確予以回答?!薄?8〕這一重要論斷闡明了黨和法關系的重要性、抓住了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關系的要害。要正確認識黨和法、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一方面,法治是黨領導下的法治。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障,沒有黨的領導,法治就缺失了主心骨和發(fā)展方向,在黨的領導下,法才能使人民的意愿和黨的主張保持一致。黨領導人民通過人大制定和實施憲法和法律,人大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制度保障。另一方面,黨的領導要依靠社會主義法治。黨領導下的法治不是意味著黨不受法治約束,黨的領導必須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任何把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對立起來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錯誤的,“不能把堅持黨的領導同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對立起來,更不能用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來動搖和否定黨的領導。那樣做在思想上是錯誤的,在政治上是十分危險的”?!?9〕黨的領導必須以法治為基礎,黨自身必須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黨的領導和法治兩者并不存在矛盾,法是黨領導下的法,黨自身也受到法律的約束和制約,黨作為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始終處在法律范圍內活動和行事。

      由上述可知,習近平澄清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運行中需堅持的重大原則問題、歷史必然、特點優(yōu)勢,從政治、理論、實踐等維度拓展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時代內涵,這為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出了獨特貢獻。一是繼承性創(chuàng)新貢獻。習近平關于堅持和完善人大制度的重要思想繼承、發(fā)揚了黨的人大制度理論和實踐成果,結合時代新特征和人民新需求,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一系列關于堅持和完善人大制度的重要論斷,形成具有新時代特征的人大制度思想,深刻揭示了人大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拓展了人大制度內涵,升華了人大制度思想,從人大依法履行職責使命的高度,系統(tǒng)總結了人大的職能特點,突顯了人大制度的人民性、立法性、民主性特征,明確了人大制度的黨性、人民性和法治性三者有機統(tǒng)一。二是原創(chuàng)性創(chuàng)新貢獻。習近平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大局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潮頭,順應新時代新要求,對人大制度提出一系列原創(chuàng)性新理念新論斷。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時代使命定位上,提出人大制度“是支撐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30〕拓展了人大制度的新功能,賦予了人大制度新的使命。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fā)展過程中,首次提出“發(fā)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新理念,并作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實現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載體”〔31〕的新論斷,豐富了人大制度的理論內涵和實踐品質。三是揚棄型創(chuàng)新貢獻。在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進程中,面對一些錯誤思潮和模糊認識,習近平旗幟鮮明、高屋建瓴地指明了方向。在發(fā)展政治制度、選擇政治道路上,習近平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政治制度是基于中國歷史和文化傳統(tǒng)以及中國社會現實需求與人民需要而建構起來,這一根本政治制度保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方向,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進入高質量發(fā)展的歷史階段,破解了“想象突然就搬來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飛來峰’”〔32〕的幻想。在民主制度評價體系上,習近平指出,“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用來做擺設的”,〔33〕創(chuàng)造性提出“四個要看”“四個更要看”的評價標準,破解了人們的思想困惑和實踐障礙,堅定了制度自信。在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的關系上,習近平指出,“如果說‘黨大還是法大’是一個偽命題,那么對各級黨政組織、各級領導干部來說,權大還是法大是個真命題”,〔34〕深刻揭示了黨和法、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的關系是法治建設的核心問題,鮮明回答了全面依法治國的理論和實踐難題。

      概言之,習近平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體現了其高遠的政治考量、深邃的理論思維、強烈的歷史擔當,為堅持和完善人大制度作出了獨特貢獻,為筑牢國家長治久安制度根基提供了指引和遵循,為世界政治制度建設貢獻了中國智慧。

      注釋:

      〔1〕《江澤民文選》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9頁。

      〔2〕《江澤民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53頁。

      〔3〕〔5〕〔11〕〔21〕〔22〕〔23〕〔32〕《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6、9、11、4-5、15、15、15頁。

      〔4〕《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28-29頁。

      〔6〕《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文件匯編》,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401頁。

      〔7〕〔12〕〔13〕〔14〕〔15〕〔16〕〔17〕〔18〕〔19〕〔20〕〔3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259、261、261、256、255、256、254、254、255、261、261頁。

      〔8〕《中國共產黨一百年大事記》(1921年7月-2021年6月),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246頁。

      〔9〕〔10〕〔26〕《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97、98、140頁。

      〔24〕〔33〕《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成立6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4頁。

      〔25〕《加強反腐倡廉法規(guī)制度建設 讓法規(guī)制度的力量充分釋放》,《人民日報》2015年6月28日。

      〔27〕《習近平關于全面依法治國論述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5年,第33頁。

      〔28〕〔34〕《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政治建設論述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年,第98、100頁。

      〔29〕《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重要文獻選編》(四),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2015年,第1700頁。

      〔30〕《十九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年,第577頁。

      猜你喜歡
      黨的領導依法治國全過程
      全過程人民民主與全過程民主立法
      公民與法治(2023年2期)2023-03-31 03:18:14
      堅持黨的領導
      當代陜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學習百年黨史 堅持黨的領導
      土建工程中全過程造價管理的有效應用
      履職盡責 主動作為 在堅持黨的領導下發(fā)揮人大作用
      人大建設(2017年11期)2017-04-20 08:22:43
      依法治國 法平天下
      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保證“十三五”規(guī)劃的順利實施
      讓創(chuàng)新貫穿深化醫(yī)改的全過程
      “德”“法”辨證與依法治國
      全過程造價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價控制探討
      红桥区| 鸡东县| 五指山市| 隆德县| 克拉玛依市| 乐昌市| 平塘县| 府谷县| 萝北县| 丰城市| 石棉县| 天峻县| 阜城县| 葫芦岛市| 白城市| 兴城市| 新昌县| 木兰县| 灵川县| 丰都县| 镇平县| 扬州市| 饶河县| 长宁县| 南阳市| 五寨县| 武清区| 白朗县| 揭西县| 资兴市| 富阳市| 盐山县| 施甸县| 宜春市| 清苑县| 营山县| 浑源县| 汝城县| 安徽省| 介休市| 宁乡县|